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农村大众报 > 信息

智慧农业让南果爱上北方地

新兴科技赋能,作物到哪儿都能开花结果

2020-12-15 作者: 姬飞燕 来源: 农村大众报
  坐落在济南市莱芜区杨庄镇的科百科技是一家智慧农业应用基地,他们利用现代信息技术,实现了多种南方水果在北方大规模成功种植。
智慧产业园大棚各不同
  “我们这个园区规划总投资6.5亿元,现在主要分两块儿。一块儿是农业大数据中心,一块儿是2万亩精准化、数字化农业种植园区。这里新建的大棚分几种类型。有的是适合气温比较低或者昼夜温差比较大的地区兴建的土后墙大棚,有的是能够有效节省土地空间的新材料大棚,还有高标准有机玻璃大棚,一会带你去现场看看。”11月25日,在济南科百智慧农业产业园,园区总农艺师刘新源,指着不远处一排温室大棚笑着说,这些大棚虽然在用材、样式上各有不同,但它们有一个共同点,都安装了科百生产的各种农业物联网检测和控制设备。
  “建设这些样式不同的大棚,目的就是要将实验室内的各种高科技数据成果,运用到实际生产中,让作物不受地域限制,到哪儿都能开花结果。”刘新源自信地说。
更多南方果种进北方地
  说话间,刘新源带着记者走进一座北方常见的冬暖式大棚。 
  “这个棚占地1.5亩,种了68棵红翡翠莲雾,都是从广东那边进的苗子。别看种植范围北移了14个纬度,但是借力科百的农业专用物联网自动化管理和农业大数据云平台,我们可以精准调控出莲雾生长所需要的最适宜环境。莲雾一年多次结果,产量品质比南方还高还好。”刘新源说。
  刘新源指指挂在树上的一个二维码小牌提醒道:“你扫扫这个,这棵莲雾所有的信息都能看得到。”这些信息都是咋来的?原来,莲雾的叶片和茎秆上有各种夹子,这是检测植物生长的传感器,能够实时监测叶面温湿度、果实直径、茎秆生长,解读植物生长情况。除此之外,园区还安装了气象、土壤和空气传感器。
  这些传感器收集的数据通过无线传输系统利用5G基站,上传到农业大数据云平台,经过分析计算,会形成一个最适宜植物生长的模式。这个模式确定后,一旦棚内实时环境与模式环境存在偏差,系统就会自动下达指令,通过通风、喷水、浇水、施肥等措施,将实时环境调节到最佳。
  “正是有了这些保障,我们才可以保证南方水果在北方健康地生长。”刘新源说,这样的棚,在他们园区有19个,共计200亩,外加一个没有完全投入使用的占地3万平方米的玻璃连栋温室,管理这些,只需要8个人就能完成。
  刘新源介绍,借助智慧农业和物联网大数据,现在科百智慧园已成功大规模种植莲雾、荔枝、木瓜、龙眼、柠檬、甘蔗等近十种南方特色水果。
传统姜田用上大数据
  “南果北种,只是我们生产的一部分,园区的目标是将智慧农业应用到传统农业上。”走出南果北种大棚,刘新源将我们带到了一片收获不久的姜田里。
  莱芜是全国有名的生姜产区,今年,刘新源带领他的团队将智慧农业运用到了生姜生产上。在这片3亩多的露天姜田外,竖着一根铁家伙,上面的风叶呼呼地转着。负责园区数字化种植管理的农艺师曹耀鹏介绍,这是集气象站和物联网微基站于一体的科技设备。包括刚刚参观过的南果北种大棚内的数据,都是通过它上传的。
  姜田地铺设着水肥一体化设施,土里插着十多根无线传感器。姜田内的空气湿度、水肥等情况,都会通过传感器传至大数据中心。系统会根据生姜最适宜生长的各项参数,自动发出指令,浇水、施肥等。如有病虫害迹象,还会发出预警。“姜田上方架设的自动遮阳网,会根据数据对比自动拉开或关闭。”曹耀鹏说,“现在这3亩姜田,除了播种收获,其余环节全部实现了自动化。”
  “平均亩产1.25万斤,比当地传统种植亩产高20%。”首次将智慧农业应用到生姜生产上便大获成功,让刘新源对未来帮助更多的姜农实现轻简化生产更有了信心。
  农村大众报记者 姬飞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