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农村大众报 > 山东新闻

回乡青年用古法生产高端艾绒

寂寂非遗成“网红”

2020-01-23 作者: 来源: 农村大众报
  市派第一书记靳林林(左)和张国微一起做产品网络直播。
  捣锤一下接一下,有节奏地起起落落,随之而来的,是阵阵艾香。1月11日,在邹平市焦桥镇赵旺村,张国微向记者展示了古法制艾的基本流程。
  捣药声曾在赵旺村响了上百年,后来声音越来越少,直至2018年,张国微回村建起了仁德艾制品有限公司,几近消失的捣药声又重新响了起来。张国微,31岁,滨州市市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项目张氏艾条的第五代传承人,也是仁德公司的掌舵人。
  “同样的长度,我这个艾条比别家的能多燃烧一个小时。”张国微拿着一根铜钱粗的艾条说,他的艾条是用古法制出来的。
  在仁德公司的院子里,排着一溜石臼、石磨、石碾,这就是张国微的“法宝”。“古法制艾的关键之一就是用石臼、石磨、石碾,而不是用机器。”张国微说,古法是将晒干的干净艾叶放入石臼内,然后用杵捣熟,筛掉渣滓,挑选枝梗杂质后再捣,如此反复,直至绒揉烂如棉。“这样获得的艾绒,是‘捣熟’,而不是捣烂。高速旋转的机械是将艾草快速粉碎,且不说机械高温对有效成分的破坏,艾叶纤维也会被破坏。”
  在仁德公司,大部分艾绒就是这样一杵一杵捣出来的。为此,张国微特意打制了30多个青石臼,供村民们借用。赵旺村有制艾的传统,许多人家里有青石臼。“家里有的就用自己家的,没有的就由我提供,一共借出去十多个吧。”张国微说。
  在赵旺村及周边村,有30多户村民在用青石臼制艾绒。“一人一天能制两三斤,我按一斤70元收。”张国微说,身单力薄的村民就卷艾条,卷一根7分钱,一人一天能卷1000多根。
  在该公司,还有更高端的产品。“我们加工的5厘米以上的艾绒,是在特定的温度和湿度下,用石碾碾出来的。”张国微说,这样制作出来的艾绒主要用做隔姜灸,而且全部定制,一斤卖到500元,而普通艾绒的价格是三四十元一斤。
  目前,仁德公司年加工艾叶15万斤,一年生产艾绒7万斤左右。为了保证艾叶的质量,张国微特意流转了100多亩地种植艾草。“不过这些艾草至少要过3年才能用。”高质量的艾绒都是用陈艾草制成的。
  现在,张国微的艾条主要在线上销售。在某视频网站上,“艾条靠谱哥”“艾条靠谱嫂”的粉丝已分别达到2.6万和1.9万,分列艾制品类前两名。“艾条靠谱哥”“艾条靠谱嫂”自然是张国微和他的妻子,他们已经和全国1万多个艾灸馆建立了合作关系。除了两口子亲自上阵直播,他们每个月还要请不同的“网红”做两三次直播,“一次‘网红’直播,10分钟就把公司生产了4个月的足浴包卖光了。”
  为了销售艾制品,市派“第一书记”靳林林时常和张国微一起做直播。“仁德的古法制艾不仅让非遗活了过来,而且直接将文化资源转化成了经济资源,为乡村振兴提供了新动能。”靳林林说。在赵旺村,从采摘野生艾草制作少量艾产品,到种植艾草大量加工,小艾草的“变化”,给村民带来了增收致富的新门路。
   农村大众报记者 郭 杰
   通讯员 董乃德 李晓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