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大众日报  >  文化

想起了《论语》“樊迟问稼”

2022-05-10 作者: 周学泽 来源: 大众日报
  □ 周学泽

  五一假期刚过,教育部印发《义务教育课程方案》,将劳动课程从原本的综合实践活动课程中完全独立出来,要求9月起中小学生要学习洗菜,学会蒸煮、炖汤、炒菜、修理家电,体验种植蔬菜、饲养家禽等劳动技能。
  正式将劳动技能列为中小学独立课程,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人生在世,掌握烹饪、种养等劳动技能是必要的,正如恩格斯所指出的:“人们首先必须吃、喝、住、穿,然后才能从事政治、科学、艺术、宗教等”,因此,说生火做饭等技能是头等大事并不为过。但长期以来,劳动课在学校教育中似乎可有可无,或者不设课,或者常常被挤占。
  劳动技能教育的弱化,与劳动课不被列入升学考试科目直接有关,背后则是社会分工的不同。因为社会分工,有一部分人专门从事农业,一部分人专门从事餐饮等服务业,再加上农业科技的发展,这就“解放”了很多人,可以从事其他行业。具体到家庭,有的父母比较溺爱孩子,或者考虑到燃气安全等问题,没有及时让孩子学习做饭等劳动技能。但无论社会再怎么分工,谁都无法否认烹饪、种植养殖等劳动技能对一个人的重要性,即使成了科学家,也得操心一日三餐;如果成了政治家,管理农业得懂农业。
  劳动技能教育的长期弱化,更深层次的原因是思想上的。我国古代传统文化中,轻视劳动技能的思想比较深厚,所谓“万般皆下品,惟有读书高”,反映到今天就是特别重视分数。
  儒家思想作为我国传统文化的主题,其主要代表人物孔子和孟子,都不是很重视劳动技能。孔子很重视饮食规矩和菜肴之美,《论语·乡党》:“斋必变食,居必迁坐。食不厌精,脍不厌细。”但他却轻视食物的生产劳作。《论语·子路》篇记载:樊迟请学稼,子曰:“吾不如老农。”请学为圃,曰:“吾不如老圃。”樊迟出。子曰:“小人哉,樊须也!上好礼,则民莫敢不敬;上好义,则民莫敢不服;上好信,则民莫敢不用情。夫如是,则四方之民襁负其子而至矣,焉用稼?”孔子不但避答学生的问话,还说学生是“小人”。
  孟子也不重视劳动技能。《孟子·梁惠王章句上》篇载:君子之于禽兽也,见其生,不忍见其死;闻其声,不忍食其肉。是以君子远庖厨也。孟子用“君子远庖厨”劝诫齐宣王实行仁政,但他轻视炒菜做饭的态度也表露无遗,即“君子”是不干这种活的。
  此外,《论语·子张》中一句“学而优则仕”的误读,对后世影响很大,此篇“子夏曰:仕而优则学,学而优则仕。”这句话中的“优”,是优裕之意,就是有余力,故这句话本义是:做官如果有余力的话应该去读点书,读书如果有余力的话就应该出仕。但前半句,后人很少注意到,而将注意力集中在后半句,并将其理解为“学习好了就可以做官”。当然,这句话被误解,也是有原因的,因为孔子的核心思想是“仁”,要求统治者要用“仁政”治国,属于为官之学。这句话被误读后,读书人的重点就是功名,劳动技能反而不受重视。
  《论语·微子》的记录更有意思,这篇文章是讽刺孔子和弟子形象的,却被弟子收录其中。子路跟随老师孔子出行,落在队伍后面,正不知所往时碰到一位用杖除草的老人。子路侧立一旁,朝老人鞠了一躬,毕恭毕敬地问道:“您看见我的老师吗?”老人听后白了他一眼,道:“四体不勤,五谷不分,孰为夫子?”植其杖而芸。后世学者考证,大约到南宋之后,中国男人的典型形象,就成了弱不禁风的白面书生,但从《论语》记载来看,春秋时期,人们对儒家人物就有了缺乏体力劳动、不从事生产的印象。
  说孔孟思想不重视劳动生产,并不是一概否定儒家思想。儒家思想,包括孔子和孟子的思想中,有很多优秀的文化因子,而且是今天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重要源泉。孔子“民无信不立”等,意味着“诚信”;孔子“君子敬而无失,与人恭而有礼,四海之内皆兄弟也”,孟子“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等,意味着“友善”;孔子“政之急者,莫大乎使民富且寿也”等,意味着“富强”;孔子的“和为贵”“天人合一”“和而不同”等,意味着“和谐”,这些需要我们去传承并发扬光大,但同时,对孔孟和儒家思想要坚持历史唯物主义立场,坚持古为今用,去粗取精,去伪存真,因势利导。
  国以民为本,民以食为天。农业生产劳动、餐饮永远是人类赖以生存发展的基础性实践活动,上好《义务教育课程方案》中的劳动技能课,让青年学生懂一些农业生产常识,掌握一定的劳动技能,需要从思想的根源纠正错误的观念。
  □ 周学泽

  五一假期刚过,教育部印发《义务教育课程方案》,将劳动课程从原本的综合实践活动课程中完全独立出来,要求9月起中小学生要学习洗菜,学会蒸煮、炖汤、炒菜、修理家电,体验种植蔬菜、饲养家禽等劳动技能。
  正式将劳动技能列为中小学独立课程,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人生在世,掌握烹饪、种养等劳动技能是必要的,正如恩格斯所指出的:“人们首先必须吃、喝、住、穿,然后才能从事政治、科学、艺术、宗教等”,因此,说生火做饭等技能是头等大事并不为过。但长期以来,劳动课在学校教育中似乎可有可无,或者不设课,或者常常被挤占。
  劳动技能教育的弱化,与劳动课不被列入升学考试科目直接有关,背后则是社会分工的不同。因为社会分工,有一部分人专门从事农业,一部分人专门从事餐饮等服务业,再加上农业科技的发展,这就“解放”了很多人,可以从事其他行业。具体到家庭,有的父母比较溺爱孩子,或者考虑到燃气安全等问题,没有及时让孩子学习做饭等劳动技能。但无论社会再怎么分工,谁都无法否认烹饪、种植养殖等劳动技能对一个人的重要性,即使成了科学家,也得操心一日三餐;如果成了政治家,管理农业得懂农业。
  劳动技能教育的长期弱化,更深层次的原因是思想上的。我国古代传统文化中,轻视劳动技能的思想比较深厚,所谓“万般皆下品,惟有读书高”,反映到今天就是特别重视分数。
  儒家思想作为我国传统文化的主题,其主要代表人物孔子和孟子,都不是很重视劳动技能。孔子很重视饮食规矩和菜肴之美,《论语·乡党》:“斋必变食,居必迁坐。食不厌精,脍不厌细。”但他却轻视食物的生产劳作。《论语·子路》篇记载:樊迟请学稼,子曰:“吾不如老农。”请学为圃,曰:“吾不如老圃。”樊迟出。子曰:“小人哉,樊须也!上好礼,则民莫敢不敬;上好义,则民莫敢不服;上好信,则民莫敢不用情。夫如是,则四方之民襁负其子而至矣,焉用稼?”孔子不但避答学生的问话,还说学生是“小人”。
  孟子也不重视劳动技能。《孟子·梁惠王章句上》篇载:君子之于禽兽也,见其生,不忍见其死;闻其声,不忍食其肉。是以君子远庖厨也。孟子用“君子远庖厨”劝诫齐宣王实行仁政,但他轻视炒菜做饭的态度也表露无遗,即“君子”是不干这种活的。
  此外,《论语·子张》中一句“学而优则仕”的误读,对后世影响很大,此篇“子夏曰:仕而优则学,学而优则仕。”这句话中的“优”,是优裕之意,就是有余力,故这句话本义是:做官如果有余力的话应该去读点书,读书如果有余力的话就应该出仕。但前半句,后人很少注意到,而将注意力集中在后半句,并将其理解为“学习好了就可以做官”。当然,这句话被误解,也是有原因的,因为孔子的核心思想是“仁”,要求统治者要用“仁政”治国,属于为官之学。这句话被误读后,读书人的重点就是功名,劳动技能反而不受重视。
  《论语·微子》的记录更有意思,这篇文章是讽刺孔子和弟子形象的,却被弟子收录其中。子路跟随老师孔子出行,落在队伍后面,正不知所往时碰到一位用杖除草的老人。子路侧立一旁,朝老人鞠了一躬,毕恭毕敬地问道:“您看见我的老师吗?”老人听后白了他一眼,道:“四体不勤,五谷不分,孰为夫子?”植其杖而芸。后世学者考证,大约到南宋之后,中国男人的典型形象,就成了弱不禁风的白面书生,但从《论语》记载来看,春秋时期,人们对儒家人物就有了缺乏体力劳动、不从事生产的印象。
  说孔孟思想不重视劳动生产,并不是一概否定儒家思想。儒家思想,包括孔子和孟子的思想中,有很多优秀的文化因子,而且是今天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重要源泉。孔子“民无信不立”等,意味着“诚信”;孔子“君子敬而无失,与人恭而有礼,四海之内皆兄弟也”,孟子“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等,意味着“友善”;孔子“政之急者,莫大乎使民富且寿也”等,意味着“富强”;孔子的“和为贵”“天人合一”“和而不同”等,意味着“和谐”,这些需要我们去传承并发扬光大,但同时,对孔孟和儒家思想要坚持历史唯物主义立场,坚持古为今用,去粗取精,去伪存真,因势利导。
  国以民为本,民以食为天。农业生产劳动、餐饮永远是人类赖以生存发展的基础性实践活动,上好《义务教育课程方案》中的劳动技能课,让青年学生懂一些农业生产常识,掌握一定的劳动技能,需要从思想的根源纠正错误的观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