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农村大众报  >  要闻

时间在奔跑,红庙的传统在沉淀

与革命旧址“为邻”80年,莘县红庙村互助好民风改变村民生活

2022-06-30 作者: 农村大众报记者 孙成民 唐峰 通讯员 杨浩 翟大帅 唐庆喜 来源: 农村大众报
  冀鲁豫(平原)分局红庙村旧址。
  在树荫下打牌乘凉的老人。
  红庙新村漂亮的二层小楼。
  扫码观看视频
  1943年设立的中共冀鲁豫(平原)分局机关旧址把红庙村分成新老两个区域,新村是清一色的带院二层小楼,现代美观,旧村老街老屋,干净整洁。新旧更迭的对比,记录着红庙村的历史和当下,也展现着这个村红色精神和传统的沉淀与延续。
  2022年6月16日,记者来到莘县大张家镇红庙村,追忆昔日的连天烽火,感受今朝的繁荣昌盛。

  中共冀鲁豫(平原)分局红庙村旧址西边,两棵紫叶李布下一大片树荫。树荫下坐着十几位老人,4个人在打纸牌,其他人则在聊天。
  问:“种了多少麦子?”
  答:“一亩四,收了2000多斤。”
  问:“今年麦子浇了几水?”
  答:“4水。收的麦子没过秤,估计亩产在1300斤以上。”
  问:“玉米种上了?”
  答:“种上了。麦子腾出茬,有机械,种玉米就半天的事。”
  10天前麦子就收到了家,晒干扬净后,存进了铁皮粮囤。在红庙村,谁家要是没有2000斤小麦,那都不叫存粮。
  虽然天旱,但村里水浇条件好,玉米顺利播下了。没啥事,这些老人骑电动车过来,随手带个马扎,闲适地说着话,聊着今年的丰收,夏日漫长。
  走进村里的冀鲁豫边区抗日根据地革命历史陈列展厅,驱逐外寇、战火纷飞的岁月迎面而来。
  八路军、武工队战士用的大刀、长矛,在岁月更替中变得锈迹斑斑。墙壁上,展示着一幅幅照片和绘画:当地农民在家中掩护、养护八路军伤员,那一勺勺的小米粥,体现的是军民一家亲;农村妇女凑在一起做军鞋,那一针一线做出的军鞋,让我们的战士坚实地踏出从军的脚步;各家各户积极交军粮,那一车车一担担的粮食,让中国共产党领导下的军队成为抗日战争的中流砥柱;八路军战士帮助农民拉犁耕地、收割庄稼,体现民拥军、军爱民的鱼水之情。
  中共冀鲁豫(平原)分局红庙村旧址是座青砖青瓦的院落。青砖铺地的院子里,几棵海棠浓荫匝地,红果满枝。
  刘少奇当年曾经工作过、住过的屋门口,一棵石榴树枝叶繁茂,挂满了红红的石榴。屋内,摆放着木桌、木凳、木椅、木床。红庙村党总支书记唐钦平说,这些大都是当时的老物件,村里人细心地把它们保护到现在。
  墙洞里,放着一盏油灯。这盏灯的光,曾经照亮了冀鲁豫边区人民奋起抗日之路。
  临近中午,63岁的村民张喜柱走了进来,拿起扫帚,清扫院子里的落叶。“我种着6亩地,收完麦子,种上玉米,能得闲了,就来清扫一下。”他说。
  扫帚在青砖地面上扫过,发出“沙沙”的响声,打破了院落的宁静。

  红庙村现有1355口人,以中共冀鲁豫(平原)分局红庙村旧址为界,西边是新村,全是清一色带院子的二层小楼,村民大多居住于此;东边是老村,还住着133户人家。通过人居环境整治,老村新村同样干净整洁。
  老村是传统的老房子,街道路面用砖铺过。年轻人打工经商去了,孩子们上学去了,老人们凑在一起聊天去了,老村长长的街巷里,寂静无人。
  老村的一条长街上,65岁的村民张世举正在用砖修补街面的破损处。前几天,一辆车经过,轧坏了几块砖。
  张世举从家里找来几块砖,把破损的砖一一换上。“举手之劳的事,修好了,大家走着都方便。”他说。
  在新村的一座院落里,30岁的王龙龙和妻子张佩佩正坐着乘凉。他一家老少6口人,住着二层小楼,很宽敞。
  王龙龙家有7亩地,收了小麦种玉米,都是机械耕种。王龙龙在北京打工,一个月收入7000元。
  唐钦平说,新村是从2019年10月开始建设的,村里统一盖的。
  新村的主街道很宽,住户门前的小巷也能轻松跑开轿车。烈日下,一个小男孩脚踏滑板车,在平坦的街巷上飞快地滑过,红扑扑的小脸上挂满汗珠。
  在新村的一处院落门口,38岁的村民张瑞磊正在逗一岁多的小女儿玩,小姑娘围着他转来转去,笑声荡漾在小院里。
  张瑞磊是6月12日从济南回来的。回来时,家里的小麦已经收完,他只赶上种玉米。他在济南干钢筋工,一个月有7000多元的收入。“其实,种收都不用我回来,我主要是想回来看看。”他说。
  走出红庙村的村民,活再忙,挣钱再多,都会时不时地回村看看。看看家里的老人孩子,看看日新月异的村庄变化,看看村里的革命旧址,看看肥沃田野里的四季变化。
  红庙是他们的根,是他们魂牵梦绕的地方。

  54岁的唐钦平说,红庙村有1420亩耕地。这些耕地中,党总支领办的合作社流转了80亩,用来栽种桃树;329亩托管出去了。
  村民自己种着1000多亩地,耕种收全部实现机械化。玉米种上后,就连追肥、打药,都会有社会化服务组织来帮助完成。
  唐钦平说,在上级党委、政府和相关部门的帮助下,红庙村的农田里,打下了50多眼机井,抽水浇地实现电力化,这让全村的耕地全部变成了高产田。
  红庙村村民现在种地,唯一可以算是体力活的,就是浇地时扯管子。好处是,农田里的机井分布合理,最远的地块也就需要扯七八十米长的管子。
  “今年全村的小麦亩均产量,估计在1300斤以上。”唐钦平说,“这几年,我们村的玉米亩产量没低过1500斤。”
  骄阳下,在一处二层小楼的门前,75岁的村民张存才在整理麦秸。到了这个岁数,他自己种不了地,儿子外出打工,家里的地便流转出去。
  麦秸是张存才从别人家麦地里捡来的。他把断的、细的、短的麦秸剔出来,只要粗的、长的,然后捆起来。“整理好,先放起来,有空就掐辫子。”他说。
  张存才说的“掐辫子”,是用麦秸编织长条,有点像辫辫子。把这种“辫子”缝起来,便是麦秸草帽,夏季能为在田间劳作的农民遮挡毒辣的阳光。
  “老兄弟凑在一起说话,手里掐着辫子,两不耽误。”张存才说。掐辫子,一天能挣个二三元。“这些钱,够我和老伴买馒头吃了。”他说。
  村边的一小块地上,种着花生、黄豆。临近中午,84岁的村民张继修在锄地,汗水从他历经沧桑的脸上滑落。“地浇完水后,草疯长。”老人说。
  花生、黄豆是张继修的儿子种下的,种上后便忙着外出挣钱。地里长满了草。张继修见了实在忍不住,便扛个锄头过来锄草。
  路过的村民都会停下来,说上一声:“大热天的,你这么大岁数,别锄了,快回家吧。”
  张存才家,并不缺每天二三元的馒头钱;张继修家,也不在意那小小一块地的花生、黄豆收成。勤劳、勤奋,是红庙村村民骨子里的品质,这一品质代代相承,为这个光荣村子的乡村振兴提供了不竭的动力。
  新村南边的主街道边,有3棵一抱多粗的老树,两棵洋槐树一棵榆树,它们根扎深土,遮出好大一片浓荫。在建设新村时,这3棵老树被保护起来,它们见证了红庙村曾经的光荣岁月和如今的美好生活。

  有机械帮助种地,红庙村年轻人大多离开村子,去打工或做生意。
  这个村,仅在北京做车辆生意的村民就超过100人。他们当中,家产过亿元的有,家产过千万的更多。唐钦平说,多亏了党的好政策,很多村民富起来了,全村368户,轿车就有200多辆,“过春节时,新村这么宽的街道,全停满了轿车,我看着都高兴。”
  党总支领办合作社栽下的桃树,今年已经进入量产期,合作社还想建葡萄大棚。“靠着党建引领,合作社要赶快发展壮大起来,这不仅可以增加村集体的收入,更重要的是带领全村人从土地上获得更高的收益。”唐钦平说,“我们党总支必须领着留在家里的人把产业搞起来。”
  红庙村正在规划建设红色文化旅游景区。依靠红色文化发展旅游,这个村有着得天独厚的优势。
  聊起红庙村的党员、干部、群众,唐钦平说,光荣传统在教育引导着全村人,他为全体村民感到骄傲。
  39岁的村民张猛,做着门窗生意。村里不管谁家门窗坏了,一个电话,张猛就跑回来,修好后拍拍手就走,连材料费都不收。
  47岁的村民张喜凤,照顾公婆那个好,全村人都竖大拇指。她在医院伺候婆婆时,同病房的人见了,问她婆婆:“这是你闺女?”她婆婆高兴地说:“是闺女,亲闺女。”
  张在朝、张宝侠、张银仓、张宝省等十多位老党员,不管是村里的工作还是志愿服务,都是走在前面。2020年疫情防控时,有一天下大雪,这些老党员非要上岗值班不行。
  新村的街巷边、村民的小楼前,种着豆角、茄子、辣椒、芸豆等。在村民的精心照料下,这些蔬菜正在开花结果,长长的豆角已经挂满架子。
  临近中午,红庙村传来卖豆腐、烤鸡等的吆喝声。走进每户村民家,村民都会热情地相邀:“到家里吃个饭吧。”
  他们这么说、这么做,是一个传统和习惯。当年,八路军战士来到红庙村时,他们也是这么说,这么做的。
  1943年设立的中共冀鲁豫(平原)分局机关旧址把红庙村分成新老两个区域,新村是清一色的带院二层小楼,现代美观,旧村老街老屋,干净整洁。新旧更迭的对比,记录着红庙村的历史和当下,也展现着这个村红色精神和传统的沉淀与延续。
  2022年6月16日,记者来到莘县大张家镇红庙村,追忆昔日的连天烽火,感受今朝的繁荣昌盛。

  中共冀鲁豫(平原)分局红庙村旧址西边,两棵紫叶李布下一大片树荫。树荫下坐着十几位老人,4个人在打纸牌,其他人则在聊天。
  问:“种了多少麦子?”
  答:“一亩四,收了2000多斤。”
  问:“今年麦子浇了几水?”
  答:“4水。收的麦子没过秤,估计亩产在1300斤以上。”
  问:“玉米种上了?”
  答:“种上了。麦子腾出茬,有机械,种玉米就半天的事。”
  10天前麦子就收到了家,晒干扬净后,存进了铁皮粮囤。在红庙村,谁家要是没有2000斤小麦,那都不叫存粮。
  虽然天旱,但村里水浇条件好,玉米顺利播下了。没啥事,这些老人骑电动车过来,随手带个马扎,闲适地说着话,聊着今年的丰收,夏日漫长。
  走进村里的冀鲁豫边区抗日根据地革命历史陈列展厅,驱逐外寇、战火纷飞的岁月迎面而来。
  八路军、武工队战士用的大刀、长矛,在岁月更替中变得锈迹斑斑。墙壁上,展示着一幅幅照片和绘画:当地农民在家中掩护、养护八路军伤员,那一勺勺的小米粥,体现的是军民一家亲;农村妇女凑在一起做军鞋,那一针一线做出的军鞋,让我们的战士坚实地踏出从军的脚步;各家各户积极交军粮,那一车车一担担的粮食,让中国共产党领导下的军队成为抗日战争的中流砥柱;八路军战士帮助农民拉犁耕地、收割庄稼,体现民拥军、军爱民的鱼水之情。
  中共冀鲁豫(平原)分局红庙村旧址是座青砖青瓦的院落。青砖铺地的院子里,几棵海棠浓荫匝地,红果满枝。
  刘少奇当年曾经工作过、住过的屋门口,一棵石榴树枝叶繁茂,挂满了红红的石榴。屋内,摆放着木桌、木凳、木椅、木床。红庙村党总支书记唐钦平说,这些大都是当时的老物件,村里人细心地把它们保护到现在。
  墙洞里,放着一盏油灯。这盏灯的光,曾经照亮了冀鲁豫边区人民奋起抗日之路。
  临近中午,63岁的村民张喜柱走了进来,拿起扫帚,清扫院子里的落叶。“我种着6亩地,收完麦子,种上玉米,能得闲了,就来清扫一下。”他说。
  扫帚在青砖地面上扫过,发出“沙沙”的响声,打破了院落的宁静。

  红庙村现有1355口人,以中共冀鲁豫(平原)分局红庙村旧址为界,西边是新村,全是清一色带院子的二层小楼,村民大多居住于此;东边是老村,还住着133户人家。通过人居环境整治,老村新村同样干净整洁。
  老村是传统的老房子,街道路面用砖铺过。年轻人打工经商去了,孩子们上学去了,老人们凑在一起聊天去了,老村长长的街巷里,寂静无人。
  老村的一条长街上,65岁的村民张世举正在用砖修补街面的破损处。前几天,一辆车经过,轧坏了几块砖。
  张世举从家里找来几块砖,把破损的砖一一换上。“举手之劳的事,修好了,大家走着都方便。”他说。
  在新村的一座院落里,30岁的王龙龙和妻子张佩佩正坐着乘凉。他一家老少6口人,住着二层小楼,很宽敞。
  王龙龙家有7亩地,收了小麦种玉米,都是机械耕种。王龙龙在北京打工,一个月收入7000元。
  唐钦平说,新村是从2019年10月开始建设的,村里统一盖的。
  新村的主街道很宽,住户门前的小巷也能轻松跑开轿车。烈日下,一个小男孩脚踏滑板车,在平坦的街巷上飞快地滑过,红扑扑的小脸上挂满汗珠。
  在新村的一处院落门口,38岁的村民张瑞磊正在逗一岁多的小女儿玩,小姑娘围着他转来转去,笑声荡漾在小院里。
  张瑞磊是6月12日从济南回来的。回来时,家里的小麦已经收完,他只赶上种玉米。他在济南干钢筋工,一个月有7000多元的收入。“其实,种收都不用我回来,我主要是想回来看看。”他说。
  走出红庙村的村民,活再忙,挣钱再多,都会时不时地回村看看。看看家里的老人孩子,看看日新月异的村庄变化,看看村里的革命旧址,看看肥沃田野里的四季变化。
  红庙是他们的根,是他们魂牵梦绕的地方。

  54岁的唐钦平说,红庙村有1420亩耕地。这些耕地中,党总支领办的合作社流转了80亩,用来栽种桃树;329亩托管出去了。
  村民自己种着1000多亩地,耕种收全部实现机械化。玉米种上后,就连追肥、打药,都会有社会化服务组织来帮助完成。
  唐钦平说,在上级党委、政府和相关部门的帮助下,红庙村的农田里,打下了50多眼机井,抽水浇地实现电力化,这让全村的耕地全部变成了高产田。
  红庙村村民现在种地,唯一可以算是体力活的,就是浇地时扯管子。好处是,农田里的机井分布合理,最远的地块也就需要扯七八十米长的管子。
  “今年全村的小麦亩均产量,估计在1300斤以上。”唐钦平说,“这几年,我们村的玉米亩产量没低过1500斤。”
  骄阳下,在一处二层小楼的门前,75岁的村民张存才在整理麦秸。到了这个岁数,他自己种不了地,儿子外出打工,家里的地便流转出去。
  麦秸是张存才从别人家麦地里捡来的。他把断的、细的、短的麦秸剔出来,只要粗的、长的,然后捆起来。“整理好,先放起来,有空就掐辫子。”他说。
  张存才说的“掐辫子”,是用麦秸编织长条,有点像辫辫子。把这种“辫子”缝起来,便是麦秸草帽,夏季能为在田间劳作的农民遮挡毒辣的阳光。
  “老兄弟凑在一起说话,手里掐着辫子,两不耽误。”张存才说。掐辫子,一天能挣个二三元。“这些钱,够我和老伴买馒头吃了。”他说。
  村边的一小块地上,种着花生、黄豆。临近中午,84岁的村民张继修在锄地,汗水从他历经沧桑的脸上滑落。“地浇完水后,草疯长。”老人说。
  花生、黄豆是张继修的儿子种下的,种上后便忙着外出挣钱。地里长满了草。张继修见了实在忍不住,便扛个锄头过来锄草。
  路过的村民都会停下来,说上一声:“大热天的,你这么大岁数,别锄了,快回家吧。”
  张存才家,并不缺每天二三元的馒头钱;张继修家,也不在意那小小一块地的花生、黄豆收成。勤劳、勤奋,是红庙村村民骨子里的品质,这一品质代代相承,为这个光荣村子的乡村振兴提供了不竭的动力。
  新村南边的主街道边,有3棵一抱多粗的老树,两棵洋槐树一棵榆树,它们根扎深土,遮出好大一片浓荫。在建设新村时,这3棵老树被保护起来,它们见证了红庙村曾经的光荣岁月和如今的美好生活。

  有机械帮助种地,红庙村年轻人大多离开村子,去打工或做生意。
  这个村,仅在北京做车辆生意的村民就超过100人。他们当中,家产过亿元的有,家产过千万的更多。唐钦平说,多亏了党的好政策,很多村民富起来了,全村368户,轿车就有200多辆,“过春节时,新村这么宽的街道,全停满了轿车,我看着都高兴。”
  党总支领办合作社栽下的桃树,今年已经进入量产期,合作社还想建葡萄大棚。“靠着党建引领,合作社要赶快发展壮大起来,这不仅可以增加村集体的收入,更重要的是带领全村人从土地上获得更高的收益。”唐钦平说,“我们党总支必须领着留在家里的人把产业搞起来。”
  红庙村正在规划建设红色文化旅游景区。依靠红色文化发展旅游,这个村有着得天独厚的优势。
  聊起红庙村的党员、干部、群众,唐钦平说,光荣传统在教育引导着全村人,他为全体村民感到骄傲。
  39岁的村民张猛,做着门窗生意。村里不管谁家门窗坏了,一个电话,张猛就跑回来,修好后拍拍手就走,连材料费都不收。
  47岁的村民张喜凤,照顾公婆那个好,全村人都竖大拇指。她在医院伺候婆婆时,同病房的人见了,问她婆婆:“这是你闺女?”她婆婆高兴地说:“是闺女,亲闺女。”
  张在朝、张宝侠、张银仓、张宝省等十多位老党员,不管是村里的工作还是志愿服务,都是走在前面。2020年疫情防控时,有一天下大雪,这些老党员非要上岗值班不行。
  新村的街巷边、村民的小楼前,种着豆角、茄子、辣椒、芸豆等。在村民的精心照料下,这些蔬菜正在开花结果,长长的豆角已经挂满架子。
  临近中午,红庙村传来卖豆腐、烤鸡等的吆喝声。走进每户村民家,村民都会热情地相邀:“到家里吃个饭吧。”
  他们这么说、这么做,是一个传统和习惯。当年,八路军战士来到红庙村时,他们也是这么说,这么做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