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农村大众报 > 头版

省级非遗技艺留在现代化流水线上

原有工艺及老味道不变,生产效率大幅提升

2019-12-19 作者: 王星 来源: 农村大众报
  村后山峦起伏如游龙,村前溪水潺潺似歌唱。这个村,就是济南市莱芜高新区鹏泉街道办事处郭家沟村。在村南一公里处,“藏着”一家国家高新技术企业——山东山歌食品有限公司(下简称山歌公司),公司创始人谢梅木就出生在郭家沟村。公司独有的“糊香花生油制作技艺”被列为山东省唯一花生油类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而采用此独特技艺生产的“糊香花生油”被评为山东省老字号产品。
  “糊”韵悠长,“油”来已久。莱芜丘陵沙地多,花生是传统农作物,民间榨油自古有之。“糊香花生油制作技艺”,可追溯到清光绪13年(1887年)以前,第一代创始人郭玉德自幼跟师父学习木榨榨油工艺,学成之后将手艺传给后人,历经五代人薪火相传延续至今。老法榨油工艺颇为讲究,流程有脱皮、粉碎、炒糁、包垛等九道,这种糊香工艺榨出的油,色泽显自然深古铜色,比市面上浓香花生油颜色略浅,糊香味醇厚、桶底没有沉淀物,深受当地消费者喜爱。
  科技助力,“山歌”嘹亮。2003年,第五代传人谢梅木依托家传技艺,创办了山歌公司。“谢总接手的时候还只是一个油坊,老百姓习惯拿着桶打油吃,也不认什么品牌,只知道这个油坊的油好吃,大家就都来买。”12月17日,公司经理高相伟介绍。这项传统技艺操作很繁琐,费时费力,出油率也不高。而且,传统的压榨方法,黄曲霉素(一种毒素)的去除是一个难题。
  公司成立后,在注重技艺继承的基础上,加大科技创新力度,与山东大学、山东农业大学等大专院校合作,历经两年多的时间,共同研发出一套去除黄曲霉素的特殊设备——臭氧脱毒蒸炒锅,在原料蒸炒过程中,通入臭氧,去除黄曲霉素。据公司技术人员介绍,这种单独研发的设备,在全国是独一无二的;现在大部分企业是从油里面去除黄曲霉素,而我们是直接从原料里面去除,更为安全。另外,臭氧脱毒蒸炒锅不但解决了毒素的问题,还把水分含量也降到最低标准,缩短了炒坯时间,降低了生产成本。
  目前,山歌公司已建立了现代化的榨油流水线,但传统的糊香制作技艺在流水线上得以保留,唯一改变的是,过去由人工完成的工序,现在被机器取代,生产效率得到提高,产品安全有了保证,但油还是当初醇厚的老味道。
  助农增收,再谱新曲。现在的山歌公司,年食用油综合生产能力达到8万吨,已是一家集生产加工、销售贸易、有机种植和生态旅游于一体的省级农业产业化重点龙头企业。为进一步拓展市场,公司还自主研发出了方便户外携带的“油在美途”小包装新产品,并建起了全国首家榨油主题博物馆、花生科普馆、榨油体验馆。
  为保证原料供应,公司在当地已建成了10000多亩的花生种植基地,采取“公司+基地+农户”模式,带动了4000多农户增收致富。
   农村大众报记者 王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