德州:厚植优势,加快现代化强市建设

2022-05-31 作者: 来源: 大众日报
  建设富强活力幸福美丽的新时代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市——这是德州在“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的历史交汇点,做出的重要战略决策。谋定而后动。今年以来德州深入贯彻新发展理念,积极融入新发展格局,主动服务和融入重大发展战略,积小胜为大胜,统筹疫情防控和经济社会发展;深入开展重点工作“百日攻坚”,“吨半粮”建设、先进制造业强市建设、重点项目建设等势态良好,高起点建设天衢新区,厚植区域发展新优势。一季度德州经济社会发展保持平稳健康、主要经济指标增势良好,实现“开门稳”“开门红”。
  □王志强 任立松 邓静
  
攻坚“吨半粮”
形成高产创建“德州模式”

  夜来南风起,小麦覆陇黄。五月末的德州,小麦即将迎来收获季,处处麦浪翻滚、麦香扑鼻。目前,德州814.8万亩小麦长势良好,据农情调查和气象卫星监测,小麦单产基本与去年持平,若后期不发生大的自然灾害,德州夏粮有望再获丰收。
  书记抓粮,六级联创大面积“吨半粮”。创建大面积“吨半粮”,推行市、县、乡、村四级书记抓粮工作机制,确保一竿子插到底。自2021年秋种开始,层层落实书记“指挥田”:村抓样板田、镇抓示范方、县抓高产区、市抓高产片。争取利用5年时间,实现100万亩核心区单产1500公斤以上、300万亩辐射区单产1200公斤以上、600万亩带动区单产1100公斤以上,打造全国首个大面积“吨半粮”生产示范区。
  科技种粮,蹚出绿色高质高效路子。提高单产,坚持藏粮于地、藏粮于技,重点在六大工程上精准发力。即实施高标准农田提升工程、耕地地力提升工程、现代种业提升工程、增产技术模式集成推广工程、现代农机装备提升工程、科技服务网络提升工程,助力粮食生产由“高产创建”向绿色高质高效创建优化升级。
  全链兴粮,培植千亿级食品加工产业集群。“农头”连“工尾”,“粮头”带“食尾”,既抓粮食安全,又抓食品名市,将小麦玉米生产的“金山”,变成财政增长与农民增收的坚强“靠山”。立足本地特色,严守绿色、优质、安全标准,麦香园、发达、五得利、粮全其美等一批叫得响的面制品加工企业,拉动粮食价值链从中低端向高端跃升。目前,全市粮食年加工能力达1000万吨。德州市第十六次党代会报告提出,要在建设食品名市上走在前,打造面向京津冀鲁乃至全国的“中央厨房”。
  政策稳粮,稳稳托住种粮农民的心。加大对粮食生产的支持力度,严格落实各项补贴奖励政策。粮食种植面积常年稳定在1600万亩左右。在全省率先建成省级粮食高产创建示范方37个、面积268万亩,其中10万亩以上11个,数量全省第一。稳粮,政策组合拳频出,《关于开展“吨半粮”生产能力建设工作的意见》《“吨半粮”生产能力建设考核奖励办法》等,一系列含金量高、针对性强的文件相继印发。“吨半粮”创建被纳入全市高质量发展综合考核。稳粮,舍得投入真金白银,市财政连续3年、每年列支1亿元专项资金,每个县市区每年配套1000万元以上,支持“吨半粮”创建。抢抓机遇
天衢新区建设高起点推进

  5月16日,天衢新区重点项目集中开工(入驻)活动举行,12个项目总投资138.72亿元。“这些项目涉及基础设施、装备制造、科技创新等领域,既是新区坚持项目为王、高质量招商引资的丰硕成果,也是抢抓机遇、跑出‘天衢速度’的生动实践。”天衢新区筹建指挥部有关负责人说。
  25条政策措施支持天衢新区高质量发展。2022年5月18日,德州市人民政府印发《关于支持德州天衢新区高质量发展的若干政策措施》,从创新运行体制机制、鼓励科技创新、推动产业升级、提升城市能级、扩大开放合作、加强要素保障等6个方面,提出25条支持政策,高标准、高起点、高水平建设天衢新区。
  2021年11月,经省政府同意,《德州天衢新区发展规划》印发实施,德州天衢新区作为省级新区试点,是省委、省政府交给德州的重大战略任务,是打造山东省对接京津冀“桥头堡”的重要平台,将有效统筹生产、生活、生态三大空间,更好促进人才、资金、信息等要素资源跨区域流动,打造对接京津冀协同发展先行区、鲁北智慧活力新城区、新能源新材料产业示范基地。
  抢抓机遇,贵在行动。德州市第十六次党代会提出,举全市之力建设天衢新区,按照“一年破题起势、三年快速发展、五年取得突破”目标,打造科技创新新引擎、现代城市新标杆、改革开放新平台、绿色低碳新示范。德州市“两会”提出,加快启动核心区建设,实施“十大重点工程”,推动“六大板块崛起”。
  为加快推进天衢新区建设,德州市委成立了新区筹备建设工作领导小组和办公室,对重点项目建设实行“挂图作战”。目前,邀请知名院士团队编制完成了新区核心区城市设计。城市设计以生长式、人本型规划为设计理念,将绿色、活力和创新融入城市建设。目前,按照城市设计,正加快核心区建设。
狠抓工业
打造先进制造业强市

  经过长期努力,德州工业家底日渐厚实:在国家统计的41个行业大类、201个行业中类里,德州分别有33个和133个;上市企业11家,居全省第7位。
  面对高质量发展要求,如何在工业经济上再提升、再突破?德州提出,把先进制造业作为核心选项、头号工程,列为“五个走在前”的头号任务。
  ——持续深化产业链链长制。靶向聚焦,做优做强集成电路、高端装备、食品加工等11条关键产业链,以培育链主企业为核心、上下游融通为主线,打造一批具有德州特色、在全省乃至全国有影响力的产业链,形成百亿级、五百亿级、千亿级产业梯次发展格局。
  ——全力抓一批立市立县大企业。集聚全市资源向11条关键产业链倾斜,建立财政、土地、投融资等保障机制。积极对接国内顶尖投行、大院大所、标杆企业、先进地区,引进项目、资金、技术、人才等资源,为11条关键产业链注入源头活水。着力打造以链主企业为主导、上下游协作联动、产业链配套延伸的优质特色产业集群。
  ——全力抓一批支撑带动强的大项目。加快“工业企业50强”和“创新型高成长企业50强”培育。支持骨干企业通过上市、并购、联合等做大做强、跨越登峰。支持企业争当细分市场冠军,深化“主办行+中期流动资金贷款”模式推广,让流动资金贷款匹配“专精特新”中小企业生产经营周期,缓解贷款短期化、倒贷成本高风险大难题。支持“种子”企业梯次升级,分四级逐步建立联动的“种子库”,每年滚动培育四级“种子”企业100家,促进中小企业“春笋拔节”,加快形成生态优良的“热带雨林”。
  ——持续加大政策供给。相继出台“先进制造业强市25条”“助企开门红九类政策”以及第二批助企发展政策清单。出台现代产业人才支撑计划、人才政策“黄金30条”及升级版,印发《德州市新时代人才强市建设三年行动计划(2022—2024年)》等文件,打造以“聚才十策”为核心的新时代人才强市建设布局暨人才新政4.0版本。
  ——精准服务为企业纾困解难。坚持“要素跟着项目走”,针对市级以上重点技改项目提供全生命周期要素保障。持续深化首席政府服务官制度,做好惠企政策的宣传员、企业诉求的信息员、企业发展的服务员。开通“德链汇”企业供需快捷对接线上平台。深化“放管服”改革,推出15条便民利企措施,强力推进助企纾困。组织117支金融辅导队对接全市3881家金融辅导企业,落实融资需求、宣讲惠企政策。

①德州城区
②山东省粮食机收减损技能大比武活动齐河赛区比赛现场
③高铁飞驰过广袤的田野
④山东有研半导体材料有限公司一期项目生产车间
⑤德州市应用技术研究院项目着力打通从创新研发到产业化的通道
⑥奇瑞新能源汽车齐河分公司工人正在组装车辆
⑦德州建设80万亩高标准农田,粮食总产连续13年超20亿斤,实现“十九连丰”
  建设富强活力幸福美丽的新时代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市——这是德州在“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的历史交汇点,做出的重要战略决策。谋定而后动。今年以来德州深入贯彻新发展理念,积极融入新发展格局,主动服务和融入重大发展战略,积小胜为大胜,统筹疫情防控和经济社会发展;深入开展重点工作“百日攻坚”,“吨半粮”建设、先进制造业强市建设、重点项目建设等势态良好,高起点建设天衢新区,厚植区域发展新优势。一季度德州经济社会发展保持平稳健康、主要经济指标增势良好,实现“开门稳”“开门红”。
  □王志强 任立松 邓静
  
攻坚“吨半粮”
形成高产创建“德州模式”

  夜来南风起,小麦覆陇黄。五月末的德州,小麦即将迎来收获季,处处麦浪翻滚、麦香扑鼻。目前,德州814.8万亩小麦长势良好,据农情调查和气象卫星监测,小麦单产基本与去年持平,若后期不发生大的自然灾害,德州夏粮有望再获丰收。
  书记抓粮,六级联创大面积“吨半粮”。创建大面积“吨半粮”,推行市、县、乡、村四级书记抓粮工作机制,确保一竿子插到底。自2021年秋种开始,层层落实书记“指挥田”:村抓样板田、镇抓示范方、县抓高产区、市抓高产片。争取利用5年时间,实现100万亩核心区单产1500公斤以上、300万亩辐射区单产1200公斤以上、600万亩带动区单产1100公斤以上,打造全国首个大面积“吨半粮”生产示范区。
  科技种粮,蹚出绿色高质高效路子。提高单产,坚持藏粮于地、藏粮于技,重点在六大工程上精准发力。即实施高标准农田提升工程、耕地地力提升工程、现代种业提升工程、增产技术模式集成推广工程、现代农机装备提升工程、科技服务网络提升工程,助力粮食生产由“高产创建”向绿色高质高效创建优化升级。
  全链兴粮,培植千亿级食品加工产业集群。“农头”连“工尾”,“粮头”带“食尾”,既抓粮食安全,又抓食品名市,将小麦玉米生产的“金山”,变成财政增长与农民增收的坚强“靠山”。立足本地特色,严守绿色、优质、安全标准,麦香园、发达、五得利、粮全其美等一批叫得响的面制品加工企业,拉动粮食价值链从中低端向高端跃升。目前,全市粮食年加工能力达1000万吨。德州市第十六次党代会报告提出,要在建设食品名市上走在前,打造面向京津冀鲁乃至全国的“中央厨房”。
  政策稳粮,稳稳托住种粮农民的心。加大对粮食生产的支持力度,严格落实各项补贴奖励政策。粮食种植面积常年稳定在1600万亩左右。在全省率先建成省级粮食高产创建示范方37个、面积268万亩,其中10万亩以上11个,数量全省第一。稳粮,政策组合拳频出,《关于开展“吨半粮”生产能力建设工作的意见》《“吨半粮”生产能力建设考核奖励办法》等,一系列含金量高、针对性强的文件相继印发。“吨半粮”创建被纳入全市高质量发展综合考核。稳粮,舍得投入真金白银,市财政连续3年、每年列支1亿元专项资金,每个县市区每年配套1000万元以上,支持“吨半粮”创建。抢抓机遇
天衢新区建设高起点推进

  5月16日,天衢新区重点项目集中开工(入驻)活动举行,12个项目总投资138.72亿元。“这些项目涉及基础设施、装备制造、科技创新等领域,既是新区坚持项目为王、高质量招商引资的丰硕成果,也是抢抓机遇、跑出‘天衢速度’的生动实践。”天衢新区筹建指挥部有关负责人说。
  25条政策措施支持天衢新区高质量发展。2022年5月18日,德州市人民政府印发《关于支持德州天衢新区高质量发展的若干政策措施》,从创新运行体制机制、鼓励科技创新、推动产业升级、提升城市能级、扩大开放合作、加强要素保障等6个方面,提出25条支持政策,高标准、高起点、高水平建设天衢新区。
  2021年11月,经省政府同意,《德州天衢新区发展规划》印发实施,德州天衢新区作为省级新区试点,是省委、省政府交给德州的重大战略任务,是打造山东省对接京津冀“桥头堡”的重要平台,将有效统筹生产、生活、生态三大空间,更好促进人才、资金、信息等要素资源跨区域流动,打造对接京津冀协同发展先行区、鲁北智慧活力新城区、新能源新材料产业示范基地。
  抢抓机遇,贵在行动。德州市第十六次党代会提出,举全市之力建设天衢新区,按照“一年破题起势、三年快速发展、五年取得突破”目标,打造科技创新新引擎、现代城市新标杆、改革开放新平台、绿色低碳新示范。德州市“两会”提出,加快启动核心区建设,实施“十大重点工程”,推动“六大板块崛起”。
  为加快推进天衢新区建设,德州市委成立了新区筹备建设工作领导小组和办公室,对重点项目建设实行“挂图作战”。目前,邀请知名院士团队编制完成了新区核心区城市设计。城市设计以生长式、人本型规划为设计理念,将绿色、活力和创新融入城市建设。目前,按照城市设计,正加快核心区建设。
狠抓工业
打造先进制造业强市

  经过长期努力,德州工业家底日渐厚实:在国家统计的41个行业大类、201个行业中类里,德州分别有33个和133个;上市企业11家,居全省第7位。
  面对高质量发展要求,如何在工业经济上再提升、再突破?德州提出,把先进制造业作为核心选项、头号工程,列为“五个走在前”的头号任务。
  ——持续深化产业链链长制。靶向聚焦,做优做强集成电路、高端装备、食品加工等11条关键产业链,以培育链主企业为核心、上下游融通为主线,打造一批具有德州特色、在全省乃至全国有影响力的产业链,形成百亿级、五百亿级、千亿级产业梯次发展格局。
  ——全力抓一批立市立县大企业。集聚全市资源向11条关键产业链倾斜,建立财政、土地、投融资等保障机制。积极对接国内顶尖投行、大院大所、标杆企业、先进地区,引进项目、资金、技术、人才等资源,为11条关键产业链注入源头活水。着力打造以链主企业为主导、上下游协作联动、产业链配套延伸的优质特色产业集群。
  ——全力抓一批支撑带动强的大项目。加快“工业企业50强”和“创新型高成长企业50强”培育。支持骨干企业通过上市、并购、联合等做大做强、跨越登峰。支持企业争当细分市场冠军,深化“主办行+中期流动资金贷款”模式推广,让流动资金贷款匹配“专精特新”中小企业生产经营周期,缓解贷款短期化、倒贷成本高风险大难题。支持“种子”企业梯次升级,分四级逐步建立联动的“种子库”,每年滚动培育四级“种子”企业100家,促进中小企业“春笋拔节”,加快形成生态优良的“热带雨林”。
  ——持续加大政策供给。相继出台“先进制造业强市25条”“助企开门红九类政策”以及第二批助企发展政策清单。出台现代产业人才支撑计划、人才政策“黄金30条”及升级版,印发《德州市新时代人才强市建设三年行动计划(2022—2024年)》等文件,打造以“聚才十策”为核心的新时代人才强市建设布局暨人才新政4.0版本。
  ——精准服务为企业纾困解难。坚持“要素跟着项目走”,针对市级以上重点技改项目提供全生命周期要素保障。持续深化首席政府服务官制度,做好惠企政策的宣传员、企业诉求的信息员、企业发展的服务员。开通“德链汇”企业供需快捷对接线上平台。深化“放管服”改革,推出15条便民利企措施,强力推进助企纾困。组织117支金融辅导队对接全市3881家金融辅导企业,落实融资需求、宣讲惠企政策。

①德州城区
②山东省粮食机收减损技能大比武活动齐河赛区比赛现场
③高铁飞驰过广袤的田野
④山东有研半导体材料有限公司一期项目生产车间
⑤德州市应用技术研究院项目着力打通从创新研发到产业化的通道
⑥奇瑞新能源汽车齐河分公司工人正在组装车辆
⑦德州建设80万亩高标准农田,粮食总产连续13年超20亿斤,实现“十九连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