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农村大众报 > 头版

“滩区迁建”安居 “扶贫车间”乐业

菏泽在全面建成小康路上不让一个人掉队

2020-10-27 作者: 农村大众报记者 石鹏志 来源: 农村大众报
  过去滩区群众住的老房子都建在高高的房台上,整个村庄高低不平,通行困难。
  鄄城县旧城镇王庄村村民孙广林,第一个选到了108平方米的二层小洋楼,还带了小院子。
  “新型幸福院+周转房”模式解决了农村特困老人安居难题。
  单县博爱学校的孩子们举行升国旗仪式。
  素有“中国牡丹之都”之称的菏泽,位于鲁苏豫皖四省交界地带,是山东省两个扶贫工作重点市之一,也是全省脱贫攻坚的主战场。近年来,菏泽深入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扶贫工作的重要论述和党中央决策部署,大力实施精准扶贫、精准脱贫,累计减贫170.15万人,基本完成脱贫攻坚任务,并探索构建扶贫的长效机制,形成了一系列可复制可推广的成功经验。

  深秋时节,菏泽一派繁忙景象。黄河滩区群众忙着乔迁新居、扶贫车间工人干得正欢、产业基地内生机盎然……菏泽干部群众齐奏决战决胜脱贫攻坚进行曲。
滩区迁建:
让群众搬离“水窝子”

  菏泽是黄河入鲁第一市。站在黄河滩区的新村台上极目远眺,晴朗的苍穹下,黄河反射着白光,泛着细细的波浪。一百多年前,黄河夺道大清河从山东入海。现在,菏泽境内黄河长185公里,流域面积504平方公里,滩区内居住人口14.7万人。
  生活在黄河滩区的人们爱着黄河,却也怕着黄河。过去,每临大汛,黄河水就像脱缰的野马,裹挟着泥沙冲出河槽,使得庄稼绝收、房倒屋塌、家当全无,频发的洪水让滩区群众生产生活深受其害。
  黄河滩区的迁建是菏泽市脱贫攻坚的重中之重、坚中之坚。现在,这种苦涩的记忆已被乔迁的喜悦一扫而空。目前,鄄城县黄河滩区已有4.1万名群众告别了千百年的“水窝子”,搬进了新房子。
  在鄄城县旧城镇三合村村台上,刚刚“登台”迈向新生活的王庄村村民正在忙着搬家。占地1000余亩高达5.2米的村台宽大平整,台上的道路宽广笔直,公共配套设施一应俱全,绿树环绕的一排排两层小楼整齐划一,白墙灰瓦,红门带院。“祖祖辈辈做梦都想的事终于实现了。以后,再也不怕发大水了。”刚搬到三合村台的王庄村党支部书记郭保荣看着新家,依然沉浸在喜悦中。
  曾经,黄河泛滥让滩区人民饱受艰辛。说起过去,人们直言五大难:出行难,上学难,就医难,安居难,娶亲难。为躲避洪水,滩区的群众在盖房之前必须先把地基垫高,垫起几米甚至十几米高的避水房台,一座房子一个房台,一个家庭一辈子要建好几次房,“三年攒钱、三年垫台、三年盖房、三年还账”,很多家庭毕生精力和财富都用在了建房子上。因房致贫、因房返贫现象尤为突出。搬出水窝子、住上好房子,安居乐业,一度成了滩区群众多年的梦想。
  今年69岁的李中学,是旧城镇北王庄村人,世代住在滩区。他说:“1996年以前,每5年中就有3年有洪水,房子是建了塌、塌了建,河东河西来回搬了5次家。1982年盖的房子,从搬入到被洪水冲毁,满打满算住了103天。”一个安稳的家,是他儿时向往的生活。
  “1996年的那场洪水,眼看着房子被水冲没了……2016年底开始建新村台,我每天都到村台上转一转,看着村台社区一天天建好,就想着早日搬进新家。”王庄村67岁的刘海臣说:“打小在黄河岸边长大,见惯了黄河水患,没过过安稳日子,黄河一上水就睡不着觉。”
  为解决“一方水土养不起一方人”的问题,2017年,山东省启动编制《山东省黄河滩区居民迁建规划》,通过外迁安置、就地就近筑村台、筑堤保护、旧村台改造提升、临时撤离道路改造提升等5种方式,计划到2020年底完成60万滩区群众的迁建安置。
  所谓村台,就是在地面上淤筑起高5米左右的土台,在土台上建设新村。每个村台由五六个村组成。三合村村台就包括三合村、王庄等5个自然村。作为全省黄河滩区居民迁建的主战场,菏泽市共有28个村台需要新建。
  让14.7万滩区群众摆脱黄患危害、如期实现全面小康,这是菏泽发展绕不过的一道坎,也是脱贫攻坚的“头号工程”。
  立下愚公志,誓啃硬骨头。菏泽市层层压实责任,举全市之力加以推进,把黄河滩区居民迁建作为一项重要政治任务和重大民生工程来抓。“黄河滩区迁建寄托着群众的‘安居梦’‘致富梦’,绝不能让滩区群众在全面建成小康社会进程中掉队。”这是菏泽市决策者们形成的共识,也是他们庄严的承诺。
  为早日实现滩区群众的“安居梦”,黄河滩区居民迁建工程实施以来,当地政府严把材料采购关,严把建设过程关,严把工程验收关。同时,计划长远,在为滩区群众实现安居梦的同时,也为滩区群众的致富梦做了打算——不仅要帮助滩区群众搬得出,还要让滩区群众稳得住、能致富。所有新村台都配备了标准卫生室、幼儿园、完全小学、供电所、服务中心、创业车间等设施,让老百姓不仅住上好房子,还能享受全面、优质的社会服务。菏泽市要确保把这项工程打造成“百年工程”“民心工程”。
  一个个村台从无到有,从小到大,承载着菏泽市黄河滩区群众的安居梦想,见证着黄河滩区一场历史性变迁。
  经过三年的规划建设,目前位于菏泽市黄河滩区的10个村台社区已完成主体建设,另外18个村台社区也正在加快进度施工,年底前完成主体工程建设。其中鄄城县旧城镇三合村村台、安庄村台、大邢庄村台、七街村台等4个新社区房屋建设和配套基础设施已先期达到入住条件,首批迁建安置村民于中秋节前按照排号顺序,均已统一“选房”,正陆续乔迁新居。同时,菏泽市还有6个外迁社区,其中5个已搬迁入住,另一个也即将启动搬迁。
  “现在这村台可好了,地平整了,房子明亮了,村子整齐了。早晨起来,还能围着环台路转转。出家门就是学校,旁边就有超市,社区还有创业车间,干啥都方便。”说起新房子,刘海臣很是兴奋,“先请了亲戚朋友来看看,聚聚庆贺一下,这里的条件可比原来的土房子好太多了!”
  安居与乐业并重、搬迁与脱贫同步。产业发展是保障滩区群众“搬得出、稳得住、能致富”的关键。村台建设的同时,菏泽市就做出了产业发展的长远规划,依托滩区自然资源丰富、土地污染少、生态环境优美、历史文化悠久等优势,建设黄河滩区生态和产业融合发展示范带。坚持将滩区迁建与乡村振兴、脱贫攻坚、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统筹谋划,实现安居与富民同步推进、生态与产业同步发展,真正让黄河滩成为生产发展、生活富裕、生态良好的花果滩、幸福滩。
  “村台两个大型超市、两个创业车间以及一个酒店的租金,每年村集体至少收入40万元。以后村台上的村民也不用交物业费。村民就近就业、孩子就近上学,大伙儿心里都乐开了花。”王庄村村支书郭保荣计划着村子的未来。“滩区盛产金银花,搬迁后,村子里的土地都流转给企业种植中药材。到时候,村民可以就近打工、创业。将来,我们村的经济会越来越好,我们的日子也会越来越好!”郭保荣说。
  被新村台、新房子、新生活吸引回来的还有一直在外打工奋斗的年轻人。王庄村青年村民郭传朋,去年在城里选了一套商品房。如今他将10万元城里房的订金退回,打算回到村台上居住。“这里不仅环境好、生活成本低,而且各种配套设施不比城里差,上班开车只要20多分钟就到了。”郭传朋说。
  晚霞映照下的黄河泛着五彩霞光,与相距不远的三合村村台上错落有致的新房相映成画。村台上,王庄村的村民们正幸福地忙碌着收拾家当。“这么些年,头一次感觉这么踏实,幸福离得这样近。”刘海臣说。
就业扶贫:
稳定脱贫的根本

  脱贫攻坚中,菏泽始终把产业扶贫作为主攻方向,选优建好扶贫项目,盘活用好扶贫资产,不断增强扶贫产业发展后劲,大力发展特色产业、优势产业,打造全产业链条。为帮助有劳动能力但不便外出打工的贫困群众在家门口就业,菏泽创新“一人一岗”就业扶贫,探索创建“扶贫车间”模式,引导就业门槛低、产业发展稳定、增收效果好的劳动密集型项目向贫困乡村布局,取得了良好效果。在鄄城县箕山镇箕山村扶贫车间里,来自后王庄村的贫困户贾巧凤正在忙着,几根长长的塑料藤条不断在她的指尖跳跃,一把精美的藤椅慢慢成形。
  “一个月能挣2000多元,还不耽误回家照顾家人。”贾巧凤的丈夫患病,一个孩子上大学,一个孩子上小学六年级,全家的重担都落在了她的身上。精准扶贫政策实施以来,她被介绍到这个扶贫车间工作。“有了这份工资,再加上低保,日子好过多了。”贾巧凤说。
  近年来,鄄城依托企业外协加工点,利用村小学旧址、原村级活动场所和闲置民宅等,在村里设置就业扶贫点。目前,扶贫车间已在鄄城遍地开花。扶贫车间作为菏泽市地方就业扶贫的探索,为帮助剩下的“贫中之贫”“困中之困”稳定脱贫提供了新思路。截至目前,菏泽市已建成运营的扶贫车间3606个,累计安置和带动30.5万名群众家门口就业,9.7万名群众稳定脱贫。当前,全市正推动扶贫车间转型升级,努力把扶贫车间转化成“发展车间”“致富车间”。
  电商和光伏扶贫拓宽了产业扶贫领域,也成为菏泽产业扶贫工作的一大亮点。立足农村电商发展优势,创新实施“一条网线、一台电脑、一个网店”工程,拉动网络创业,带动脱贫致富。目前,全市共有563个贫困村发展电商,拥有47个淘宝镇,受益贫困群众2.5万余人,其中43个贫困村发展为淘宝村并实现整村脱贫。
  曹县大集镇是中国首批“淘宝镇”、山东省唯一一个淘宝村全覆盖的乡镇。全国最大的表演服加工销售基地——大集镇淘宝产业园的生产车间内,工人们正在加紧赶制服装。近年来,该镇立足表演服饰产业,将发展农村电子商务作为精准扶贫的重要载体,探索出了以电商带动脱贫的“大集模式”。
  从2016年开始,定陶区张湾镇冯张庄村村民张红鲁从事电商销售实木产品,随着生意越做越大,之前宽敞的扶贫车间逐渐变得捉襟见肘。在当地政府的协调下,张红鲁承包了周边村庄三个电商扶贫车间,极大地缓解了生产压力。全村40余人实现了家门口就业,有的甚至也学起了做电商生意,其中11位贫困户已全部实现脱贫。
  靶向治贫,一户一案做好脱贫“绣花功”。菏泽市各县区找准产业发展路径,按下脱贫攻坚“加速键”。各地通过建设扶贫大棚基地,做强合作经济产业,既增加村集体收入,为贫困户不返贫托底,又打下了乡村振兴的产业基础。
  家住菏泽定陶区马集镇白菜王庄村的王广民老人本该颐养天年,不幸却接踵而至:唯一的儿子突发精神疾病,生活不能自理,儿媳改嫁,孙子又被查出患有星型细胞瘤,手术治疗花费了十余万元。2016年,在当地扶贫政策的支持下,王广民承包了两座蔬菜大棚。“想把日子过好,光靠别人的帮助不行,自己也得努力。”目前他家的大棚收入已达到十余万元。
  同时,当地政府利用贫困户的健康扶贫政策,把王广民的儿子送到精神病院就医;孙子在后期治疗中,病情也逐渐稳定下来,现已正常上学。所有的住院治疗费用,经过“一站式”服务报销了大部分。“国家的扶贫好政策我都赶上了,想不脱贫都难!”王广民说。
  定陶区扶贫办主任吴彬说:“结合我们当地的资源,建起扶贫大棚,把产业做好做大,一方面,产业规模有了;另一方面,村集体收入增加,也给乡村振兴打下很好的基础。”目前,在扶贫大棚的辐射带动下,定陶区蔬菜种植面积达40.55万亩,设施蔬菜种植面积增加到24.5万亩,扶贫大棚收益资金优先用于无劳动能力贫困户政策保障基础上的再兜底补助。按照“一棚带一户”的原则,全区扶贫大棚可带动1120名贫困人口务工,年总收入1300多万元,人均增收1.2万元。据统计,经过三年的运营,定陶“扶贫大棚”模式让2.1万户5.8万人摘掉了“贫困户”的帽子。
  像定陶区一样,菏泽市各地都在探索适宜当地发展的扶贫产业。据统计,近年来菏泽市通过发展芦笋、山药、牡丹、中药材等特色种植业,鲁西黄牛、青山羊、小尾寒羊等畜牧养殖业,纺织、服装、板材、条柳编等劳动密集型产业,全市“一村一品”示范村镇达到135个。依托龙头企业、合作社、家庭农场等新型经营主体,通过订单帮扶、土地流转等方式,把贫困户纳入产业化生产经营链条,探索出了“政府投资、企业运营、贫困村资产收益、贫困户入股分红”的产业扶贫模式,全市“一村一品”示范村镇达到135个,辐射带动贫困群众近10万人。
  在产业扶贫项目方面,2016年以来,菏泽市共投入资金26.04亿元,累计实施产业扶贫项目5473个,已形成经营性扶贫资产26.85亿元,累计收益2.63亿元,其中分配贫困户1.94亿元,惠及贫困人口6.62万户,年户均增收0.29万元。
党建引领:
建设过硬农村党支部

  “村民富不富,先看党支部;‘头雁’来领航,支部自然强。”摘掉“贫困村”帽子之后,菏泽市牡丹区小留镇宋庄村村民,最感激的人就是村党支部书记马冠军。
  宋庄村,曾经是一个贫困村,此前村里只有一条狭窄的出村马路,成为制约村庄发展的主要因素。2018年村“两委”换届选举中,33岁的马冠军当选村党支部书记。走马上任不久,他就破解了村里的第一道难题——把年久失修的村路修成了水泥路。
  只有村集体经济发展壮大了,村党支部才能更好地为群众服务。为了增加村民收入,马冠军组织村民成立了葡萄种植合作社,发展葡萄种植30余亩,葡萄棚里套种蔬菜、西瓜,年亩净收益6000元。又引进了投资80多万元的家具厂一处,有效带动劳动力就业30余人,实现村贫困人口整体全部脱贫。村里葡萄种植户马文华说:“现在,大货车可以进村了,村里的农产品也可以出村了,我致富的信心很足。”
  宋庄村的脱胎换骨,是菏泽农村基层党组织领导力、凝聚力、战斗力提升的缩影。像这样的村庄,在菏泽各地比比皆是。近年来,菏泽把夯实农村基层党组织同脱贫攻坚有机结合起来,一直把建设过硬农村党支部,作为打赢脱贫攻坚战的着力点和突破点;以村“两委”换届选举为契机,推动村党支部书记队伍整体优化提升,积极从农村致富能手、返乡创业人员、退伍军人中发现优秀人才,以“头雁效应”带动脱贫致富。
  为强化党建引领,菏泽还加强驻村帮扶力量,为决战决胜脱贫攻坚汇聚磅礴力量。目前,省、市、县三级第一书记派驻共涉及155个乡镇,1724个村,共派出第一书记1724人(其中省派163人、市派366人、县派1195人)。在此基础上,菏泽制定下发《关于做好贫困户帮扶责任人选派工作的通知》,确保所有贫困户都有帮扶干部结对帮扶。全市共派出帮扶责任人71095人,与320244户脱贫享受政策贫困户进行了对接。
  今年,菏泽市委组织部又将市选派的第四轮第一书记、“万名干部下基层”服务队队员、“四进”攻坚行动组成员共计909名,作为市级层面帮扶责任人,每人结对帮扶3户贫困户,确保脱贫路上“一个不少”。
聚焦特困群体:
创新兜底长效保障模式

  菏泽市聚焦“老弱病残幼”“鳏寡孤独痴”等特困群体,探索构筑起党政尽职、社会尽心、市场尽能、邻里尽情、子女尽孝和个人尽量的“六尽”互动互补的综合保障体系,并构建起长效机制。
  阻断贫困的代际传递,关键是贫困家庭的下一代教育不能缺失。针对特困儿童教育难题,菏泽探索建设了养教并重的全日制寄宿式公益博爱学校,不让贫困家庭孩子输在起跑线上。
  因在外打工的父母意外去世,11岁的朱佳曼一直跟着90岁的爷爷奶奶生活,平时都是凑合着吃点饭去上学。直到去年她被接到单县博爱学校后,生活才发生了改变。“在这儿,我们感到很温暖,很幸福。”朱佳曼笑着说。
  这里的很多孩子,都和朱佳曼的命运相似——他们有的父母双亡,靠年迈的爷爷奶奶照顾;有的父母患重病不能照顾孩子;有的父亲出走,母亲改嫁。“这些单亲或重病家庭的孩子很难融入正常的生活学习,他们在家缺少良好的照顾,更谈不上优质的教育。家庭的变故也让这些孩子的心灵受到伤害,不愿与人交流,变得内向、自卑、厌学。如果没有良好的教育环境,就很难阻断贫困的代际传递。”校长鲍珊说。
  2018年9月,专为这些特困家庭孩子设立的学校——单县博爱学校正式成立。学校配备了现代化的教学设备、生活设施和功能室,吃饭、住宿、穿衣、书本、校车、日常生活用品等全部免费,第一批学生有119名。单县人大副主任、单县博爱学校第一校长朱艳霞表示,学校的招生标准只有一条:没有父母或父母没有教育能力的特困家庭儿童。
  没了父母的陪伴,但有老师父母般的关爱,很多孩子都把学校当成了他们的第二个“家”。“在这里,吃住都好,还有这么多老师关心、同学陪伴,我一点也不感到孤单。”今年15岁的谢双声是这所学校里年龄最大的学生,父母患病,平时只有奶奶看护,从小没大接触过外界,刚入学时一句话不说,现在却成了学校里乐于助人的“名人”。在博爱学校,像这样在众人关爱中成长的学生还有很多。
  今年,单县博爱学校入校学生已经达到297名,博爱学校的办学模式也被推广到菏泽全市。星星之火,正以燎原之势,点亮着贫困孩子的成长路。
  近年来,菏泽全面贯彻落实国家、省贫困学生资助政策,实现从学前教育到高等教育学生资助政策全覆盖。2016年以来,全市累计发放或免除各教育阶段助学金、免保教费、生活补助、学费等44490.66万元,惠及建档立卡贫困户家庭学生34.02万人次。
  安居才能老有所依。针对贫困老人养老安居难题,2016年以来,菏泽市共完成建档立卡贫困户危房改造39774户,累计拨付危房改造资金5.32亿元。同时,探索建设了新型幸福院和2279套集生活居住、日间照料、休闲娱乐等于一体的养老周转房,妥善安置因各种原因无法进行危房改造的特困农村老人2848名。
  在健康和医保扶贫方面,菏泽市开展建档立卡贫困人口信息与医疗保险参保缴费信息比对,实现基本医疗保险“全覆盖”。并简化慢性病患者办理医保业务程序,持续抓好门诊“两免两减半”、住院“先诊疗后结算”和医疗费用“一站式”结算等政策落实。创新实行了“会诊制”,提升帮扶实效,参照医院专家会诊制度,组成扶贫工作队入户“访贫问诊”“开出药方”,帮扶干部“照方抓药”,贫困户精准度、满意度大幅提升。
  针对群众因病致贫返贫的问题,实施“中医治未病健康扶贫”工程,与中国工程院王琦院士合作,通过培训乡村医生、健康宣传教育,引导群众养成健康的生活习惯。创新设立“两项保险”,破解因病致贫难题,为全市所有贫困人口购买小额人身意外伤害保险和大病医疗商业补充保险,贫困群众看病自费部分平均降低到5%左右,有效缓解了困难群众因病致贫难题。2016年以来,全市累计报销89.3万人次、78515.98万元。
  为保证饮水安全,菏泽市建立了从“源头”到“龙头”一体化的供水保障体系。2016年以来,全市累计投资9807.82万元,为8.81万户建档立卡贫困户安装了自来水、1497个使用地下水供水的村安装除氟设备、896个村安装净水机。
  同时,菏泽市还开展以企业家认领贫困村、“两代表一委员”认领贫困户、爱心人士认领留守儿童和贫困生、志愿者认领孤寡老人等“四认领”社会扶贫活动,广泛动员和凝聚社会力量参与扶贫开发。目前,已组织动员320家企业认领330个贫困村、6580名“两代表一委员”认领21065户贫困户、627名爱心人士认领1440名留守儿童和贫困生、539名志愿者认领2464名孤寡老人。建立健全动态监测和即时帮扶机制,对因病、因灾、因意外陷入贫困的831户、2482人给予即时认定,确保小康路上一个都不掉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