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农村大众报 > 头版

从一个小褡裢开办起的红色书局

2021-04-21 作者: 姬飞燕 来源: 农村大众报
  顺着新修的大汶河沿河公路一路向西,很快便来到了济南市莱芜区方下街道鲁西村。文成书局旧址,大门敞开着,人还没到跟前,已听到院内响亮的讲解声。
  原来,方下街道正在这里开展党员走进文成书局——学党史、过主题党日的红色教育活动。
组织遭破坏
亟需联络点

  “1932年第一届莱芜县委成立后,短短一年,全县已建立起7个党的支部和小组,发展党员30余人。我们鲁西村也有了党小组。”文成书局旧址前,鲁西村村党组织成员张树山正在讲解文成书局创立的背景。
  “1933年,省委内部出现叛徒,导致党的多个联络点暴露,300多名党员、积极分子被捕,省委与上级失去了联系,全省的党组织也失去了统一的领导机构。咱莱芜县委的秘密联络点,设在当时的县委书记刘仲莹的老家鹁鸽楼村。1933年7月,这个联络点也被敌人发现了,县里各党组织一下子失去联系。尽快恢复党的联络工作、建立新的联络点迫在眉睫。”
  刘仲莹和县委其他同志经过反复斟酌,决定开办一个文具店,以经营书籍纸张等为掩护,开展党的工作,并选定由当时的县委委员王其人来接手这项任务。
肩搭小褡裢
办起流动书局

  王其人原名任瑞先,当过印刷工人、在县农会跑过交通,有一定的工作经验。
  为了筹措资金,1933年夏末秋初,王其人去青岛找到在青岛市国民党警察局当警长的叔伯哥哥任敬先。在任敬先的资助下,采办了一些笔墨纸砚等文教用品。在家的同志也你3元他5元积极凑钱。县委委员刘夏峰,把卖地所得的50元钱一下子全都交给了党。
  “要说‘文成书局’这个名字,必须说一条褡裢。”多年来一直守护文成书局的房东的孙子房新农介绍,刚开始,书局没有固定的场所,而且为了完成联络任务,王其人得主动出击,装作推销笔墨纸张到学校等地去转悠。为了装东西,他买了一个褡裢。时任中共莱芜县农会副干事长的毕指南取“墨醉花香动,文成剑气豪”条幅中的“文成”二字,在褡裢上写了“文成书局”几个字,就这样,文成书局诞生了。
选址鲁西村
书局办大事

  每次外出串学,除了装上笔墨纸砚,王其人还会在褡裢里藏上一些进步图书,所到学校,广大教员、学生十分欢迎。 
  为了更好地开展工作,1934年2月,县委为文成书局选择了一处固定的场所——鲁西村房锡庚家。
  “我们鲁西村交通便利,当时村中商铺林立,便于掩护,我家在村中所处位置更是可进可退。还有一个重要原因,我家和刘仲莹有亲戚关系,县委把文成书局安在我家放心。”房新农说。
  “文成书局在鲁西村开业后,县委又将曹春耕同志派了过来。”房新农介绍,王其人和曹春耕以掌柜和伙计的身份往来奔波于莱芜、泰安、济南等地,以推销文具为名,很快与上级党组织及莱芜6个区的70多处学校建立了联系,团结了一大批青年积极分子。
  其中最值得一提的是,1934年,泰安中心县委被破坏后,文成书局及时将这一消息传给县委的各位同志,这才有了莱芜县委在汶河滩召开紧急会议,专门研究外出找党的后话。
  汶河滩会议最后决定,刘仲莹、赵健民、鹿省三等人分头到济南、北京、上海等地寻找上级党组织。经过不懈努力,1935年秋,济莱党组织与淄博、泰安、鲁西等地的党组织相继建立了联系,后组建山东省工委,恢复了全省党的工作的统一领导。这段历史,在中共山东革命史上留下了浓墨重彩的一笔。
  “1935年10月,由于叛徒出卖,文成书局遭到彻底破坏,王其人、曹春耕在党内同志和当地村民的帮助掩护下得以逃脱,我爷爷(房锡庚)被敌人抓了起来。”在书局后院,房新农指着一棵樱花树说,“这里原来是一棵枣树,敌人把爷爷吊在枣树上严刑逼供,但他硬是什么也没有说。”
  当时,房锡庚还不是党员。1937年,房锡庚加入中国共产党,后在1945年的一次战斗中牺牲。
  红色基因代代传,为了守护这处红色基地,城里虽然有房,房新农和妻子张树娟退休后还是选择留在村里。
  “1982年,王其人从新疆离休后回到山东。直到去世前,只要身体好,每年秋天,他都会来文成书局看一看。”房新农动情地说。
  春风乍起,落樱缤纷。
  前院,方下街道的党员们正在重温入党誓言:“我志愿加入中国产党……”
  农村大众报记者 姬飞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