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农村大众报 > 悦读

中国脱贫攻坚的史诗

——读长篇纪实文学《延安答卷——脱贫漫记》

2020-10-21 作者: 魏志尚 来源: 农村大众报
  延安,身处黄河腹地,坐拥黄帝陵、壶口瀑布、乾坤湾等奇绝之景,壮美山川令人观止。然而,人们更关注的是红色延安,作为革命的圣地,她赢得了无数人的敬意。进入新时代,延安掀起了规模空前的决胜全面小康、决战全面脱贫攻坚战。短短几年间,原本梁峁起伏、沟壑纵横的黄土高坡,悄然间换上绿装,成为陕北江南;贫苦人拔掉“穷根”,全民进小康,过上安居乐业、幸福美满的新生活。
  全民脱贫,是一道亘古求解的世界难题。黄河远去,白云悠悠,如今,延安以事实作答,创造了“中国奇迹、世界样本。”厉彦林创作的反映延安脱贫攻坚辉煌实践的纪实文学作品《延安答卷——脱贫漫记》日前由党建读物出版社出版。该书紧扣时代脉搏,回应社会心声,以大量生动鲜活的事例,描摹出这片贫瘠黄土地脱贫攻坚的史诗般画卷。
  遒劲有力的笔触,把延安这片古老的土地和人民,放在人类历史发展的长河中加以考量。该书既阐述其在中国革命中的历史地位和丰功伟绩,也客观地描述了其荒芜和贫穷,以悲悯的情怀,关注人们深重的苦难生活。文章深挖形成贫穷的自然条件和社会成因。几千年来,人民想尽了办法摆脱贫穷,但贫穷一直如鬼魅般如影随形。也正因为贫穷,人们才心甘情愿跟定共产党,为的是过上好日子。文中全面回顾了长期以来,党为改变革命老区贫穷落后面貌所做的艰苦努力,进而得出“延安窑洞是最革命的”、共产党时刻不忘初心使命的结论。
  战士般的阳刚血性,再现了中国共产党人开历史先河,向全民脱贫吹响进军号角的激昂场景。该书以延安开展大生产运动为开端,讲述了那段光辉岁月,党和人民血肉相连、共克时艰所形成的革命传统。文章回顾了党在十八大以来的脱贫工作重点,着重阐述中国精准扶贫的伟大方略。延安各级领导,人人立下军令状,末尾写道:“如若完不成任务,我将引咎辞职。”这铮铮誓言表明了共产党人带领群众誓与贫穷拼战到底的决心和意志。脱贫,是世界的局、中国的坎。我们在做着前无古人的伟业,义无反顾,中国必须迈过这道坎!
  严谨的唯物主义历史观,忠实地记录了延安人民拔掉“穷根”、改天换地的曲折发展历程。作者从延安厚重的历史文化写起,倾注大量笔墨去探寻绿色脱贫的艰难旅程,验证“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科学论断。贫穷,既能让人懒惰,也能催人奋进,穷则思变。在党和政府的领导下,勤劳纯朴的延安人民展开了一场旷日持久的生态保卫战,在经历了退耕还林的苦闷与迷惘之后,硬是在人类极限生存环境下,让荒山秃岭变成了绿洲,通过植树造林,建果园、大棚,养猪、养羊,异地搬迁,文旅产业等等,斩断“穷根”,让延安化茧成蝶,变成幸福的安乐窝。
  缜密的思辨力,准确地勾勒出中国脱贫事业创新发展的方略图。习近平总书记心系延安,强调党的领导、精准方略、社会动员、激发内生动力等基本着力点,拓宽了中国特色扶贫开发道路,丰富和发展了中国特色扶贫开发理论,为全球减贫事业贡献了中国方案和中国智慧。文章就为什么扶、扶持谁、谁来扶、怎么扶、如何退等几个“靶心”问题加以精辟论述,列举出党和国家出台实施的一系列中长期扶贫规划,从救济式扶贫、到开发式扶贫,再到精准扶贫,探索出一条符合中国国情的农村扶贫开发道路。中国的脱贫人数占全世界总数的3/4,靠的就是政治优势、制度优势和组织优势。文章揭示了脱贫事业之所以能够取得决胜的中国道路、中国智慧、中国精神和中国力量的源泉所在。
  发自肺腑的真情挚爱,谱写了一曲延安人民奋发图强打造“延安绿”的颂歌。该书对我国生态文明建设进行了全景式扫描,以深情的目光注视着延安这片红色圣地由黄变绿的曲折历程,从自然、历史、人文等多角度剖析正反两方面的经验教训,对延安的黄龙、吴起、宜川等县退耕还林和生态治理所发生的可喜变化给予由衷赞美。文中对南泥湾老党员侯秀珍种树、唱着小曲打扫卫生的甘大爷、乐观开朗的养蜂人老范的描写,多层面展示延安人民在生态文明建设中的精神风貌。
  浓墨重彩的笔法,描绘了一幅山乡壮美、百业兴旺、人民幸福的现实图景。该书选取了二十多个村庄由穷变富、由苦变甜的典型案例,生动地反映了党的富民政策和精准扶贫措施给延安人民带来的幸福生活。文章用真人实事告诉世人,通过科学施策、精准扶贫、绿色发展,延安人赚钱有门路、活得有精神,日子唱着过、未来有盼头!同时也昭示,延安乃至整个中国,全民决胜小康,使城乡更和谐,未来更美好!
  历史、现实、未来三个时间节点和延安、中国、世界三个空间维度,深入探究人类贫困问题及解决途径。文章以人类文明、中华传统、共产党人不忘初心使命多个视角,破解了中国成功的密码,让我们欣喜地看到了延安乃至整个中国,一个“风景这边独好”的美丽新世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