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农村大众报 > 要闻

抓“大”莫要放“小”

农村大众报评论员郭杰

2020-09-28 作者: 来源: 农村大众报
  第五届新农民新业态创业创新大会9月24日在南京召开,进一步优化农村创业创新环境,吸引各类人才返乡入乡创业创新,促进农民就地就近创业就业,加快培育农村发展新动能,持续拓展农民就业空间和增收渠道已成为农业农村发展中的共识与目标。
  优化农村创业创新环境,其成效往往影响着一个地方经济发展的快慢。近年来,全国各地农村创业创新蓬勃兴起,新旧动能转换速度加快,新业态大量催生,与良好的营商环境、源源不断的人才生力军回乡入乡息息相关。不过,在一些地方,有一种倾向值得关注,即只抓“大”不抓“小”。
  只盯大项目,看轻中小微。翻看一些地方的工作材料,几乎全是投资数千万上亿元的大项目,很少出现投资几万、几十万、上百万元的中小微型项目;对大项目笑脸相迎,热情服务,引进大项目固然事半功倍,但是大企业大集团毕竟少,引进成本自然水涨船高。中小项目虽然体量小,但“积少成多”,同样可以造就一方经济的繁荣。而且,一些确有潜力的中小微企业,只要引导正确,对地方经济的引领带动作用计日可期。因此,地方在关注大项目的同时,不妨花点精力在吸引中小微企业上。
  只注重高层次“大人物”,忽视拥有高技能的“小人物”。农村要推进高质量发展,需要各类人才的共同参与。一些地方在引进人才方面还存在一些误区,比如,只关注名校、名科研机构的高层次专家、学者,对技工学校毕业或在外习得一技之长的高技能人才缺少关心,而后者却恰恰又是乡村新旧动能转换所必需的。这就像一支队伍,要打胜仗,既离不了运筹帷幄的将军,又需要所向披靡的士兵。地方需要调整当地的人才政策,两类人才都给予足够重视。
  只考虑“大环境”营造,缺乏对“小环境”的有效治理。如今不少地方积极改善投资环境,高速公路四通八达,各种服务措施相继制定。但是,在具体业务办理上,“玻璃门”“旋转门”仍有不少。只有踏踏实实地营造出让本地百姓安居乐业的“小环境”,然后才能形成有利于创业创新的氛围,各类人才才有可能返乡入乡,繁荣乡村产业,从而增加农民的就业和收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