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数字报首页>经济导报>头版 A1

资金支持实体可以曲线迂回

  • 日期:20150504
  • 作者:
  • 来源:经济导报
  • 查看PDF版 查看PDF版
    ◆导报评论员 兰恒敏

    中共中央政治局4月30日召开会议,分析研究当前经济形势和经济工作,再次强调要“注意疏通货币政策向实体经济的传导渠道”。

    最近一年多来,从定向降准,到降息,再到“全面降准+定向降准”,货币政策频频出台,旨在为实体经济运行释放更多流动性,但不少中小微企业仍然反映融资难、融资贵。

    客观地说,央行释放的货币数量并不少。这可以从国债逆回购利率降低上很明显地看出来。

    按照一般规律,每逢月底、节假日前夕、新股发行前夕,国债逆回购利率都会出现跳升,1 天期国债逆回购的年化收益率可以单日猛涨到 15%-30%。但是从3月15日至今,除了4月中旬因为发行新股,深圳1天期国债逆回购利率短暂上涨到约8%,绝大部分时间都维持在3%以下的低利率水平。特别是在“五一”前的“月底+节日”双因素下,国债逆回购利率至少应该上涨到15%,但实际利率最高只冲到2.22%,极度反常。

    结论只有一个:市场上的钱十分充沛。

    大量资金没有汩汩涌进实体经济,而是在资本市场 (主要是股票市场)空转,玩“钱生钱”的游戏,并且几近疯狂。

    资金是“聪明”的。钱不愿意进入实体,而是乐此不疲地在股票市场“淘金”,最直白而简单的原因是,投入实体经济不赚钱,而投入股市却能一夜暴富。于是出现一个悖论:实体经济越艰难,越需要资金的支持,资金越不愿意进入;而当前股市明明泡沫巨大,却依然吸引资金源源不断地涌入。

    要解开这个悖论,应该从削减股票市场的平均利润率着手,适时适度降低股票市场温度,改变“钱多人傻”的局面。根本的方法是增加股票供给。

    证监会新闻发言人张晓军4月30日表示,证监会将在按月均衡核准首发企业的基础上,适度加大新股供应,由每月核发一批次增加到两批次。这是一个明白无误的给股市降温的信号,尽管证监会一再否认这是对股市的降温,避免给人“人为打压股市”的口实。

    IPO 加速将收到双重效果:首先是引导各路资金通过申购新股,直接进入上市公司即实体经济;其次通过增加股票市场的获利难度,间接逼迫资金适当回流实体经济。既然庞大的储蓄资金不愿意直接进入实体经济,那就通过证券市场的催化、转化,使其间接进入实体经济。其流通路径为:储蓄(信贷)-股市-实体经济。沿着这条路径,实体经济缺钱问题将迎刃而解。

    这一模式将带来四大后果:实体经济得到急需的资金;国家在基本不增加财政赤字、货币体系维持稳健的同时,保持经济稳步发展;少数人通过证券市场攫取了巨额财富;多数投资者的储蓄资金为稳增长 “做贡献”,社会财富重新进行“再分配”。

    有得必有失,这是没办法的事情。从国家和企业的角度,IPO 提速是解决融资难、融资贵的有效途径;但从个体的角度,需要头脑发热的股民们“长点儿心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