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农村大众报 > 齐鲁农资

减施化肥,不能一减了之

专家:配套一次性施肥技术,才能省工节肥增效

2019-11-19 作者: 农村大众报记者 陈建志 来源: 农村大众报
  “减施化肥,不能一减了之。”林海涛副研究员提醒说,庄稼地里减少化肥和农药用量,发展绿色高质高效农业,是当前的主旋律。但是,化肥究竟减施多少,怎样减施,采取哪些配套措施,大有学问。
  作为山东省农业科学院农业资源与环境研究所的科研人员,林海涛主持了“山东稻区化肥减施增效技术集成与示范”课题。课题组今年在我省临沂市、济宁市作了试验探索。
  且看10月20日在临沂市太平街道郭街村一片水稻田里,举行的麦茬稻肥料减施技术现场观摩会的情况。
  当天,来自山东省农科院、青岛农业大学、山东省农技推广总站、临沂市农技推广服务中心等单位的专家和临沂市各县区专业合作社、种植大户代表,走进试验示范田,观察水稻长势。
  林海涛介绍,根据课题组事先调查,在山东水稻产区,耕地状况和农民施肥习惯存在几个问题。一是稻麦轮作条件下,小麦秸秆腐解难,耕层肥力提高难。二是化肥用量大,特别是氮肥用量大、肥料利用率低,经济效益差。三是施用的肥料产品落后,施肥次数多,导致用工成本高、生产成本增加,在目前农村劳动力短缺的情况下,亟需简化施肥。
  因此,从今年开始,课题组开展研究。首先,设计施肥方案,把握两个原则,一是减少肥料的用量,大约减少20%。二是把多次施肥简化为一次性施肥。所谓一次性施肥技术,是指以作物专用缓/控释肥料为主体结合其他功能性肥料,在水稻播种或插秧或整地时一次性施入、无需追肥的轻简化技术。减少肥料用量,并采取一次性施肥的方法,能够达到省工、节肥、增收和可持续发展的目的。
  课题组与企业合作,研发出氮高效肥料产品、磷高效肥料产品,并集成了有关技术。
  位于郭街村的这片水稻试验示范田,面积有100亩,种植的品种是永平香糯1号,试验时施水稻专用缓释肥,用量较常规施肥减少20%的氮、磷、钾,采用一次性施肥技术。根据当地栽培方式,分别示范水稻专用缓释肥一次性全耕层施肥技术、水稻专用缓释肥一次性侧条施肥技术,并安排了对照试验。水稻全生育期,不再施肥,灌溉、病虫草害防治等其它管理同大田正常管理。
  在观摩会现场,与会代表们看到,试验示范田的水稻比对照,长势旺一些,植株略高一些。专家们估计,试验示范田水稻比对照田大约增产3%-6%,并且还有进一步减施氮肥的潜力,例如减至13公斤/亩;研发的水稻专用缓释肥明显优于常规缓释肥。
  除了在临沂市河东区的试验示范,课题组今年还在济宁市任城区作了试验示范。在那里种植的品种是圣稻18,面积为100亩,6月5日移栽,9月23日实打验收,亩产1420.6公斤,比对照组常规水稻增产6.3%,节本增效32.5%。
  在两地的试验示范发现,无论采用撒施,还是条施的施肥方式,采用水稻专用缓释肥一次性施肥均能够降低氮磷钾用量,而且差异不明显。这表明,水稻专用缓释肥一次性施肥技术,不仅可用于耕层撒施,也可以侧条施,适应性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