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农村大众 > 专版

承载厚重革命历史,汇聚一方山水人文

大张家镇:扎根红色沃土,坚持绿色发展

农村大众报记者兰姬慧通讯员张丁材吴玉国赵慧婷

2015-08-12 作者: 来源: 农村大众
  韩庙村街道两旁,向日葵盛开。
  仙鹤湖畔,景色迷人。
  时至今日,“平原长城”四个字依旧熠熠生辉。
   小学生代表到中共冀鲁豫(平原)分局旧址参观学习。
  莘县远大特钢有限公司厂房一角。
  徒骇河旁,仙鹤湖畔,鲁西南,有一片充满生机与活力,蕴含发展与机遇的土地——莘县大张家镇。这里有马陵之战古战场遗址,是革命老区旧址——中共冀鲁豫(平原)分局所在地。大张家镇党委书记顾磊说:“作为冀鲁豫根据地的中心,红色沃土滋养出的干部群众不光作风朴实,干劲也猛,思路更活。”
  的确,跨过历史的洪流,而今,在这片58平方公里的富饶土地上,4.3万勤劳智慧的大张人民,不断进取,开拓创新。一座集厚重历史文化和优美生态环境于一身的鲁西名镇正加速崛起!
忆往昔,岁月峥嵘
红色留下根与种

  如今的莘县是由历史上的莘县、朝城、观城三县和濮县、范县的大部分区域组成,是一片浸透革命先烈热血的土地。位于莘县西南部的大张家镇,更是这片热土的中心。设在大张家镇红庙村的冀鲁豫(平原)分局,是北方局领导下的四大分局之一。在抗日战争和解放战争中,多位元勋、将军在这里运筹帷幄,纵横捭阖。
  走进红庙村,阳光下,革命老区旧址——中共冀鲁豫(平原)分局旧址,“平原长城”四个鲜红的大字熠熠生辉。作为这片红色热土的核心要位,抗战时期,我党政军积极动员,让冀鲁豫边区的群众运动从这里出发,在广阔地域燃成了燎原之势,冀鲁豫根据地成了敌后最大也是唯一的平原抗日根据地,这里也被誉为“钢铁濮范观,华北小延安”。
  卢沟桥事变后,在广袤的黄河冲积平原上,鲁西和冀鲁豫两抗日根据地初步形成,1941年抗日战争进入艰苦时期,中共中央将这两块相邻的抗日根据地合并为新的冀鲁豫边区。1942年10月,以黄敬为书记的边区党委在北方局的领导下,坚持、巩固并极大发展了根据地。至1945年,边区拥有2000万人口,成为全国最大的抗日根据地。
  走进展厅,记忆的碎片在这里定格、连接。在八年的抗日战争时期,作为冀鲁豫区党、政、军首脑机关所在地,老一辈革命家刘少奇、万里、杨得志、杨勇、张霖之、肖华、黄敬、段君毅等先后在这里工作、战斗。在他们领导下,濮县、范县、观城三座县城,将广大区域连成一片,像一座坚不可摧的堡垒屹立在冀鲁豫平原上。
看今朝,工业腾飞
渐成中流砥柱

  硝烟散去,这里已是一片生机。
  如今,“中国特钢,江北大张”可不是一句口号。近年来,全镇围绕“抓项目、重工业、强招商、谋发展、惠民生、促和谐”的发展主线,抢占先机、乘势而上,坚持做强特钢、塑编两大主导产业,全民参与,吹响了奋进的号角。
  全镇依托特钢、塑编两大产业的辐射带动作用,通过扶持原有企业扩能,先后吸纳首峰特钢、海川特钢等规模企业成功落户。同时,积极发展民营实体,筑巢引凤,引进具有市场竞争力的项目,向规模化、集群化方向发展,形成功能完善的产业链。莘县远大特钢有限公司是当地一家老牌民营企业,该公司秉承科技创新发展理念,自建技术研发团队,产品远销国内外。公司董事长张德才介绍,去年以来,公司联合陕西锦翰稀贵金属有限公司、宝鸡钛产业研究院,共同出资2.6亿元,建设金钛特种设备制造有限公司,主要经营钛、镍、钢等金属及其复合材料的深加工等项目。在他看来,这将又是民营企业在科技创新大潮中的一次砥砺前行。
  发展最忌盲目。大张家镇党委书记顾磊多次强调,发展不要“捡到篮子里就是菜”,他要求,全镇在项目建设中,探索实施“腾笼换鸟”的策略,把一些产能低下的企业搬离大张家镇,也把部分发展前景好的企业“退城进园”到镇工业园区或经济开发区里膨胀规模,腾出空间和资源来重点发展特钢铸造、塑编加工、钛材加工、文化旅游等新兴产业。去年以来,全镇依靠“腾笼换鸟”的引导效应,盘活土地600多亩,加快了经济转型升级。
换新貌,古镇绿意
处处生机盎然

  “镇域经济是不是得到发展,关键是要看百姓的腰包是不是鼓了起来,尤其是农民的生活水平是不是得到了提高。”大张家镇党委书记顾磊说。
  为此,大张家镇积极调整产业结构,着力做好“加、减、乘、除”四则运算,促进农民增收。“加”,就是提升农业经济。加快农业结构调整,在提高粮食单产的基础上,大力发展蔬菜、花卉、苗木等经济作物,提高农业综合效益。“减”,就是加快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减少农民来自农业经济的收入比重,增加农民收入。“乘”,就是着力从科技和投入等方面重点突破,促进农民收入较快增长。“除”,就是消除农村发展的障碍,跳出农业抓农业,以工业化理念谋划农业发展。
  在这一方针的指导下,前史楼养羊、杜河油用牡丹等农业基地建设有序进行;供销、道士路和寨外三大社区的规划建设,实现了大批农民住进新社区,进产业园上班……这都是促农增收四则运算结出的累累硕果。
  农民富了,环境美了,大张家镇的街道小巷到处绿意盎然。在全长7.9公里的古樱路生态景观绿化带上,白蜡、法桐、国槐……各色树种枝繁叶茂,一条四季色带高低错落,树木林立芳香四溢的生态绿化带正悄然形成。与之呼应的仙鹤湖湿地风景区,也正逐步呈现池深水阔、绿树成行、浓荫匝地、柏油路绕行、亭台楼阁点缀的美景。
  草木山水之间,一座宜商宜居的生态古镇已渐具雏形。
筑新梦,普惠民生
硕果满枝头

  和谐社会,民生为本。在大张家镇,“经济发展的最终目的是惠及民生”早已转化为一个个事实。
  全镇开展了东仓、小屯、寨里等7个村庄农村中低电网改造升级工程;新修村村通公路30公里;投资兴建容纳600人的中心幼儿园教学楼现已投入使用;新建1处社会管理服务中心,实现了部门联合办公……各项民生事业逐一落地,各类支农惠农政策全面落实。
  “俺们是全县第一个完成整村搬迁重建的村!”一提起这件事,54岁的韩庙村村支部书记罗国坤仍然忍不住地骄傲。目前,韩庙村新居已全部建成,全村450多位村民全部安置,完成复耕土地140亩,新村的供暖、排水、道路等配套设施均已建成。
  和谐幸福的村居环境焕然一新,离不开大张家镇党建工作的扎实。今年以来,全镇认真落实“5+1”镇村工作制、基层党组织党务公开、“三会一课”、民主评议党员、领导干部党建联系点等制度。在全镇47个村庄实行了工作信息公开、任务目标双承诺双公示,实施了村支部书记的“双述双评一考核”和远程教育QQ视频系统。
  在基层,则不断优化设置,完成了村级办公活动场所新建和改扩建任务,消灭了活动阵地空白村,建成农村党员干部现代远程教育镇、村两级终端站点49个,实现了远程教育镇村网络全覆盖。农村支部开展党员“星级创优”考核,落实村干部“星级创优”考核和责任追究制。全镇47个农村基层党组织共承诺事项310件,12名镇党员领导干部承诺事项26件。党建工作,已经融入全镇经济社会发展的大局,党的政治优势转化为发展优势,组织资源转化为发展资源,为实现全镇跨越发展提供了后劲。
  论发展当仁不让,论心劲势比天高。如今,争先进位、超越自我,已成为大张家人走好发展之路的真实写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