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众日报社报系报刊 >>    
大姜控害增收与安全生产技术要点
—张炎光教授帮您种大姜夺高产
日期:20090306   作者:   来源:农村大众
 
    一、品种选择

    根据姜的生长习性和植株形态,大致可分为疏苗型和密苗型两种类型。

    疏苗型品种,地上茎生长势强,植株高大,一般高 80-100 厘米,叶大色浓,茎杆粗,分枝少,地下根茎块大,姜球少而肥大,多单层排列,品质好,产量高。代表品种有山东莱芜大姜、广东疏轮大肉姜等。

    密苗型品种地上茎长势也较强,分枝多,通常每株10-15个分枝,一般株高 65-90厘米,叶色翠绿,叶片较薄,根茎上姜球数较多,姜球较小,姜球多为双层或多层排列,品质好,产量高。代表品种有山东莱芜片姜、浙江临平红爪姜、黄爪姜、广州密轮细肉姜等。

    二、栽培季节

    山东省大都于3月下旬到4月下旬清明节前后,播种前20-30天,从姜窖中取出种姜,困姜催芽。到5月上旬,当5-10厘米地温稳定在16℃以上,种姜上的芽长到1.5-2厘米时,可以露地播种。5月底 6月初出苗,10月下旬初霜到来之前收刨。

    发芽期约45-50天,靠种姜储存的养分生长,生长缓慢,生长量不大,要求温度 22℃-25℃,管理上要培育壮芽,为后期生长打基础。从幼苗出土后,第一片真叶展开到形成二大侧枝,称为幼苗期,俗称“三股杈”、“三马杈”时期,此期需 65-70 天,以主茎和根茎生长为主。在管理上注意中耕追肥、除草,提高地温,培育壮苗。三股杈后,姜生长进入旺盛生长期,也是产品器官(地下肉质茎)形成的主要时期,是姜生长的重要转折时期,约需70-75天。到9 月下旬为地下姜块膨大期,要求较低的夜温,白天22℃-25℃,夜间 18℃为宜。因此在栽培季节的选择上,应尽可能将这一时期安排在气候适宜的月份。这时期要加强肥水管理,保持地上湿润,培土追肥。立秋以后,天气变凉,及时拔除遮荫影障,改善光照条件,获取高产。

    三、精选种姜、进行催芽

    种姜前 20-30 天,首先要精细地选择姜种。选种后,将种姜冲洗干净,晾晒2-3天,然后置于室内,盖上草帘,保持温度,进行困姜。在黑暗的条件下堆放3-4天,促进养分分解和芽的分化,促使迅速发芽。经8-9天后,可用“天达 2116”(抗旱壮苗型)一袋(25克)兑水15千克(600倍),喷洒200千克姜种。晾去水分后置于20℃-28℃的暖室内,覆盖塑料薄膜和草苫,保持 80-90% 的湿度进行催芽。也有的对经晾晒后的种姜,或威力克500倍液浸种20分钟后催芽。催芽开始的前5-7 天保持室内 20℃,中间 10天提高温度到25℃-28℃,后5-7天维持22℃左右,变温处理,会促成壮芽。当芽长至1.5-2厘米时,把姜种掰成小块,每块50-60克并保有一个顶芽,当10 厘米地温达到16℃以上时即可栽种。

    四、整地施肥、播种

    姜的适应力强,各种土地均能种姜,但以沙壤土生长最好。姜的根系不发达,在土壤中分布较浅,不耐旱不耐涝,所以应选择土层深厚、疏松透气性好、富含有机质,保水保肥力强,又便于浇水、排水的中性或微酸性土壤种姜。

    姜的根系为浅根性,主要根群分布在深30厘米,40厘米为半径的土层中,没有主根,只从幼芽茎部发生数条不定根,在不定根上发生小侧根,吸收土壤中的养分。

    姜耐肥能力强,增施基肥是增加产量的关键措施之一,尤其应增施钾肥、有明显增产效果。姜田通常于前茬作物收获后进行耕翻,经冬春雨雪风化,改善土壤。种姜前通常施入有机肥或农家肥5000-10000千克或根茎类蔬菜专用缓控释肥50千克,翻耕耙平、开沟栽种。

    我省种姜大都采用东西向开沟,沟距48-52 厘米,沟宽 25厘米,深 15 厘米,沟不宜太长,以50米以内为宜,以便于浇水。如果整地时施基肥不足,也可在播种时沟施有机肥 3000-4000 千克或沟施饼肥或缓控释肥,每亩 50-100千克或专用复合肥50-100千克。也有的进行南北向或东北、西南斜向开沟种姜。

    为了防病治虫,在栽姜前掰姜、选块、选芽严格除去病姜后,用药剂处理种姜。如用200-300倍复方瘟姜散或天达2116(浸拌种型)600倍液浸种 10-15 分钟,杀死致使姜腐烂的病菌,抑制姜瘟病发生。

    五、田间管理

    1.插草遮光

    即在姜播种后,在姜沟的南侧稀疏地插上玉米桔、树枝、麦杆或谷草,编成花篱笆,高70-80厘米,向北倾斜10度-12度形成花荫,为姜苗遮强光。我国南方多搭棚遮光,在姜苗上搭上高 1.6-1.7 米的支架,架上搭盖稀疏茅草、麦杆遮光,也有的地区采用姜菜或姜麦、姜芋、姜与玉米、芋高杆作物间作。待秋季天气转凉后,光照减弱时再拔除姜草、拆除姜棚。

    2.中耕除草

    姜在幼苗期生长缓慢,又处高温多雨季节,杂草萌发力强,生长势旺,易形成草荒,因此应及时除草。

    目前姜田推广化学除草,收到良好效果。常用的有拉索(亩用量 200克),氟乐灵(亩用 75克),胺草磷(亩用 300克)。除草剂先加少量水调和均匀、加水稀释配成药液,在姜播种后,趁土壤潮湿时,倒行着把药液均匀的喷在姜沟及周围地面上,形成药膜,防止土表药膜破裂,增加灭草效果。

    3.合理浇水

    姜不耐旱,根系又浅,应合理及时浇水追肥,除栽种时要浇透底水外,通常在出苗70%左右即开始浇水。姜在幼苗期植株小,生产慢,需水不多,应浇小水,浅中耕,松土保墒,提高地温,促进新根生长。尤其夏季应早晨或傍晚浇水,应浇井、凉水,降低土壤温度,雨后及时排水,防姜田积水,防根茎腐烂。

    立秋以后,姜进入旺盛生长期,地上茎叶旺盛生长。地下根茎也迅速膨大,需水较多,一般每 4-6 天浇大水一次。收刨前3-4 天再浇一水,以便收刨时姜块能多带点泥土,有利下窖贮藏。

    4.追肥培土

    在发芽期主要靠种姜的养分供应生长,一般不用追肥。幼苗期需肥量不多,但生长期长,可结合浇水少量追肥,追肥以氮肥为主,促地上茎叶生长。一般在苗高15厘米左右时追施提苗肥,结合浇水,每亩用复合肥10千克左右。苗高30厘米,地上茎有1-2 分杈时追壮苗肥,可亩施硫酸钾复合肥15千克,或腐熟有机肥500千克,追肥应开浅沟施肥,离开姜苗5-7厘米开沟,防止伤根。施肥后浇水。立秋以后,进入旺盛生长期,生长量增大,必须重施肥,一般可以亩施腐熟的人粪干1000千克或厩肥3000 千克,硫酸钾复合肥20千克。

    在姜的生长期结合防病治病,可以叶面喷施600倍“天达2116”,每 10-15天喷1次,前几次喷“天达 2116”壮苗型,中后期喷“天达2116”地下根茎专用型,连喷3-5 次,对促进姜茎叶健壮生长,提高抗病、抗寒能力,促进地下肉质茎膨大,增加产量有明显效果。喷药加天达有机硅能省水、省药、省工、增效。

    六、病虫害防治

    1.姜瘟病

    又称腐烂病、软腐病、腐败病,是姜产区发生最严重的病害。

    防治方法:为防止该病的发生,应实行轮作、选用抗病品种,建立无病留种基地,采用深沟窄畦种植,增施磷、钾肥料,田间发现病株要及时拔除。发病初期可用“天达2116”800倍液+天达诺杀1000倍液或 72% 农用链霉素可湿性粉剂 4000 倍液,77% 多宁可湿性粉剂800倍液,新植霉素3000倍液灌根,每穴灌 0.5千克,7-10天1次,连灌 2-3次,有一定疗效。

    2.姜斑点病

    主要危害叶片,病叶上开始产生黄白色枯斑,长圆形或菱形,病斑密布似星星点点,又称白星病。

    防治方法:选择地势较高,排水良好的块片并采用高垄种姜。注意增施有机肥和磷钾肥料,避免施用过量氮肥。姜苗生长前期进行遮光,发病初期喷施 70% 甲基托布津可湿性粉剂800倍液,10% 苯醚甲环唑可分散粒剂 1500 倍液等加天达有机硅 3000 倍液,每隔 7-10天1次,连喷2-3次,可有效防治。

    3.姜炭疽病

    该病主要危害叶片,多以叶尖或叶缘开始出现褐色小斑,然后向下向内扩展成椭圆或不规则形褐斑,数个病斑连接成斑块,变褐干枯。潮湿时出现小黑点。

    防治方法:要选择地势较高,排灌方便的地块种姜,增施有机肥和磷钾肥料,避免过量施用氮肥。定期喷洒天达2116和云大120等生长促进剂。发病初期喷施50% 施保功可湿性粉剂1000 倍液,60% 百泰可分散粒剂1500 倍液等加天达有机硅3000 倍液,10-15天喷一次,连喷2-3次,每次要喷足、喷匀,进行防治。

    4.姜叶枯病

    主要危害叶片,病叶上开始产生褐色枯斑,逐渐向整个叶片扩展,病斑表面产生黑色小粒点。

    防治方法:田间发病后,要及时摘除病叶,集中深埋或烧毁。发病初期可用43% 好力克悬浮剂3000倍液,70% 品润干悬浮剂800倍液,60% 百泰可分散粒剂1500 倍液。上述药剂与天达2116加天达有机硅混配后交替使用,隔7-10天喷一次,连续喷2-3次,防病效果更佳。

    5.姜花叶病毒病

    主要危害叶片,叶面上出现淡黄色条状斑,引起花叶。该病为病毒性病害,病毒在病根或地上植株上越冬,靠蚜虫传播。

    防治该病可通过茎尖脱毒,培育无毒姜种,及时防治蚜虫,发病初期用天达裕丰 1000倍液,20% 毒克星 500倍液,20% 病毒宁 500倍液,0.5% 抗毒剂1号250倍液及病毒灵加天达2116 壮苗灵600倍液喷雾防治,每 10天喷1次即可。

    姜的虫害有蓟马,姜螟(钻心虫)、玉米螟、姜弄蝶、蚜虫等。蓟马属缨翅目害虫。可用 3%啶虫脒乳油1500倍液或 2.5% 高效氯氟氰菊脂乳油1500倍液或阿维菌素乳油3000倍液加天达有机硅3000倍液防治。

    姜螟、玉米螟、姜弄碟属鳞翅目害虫,可在成虫产卵盛期和幼虫孵化盛期喷 25% 灭幼脲悬浮乳油2000倍液或 90% 敌百虫 800-1000倍液防治。发现叶尖或嫩茎上有孔洞时,灌注80% 敌敌畏1000倍液,连灌 2次,有好的防治效果。如虫较大,可喷2.5% 高效氯氟氰菊脂乳油1500倍液防治。加天达有机硅3000倍液,提高防治效果。

    防治蚜虫的药剂很多,要及时防治,防止传播病毒造成危害。
 
 
 >>               【收藏此页】打印】【关闭
 
     
 
 本版主要新闻  
     
 
  大姜控害增收与安全生产技术要点 
 
 
 
大众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1、大众网所有内容的版权均属于作者或页面内声明的版权人。未经大众网的书面许可,任何其他个人或组织均不得以任何形式将大众网的各项资源转载、复制、编辑或发布使用于其他任何场合;不得把其中任何形式的资讯散发给其他方,不可把这些信息在其他的服务器或文档中作镜像复制或保存;不得修改或再使用大众网的任何资源。若有意转载本站信息资料,必需取得大众网书面授权。
2、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大众网”。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3、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大众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4、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30日内进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