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众日报社报系报刊 >>    
胶州城乡无“笆篱”
—“乡村巨变”的胶州版本·深化提升篇
日期:20090403   作者:通讯员 孙勇 法文 兆顺   来源:农村大众
 
    楼房、 公交、 太阳能、 养老金、小轿车……如今,随着农村居住条件、公共服务等方面的改善,以往那些通常在城市里才有的词汇,正被“克隆”到胶州市广大农村,越来越多的胶州农民过上了跟城里人同等质量的生活。

    3月27日,当笔者走进胶州市营海镇北赵村王学斌家中时,他正攥着遥控器跟着电视哼京腔儿。110 平方米的套三居室内,白榉木包的窗把、门把闪着油亮的光泽;客厅里,沙发、数字电视一应俱全……“每家都有至少两套这样的楼房,有的还有车库。”王学斌说。

    住房条件的改善,源于胶州市去年6月启动的“宅基地换楼房”试点。北赵村作为首个“吃螃蟹”者,搭上了这次改革的头班车。

    “置换完毕后,不仅每户村民可以分得至少 2套新宅,而且村集体尚余3000平方米商品房、2000平方米网点房,对外出租后,可以保障村集体有稳定的收益。”据该市城镇化办公室有关同志介绍:胶州市“ 宅基地换楼房” 有多种模式,哪种方式对村集体、村民有利,他们就采取哪种方式。

    笔者还了解到:为加快“宅基地换楼房”进程,青岛市对总投资3亿元以上的项目,由市财政统一给予三年的贴息补助,确保开发建设主体有充裕的启动资金。据介绍,现在该市已有 30 多个城边村、路边村、园边村纳入“宅基地换楼房”规划,近3万农民将跟王学斌一样,告别低矮平房,住进配套良好的楼房。

    在改善农民居住环境的同时,如何让农民群众享受到跟城里人一样甚至更好的公共服务,成为该市推进城乡一体化所致力的关键一环。笔者采访看到:如今,该市811个行政村已基本实现村村通油路、通自来水,数字电视达到“广覆盖” ,户户换上了崭新的电表箱,400余辆公交车欢跑在农村大地上。政务审批、医疗卫生、环卫保洁等公共服务,也都以城市标准覆盖到广大农村。

    不仅如此。随着《新农村建设百项指标评价体系》的建立和公共服务的进一步下移,胶州市所有镇办都实现了“六个有”,即有工业聚集区、便民服务中心、城管中队、公路养护站、放心超市、物业公司;所有村实现“四个有”,即有便民服务室、卫生室、文化大院、放心农家店。

    “农民最头痛的就是办事难。过去办准生证、落户口等,都要跑到镇里,有些事情甚至要跑市里,往往几个部门转一圈才能把事办完,少则一天,多则要好几天。现在好了,所有涉农事项都可在家门口一次办妥……”提起村里设立便民服务点的种种好处,九龙镇人荣村农民殷聚列一气说了半个多小时。

    胶州市还不断完善各项保险制度,在率先将农民纳入低保、并不断提高补贴标准的基础上,进一步扩大城镇新型合作医疗保险范围,将农民工和地方农转非城镇人员也纳入其中;同时制定出台《被征地农民基本养老保险暂行办法》,将人均土地不足 0.3 亩、年满18周岁的本市农业户口人员,列入基本养老保险参保对象,失地农民生活更有保障。

    “新农村建设重在统筹推动。眼下,应着眼于扩内需、惠民生和应对危机,继续推进公共服务和各项保障制度下移,同时加大对成长型企业及农民守业、创业扶持力度,加快构筑城乡一体化新格局。”对下步的新农村建设该如何建,胶州市委书记祝华胸有成竹。

    本报通讯员  孙勇  法文  兆顺
 
 
 >>               【收藏此页】打印】【关闭
 
 
 
大众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1、大众网所有内容的版权均属于作者或页面内声明的版权人。未经大众网的书面许可,任何其他个人或组织均不得以任何形式将大众网的各项资源转载、复制、编辑或发布使用于其他任何场合;不得把其中任何形式的资讯散发给其他方,不可把这些信息在其他的服务器或文档中作镜像复制或保存;不得修改或再使用大众网的任何资源。若有意转载本站信息资料,必需取得大众网书面授权。
2、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大众网”。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3、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大众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4、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30日内进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