当前位置:数字报首页>农村大众>农科文化 B1

科技入户需要更多“土专家”

  • 日期:20090703
  • 作者:记者 段新勇
  • 来源:农村大众
  • 查看PDF版 查看PDF版
    本报记者  段新勇

    今年夏季,山东省天达生物制药股份有限公司特约一线专家苗吉信,应邀为当地种植户讲解了花生和玉米种植、肥水管理和病虫害防治等实用技术,因其讲得实在,大伙听得明白,而受到追捧。

    其实,大多数农民都懂得科技兴农的道理,只是苦于真正能让他们一听就懂、一学就会的技术太少,单靠聘请外来专家举办几场讲座远远满足不了“胃口”,也达不到预期效果。而各地在农业种、养、加、销的实践中,逐渐涌现出一批有一技之长的乡土能人,他们上联院校专家,下接一线农民,对推广农业技术、活跃农村市场、提高农民素质、引领农民致富起到了积极作用,被人们称作“土专家”、“田秀才”,让他们上讲坛,讲技术,具有很多优势:他们生活在群众身边,是大伙眼看着成长起来的致富典型,他们以农民的身份、用农民熟悉的语言、方式、事例,传授技术,指点迷津,往往能讲到点子上,教到关键处,让农民更有亲切感,也更具说服力,可以减少很多科技下乡中出现的水土不服问题。

    从“土专家”自身来说,他们大都希望自己所练就的手艺、培育的良种、饲养的畜禽得到认可与推广,从而形成较大的生产规模和销售市场,带领大伙共同致富,实现互利双赢。各级各相关部门应把这些人力资源开发好、利用好,通过给培训机会、给激励政策、给搭建平台等有效措施,积极鼓励和引导其走上讲坛“讲经说法”。这样既能缓解农村科技人才不足的压力,又可以为乡土能人拓宽用武之地,既有利于农村实用人才脱颖而出,又可以为新农村建设提供必要的人才保障。

    总之,“土专家”上讲坛是一种行之有效、顺应民意、农民欢迎的惠民之举。

报业集团 - 版权声明 - 广告业务 - 联系方式 鲁ICP证:0001000号 经营许可证:鲁B2-20061030号

Copyright (C) 2001-2007 www.dzwww.com All Right Rese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