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农村大众 > 山东新闻

三任村书记接力坚守,7次修订完善村规民约

汶上柳杭村移风易俗40年

2016-08-22 作者: 来源: 农村大众
  农村大众报汶上讯 (通讯员刘倩玉)前段时间,汶上县汶上镇柳杭村老党员续开进去世,临终前老人将村干部和儿子闺女叫到跟前,希望自己去世后,丧事按照村里的要求,一切从简。他交待,虽然家里经济条件好,也不能铺张浪费,村里40年的规矩一定要守住。8月18日,笔者走进柳杭村,对该村的移风易俗工作进行了采访。
  汶上镇柳杭村是个大村,自1976年刘清平担任村党支部书记以来,村里就积极倡导、认真推进移风易俗,尤其是丧事上提出一切从简,这在当时的汶上县出了大名。“清平书记为了理顺咱村里的红白事,真是没少下功夫!”村里七旬老人崔光亮对笔者说。
  40年前的柳杭村在清平书记的带领下,由村里牵头成立红白理事会,着力推行婚事新办、丧事简办。村支部书记兼任红白理事会会长,红白理事会人员由村里德高望重的人士担任,各司其职,各负其责,义务为村里的红白公事提供“一条龙”服务。村里有人去世后,由红白理事会统一安排并逐一通知死者的亲戚,限制吊唁人员人数。
  该村根据社会和经济发展的状况,7次修订完善村规民约,破旧立新,明确红白公事操办内容、规模和违反村规民约行为的处罚标准。规章制度事无巨细,对宴席、用烟、用酒等标准,以及宴请人数、次数等做出具体的规定。红白理事制度建立后,村里的党员干部带头落实,任何人都不搞特殊。
  续开进老党员正是见证了村里三任村书记对“移风易俗”的坚守,他才对子女提出了简办、不破规矩的要求。
  “在咱农村依照旧风俗,孝子等至亲要披麻戴孝,来吊唁的亲友也要白衣白帽,而且从老人咽气到下葬至少要摆2至3天的酒席。按照咱村的规矩,白事的家人全部佩戴白条寄托哀思,亲朋招待限定总的标准,正事当天的酒席也由原来的每桌20个菜、价值350元左右变成12个菜、不超过100元,一桩事能节约了2万多元。节俭办事对当前农村大部分家庭来说意义十分重大。”柳杭村现任党支部书记刘吉河对笔者说。
  据了解,自1976年以来,柳杭村多年来一直没有出现违“规”现象,移风易俗蔚然成风,同时还带动和影响了周围村居,在移风易俗中发挥了巨大的示范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