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了黄河入海口更多鸟飞鱼跃

——记山东黄河三角洲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科研中心

2022-05-19 作者: 贾瑞君 李广寅 来源: 大众日报
  □记者 魏东 报道   黄河三角洲风光。
  ◆“中国东方白鹳之乡”“中国黑嘴鸥之乡”“年轻的湿地、珍禽的乐园”“鸟类的国际机场”……地处黄河尾闾的东营,有着诸多响当当的城市名片。
  闪亮的名片背后,凝聚着黄河口几代科研人员夜以继日的辛苦付出。在今年5月22日国际生物多样性日到来之际,记者走进山东黄河三角洲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科研中心,走到科研人员身边,感受他们对黄河入海口这片土地的挚爱与珍惜,记录下他们为保护黄河口生物多样性付出的努力片段,以飨读者。
  □ 本报记者 贾瑞君 李广寅
   本报通讯员 任 强

把根扎在黄河口
  自23岁踏入黄河三角洲这片广袤的新生地,如今已年逾半百的吕卷章,依然在黄河尾闾默默地守护着。
  “一辈子就在一个岗位,干了这一件事,但愿能把它保护好。”提及自己的工作,身为山东黄河三角洲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管理委员会工会主席的吕卷章向记者打趣说道。而这句话,也映衬了山东黄河三角洲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科研中心所有成员的口号——把根扎在黄河口。
  “放眼望去,那么多珍稀的鸟儿,那么壮美的景色,我当时就暗下决心,一定要竭尽所能保护好它!”回忆起第一次看到黄河入海口的情景,吕卷章依然难以忘怀,这也是让他和他的科研团队孜孜不倦,把青春和智慧洒在广袤的黄河入海口的动力和原因。
  正是源于这份热爱和责任,每次在接到科研任务后,吕卷章就背起望远镜和水壶,拿上几个馒头和几块咸菜疙瘩,和同事们一起,义无反顾地踏入芦苇荡深处,不断探索着这片古老而年轻的土地,为申请建立保护区提供了可靠的数据支撑。
  1990年10月,保护区正式成立,次年成为省级自然保护区;1992年,国家批准成立黄河三角洲国家级自然保护区。一系列的消息传来,吕卷章和同事们充满了干劲儿,也让他们扎根黄河口的意志更为坚定。
  近年来,为规范和提升保护区的管理水平,科研中心开创性地编制了《山东黄河三角洲国家级自然保护区详细规划(2014-2020年)》,详细规化了湿地保护与修复的范围、措施,开创了全国自然保护区详规编制先河。围绕生态保护与修复,他们参与高水平编制《山东黄河三角洲国家级自然保护区湿地保护与修复专项规划》,系统谋划推进自然保护区生态保护与修复,科学研究与监测等工作,为黄河三角洲的生态保护和修复提供了指导和方向。
摸清保护区“家底”
  起初,受人力和物力限制,保护区有多少“家底”,没人能确切知道,而这给保护区的保护和发展带来了很大的困扰。
  于是,科研中心的人员迅速行动,两人一组开展了第一次的“摸清家底行动”,一天步行几十公里是常有的事。通过系统调查,对取得的大量资料和研究成果进行整理,1996年12月编纂并出版了《黄河三角洲自然保护区综合科学考察研究》,被科技部授予科技进步三等奖,这是当时东营市第一次获得最高级别的国家奖项。
  在广袤的芦苇丛中开展工作,风险和挑战也无时无刻不在。“2006年7月25日,下午2点……当我正在望远镜内寻找黑嘴鸥时,同事朱书玉戳了戳我,我放下望远镜,看到黑沉沉的天就像要崩塌下来,我才意识到,暴风雨马上就来了。不一会儿,大雨倾盆而下,潮沟变成了水沟,朱书玉游过去后,让我把书包扔过去,将旱鸭子的我拉了过去……”这是于海玲的工作日记的一个片段,像这样的危险经历,每个科研中心的人员几乎都经历过。
  “我们每隔几年就会摸一次‘家底’,就跟我们老百姓过日子一样,既想知道自己挣了多少钱,又想明年多挣点,我们也想不断厚实自己的‘家底’。”科研中心负责人周立城说。
  这些年来,科研中心始终把开展科研调查作为工作重心之一,系统开展了黄渤海水鸟、迁徙白鹤、越冬鹤类等同步调查工作,全面开展珍稀濒危水鸟东方白鹳、黑嘴鸥、丹顶鹤繁殖期野外调查与环志工作。最新统计数据显示,保护区内迁徙鸻鹬类水鸟79种18万只,迁徙白鹤种群2356只,越冬白鹤达254只,越冬丹顶鹤达137只,成为我国白鹤第二大越冬地,丹顶鹤越冬最北界。
  同时,湿地生物稳定增长,浮游动物种类由2017年的13种增加到2020年的24种,大型底栖动物种类稳定、生物量2017年以后逐步增高,黄河口海域鱼虾类生物近5年来群落结构相对稳定,2020年鱼卵和仔鱼密度明显增加。
助力国家公园创建
  保护区的生物一代接一代延续着生命,科研中心的使命也在一代接一代传承。
  2014年,科研中心迎来了赵亚杰和王安东两位博士。“刚来的时候,自己像只活泼的小鸟。”回想起刚参加工作的场景,赵亚杰告诉记者,她每天天不亮就跑进保护区看各种鸟,每当看到成群鸟儿飞翔蓝天,她自己也跟着兴奋起来。这成群的鸟儿,也成让他们下定了决心在这片土地上做一个“卫士”。
  对于保护区内的物种,经过多年探索,科研中心也有了自己的路子。根据生态位、边缘效应理论,他们实施生物多样性工程,先后进行了鸟类栖息岛建设、东方白鹳栖息地保护改善工程、生态廊道建设等一系列试验,以东方白鹳等为旗舰种的鸟类种类、数量均大幅度增加,中国野生动物保护协会授予东营市“中国东方白鹳之乡”“中国黑嘴鸥之乡”称号;以大型底栖动物为旗舰种类的水下生物得到有效保护和恢复,试验区内大型底栖动物从无到有拓殖已达23种等等,取得了显著成效。
  针对互花米草防治,科研中心通过学习研究互花米草生长的基本原理,提出了互花米草分区治理对策和治理工程方案。与中国科学院烟台海岸带研究所合作研发了潮间带简易高效的生态围堰工程技术,构建了黄河三角洲互花米草的“刈割+梯田式围淹”最佳治理方案。除此之外,科研团队还承担着盐地碱蓬修复、海草床修复、底栖生物增殖等工作,力争用3到5年的时间,使黄河入海口的湿地生态保护工作取得阶段性成果。
  互花米草入侵,也让科研中心科技人员认识到了立足黄河下游,加快自然保护地优化整合,推进黄河口国家公园建设的重要性。
  为积极推进黄河口国家公园建设工作,科研中心及相关部门积极完善提升黄河口国家公园总体规划、生态保护与修复专项规划、水系连通规划,编制黄河口国家公园生态保护修复、自然教育和游憩体验等5个专项规划,建立健全国家公园规划体系,规范提升保护管理水平,以期加快实现黄河口国家公园“率先验收、率先批复、率先设立”的目标。
  “没有人比我们更了解这片土地。这儿是中国最完整、最广阔、最丰富的湿地生态系统,在这里建设国家公园实至名归。” 周立城信心满满。
  ◆“中国东方白鹳之乡”“中国黑嘴鸥之乡”“年轻的湿地、珍禽的乐园”“鸟类的国际机场”……地处黄河尾闾的东营,有着诸多响当当的城市名片。
  闪亮的名片背后,凝聚着黄河口几代科研人员夜以继日的辛苦付出。在今年5月22日国际生物多样性日到来之际,记者走进山东黄河三角洲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科研中心,走到科研人员身边,感受他们对黄河入海口这片土地的挚爱与珍惜,记录下他们为保护黄河口生物多样性付出的努力片段,以飨读者。
  □ 本报记者 贾瑞君 李广寅
   本报通讯员 任 强

把根扎在黄河口
  自23岁踏入黄河三角洲这片广袤的新生地,如今已年逾半百的吕卷章,依然在黄河尾闾默默地守护着。
  “一辈子就在一个岗位,干了这一件事,但愿能把它保护好。”提及自己的工作,身为山东黄河三角洲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管理委员会工会主席的吕卷章向记者打趣说道。而这句话,也映衬了山东黄河三角洲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科研中心所有成员的口号——把根扎在黄河口。
  “放眼望去,那么多珍稀的鸟儿,那么壮美的景色,我当时就暗下决心,一定要竭尽所能保护好它!”回忆起第一次看到黄河入海口的情景,吕卷章依然难以忘怀,这也是让他和他的科研团队孜孜不倦,把青春和智慧洒在广袤的黄河入海口的动力和原因。
  正是源于这份热爱和责任,每次在接到科研任务后,吕卷章就背起望远镜和水壶,拿上几个馒头和几块咸菜疙瘩,和同事们一起,义无反顾地踏入芦苇荡深处,不断探索着这片古老而年轻的土地,为申请建立保护区提供了可靠的数据支撑。
  1990年10月,保护区正式成立,次年成为省级自然保护区;1992年,国家批准成立黄河三角洲国家级自然保护区。一系列的消息传来,吕卷章和同事们充满了干劲儿,也让他们扎根黄河口的意志更为坚定。
  近年来,为规范和提升保护区的管理水平,科研中心开创性地编制了《山东黄河三角洲国家级自然保护区详细规划(2014-2020年)》,详细规化了湿地保护与修复的范围、措施,开创了全国自然保护区详规编制先河。围绕生态保护与修复,他们参与高水平编制《山东黄河三角洲国家级自然保护区湿地保护与修复专项规划》,系统谋划推进自然保护区生态保护与修复,科学研究与监测等工作,为黄河三角洲的生态保护和修复提供了指导和方向。
摸清保护区“家底”
  起初,受人力和物力限制,保护区有多少“家底”,没人能确切知道,而这给保护区的保护和发展带来了很大的困扰。
  于是,科研中心的人员迅速行动,两人一组开展了第一次的“摸清家底行动”,一天步行几十公里是常有的事。通过系统调查,对取得的大量资料和研究成果进行整理,1996年12月编纂并出版了《黄河三角洲自然保护区综合科学考察研究》,被科技部授予科技进步三等奖,这是当时东营市第一次获得最高级别的国家奖项。
  在广袤的芦苇丛中开展工作,风险和挑战也无时无刻不在。“2006年7月25日,下午2点……当我正在望远镜内寻找黑嘴鸥时,同事朱书玉戳了戳我,我放下望远镜,看到黑沉沉的天就像要崩塌下来,我才意识到,暴风雨马上就来了。不一会儿,大雨倾盆而下,潮沟变成了水沟,朱书玉游过去后,让我把书包扔过去,将旱鸭子的我拉了过去……”这是于海玲的工作日记的一个片段,像这样的危险经历,每个科研中心的人员几乎都经历过。
  “我们每隔几年就会摸一次‘家底’,就跟我们老百姓过日子一样,既想知道自己挣了多少钱,又想明年多挣点,我们也想不断厚实自己的‘家底’。”科研中心负责人周立城说。
  这些年来,科研中心始终把开展科研调查作为工作重心之一,系统开展了黄渤海水鸟、迁徙白鹤、越冬鹤类等同步调查工作,全面开展珍稀濒危水鸟东方白鹳、黑嘴鸥、丹顶鹤繁殖期野外调查与环志工作。最新统计数据显示,保护区内迁徙鸻鹬类水鸟79种18万只,迁徙白鹤种群2356只,越冬白鹤达254只,越冬丹顶鹤达137只,成为我国白鹤第二大越冬地,丹顶鹤越冬最北界。
  同时,湿地生物稳定增长,浮游动物种类由2017年的13种增加到2020年的24种,大型底栖动物种类稳定、生物量2017年以后逐步增高,黄河口海域鱼虾类生物近5年来群落结构相对稳定,2020年鱼卵和仔鱼密度明显增加。
助力国家公园创建
  保护区的生物一代接一代延续着生命,科研中心的使命也在一代接一代传承。
  2014年,科研中心迎来了赵亚杰和王安东两位博士。“刚来的时候,自己像只活泼的小鸟。”回想起刚参加工作的场景,赵亚杰告诉记者,她每天天不亮就跑进保护区看各种鸟,每当看到成群鸟儿飞翔蓝天,她自己也跟着兴奋起来。这成群的鸟儿,也成让他们下定了决心在这片土地上做一个“卫士”。
  对于保护区内的物种,经过多年探索,科研中心也有了自己的路子。根据生态位、边缘效应理论,他们实施生物多样性工程,先后进行了鸟类栖息岛建设、东方白鹳栖息地保护改善工程、生态廊道建设等一系列试验,以东方白鹳等为旗舰种的鸟类种类、数量均大幅度增加,中国野生动物保护协会授予东营市“中国东方白鹳之乡”“中国黑嘴鸥之乡”称号;以大型底栖动物为旗舰种类的水下生物得到有效保护和恢复,试验区内大型底栖动物从无到有拓殖已达23种等等,取得了显著成效。
  针对互花米草防治,科研中心通过学习研究互花米草生长的基本原理,提出了互花米草分区治理对策和治理工程方案。与中国科学院烟台海岸带研究所合作研发了潮间带简易高效的生态围堰工程技术,构建了黄河三角洲互花米草的“刈割+梯田式围淹”最佳治理方案。除此之外,科研团队还承担着盐地碱蓬修复、海草床修复、底栖生物增殖等工作,力争用3到5年的时间,使黄河入海口的湿地生态保护工作取得阶段性成果。
  互花米草入侵,也让科研中心科技人员认识到了立足黄河下游,加快自然保护地优化整合,推进黄河口国家公园建设的重要性。
  为积极推进黄河口国家公园建设工作,科研中心及相关部门积极完善提升黄河口国家公园总体规划、生态保护与修复专项规划、水系连通规划,编制黄河口国家公园生态保护修复、自然教育和游憩体验等5个专项规划,建立健全国家公园规划体系,规范提升保护管理水平,以期加快实现黄河口国家公园“率先验收、率先批复、率先设立”的目标。
  “没有人比我们更了解这片土地。这儿是中国最完整、最广阔、最丰富的湿地生态系统,在这里建设国家公园实至名归。” 周立城信心满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