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农村大众报 > 头版

>>破解复工复产难点堵点·用工篇

复工紧用工荒,困境逼出良方

2020-04-23 作者: 农村大众报记者 魏新美 来源: 农村大众报
  福喜公司对共享员工进行安全及技能培训(资料图)。
  作为一名普通工人,年近五旬的李铭,从未享受过如此高规格的待遇:疫情袭来,滞留在黑龙江老家的他返岗困难,山东省威海市政府派出包车,拉他及工友上岗复工。
  劳动密集型企业的节后用工荒年年有,今年新冠肺炎疫情与春节假期叠加,问题更加突出。
政府派车,
往返4000公里接工人

  李铭,是肉鸡屠宰流水线上的一名工人,常年在福喜(威海)农牧发展有限公司(以下简称“福喜公司”)上班。
  “山东派车来接我们啦!”3月10日,滞留在黑龙江老家的李铭,申请了健康码,和附近23个老乡,一起乘坐威海市统一安排的点对点包车,回到厂里。这是威海市专门为福喜公司安排的第8辆跨省点对点复工包车。福喜公司位于乳山市,是集种鸡、孵化、肉鸡饲养、屠宰、加工及销售于一体的综合性农牧企业。全厂员工1000多人,一半是外地人。随着老员工不断返岗,3月中旬,福喜公司恢复正常生产,每天肉鸡屠宰量达到10万只。
  “人社局真是给我们帮了大忙。”福喜公司人力资源部经理张万宇感慨,“从2月底到3月10日,帮我们厂从东北等地接回170多名老员工。一次往返4000多公里,司机、防疫、车辆全都是人社部门安排、协调,费用也是政府出的。”在威海市,这样的安排,不止对福喜公司一家。
  威海市人社局政策法规科科长丛海平介绍,早在2月中旬,威海市人社局就联合交通运输、卫生健康等部门开通了“企业返威人员乘车需求登记系统”,“点对点,家到家”定制包车接员工返岗。截至3月底,派出包车1075辆,接回2.4万人。其中,经与重庆市云阳县人社部门对接,通过包机+包车接力的方式,组织两批71名重庆籍贫困劳动力来威海就业,既促进了东西劳务协作扶贫,也推动了相关企业复工达产。除了安排点对点包车,威海市还通过线上就业服务平台,连续举办了五大专题网络专场招聘会,为企业招工7076人,缓解用工荒。这其中,福喜公司成功招聘到100多人。
员工共享,
跨企上岗三方共赢 

  李铭返岗后发现,公司多了一些陌生面孔。3月下旬,这些陌生面孔又“神秘”地消失了。这,是怎么回事呢?
  “当时太缺人了,流水线上缺280人。”张万宇说,福喜公司原计划2月1日复产,受疫情影响,25日才得到复产许可。“我们自有养殖场,天天都有鸡出栏,复工复产迫在眉睫。”张万宇说。当时由于疫情防控需要,只允许本地人到企业务工,极度缺人,公司屠宰加工产能不足之前的60%,年前的订单,本地员工加班加点也干不完。
  在福喜公司等食品加工企业遭遇“用工荒”时,因疫情暂时无法开业的服务企业却有大量员工“闲得慌”。为此,乳山市人社局积极协调,2月14日,海天集团与福喜公司达成合作“共享员工”。从2月19日起,海天集团分3批向福喜公司输出132名员工解急。
  随着疫情防控形势向好和老员工不断返岗,3月25日,“共享员工”撤回原公司。这期间,福喜公司为“共享员工”发放工资及缴纳社保40多万元,海天集团则为员工提供了工作补助。与此同时,海天集团还与亚细亚公司达成合作,共享100名员工,为期也是一个月。
  “‘共享员工’为我们解决了用工短缺难题,增加了对方公司员工的收入,同时减轻了对方公司的经济负担,可谓三方共赢。”张万宇说。此次“共享员工”尝试,也为以后解决季节性员工短缺提供了新思路:每年春节之后,外地员工尤其是东北、西北等地区的员工,都会申请延长假期,元宵节前甚至整个正月,福喜公司都面临用工短缺,不得不调整计划、年年限产。“以后可以和酒店、宾馆等春节后客流量较少的企业继续‘共享员工’,解决这一问题。”
  正是看到了企业的这种需求,4月7日,威海市人社局搭建了全市统一的企业间员工余缺调剂对接平台。威海市人力资源公共服务中心信息调研科科长季伟介绍,目前已有不少公司进行信息登记。
机器人上岗,
智能制造节省人工

  在威海市员工余缺调剂平台登记的企业中,有一家位于该市文化路的防护设备生产企业。其通过政府线上招聘平台,动员来200多名短期工;从鲁西南的汶上县点对点接回100多名熟练缝制工;在未复工酒店招来10多名员工。据这家公司行政人事部负责人毕女士介绍,因为短期工随时会离开,所以该厂还有200多用人缺口,希望能尽快填补。
  在毕女士想方设法填补用人缺口时,位于济南市济阳区崔寨镇的万通智达(山东)装备有限公司,则“一劳永逸”解决了用工难题。该公司20多天前购进一条全自动口罩流水线,从上料、成型、裁切,到点焊、码放全程自动化。公司负责人郭峰介绍,这条生产线日产平面口罩10万片,只需3个工人,用工量不到半自动口罩生产线的1/10。这套全自动口罩流水线,来自青岛英泰奥通智能科技有限公司(以下简称“青岛英泰”)。青岛英泰复工后第一时间利用自身优势研发出全自动口罩流水线,2月中旬以来,已交付30多套。与此同时,山东天意机械股份有限公司、山东凯帝斯工业系统有限公司等多家公司先后研发出全自动口罩生产线,为保证复产、扩产节省了大量人工。
  “疫情前,国内口罩多采用半自动化生产方式,现在新上设备七八成都是全自动流水线。”青岛英泰总经理梁铸说。
  智能制造解决用工难题,在农业复工复产中也发挥了重要作用:春耕中,胶州市洋河镇种粮大户杜高古的喷药无人机,一架相当于60个劳力;齐河县的农业农村部粮食高产创建示范方里,大型风幕式喷雾机一天能打药500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