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数字报首页>大众日报>六十年六十件事 A4

1949:亲历开国大典

  • 日期:20090829
  • 作者:记者 于岸青
  • 来源:大众日报
  • 查看PDF版 查看PDF版
    □ 本报记者 于岸青

    1949年9月16日,新华社发表了毛泽东的重要文章《唯心历史观的破产》。是夜,刚刚读过此文的大众日报编辑部主任于冠西从济南登上了赴北平的列车,他是作为大众日报和新华社华东总分社的特派记者,采访即将在 21日召开的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

    1949年10月1日,于冠西还幸运地站在天安门前,见证了开国大典那神圣庄严的历史时刻。

    我见到了毛主席

    17日上午在北平住下后,于冠西吃过午饭,赶到位于中南海的大会筹备处报到,领取采访证件。

    进了新华门,他沿着南海西沿匆匆地走着。那时,于冠西穿着褪色的黄军装,肩背军用布挎包,上边系着的茶缸,不时与包里的东西碰撞,随着步子的节奏发出“咔嗒咔嗒”的响声。刚从静谷附近转过弯来,他意外地看见了毛主席!那是在丰泽园前的小径上,主席正跟一头银发的林伯渠边走边谈,看到于冠西迎面走来,朝他微笑着点点头。于冠西在后来的回忆中说:“他的身材比我想象的还要魁梧高大,穿一身灰布中山装,圆口黑布鞋,手上夹着一根香烟,步态安详。”

    于冠西继续回忆道:“那是我第一次见到毛主席。我没想到毛主席就住在这里。除了新华门的门卫看过我的介绍信以外,进了中南海,我没有遇到任何警卫人员,也没有因为毛主席在散步,就有什么人出来阻拦我。我就是那样一路发着‘咔嗒咔嗒’的响声,与毛主席和林伯渠迎面走过。”

    9月21日,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开始,自那一天起,此后的 10 天会期内,于冠西几乎天天见到毛主席,见到周恩来、刘少奇、朱总司令。见到许多知名已久的科学家、文学家、艺术家、战斗英雄、劳动模范及各民主党派、各少数民族和工商界、宗教界的领袖人物。

    震撼人心的交响曲

    9月 21 日至30 日,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第一届全体会议在北平中南海怀仁堂召开。就是在这次会议上决定,北平正式更名为北京。

    大会是晚上 7 时开幕的。于冠西在后来回忆道:“ 当这位伟大的人民领袖在全场暴风雨般的掌声中从坐席阔步走上主席台时,场内的水银灯立刻大放光明,一齐照向毛主席,照向主席台上高悬的金色会标和会徽。这时,场内是经久不息的掌声,场外却突然闪电阵阵,雷声隆隆,下起了大雨,掌声和风声雨声雷声交织成一支震撼人心的交响曲。”他说,那一刻他的心似乎都要跳出来了。

    在随后发给大众日报的报道里,于冠西用诗人般热情洋溢的文字写道:“透过暴风骤雨般的掌声,人们在这庄严的会场里似乎听到了举国欢呼的轰鸣。这声音,由内地,由遥远的国境线上,穿过我们伟大祖国的山岳江河滚滚而来。毛主席庄重而慈祥,他的眼睛平静地望向远方。当掌声尚未平息的时候,《开幕词》在他的右手里举了起来。正是在这不朽的文献里,毛主席代表中华民族庄严地向全世界宣告:‘占人类总数四分之一的中国人从此站起来了’。这一部中华人民共和国伟大的开国序言,通过电波在地球的东方放射出万道光辉,人民的中国在这奇辉异彩的映照下勇猛地站起。帝国主义、封建主义和官僚资本主义的统治颓然倒地。”今年8月 22 日,当于冠西的外甥、日照市劳动保障局退休干部朱云泉给我朗读这一段时,仍带着激动和自豪。

    与现在会议主席台上坐着一排一排的人不同的是,当时会场主席台上一般只坐两个人,一位是发言的人,一位是主持会议的人。其他人不分职位高低,一律坐在台下,即便是毛主席也不例外,那天,毛主席的坐席是会场左侧第一排的第一席。

    那一刻,流下激动的泪水

    1949年10月1日下午2时30分,北京天安门广场。参加开国大典的军乐队站在天安门城楼的正前方,于冠西与记者们则列队站在军乐队的两侧。

    下午3时,举世瞩目的开国大典在天安门广场隆重举行。毛泽东主席庄严宣告:“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央人民政府本日成立了!”朱云泉介绍说,这个细节他曾专门问过舅舅,于冠西说毛主席当时就是这么说的,当时他就站在天安门正前方,听得十分清楚。

    随即在隆隆的礼炮声中,军乐队第一次奏起了雄浑激昂的新国歌——《义勇军进行曲》,第一面巨大的五星红旗沿着银白色的旗杆徐徐升上天空。此时此刻,于冠西和许多人都流下了激动的泪水。

    司仪紧接着宣布阅兵式开始,军乐队奏响了雄壮的《中国人民解放军进行曲》。步兵、骑兵、炮兵和坦克兵等方队依次通过天安门广场,共和国年轻的空军也首次驾机掠过天安门广场的上空……

    于冠西的女儿于海青说,爸爸在家话很少,但对于开国大典,哪怕是几十年后的回忆,他都激情饱满。他说,“一个贫穷落后、苦难深重的文明古国终于在今天一洗百年来的屈辱和病弱,在伟大的共产党领导下焕发了青春的活力,开辟了历史的新纪元!缅怀过去,展望未来,人们怎能不欢欣鼓舞,怎能不从心底里发出火一般的热烈情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