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农村大众报 > 山东新闻

乡村能人“走马上任”换种方式管好村里事

唐村镇:老百姓的事儿用老百姓的法儿办

2018-08-27 作者: 通讯员 张长青 孙兆兴 来源: 农村大众报
  近日,记者走进邹城市唐村镇,一股乡村文明新风迎面扑来。村里的“能人贤士”们活跃在全镇29个行政村,正成为唐村镇新时期乡村振兴中一股不可或缺的力量。
解决了乡镇政府
无从下手的活儿

  唐村镇党委书记高胜介绍,前几年经过调研发现,农村地区存在一些严峻的现实问题,这其中有很多问题是乡镇党委政府想管但无从下手的,基层工作需要一批特殊的人,来帮助党和政府分担。
  2016年初,在全镇29个村(居)党员、群众的共同提名和推举下,首批45名乡村能人“走马上任”。
  8月13日,在唐村镇孔家河村村委办公室里一场恳谈会正在举行。孔家河村“能人”田庆学告诉记者,这场恳谈会是村“两委”干部与“能人贤士”的月度恳谈会,每一月举行一次,重点是交流村里的大小事。
  为了充分发挥乡村能人的示范作用,塘村镇里制定了恳谈制度。“能人贤士与群众日常谈,村干部与能人贤士月恳谈,管区与能人贤士双月谈,镇党委与能人贤士季度谈。”高胜介绍,恳谈会是一种制度,目的还是让党和政府管好村里的大小事,只不过是换了一种方式。
  孔家河村驻村书记张波告诉记者,实行恳谈制度后,村民的话匣子打开了,很多问题通过“能人贤士”反映到了镇里,并得到了解决。
贤士善解邻里之间矛盾
  退休职工齐如松是西颜村的“贤士”,虽然以前也是热心人,但有时碍于别人的家事和身份,很多事情不方便管。自从当选“贤士”后,村里不管大事小事,不等村干部到场,他就第一时间来到现场帮忙处理。
  去年麦收期间,西颜村一家村民误收了邻家一垄麦子,相邻的这家村民就拔下了收割机的钥匙,两家人看架势就要打起来。齐如松得知此事,马上赶过去劝说:“‘五黄陆月天,焦麦炸豆时’,你们现在闹事会误了抢收,多少损失我先赔上。”随即让家人送过来200斤麦子。齐如松此举一下子浇灭了两家人的怒火。
  等两家情绪平息后,齐如松又耐心地讲起“六尺巷”的故事。两家消除了误会,最后被误收小麦的村民也不要赔偿了,邻里关系和好如初。
  谈起自己工作的“诀窍”,齐如松颇有心得:“老百姓的事儿还得用老百姓的法儿办。”
能人谋发展助力乡村振兴
  走进唐村镇西田泥塑艺术体验馆,一排排惟妙惟肖、形态各异、憨态可掬的泥塑,立刻吸引了记者的注意。正在现场制作泥咕咕的惠计怀告诉记者,这些传统手法制作的泥塑手工艺品,在当地被称为“泥咕咕”。“泥咕咕”的重生也和“能人贤士”有关。正是在乡村能人惠计怀等人的主导和参与下,西田村对传统技艺“泥咕咕”进行了传承创新并推向市场,目前正做大做强泥塑文化创意产业,为当地村民趟出了一条致富新路。
  “今年,我们将各村党员、能人贤士和群众召集到一起群策群议,挖掘村级历史文化、传统技艺、闲置土地等资源,启动实施了乡村振兴三年计划。”高胜说。
  农村大众报记者 张超
  通讯员 张长青 孙兆兴
◎记者手记: 让乡村振兴的道路上多一些“能人贤士”
  近年来,伴随着城市化快速推进和城市文明的扩张,农村发生了巨大的变化,传统秩序日趋淡薄,过去的社会纽带越来越松弛,乡村文化受到严重冲击,基层治理也面临着各种矛盾与难题。
  2018年中央一号文件指出:“建立有效激励机制,以乡情乡愁为纽带,吸引支持企业家、党政干部、专家学者、医生教师、规划师、建筑师、律师、技能人才等,通过下乡担任志愿者、投资兴业、包村包项目、行医办学、捐资捐物、法律服务等方式服务乡村振兴事业。”
  但要想真正发挥能人贤士的力量,需要在制度上下功夫。笔者在邹城市唐村镇采访时看到,当地不仅推举了一批能人贤士,还建立了恳谈制度。村里的热心人、明白人被赋予了身份、荣誉与责任,他们的积极性被充分调动起来,活跃于村里的大小事务中。
  唐村镇推选出的人有熟悉村里的大事小情、善用化解邻里矛盾的贤士,还有农民技术员、种养大户、科技致富带头人的乡村能人。只要能给乡村带来正面积极有益的影响,都可称之为“能人贤士”,他们的一点一滴都是在助力乡村振兴发展。
  用唐村镇党委书记高胜的话说,培育乡村能人贤士,不是说乡镇党委政府对村里的事儿不管不问了,恰恰相反,利用能人在村里的威望、影响力、公信力等,镇党委政府对村里的工作抓得更紧,管得更实,而且方法更得当了。
  “熟人社会”的思想依然深深烙印在村民的骨子里,只要出自乡村,无论现在身在何处,都会下意识地认同这种为人处世的理念。所以,实现乡村振兴,农村不妨多一些“能人贤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