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农村大众报  >  要闻

招远农田上,闪动着忙碌的身影

2022-05-13 作者: 农村大众报记者 陈建志 通讯员 张海波 来源: 农村大众报
  田丽丽和工人一起栽植茶树苗。
  一拨拨的专家,不约而同,赶往地处胶东的招远市。
  5月10日,山东省花生研究所所长张建成研究员带领花生专家团队,从青岛赶来了;5月11日,山东省农业科学院玉米研究所所长齐世军研究员带领玉米专家团队,从济南赶来了……
  因出现新冠肺炎疫情,招远居民生产生活受到不同程度的影响。
  如今,疫情散去,微风轻拂,这里逐渐恢复了生机,广袤的田野里,农机轰鸣,到处闪动着农民忙碌的身影。
政府出手
疫情防控不误农时

  4月下旬,金岭镇全镇被划为封控区。该镇大户陈家村一批果树专业种植户和其他村民,一起被转移到外地隔离。
  刘希荣就是其中一个葡萄种植专业户。“人误地一时,地误人一年。刚听说要被隔离的时候,我愁坏了,人走了,这片青枝绿叶的42亩葡萄园,可怎么办啊?”
  果农们担心的事儿,招远市农业农村局和金岭镇政府想到了。他们组织社会化服务组织帮助果农暂时管理果园。
  5月2日清晨,顺丰植保专业合作社、金色三农植保专业合作社的机手们开着车,拉着6架无人机,来到金岭镇大户庄园。从早上5点30分开始,他们操控无人机,飞到葡萄园的上空,喷洒农药,连续作业5个小时,完成了1000亩葡萄的病虫害防治任务。
  刘希荣得知消息,很是激动:“没想到市农业农村局和镇政府想得这么周到。有人帮着管理葡萄园,我们在外面隔离,就放心了。”
  此前,4月30日,招远市农业农村局还组织顺丰植保专业合作社,到大秦家街道东于家村,操控无人机,对200余亩麦田实施“一喷三防”。
  招远市乡村振兴局副局长张汉卿表示:“为了不误农时,农业农村局专门成立了农技专家组,在做好自我防护的同时,主要负责人带队深入田间地头,查看苗情、墒情、病虫情,制定了相应对策。”该局组织专家,联合招远市广播电视台,录制了麦田病虫害防控、苹果花后管理等节目在电视台播放;制作了农技微课堂小视频,通过微信、抖音面向全市推送,为解封后更好地开展农业生产做好准备。
专家指导
夺高产目标不变

  5月6日零点,招远市全域调整为低风险区。当天下午1点起,全市恢复常态化,市民外出不再受限。
  作为山东省农业科学院选派到招远市挂职的专家,茶学博士田丽丽听到这一消息,立刻动身,赶往温泉街道姚格庄村北,走进招远槐花岭家庭农场的茶园,指导工人栽植茶树苗、采摘新鲜的茶树嫩芽幼叶。她说:“疫情打乱了正常的生产秩序。现在恢复常态了,得抓紧行动,把时间抢回来。”
  她和工人们动手,把采来的嫩芽幼叶,经过萎凋、杀青、揉捻、炒二青和炒三青、足干、提香等步骤,至5月8日凌晨,一批散发着浓郁香味的新茶出炉了。
  5月11日下午,张星镇付家村,刚刚收获完蔬菜的15亩耕地上,旋耕机轰鸣,撒肥机撒欢。这里是招远穗丰种植专业合作社经营的耕地。理事长杨瑞山和社员们正在紧张而有序地忙碌着。
  杨瑞山说:“这片地下一茬准备播种玉米。旋耕、松土、整平,施入足够的有机肥作底肥,玉米才能夺得高产。”
  “疫情散去,复工复产。我们不是单打独斗,有专家指导呢!”杨瑞山手指身边的两位专家——一位高个男子和一位秀气女士说。
  这男子名叫丁照华,是山东省农业科学院玉米研究所研究员;女士是薛艳芳博士,山东省农业科学院挂职招远的玉米专家。5月11日,他们带着几袋子新品种玉米种子,专程从济南赶到招远市张星镇。丁照华说:“这些玉米种子,是赠送给穗丰种植专业合作社的,足够1000亩地播种用的。今年,我们双方合作,计划在这片地里直播早夏玉米,做高产创建试验。”
  “尽管前些日子受到疫情影响,但有专家赠送的良种,再加上专家制定的配套种植良法,我们创高产的目标不变!”杨瑞山信心十足地说。
  一拨拨的专家,不约而同,赶往地处胶东的招远市。
  5月10日,山东省花生研究所所长张建成研究员带领花生专家团队,从青岛赶来了;5月11日,山东省农业科学院玉米研究所所长齐世军研究员带领玉米专家团队,从济南赶来了……
  因出现新冠肺炎疫情,招远居民生产生活受到不同程度的影响。
  如今,疫情散去,微风轻拂,这里逐渐恢复了生机,广袤的田野里,农机轰鸣,到处闪动着农民忙碌的身影。
政府出手
疫情防控不误农时

  4月下旬,金岭镇全镇被划为封控区。该镇大户陈家村一批果树专业种植户和其他村民,一起被转移到外地隔离。
  刘希荣就是其中一个葡萄种植专业户。“人误地一时,地误人一年。刚听说要被隔离的时候,我愁坏了,人走了,这片青枝绿叶的42亩葡萄园,可怎么办啊?”
  果农们担心的事儿,招远市农业农村局和金岭镇政府想到了。他们组织社会化服务组织帮助果农暂时管理果园。
  5月2日清晨,顺丰植保专业合作社、金色三农植保专业合作社的机手们开着车,拉着6架无人机,来到金岭镇大户庄园。从早上5点30分开始,他们操控无人机,飞到葡萄园的上空,喷洒农药,连续作业5个小时,完成了1000亩葡萄的病虫害防治任务。
  刘希荣得知消息,很是激动:“没想到市农业农村局和镇政府想得这么周到。有人帮着管理葡萄园,我们在外面隔离,就放心了。”
  此前,4月30日,招远市农业农村局还组织顺丰植保专业合作社,到大秦家街道东于家村,操控无人机,对200余亩麦田实施“一喷三防”。
  招远市乡村振兴局副局长张汉卿表示:“为了不误农时,农业农村局专门成立了农技专家组,在做好自我防护的同时,主要负责人带队深入田间地头,查看苗情、墒情、病虫情,制定了相应对策。”该局组织专家,联合招远市广播电视台,录制了麦田病虫害防控、苹果花后管理等节目在电视台播放;制作了农技微课堂小视频,通过微信、抖音面向全市推送,为解封后更好地开展农业生产做好准备。
专家指导
夺高产目标不变

  5月6日零点,招远市全域调整为低风险区。当天下午1点起,全市恢复常态化,市民外出不再受限。
  作为山东省农业科学院选派到招远市挂职的专家,茶学博士田丽丽听到这一消息,立刻动身,赶往温泉街道姚格庄村北,走进招远槐花岭家庭农场的茶园,指导工人栽植茶树苗、采摘新鲜的茶树嫩芽幼叶。她说:“疫情打乱了正常的生产秩序。现在恢复常态了,得抓紧行动,把时间抢回来。”
  她和工人们动手,把采来的嫩芽幼叶,经过萎凋、杀青、揉捻、炒二青和炒三青、足干、提香等步骤,至5月8日凌晨,一批散发着浓郁香味的新茶出炉了。
  5月11日下午,张星镇付家村,刚刚收获完蔬菜的15亩耕地上,旋耕机轰鸣,撒肥机撒欢。这里是招远穗丰种植专业合作社经营的耕地。理事长杨瑞山和社员们正在紧张而有序地忙碌着。
  杨瑞山说:“这片地下一茬准备播种玉米。旋耕、松土、整平,施入足够的有机肥作底肥,玉米才能夺得高产。”
  “疫情散去,复工复产。我们不是单打独斗,有专家指导呢!”杨瑞山手指身边的两位专家——一位高个男子和一位秀气女士说。
  这男子名叫丁照华,是山东省农业科学院玉米研究所研究员;女士是薛艳芳博士,山东省农业科学院挂职招远的玉米专家。5月11日,他们带着几袋子新品种玉米种子,专程从济南赶到招远市张星镇。丁照华说:“这些玉米种子,是赠送给穗丰种植专业合作社的,足够1000亩地播种用的。今年,我们双方合作,计划在这片地里直播早夏玉米,做高产创建试验。”
  “尽管前些日子受到疫情影响,但有专家赠送的良种,再加上专家制定的配套种植良法,我们创高产的目标不变!”杨瑞山信心十足地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