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农村大众 > 头版

农机互助式半托管和自选式全托管模式互为补充,统一调度不误农时——

一个粮食合作社的土地托管之路

农村大众报记者张超

2014-10-23 作者: 来源: 农村大众
  斗虎屯镇杨庙村徐尚俊是23个分社社长之一,管理着300多亩土地。
  10月13日,聊城小麦种植已经接近了尾声,但该市经济开发区永丰玉米专业合作社一些还没种上小麦的社员并不着急,因为合作社的机械能让他们几小时内完成秋种。
  永丰玉米专业合作社起步于2011年8月,短短的3年内,合作社已由最初的几十户社员迅速发展到532户,流转土地8732亩,辐射周边24个乡镇。是什么原因让该合作社发展如此迅速?“农民组织化、种植规模化、管理企业化、经营市场化、分配合作化。”合作社理事长杜吉国这样诠释合作社运行模式。
统一调度,
小麦种植不慌不忙

  永丰玉米专业合作社的业务主要是土地托管的活。10月13日早上7点半,记者赶到合作社在梁水镇王屯村的分社时,两名机播手正在对拖拉机、播种机进行加油和保养。不一会儿,两辆“铁牛”载着合作社统一提供的小麦种子,向附近大田开去。
  8点,播种机到达王屯村一片57亩的大田开始作业。杜吉国说,合作社的机播手都经过多次技术培训,持证上岗。如果庄稼因为播种出现问题,合作社要给社员或者农户赔偿。
  “播种、收获基本不用我们管,一个电话播种机就来了。”梁水镇王屯村社员王秋成指着自家地笑着说。不到11点,50余亩的地播种完毕。
  负责播种这片地的张炉集镇郭里王村机播手王振明告诉记者,合作社在农忙时节统一调度机播手。哪里多少地、谁家的地,这些信息很快就会通过分社传递给合作总社。总社会优先考虑附近有空闲的机播手。
  很快就到了吃午饭的时间,记者看到,合作社有专人把午餐送到机播手工作的地头。
玉米剥皮
农机修理两不误

  吃过中午饭,记者赶到位于斗虎屯镇杨庙村的分社时,当地分社社员李彦已开始用合作社的机械给玉米剥皮。
  李彦说,2013年他带着6亩土地和两台联合收割机加入合作社,当年年底就看到了收益:原来亩产只有1200斤左右,加入合作社并使用“一埯多株”技术后,玉米亩产量达1700斤,再加上机械作业费返还、分红等,一年下来增收了1.3万余元。
  增收快,农民自然愿意加入合作社。当天下午,理事长杜吉国接到两个从茌平县打来的电话,这两位农民也想以农机入股加入合作社。从2011年起,永丰玉米专业合作社每年新增近2000余亩托管土地。社员以机械入社、土地入社和带资入社等形式入股,收益分配实行“股份红利+工资+机械作业费返还”的方式。2013年,社员人均纯收入5.5万元。
  下午3点半,玉米剥皮结束,李彦开始农机维修与保养。记者看到,李彦的维修设备、配件上都标注有“永丰合作社”的字样。“凡是加入合作社的农机,维修配件实行统一购置。”斗虎屯镇杨庙村分社的理事长徐尚俊告诉记者。目前,合作社培训机播手80多人,检修各类农机100余台。
统一收购
富硒玉米深加工忙

  下午5点,杜吉国带领记者来到了合作社位于梁水镇的富硒玉米产品加工厂。记者看到,虽然厂房不大,但是功能齐全。“这是我们合作社注册的全省第一家富硒玉米商标。”杜吉国指着包装盒上“北城稷乐”四个字对记者说。
  走进厂房,映入眼帘的是由合作社从社员手里统一收购的富硒玉米。在车间,一台玉米加工机器正在把玉米粒加工成玉米粉,旁边的6名工人正在包装加工好的富硒玉米粉。“农忙结束了,就来合作社厂房打工,一天有100多元的收入,还不错。”社员杜殿祥告诉记者。
  “今年是合作社生产富硒产品的第二个年头,加工量30吨左右。目前,合作社已经从青岛引进了一台更大、更先进的加工设备,下一步我们将逐步扩大规模。”杜吉国说。
  晚上6点半,记者回到了位于聊城市经济开发区范庄村的合作社总部。在这里,理事长杜吉国说出了下一步的打算:“明年合作社托管土地面积达到1万亩之后,将不再扩大托管规模,先把这1万亩托管土地全部吸收消化后再做打算。因为,合作社发展的速度已超出了想象。”
◎记者感言
  近年来,国家不断加大对粮食合作社的扶持力度,这给粮食主产区的合作社发展带来了机遇。聊城市永丰玉米合作社正是抓住了这一机遇,实现了快速发展。
  但记者在体验中了解到,合作社也面临着一些困难。永丰玉米专业合作社理事长杜吉国就为粮食晾晒的问题烦恼不已。合作社今年打算统一收购532户社员种植的小麦和玉米,但是由于没有烘干设备,也找不到大的晒场,正在发愁中。
  “如果把粮食堆到马路上去晒,车子一过要压坏压碎好多的谷子,而且晒出来的粮食也不干净,无法保证质量。”杜吉国介绍,如果碰到阴雨天气,粮食直接霉变发芽,损失将会更大。
  “购买烘干机投入大,但也要考虑。”杜吉国觉得,过不了几年,农村里的劳力就会越来越少、越来越贵,机械化烘干势在必行。
◎头条延伸 托管服务有两种,社员可自选 农村大众报记者 张超
  9月30日,聊城市经济开发区永丰玉米专业合作社第二届社员分红及先进机播手评选大会成功举行,分红奖励金额达13万余元,较之去年涨了近3倍。
  “在过去的10个月里,合作社托管土地新增1000余亩。”合作社理事长杜吉国介绍,截至目前,合作社以托管、承包等方式成功流转土地8732亩,并建有23个分社,辐射周边24个乡镇,依托农机服务,实现了农村土地适度规模经营。
从农机推广开始探索
  合作社理事长杜吉国曾是一名农资经销商。2011年,他在经济开发区北城办事处朱王村选了580亩良田进行标准化种植试验,当年秋收一算账,580亩地亩均增产260多斤,每亩增收200余元。“这次试验和示范,效果出奇地好,农民很乐意接受这种省心省力、省工省钱的种植方式。”杜吉国第一次感受到农业生产的规模化、标准化必须与机械化结合才能更好地实现。当年他成立了永丰玉米专业合作社。
  此后不久,斗虎屯镇杨庙村农民李彦用自家的小型农机旋地,忙了大半天,仍未将田地旋好,急得直跳脚。分社社长徐尚俊请来一台大马力拖拉机帮忙很快整好了地。杜吉国知道这件事后,开始考虑提高农机配备水平,扩大服务范围。
试行两种土地托管模式
  永丰玉米专业合作社经营的土地,只有少数采取的是承包方式,90%以上实行的是农机互助式半托管和自选式全托管服务模式。
  2012年,与合作社签订协议的托管土地面积达到了3000余亩。为了搞好服务,杜吉国成立了农机中介部、农资种植植保部,向社员公布了服务价格,施肥15元/亩、耕地45元/亩、播种15元/亩、浇地45元/亩、收割45元/亩。社员可以根据自家的情况选择两种托管服务中的任意一种,可享受每亩5元的优惠。
  托管试验成功后,杜吉国开始在周边村子和乡镇探索。由于单个农户的作物产量少,销售渠道窄,杜吉国又按照高于市场价2毛的价格收购玉米。合作社初步统计,这种全托管加粮食回收的方式,每亩地社员每亩能增收300多元,合作社也能收入30元左右。
  “参与托管服务的机播手一年两季生产下来收入也增加了,大家都很满意。最高兴的还是那些外出打工和到城里做生意的农民,挣钱和收粮两不误。”合作社社员、机播手杜殿祥告诉记者。
确定“十百千万”工程
  由于土地全托管的农户一季比一季多,对农机具数量的需求也更加迫切。杜吉国一方面积极筹措资金购置新农机具,另一方面最大范围地联络周边的农机户,实行联机耕作和联手经营,从而实现了农机资源共享,提高了农机使用率。 
  “凡是加入合作社的农机,维修配件实行统一购置、统一维修。”合作社农机中介部主任王琼介绍。对带机入社的农机户,根据完成的作业面积,除上交一部分管理费外,所得利润全部返还。
  通过近4年的运作,合作社已经建成了一个内设机构齐全、管理到位、规章制度健全的标准化专业合作社。目前,永丰玉米专业合作社的主要经营收入来源于农业生产资料供应、农业机械化服务、农副产品加工、销售等。去年,合作社全年收购托管服务的玉米100万斤、小麦50万斤,各项经营服务获利70余万元。
  9月30日,合作社召开第二届社员大会,除了给社员分红奖励外,社员们还一致表决通过了合作社明年春季的服务三农“十百千万”工程。“下一步,我们将新建10个分社、培训100名机播手、拥有社员一千户、托管土地一万亩。”杜吉国高兴地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