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数字报首页>经济导报>商道·管理 E

在环渤海区域合作中加快山东发展

  • 日期:20140103
  • 作者:
  • 来源:经济导报
  • 查看PDF版 查看PDF版
  山东省发展和改革委员会  宋文杰



    区域合作是经济全球化、区域发展一体化的必然趋势。进入新世纪以来,环渤海区域经济取得了较快发展,成为中国北方经济发展的“引擎”,是继珠三角、长三角之后的中国经济增长“第三个极”。国家高度重视环渤海地区发展,旨在将环渤海地区打造成为推动我国经济发展的新的增长极。十八届三中全会后召开的中央经济工作会议,将促进区域协调发展列为六大任务之一,提出“要继续深入实施区域发展的总体战略,完善并创新区域政策,重视跨区域、次区域规划。”由此可见,顺大势,谋发展,积极融入环渤海是我省的必然选择。环渤海区域的重要地位环渤海地区是指环绕渤海全部及黄海部分沿海地区所组成的广大经济区域,位于中国东北亚经济圈的中心地带,是日益活跃的东北亚经济区的中心部分。向南,联系着长江三角洲、珠江三角洲、港澳台地区和东南亚各国;向东,沟通韩国和日本;向北,联结着蒙古国和俄罗斯沿太平洋西岸的北部,是中国北部沿海的黄金海岸,在中国对外开放的沿海发展战略中占有重要地位。伴随世界经济重心向亚太地区的转移和中国生产力布局战略性调整由南向北的推移,环渤海经济圈显示出蓬勃活力,成为中国经济持续稳定发展的重要引擎,稳固了继珠三角和长三角之后中国经济增长第三极的地位。“十一五”期间,环渤海地区各省(市、区)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达到4.3万亿元;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完成8.93万亿元;实际利用外资504亿美元;出口总额达到2811亿美元。环渤海经济圈的投资增长明显高于长三角、珠三角等东地沿海地区,产业转移“北上西进”效果已经显现。环渤海合作现状及意义在京津合作步伐加快的带动下,环渤海地区正在破解“联城之难”,加速形成功能分工明确、产业体系互补的骨干城市群。随着产业布局调整、项目合作、企业交流深化,环渤海区域的社会、文化交流更加通畅。环渤海区域合作的继续深化,为环渤海地区新时期的腾飞排除了障碍。环渤海区域合作市长联席会成立二十五年来,规模、范围和影响力不断扩大,从成员市数量上看,已由成立初期的15个发展到现在的44个,而且还不断有新的城市申请加入。二十五年来,在市长联席会的不懈推动下,从“廊坊共识”到“北京倡议”,从“天津倡议”到“沈阳倡议”,环渤海各省市政府关于区域合作的思路越来越清晰,互访频繁,环渤海区域迎来了一轮又一轮合作的高潮。山东在与环渤海经济区域合作中应以大区域、大视角、大整合的视角,进行跨区域的大合作。一是我省可借助环渤海区域合作发展之利,积极与相关地区开展人才、技术交流,提升我省的自主创新能力。二是环渤海地区内幅员辽阔,市场潜力巨大,积极融入该区域对于拓展我省经济发展空间具有重要意义。三是山东积极融入环渤海区域发展,既有利于改善我省经济结构,加快转方式、调结构,也有利于提升我省经济的总体竞争实力。融入环渤海的定位及措施山东融入环渤海的发展定位,一是环渤海转型发展的火车头。二是参与国际合作竞争的重要门户。三是环渤海对接融合长三角的桥头堡。四是引领海洋经济科学发展的高地。为此,山东融入环渤海区域合作有以下总体构思:顺应经济全球化和区域经济一体化趋势,利用国家加快环渤海区域发展的契机,发挥自身比较优势,以优势互补、经济纽带、市场运作、要素流动为要点,统筹推进资源能源、基础设施、生态建设、公共服务的一体化建设,找准定位,明确重点,积极对接融入环渤海区域合作,加强环渤海与长三角区域间的互联互通。根据以上构思,主要应对措施一是突出合作机制,奠定环渤海区域合作发展的组织基础。尽快建立环渤海地区经济合作发展协调小组,主要是研究确定区域合作发展的主要目标,商定区域合作的战略重点,协调制定落实各方政策,创新合作体制机制。二是突出合作重点,增强区域联动发展动力。首先突出加强发展理念、经验做法和政策措施等软实力方面的合作与交流。其次是突出开展政府间深层次的交流合作。再次是突出开展重大区域战略实施的合作与交流。三是突出区域特点,深化针对性的区域双边合作。以现代服务业为重点,深化鲁京合作。加强现代物流合作,进一步完善绿色农产品物流通道和基地建设。着力加强金融合作,鼓励金融企业设立分支机构以及金融产品创新合作。深化科技创新合作,加大重点领域的联合攻关,实现科技资源开放共享。四是突出关键环节,力争重点领域建设走在前面。首先是强化制造业合作。其次是强化战略性基础设施建设。再次是加快资源能源综合开发利用。大力实施资源能源企业走出去战略,鼓励相关企业尽快与山西、内蒙等资源能源大省加强合作,共同形成建设一批资源能源综合利用和煤炭深加工基地。大力合作开发风能、太阳能等清洁可再生能源。五是突出政策引导,在合作中加快我省发展。重点要进一步加强跨区域重大基础设施建设,完善合作发展支撑条件。进一步深化产业分工,形成互补互促发展新格局;进一步优化合作发展环境,建立公平开放规范的市场体系;进一步深化社会事业合作,大力推动区域和谐社会建设;加大环境治理力度,建立区域优良生态环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