济南工程职业技术学院

十年创新创业,打造“全域”教育新生态

2022-10-14 作者: 来源: 大众日报
  □路静 吴新华
  
  高职院校要培养什么样的人才?毋庸置疑,要培养高素质创新创业型技术技能人才。济南工程职业技术学院是2004年经山东省人民政府批准成立的公办全日制普通高等职业院校,学校致力于创新创业教育,深化产教融合,以实现创新创业教育与地方经济发展的耦合为取向,实施资源全域整合、要素全域配套、过程全域管理、文化全域浸润、帮扶全域覆盖的“全域”教育,形成了“全域联动,内融外协,全程帮扶”的创新创业教育模式,打造了“全域”创新创业教育新生态,成为职业院校特色发展的典型。
  济南工程职业技术学院下设11个二级学院,建有7大专业群。开设35个招生专业,全日制在校生10717人,教职工752人。学校在职业教育生态和“善德志和、精工铸艺”的历史传统中找定位,坚持分类发展,在大众创业、万众创新的时代背景下,将创新创业教育全方位融入学校教育教学各环节,为服务地方经济社会发展培养了大量高素质创新创业型技术技能人才。
    
构建创新创业教育教学体系
实现“全域”教育联动

  创新创业教育的根本目标是培养学生善于思考、敢于挑战的创新意识与创新思维,在教育过程中提升学生的整体素质和综合能力。济南工程职业技术学院着力开展创新创业教育工作源于2010年学校开设的创业教育公选通识课,当年有118位同学选修,有2个项目参加了“挑战杯”省赛,创新创业教育工作开始起步。
  2011年,学校增设了大学生创新创业必修通识课,面向全体在校生传授创新创业理论知识。自此,面向全校学生的创新创业教育工作全面展开,是创新创业教育的1.0版;2016年,学校开始探索小班化、小组化、项目化创新创业教学,是创新创业教育的2.0版; 2019年,学校开始推行线上+线下、SPOC+MOOC、项目化、竞赛化理实一体的创新创业教育,是创新创业教育的3.0版。
  创新创业教育体系科学与否决定着其教育的实效性。多年来,学校基于协同理论,综合运用多学科理论与方法,立足效果推理的系统性思维方式审视教育目标与定位、学生成长与发展、教学活动设计与实施,直面双创教育突出问题,构建并实施了“三阶递进、三元联动、三体协同”高职创新创业教育体系。
  提出“信念为魂、品学为本、敢闯会创、追求匠心、创造大美”高职双创价值观;确立双创教育目标体系,以培养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为总目标,以培养具有双创意识、双创思维、双创能力和双创人格的“四双”型技术技能人才为核心目标,以提升高职生社会环境的适应力、发现机遇的识得力、已有知识的重组力、相关资源的整合力“四力”关键核心能力为具体目标。
  “三阶递进”课程体系聚焦课堂教学为核心的显性教育,双创课程强调双创意识培养,课程双创注重双创能力提升,实践双创突出实战体验,实现课程“启蒙、融合、强化”三阶递进。“三元联动”实践平台聚焦平台搭建为核心的实践育人,众创空间强调产生创意、形成项目,“双创竞赛”注重项目培育、优选参赛,“孵化平台”突出项目孵化、成果转化,将典型案例编入教材、反哺教学,形成平台“服务、竞赛、孵化”三元联动。“三体协同”保障机制聚焦服务供给为核心的条件保障,“组织、师资、制度”协同发力保障双创教育高效开展。
  学校创新创业教育始终坚持“知行合一、学用结合”的原则,一方面,对教师队伍实施联合培养,每年定期组织全国创新创业指导教师教学培训,参加KAB、SYB项目、职业指导师培训,对新进老师开展岗前培训、课程轮训等多途径进行校内教师能力提升,鼓励创新创业教育教师和专业教师在岗创业。另一方面,加强学生利用专业知识解决实际问题能力的培养,重点关注学生知识、能力和态度的融合,将大学生创新创业素质融入大学生综合素质培育体系,通过精神融入、项目融入、大赛融入“三个融入”,合力推进大学生创新创业素质的整体提升。把工匠精神的育人理念融入日常教育,培养学生的职业核心素养,以创新创业实践平台为基础,构建全链条创新创业成长体系;学校还建立了“赛训互动”竞赛实践长效机制,每年定期举办创新创业计划书的撰写、模拟创业、科技创新等创新创业实践,推荐优秀项目参加各项竞赛活动,提高了创新创业实践与专业教育的契合度。
  学校建有“三创融合”泉城众创空间。按照“创新引领、创业开拓、项目牵动、校企共建”的原则,对校内实训室、工作室、工匠坊进行升级改造,建设具有专业特点的系部众创空间44个,强调创意点子产生;校级众创空间,将创意点子进行选优、培育,提供资源,推动项目转化。2018年众创空间被认定为泉城众创空间,济南市政府支持资金100万元。
  基于“企业化、市场化、专业化”,2015年学校与区市二级政府共建了1万平方米大学生创业孵化基地,聘请齐鲁云商进行市场化运营。基地建有10个孵化区,100间苗圃众创区,配备项目路演室、能力培训室、创业沙盘室等公共功能室,打造了集创业培训、成果转化、沙盘模拟、项目路演、企业咨询为一体的一站式创业服务平台。2018年被山东省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厅评为山东省大学生创业孵化示范基地,省政府支持资金300万元,学校1:1配套资金。
  目前,孵化基地已经构建起“基地联络员+项目经理+创业导师+专家咨询+商业网络”五级服务培育体系,为创业团队提供全方位立体式免费创业帮扶,包括提供场地、指导咨询、创业培训、项目推荐、经营管理、资金帮扶、资源对接、成果转化服务等一条龙的创业咨询和辅导服务,学生的创新创业项目从2016年的960个增长到2022年4800个。学校积极组织参加中国国际“互联网+”大学生创新创业大赛、黄炎培职业教育创新创业大赛、“发明杯”大学生专利创新大赛、“挑战杯”大学生课外学术科技作品大赛、“创青春”大学生创新创业大赛以及一些行业企业创新创业大赛,近年来,共获得省级以上奖励855项,其中,“互联网+”大赛省赛获奖从2015年的1个铜奖,提升到2022年的3金4银10铜。
拓展创新创业教育立体空间
推动“全域”教育发展

  学校党委高度重视就业创业工作,从顶层设计入手,理念先行、融合发展、平台支撑、服务护航,不断拓展创新创业教育发展空间,围绕“校企主导、政府推动、行业指导、学校企业双主体实施”的发展思路,打造了创新创业学院为“体”、创新创业管理服务中心和创新创业技术服务中心为“两翼”的治理架构,成为推动学校面向山东省和地方政府、高校、行业、企业构建创新创业教育共同体的“引擎”。
  学校深化创新创业教育改革,增强学生创新精神、创业意识和创新创业能力,促进毕业生更高质量更充分就业创业。学校密切跟踪地方经济结构调整、产业转型升级趋势,政行企校共建与新技术、新产业相关的“多边形”平台。政—校创新创业实践平台,拓宽学生创新创业视野;行—校创新创业实践平台,夯实学生创新创业基础;企—校创新创业实践平台,提升学生创新创业能力;校—校创新创业实践平台,实现校际互动、同频共振。
  学校围绕区域经济、新旧动能转换,确立创新创业方向,对接济南高新技术开发区、章丘明水经济开发区2个国家级开发区和济南新旧动能转换先行区,三区的产业转型升级伴随着技术与政策的双重优势为大学生创新创业营造良好的氛围,有力地促进了创新创业实践与区域产业发展的融合;学校与山东商业职业技术学院等在创新创业课程体系构建、师资培训、基地建设等方面共同打造校际互动、同频共振的“双创兄弟学院”;学校与山东省住建厅共建装配式建筑全产业链公共实训平台、安全教育体验中心,获评山东省装配式建筑施工技艺技能传承创新平台;学校与行业协会合作,共建“中国门窗幕墙”“山东智慧建筑”“山东美妆”“中国鲁绣”等创新中心,共同制定行业标准、共建行业学院、开发行业课程,为学生的创新创业打下坚实基础,确立领先优势;学校与章丘区高教办、山东科苑创业服务有限公司、山东创谷园区运营管理有限公司共建、共管大学生创业孵化基地;学校与山东新自觉信息科技有限公司共建新媒体新商业创业孵化基地,企业带项目、资源,学生团队运营,以股份制合作的方式创业。
  这些成功模式的背后是正确引领和坚实的服务护航。学校成立创新创业工作领导小组,由党委书记、校长担任组长,统一协调全校创新创业工作,制定创新创业工作的中长期发展规划及创新创业基地管理办法,党委、院长办公会进行专题研究,将创新创业改革工作作为院系两级重点工作列入月度重点工作调度和年度绩效考核,特别是列入职称评定的加分项,对学校双创工作起到重要的引领作用。另外,学校还通过实行创新创业学分管理制度,修订学生学籍管理实施细则,出台弹性学制规定,放宽学生创新创业毕业的年限,申请奖励学分等进行制度保障;实施完善创新创业教育激励政策,设立大学生创新创业专项资金和大学生创新创业奖学金,对优质的项目进行资助,对有突出成绩的创业团队进行奖励等措施进行资金保障;从政策咨询、能力培养、大赛辅导、融资帮助、工商注册、税务登记、法律援助、科技服务、知识产权与专利代理等方面为学生提供全方位指导,全程化服务保障。
创新创业“全域”教育工作
成效显著

  张志伟是山东省大学生十大创业之星,目前已是两家公司的总经理,2017年创办了寿光市宏通鑫业机械有限公司,年营业额1500多万元。2018年又成立了寿城鸿运婚庆有限公司。
  钻木文化传媒有限公司是一家主营业务为网红孵化及网红品牌孵化的新型MCN公司,由山东优秀大学生创业者王奎元于2019年成立。钻木文化传媒有限公司在学校孵化基地孵化成功后,把总部设在了泰安,有16个分部,公司员工128人,签约艺人2000余人。
  张志伟、王奎元都是济南工程职业技术学院学生中创新创业的佼佼者。同样优秀的学生还有很多。
  学生王明,2018年创办了山东雷奥国际会展有限公司,年营业额超千万元,荣膺“2018年度中国十佳会展服务商奖”。
  学生王圣昌,成立山东昭星影视传媒有限公司,担任多部影片的出品人、制片人。
  多年来,育人成效显著,学生素养全面提升。毕业生年均就业率98.39%、专业对口率87.91%、毕业生满意度97.59%、企业满意度98.72%,处于全国高职院校领先水平。
  学校教师素质增强,双创能力普遍跃升。学校聘有全国技术能手13人,省级首席技师47人,具有双创指导资格证书教师233人,其中KAB讲师20人、SYB讲师24人,双创导师胡星鹏、韩玉铭、魏磊分别获评全国模范教师、齐鲁工匠、省技术能手,李冉获山东省创业讲师教学能力大赛、山东省创业培训讲师大赛一等奖并代表山东参加全国大赛。
  学校创新创业教育工作物化成果丰硕。开发双创课程46门、课程双创257门、实践双创20门。承办国家级大赛6项、省级大赛12项。发表创新创业论文40篇、专著教材15本。学校入选全国职业院校传统技艺传承示范基地,获评装配式建筑施工、建筑工程项目管理、智能制造技术3个山东省技术技能传承创新平台。举办创业训练营86期,受益学生达3897人,学生参加科技创新项目研究491项,取得专利42项,有232名同学入选齐鲁工匠后备人才。学校大学生KAB创业俱乐部2次获得百强高校创业社团,获共青团中央、KAB全国推广办认定。近3年,进驻众创空间创客团队1021个、产生双创项目5184个;进驻孵化基地的创业实体128家,累计创业和吸纳就业557人。
创新创业“全域”教育工作
示范效果显著

  2018年,学校获得山东省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厅授予的山东省大学生创业孵化示范基地、山东省创新创业典型经验高校的荣誉称号。毕业生张志伟获评山东省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厅评选的山东省大学生十大创业之星。
  2019年,学校作为当年全省唯一高职院校,获评教育部评选的“全国创新创业典型经验高校”称号,同时被济南市教育系统列为2019年十件大事之一。
  2020年,学校获评山东省科学技术厅授予的“山东省级众创空间”称号;学生王奎元、魏龙获评山东省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厅授予的“山东优秀大学生创业者”称号。
  2021年,学校荣获省委、省政府授予的“山东省就业创业工作先进集体”称号,全省仅3所高职院校获此殊荣。同年,学校就业创业工作获评全国高校毕业生就业协会评选的“全国高校毕业生就业创业工作典型案例”。
  2022年,获评教育部授予的“国家级创新创业教育实践基地”称号,该项目全省只有两所高职院校获批,全国仅有19所高职院校获批;获评山东省发展和改革委员会评选的“山东省大众创业万众创新示范基地”称号;学校《高职“三阶递进、三元联动、三体协同”创新创业育人体系的创新与实践》项目获评2022年山东省教学成果奖特等奖;获评全国高校毕业生就业协会评选的“大学生创新创业就业服务基地”称号。
  未来已来,学校将按照“新时代、新动能、新生态、新服务、新愿景”和“产业链、创新链、人才链、资金链、政策链”统筹原则,聚焦“十强”产业,打造从创新创业人才培养到创业孵化平台建设,再到助力新经济培育的创新创业系统园区,为山东省新旧动能转换培养复合型创新型齐鲁工匠后备人才。
  
  
  ①校园全景
  ②学生参加第八届中国国际“互联网+”大学生创新创业大赛省赛集训
  ③学校大学生创业孵化示范基地一隅
  ④学校装配式建筑一站式体验馆
  ⑤学校文创基地镂园
  □路静 吴新华
  
  高职院校要培养什么样的人才?毋庸置疑,要培养高素质创新创业型技术技能人才。济南工程职业技术学院是2004年经山东省人民政府批准成立的公办全日制普通高等职业院校,学校致力于创新创业教育,深化产教融合,以实现创新创业教育与地方经济发展的耦合为取向,实施资源全域整合、要素全域配套、过程全域管理、文化全域浸润、帮扶全域覆盖的“全域”教育,形成了“全域联动,内融外协,全程帮扶”的创新创业教育模式,打造了“全域”创新创业教育新生态,成为职业院校特色发展的典型。
  济南工程职业技术学院下设11个二级学院,建有7大专业群。开设35个招生专业,全日制在校生10717人,教职工752人。学校在职业教育生态和“善德志和、精工铸艺”的历史传统中找定位,坚持分类发展,在大众创业、万众创新的时代背景下,将创新创业教育全方位融入学校教育教学各环节,为服务地方经济社会发展培养了大量高素质创新创业型技术技能人才。
    
构建创新创业教育教学体系
实现“全域”教育联动

  创新创业教育的根本目标是培养学生善于思考、敢于挑战的创新意识与创新思维,在教育过程中提升学生的整体素质和综合能力。济南工程职业技术学院着力开展创新创业教育工作源于2010年学校开设的创业教育公选通识课,当年有118位同学选修,有2个项目参加了“挑战杯”省赛,创新创业教育工作开始起步。
  2011年,学校增设了大学生创新创业必修通识课,面向全体在校生传授创新创业理论知识。自此,面向全校学生的创新创业教育工作全面展开,是创新创业教育的1.0版;2016年,学校开始探索小班化、小组化、项目化创新创业教学,是创新创业教育的2.0版; 2019年,学校开始推行线上+线下、SPOC+MOOC、项目化、竞赛化理实一体的创新创业教育,是创新创业教育的3.0版。
  创新创业教育体系科学与否决定着其教育的实效性。多年来,学校基于协同理论,综合运用多学科理论与方法,立足效果推理的系统性思维方式审视教育目标与定位、学生成长与发展、教学活动设计与实施,直面双创教育突出问题,构建并实施了“三阶递进、三元联动、三体协同”高职创新创业教育体系。
  提出“信念为魂、品学为本、敢闯会创、追求匠心、创造大美”高职双创价值观;确立双创教育目标体系,以培养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为总目标,以培养具有双创意识、双创思维、双创能力和双创人格的“四双”型技术技能人才为核心目标,以提升高职生社会环境的适应力、发现机遇的识得力、已有知识的重组力、相关资源的整合力“四力”关键核心能力为具体目标。
  “三阶递进”课程体系聚焦课堂教学为核心的显性教育,双创课程强调双创意识培养,课程双创注重双创能力提升,实践双创突出实战体验,实现课程“启蒙、融合、强化”三阶递进。“三元联动”实践平台聚焦平台搭建为核心的实践育人,众创空间强调产生创意、形成项目,“双创竞赛”注重项目培育、优选参赛,“孵化平台”突出项目孵化、成果转化,将典型案例编入教材、反哺教学,形成平台“服务、竞赛、孵化”三元联动。“三体协同”保障机制聚焦服务供给为核心的条件保障,“组织、师资、制度”协同发力保障双创教育高效开展。
  学校创新创业教育始终坚持“知行合一、学用结合”的原则,一方面,对教师队伍实施联合培养,每年定期组织全国创新创业指导教师教学培训,参加KAB、SYB项目、职业指导师培训,对新进老师开展岗前培训、课程轮训等多途径进行校内教师能力提升,鼓励创新创业教育教师和专业教师在岗创业。另一方面,加强学生利用专业知识解决实际问题能力的培养,重点关注学生知识、能力和态度的融合,将大学生创新创业素质融入大学生综合素质培育体系,通过精神融入、项目融入、大赛融入“三个融入”,合力推进大学生创新创业素质的整体提升。把工匠精神的育人理念融入日常教育,培养学生的职业核心素养,以创新创业实践平台为基础,构建全链条创新创业成长体系;学校还建立了“赛训互动”竞赛实践长效机制,每年定期举办创新创业计划书的撰写、模拟创业、科技创新等创新创业实践,推荐优秀项目参加各项竞赛活动,提高了创新创业实践与专业教育的契合度。
  学校建有“三创融合”泉城众创空间。按照“创新引领、创业开拓、项目牵动、校企共建”的原则,对校内实训室、工作室、工匠坊进行升级改造,建设具有专业特点的系部众创空间44个,强调创意点子产生;校级众创空间,将创意点子进行选优、培育,提供资源,推动项目转化。2018年众创空间被认定为泉城众创空间,济南市政府支持资金100万元。
  基于“企业化、市场化、专业化”,2015年学校与区市二级政府共建了1万平方米大学生创业孵化基地,聘请齐鲁云商进行市场化运营。基地建有10个孵化区,100间苗圃众创区,配备项目路演室、能力培训室、创业沙盘室等公共功能室,打造了集创业培训、成果转化、沙盘模拟、项目路演、企业咨询为一体的一站式创业服务平台。2018年被山东省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厅评为山东省大学生创业孵化示范基地,省政府支持资金300万元,学校1:1配套资金。
  目前,孵化基地已经构建起“基地联络员+项目经理+创业导师+专家咨询+商业网络”五级服务培育体系,为创业团队提供全方位立体式免费创业帮扶,包括提供场地、指导咨询、创业培训、项目推荐、经营管理、资金帮扶、资源对接、成果转化服务等一条龙的创业咨询和辅导服务,学生的创新创业项目从2016年的960个增长到2022年4800个。学校积极组织参加中国国际“互联网+”大学生创新创业大赛、黄炎培职业教育创新创业大赛、“发明杯”大学生专利创新大赛、“挑战杯”大学生课外学术科技作品大赛、“创青春”大学生创新创业大赛以及一些行业企业创新创业大赛,近年来,共获得省级以上奖励855项,其中,“互联网+”大赛省赛获奖从2015年的1个铜奖,提升到2022年的3金4银10铜。
拓展创新创业教育立体空间
推动“全域”教育发展

  学校党委高度重视就业创业工作,从顶层设计入手,理念先行、融合发展、平台支撑、服务护航,不断拓展创新创业教育发展空间,围绕“校企主导、政府推动、行业指导、学校企业双主体实施”的发展思路,打造了创新创业学院为“体”、创新创业管理服务中心和创新创业技术服务中心为“两翼”的治理架构,成为推动学校面向山东省和地方政府、高校、行业、企业构建创新创业教育共同体的“引擎”。
  学校深化创新创业教育改革,增强学生创新精神、创业意识和创新创业能力,促进毕业生更高质量更充分就业创业。学校密切跟踪地方经济结构调整、产业转型升级趋势,政行企校共建与新技术、新产业相关的“多边形”平台。政—校创新创业实践平台,拓宽学生创新创业视野;行—校创新创业实践平台,夯实学生创新创业基础;企—校创新创业实践平台,提升学生创新创业能力;校—校创新创业实践平台,实现校际互动、同频共振。
  学校围绕区域经济、新旧动能转换,确立创新创业方向,对接济南高新技术开发区、章丘明水经济开发区2个国家级开发区和济南新旧动能转换先行区,三区的产业转型升级伴随着技术与政策的双重优势为大学生创新创业营造良好的氛围,有力地促进了创新创业实践与区域产业发展的融合;学校与山东商业职业技术学院等在创新创业课程体系构建、师资培训、基地建设等方面共同打造校际互动、同频共振的“双创兄弟学院”;学校与山东省住建厅共建装配式建筑全产业链公共实训平台、安全教育体验中心,获评山东省装配式建筑施工技艺技能传承创新平台;学校与行业协会合作,共建“中国门窗幕墙”“山东智慧建筑”“山东美妆”“中国鲁绣”等创新中心,共同制定行业标准、共建行业学院、开发行业课程,为学生的创新创业打下坚实基础,确立领先优势;学校与章丘区高教办、山东科苑创业服务有限公司、山东创谷园区运营管理有限公司共建、共管大学生创业孵化基地;学校与山东新自觉信息科技有限公司共建新媒体新商业创业孵化基地,企业带项目、资源,学生团队运营,以股份制合作的方式创业。
  这些成功模式的背后是正确引领和坚实的服务护航。学校成立创新创业工作领导小组,由党委书记、校长担任组长,统一协调全校创新创业工作,制定创新创业工作的中长期发展规划及创新创业基地管理办法,党委、院长办公会进行专题研究,将创新创业改革工作作为院系两级重点工作列入月度重点工作调度和年度绩效考核,特别是列入职称评定的加分项,对学校双创工作起到重要的引领作用。另外,学校还通过实行创新创业学分管理制度,修订学生学籍管理实施细则,出台弹性学制规定,放宽学生创新创业毕业的年限,申请奖励学分等进行制度保障;实施完善创新创业教育激励政策,设立大学生创新创业专项资金和大学生创新创业奖学金,对优质的项目进行资助,对有突出成绩的创业团队进行奖励等措施进行资金保障;从政策咨询、能力培养、大赛辅导、融资帮助、工商注册、税务登记、法律援助、科技服务、知识产权与专利代理等方面为学生提供全方位指导,全程化服务保障。
创新创业“全域”教育工作
成效显著

  张志伟是山东省大学生十大创业之星,目前已是两家公司的总经理,2017年创办了寿光市宏通鑫业机械有限公司,年营业额1500多万元。2018年又成立了寿城鸿运婚庆有限公司。
  钻木文化传媒有限公司是一家主营业务为网红孵化及网红品牌孵化的新型MCN公司,由山东优秀大学生创业者王奎元于2019年成立。钻木文化传媒有限公司在学校孵化基地孵化成功后,把总部设在了泰安,有16个分部,公司员工128人,签约艺人2000余人。
  张志伟、王奎元都是济南工程职业技术学院学生中创新创业的佼佼者。同样优秀的学生还有很多。
  学生王明,2018年创办了山东雷奥国际会展有限公司,年营业额超千万元,荣膺“2018年度中国十佳会展服务商奖”。
  学生王圣昌,成立山东昭星影视传媒有限公司,担任多部影片的出品人、制片人。
  多年来,育人成效显著,学生素养全面提升。毕业生年均就业率98.39%、专业对口率87.91%、毕业生满意度97.59%、企业满意度98.72%,处于全国高职院校领先水平。
  学校教师素质增强,双创能力普遍跃升。学校聘有全国技术能手13人,省级首席技师47人,具有双创指导资格证书教师233人,其中KAB讲师20人、SYB讲师24人,双创导师胡星鹏、韩玉铭、魏磊分别获评全国模范教师、齐鲁工匠、省技术能手,李冉获山东省创业讲师教学能力大赛、山东省创业培训讲师大赛一等奖并代表山东参加全国大赛。
  学校创新创业教育工作物化成果丰硕。开发双创课程46门、课程双创257门、实践双创20门。承办国家级大赛6项、省级大赛12项。发表创新创业论文40篇、专著教材15本。学校入选全国职业院校传统技艺传承示范基地,获评装配式建筑施工、建筑工程项目管理、智能制造技术3个山东省技术技能传承创新平台。举办创业训练营86期,受益学生达3897人,学生参加科技创新项目研究491项,取得专利42项,有232名同学入选齐鲁工匠后备人才。学校大学生KAB创业俱乐部2次获得百强高校创业社团,获共青团中央、KAB全国推广办认定。近3年,进驻众创空间创客团队1021个、产生双创项目5184个;进驻孵化基地的创业实体128家,累计创业和吸纳就业557人。
创新创业“全域”教育工作
示范效果显著

  2018年,学校获得山东省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厅授予的山东省大学生创业孵化示范基地、山东省创新创业典型经验高校的荣誉称号。毕业生张志伟获评山东省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厅评选的山东省大学生十大创业之星。
  2019年,学校作为当年全省唯一高职院校,获评教育部评选的“全国创新创业典型经验高校”称号,同时被济南市教育系统列为2019年十件大事之一。
  2020年,学校获评山东省科学技术厅授予的“山东省级众创空间”称号;学生王奎元、魏龙获评山东省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厅授予的“山东优秀大学生创业者”称号。
  2021年,学校荣获省委、省政府授予的“山东省就业创业工作先进集体”称号,全省仅3所高职院校获此殊荣。同年,学校就业创业工作获评全国高校毕业生就业协会评选的“全国高校毕业生就业创业工作典型案例”。
  2022年,获评教育部授予的“国家级创新创业教育实践基地”称号,该项目全省只有两所高职院校获批,全国仅有19所高职院校获批;获评山东省发展和改革委员会评选的“山东省大众创业万众创新示范基地”称号;学校《高职“三阶递进、三元联动、三体协同”创新创业育人体系的创新与实践》项目获评2022年山东省教学成果奖特等奖;获评全国高校毕业生就业协会评选的“大学生创新创业就业服务基地”称号。
  未来已来,学校将按照“新时代、新动能、新生态、新服务、新愿景”和“产业链、创新链、人才链、资金链、政策链”统筹原则,聚焦“十强”产业,打造从创新创业人才培养到创业孵化平台建设,再到助力新经济培育的创新创业系统园区,为山东省新旧动能转换培养复合型创新型齐鲁工匠后备人才。
  
  
  ①校园全景
  ②学生参加第八届中国国际“互联网+”大学生创新创业大赛省赛集训
  ③学校大学生创业孵化示范基地一隅
  ④学校装配式建筑一站式体验馆
  ⑤学校文创基地镂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