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大众日报  >  蹲点调查

消除“无形杀手”

——探访农村基层怎样预防一氧化碳中毒

2021-12-13 作者: 于新悦 王红军 来源: 大众日报
  图①:太河镇城子村村委会主任入户发放预防一氧化碳中毒明白纸。 图②③:巨野县应急管理局预防一氧化碳中毒宣传上街头、进村居。 图④:太河镇同古坪村党支部书记孙业开在村民家中安装一氧化碳报警器。 图⑤:太河镇一村民家中安装的一氧化碳报警器。 图⑥:太河镇包村干部在新村村民家中查看一氧化碳报警器安装情况并为村民讲解防范一氧化碳中毒常识。 (□记者 于新悦 王红军 报道)
  扫码查看 蹲点调查 专题报道
  □ 本报记者 于新悦 王红军

  冬季来临,随着气温逐渐下降,柴火炉子、煤炭炉子、土暖气等取暖方法纷纷上阵。这些取暖方式如果使用不当,极易导致一氧化碳中毒。记者在多地蹲点探访,看各地如何预防一氧化碳这一“无形杀手”。
  人防——
  一户一户地跑,面对面地讲解

  巨野县大义镇程庄村,一个只有200多人的自然村。11月9日,记者来到这个村时,一位村民说,村里用煤炉取暖的人少了,“自己家用的是空调,只在天气特别冷的时候用”。
  “村里的大喇叭都喊了,预防一氧化碳中毒。”70岁的段大娘说,村里发生过中毒事件,附近村里还发生过电褥子失火的情况,村民们基本上都不用了。
  “现在已进入冬季,特别是近日气温骤然下降,将会有居民用煤炉取暖,但由于部分群众特别是老年人安全意识淡薄,有的不舍得花钱安装烟囱,有的安装烟囱漏风漏气,极易造成一氧化碳中毒……”中午时分,村干部开始利用大喇叭宣传防一氧化碳中毒知识。
  程庄村跟齐庙村同属一个行政村,村党支部书记逯与海说,“每年一入冬就开始排查隐患,通过广播、发放明白纸、入户指导等措施,增强村民防范意识。”
  他说,整个行政村有390多户近1200人,常住人口300户,正在推广清洁取暖,比如以补贴的方式鼓励村民使用暖气机取暖。但是,仍有少部分群众沿用传统煤炭取暖的方式,就需要村里做好宣传工作,这也是年年在做的一项工作。“我们村‘两委’成员,一方面发放宣传页,一方面一户一户地跑,面对面地讲解,让村民认识到一氧化碳的危害。”
  一位村民说,村委会把防止一氧化碳中毒明白纸都贴到家了,他看了之后,把家里原来的旧烟囱拆了重新安装,并且接口处都用胶带封上,在家取暖保证安全。
  “大义镇是人口大镇,全镇大约2.7万户8.7万人,对安全生产尤其是防一氧化碳中毒,是逢会必讲、回回讲。”大义镇镇长王自坤说,他们有着惨痛教训,伤不起了。一是从源头上治理,推广清洁取暖,多用“电代煤”等方式取暖,二是多宣传、多入户排查。
  他说,大义镇形成了镇干部包村、村干部包片包户,无缝隙全覆盖责任机制,并要求对全部群众走访排查到位,填写提报一氧化碳中毒预防排查台账,涵盖重点人群姓名、取暖方式及联系方式,便于随时通知提醒。
  据不全统计,截至目前,大义镇走访排查农户2万多户,排查重点群体456户,发现安全隐患26条,并全部当场整改。12月6日,该镇还对辖区内7家经营场所进行排查,发现安全隐患11条,有8条当场整改。
  巨野县应急管理局应急保障和技术服务中心副主任赵灿说,当地实行领导干部帮包责任制,实行网格化管理,对辖区内居民和生产经营单位加大摸排力度,重点关注孤寡老人、空巢老人、残疾人、留守儿童等人群,各镇街对辖区重点户、重点人围绕燃煤炉、管道、房屋通风、器具等开展隐患排查,针对烟囱漏气、房屋通风不良、燃气具质量不过关等问题督促群众做好设备更换,安全取暖。目前,已发放明白纸17万多份,登门入户排查13万余户,有2900多户居民安装了一氧化碳报警器。
  物防——
  “挤”出资金为各家安上报警器

  12月2日,淄博市淄川区召开关于加快一氧化碳报警器安装工作推进会议。在前期为2.9万多户群众安装了一氧化碳报警器的基础上,要求各镇办、开发区确保春节前安装工作全部完成。
  12月10日,记者来到淄川区太河镇。这是淄川区面积最大、村庄最多的一个镇,地处偏远山区,冬天气温比城区要低不少,村民以烧煤炉取暖为主。
  在太河镇同古坪村,这些天党支部书记孙业开起床后要做的第一件工作,就是去自己负责片区的三十多户村民家中挨个转一圈,主要是检查一氧化碳报警器能否正常工作。
  孙业开入户时随身带着一个手提袋,里面装着小锤子、新的未拆包装的一氧化碳报警器、电池等,遇到报警器故障、电池没电,能顺手维修或更换。
  “婶子,来看看你家报警器。”随孙业开来到独居老人王思会家中,记者看到,炉子安放在客厅靠卧室的墙边,烟囱穿过卧室通到屋外,一氧化碳报警器就安在卧室接近天花板的墙上,离烟囱很近。
  孙业开踮起脚伸手按了一下报警器上的按钮,滴——的一声,上面的显示屏也亮了起来。“这就说明能正常工作。”她说。
  “要是报警器响了该怎么办来着?”孙业开问王思会。
  “一氧化碳到了一定浓度报警器才响。要是响了就把门打开,窗户打开,人出去,等不响了才能再进来。”王思会回答得头头是道。记者注意到,王思会老人家中张贴着《居民防范一氧化碳中毒安全明白纸》,旁边的2021年挂历上也印着如何防范一氧化碳中毒、温暖过冬的常识,是淄川区有关部门统一印制的。
  孙业开说,一进取暖季,镇、村就都召开了相关会议,镇村干部挨门挨户进行安全宣讲,发放了明白纸。
  一圈转下来,孙业开花了近一个小时,这时,村里其他干部也已检查完了自己的片区,几个人到办公室将各自的情况一汇总,随即,孙业开将“同古坪村平安”几个字发送到微信的工作群里。
  “南下册村平安”“南岳阴平安”“纱帽村平安”……在这个名为“太河镇村级工作群”的微信群里,每天早上,95个村的党支部书记都要“报平安”。太河镇采取村民主动报平安和村干部入户看望相结合的方式,使用智能手机的村民每天早上在村民群报送平安,对使用老年机的村民,村“两委”干部每天一早一晚两次到家中查看报警器、煤炉使用情况,并现场对发现的隐患进行整改。各村在确认无意外后,由村书记在镇微信工作群中报平安。
  太河镇副镇长王俊生告诉记者,这是为进一步压实责任,将责任落实到人。“我们每天对各村反馈平安情况进行跟进督导,对未开展入户走访和未及时报送平安的村进行通报批评,并扣除村书记业绩考评分。对工作开展不力的村,由镇纪委介入启动问责程序。”
  去年,淄川区政府出资,统一为各镇免费安装报警器,太河镇共安装了一万多个,对常住户基本实现全覆盖。王俊生介绍,各村留守老人较多,不少老人一到冬季就被子女接到城里过冬,这样的老人家里就不需再安装一氧化碳报警器。
  今年冬季,全镇进行摸排,集中采购了2100余个一氧化碳报警器和1.3万块电池,由镇村干部逐户进行了安装更换。新安装报警器的范围,根据群众意愿,将一些非常住户也纳入进来。王俊生说,这两千多个一氧化碳报警器和一万多块电池共花费了十多万元,都是镇上出资,从各项资金中“挤”出来。
  难点——
  防范中毒,“重点人群”最重要

  据统计,上一个供暖季,聊城市民热线接到群众反映使用清洁型煤炭、燃气取暖发生一氧化碳中毒的问题有210件,其中12月下旬及1月上旬为一氧化碳中毒事件发生较为集中的时段。
  从这些反映内容及部门调查回复结果分析,中毒原因主要有:一是清洁型煤炭取暖中毒,用户取暖设施安装、使用不规范,排烟筒堵塞、用煤量不当等,加之用户室内通风不畅,导致中毒事件发生;二是煤气取暖中毒、报警器故障、漏气时未报警;三是饭店就餐中毒,主要因火锅店木炭燃烧不充分及通风不畅所致。
  在大义镇,王自坤向记者总结了预防中毒的难点:一是老年人生活习惯不好改变,他们烧煤除了取暖还要烧水做饭;二是年龄较大的村民,使用电暖风取暖,有时候怕花钱不舍得用,就偷着用煤,安全排查时很难做到100%发现问题。
  太河镇政府工作人员表示,当地村民收入有限,留守老人居多,今年煤价高企,有些村民买价格便宜的煤烧,质量不好,烟很大,报警器很容易就响。还有一些老人记性不好,做不到每天开窗通风,存在安全隐患。
  不难看出,防范一氧化碳中毒,重点人群最重要。赵灿说,我们在往年发放明白纸、入户宣传的基础上,进一步利用新媒体对群众进行防范一氧化碳中毒知识宣传。“但是,我们利用微信公众号发布相关宣传视频、海报,阅读量只有几千人,没有更好的宣传方式。”
  “讲了不听,这是最令人头疼的事情。”赵灿说,我们探索以群众喜闻乐见的方式进行有效宣传。“我们编排了山东琴书《煤气中毒警钟鸣》,戏一唱就有人听了,尤其是老年人爱听,我们就通过微信群、大喇叭放……”
  截至目前,巨野县已在城区主要路口、镇驻地和634个行政村安装应急广播终端2710套,县镇村三级密切配合,在全县形成应急广播“一张网”。
  城乡接合部是容易疏忽的环节。赵灿说,这里住的大多是外来人口,比单纯的农村复杂,不好发放明白纸,容易形成“盲区”、“灯下黑”。因此,他们就通过各种工作群、环卫群、物业群进行“狂轰乱炸”式推送。
  现在,赵灿又开始排表、准备“赶集”了。“哪里有农村大集,我们就把舞台车开到那儿。”赵灿说,他们拿着各处集市时间表,请来演员,唱山东琴书《煤气中毒警钟鸣》:
  “搞预防要突出四个重点。”
  “哪四点?”
  “重点场所、重点人群、重点时节、重点检查。
  “说得好!”
  “留守儿童残疾和孤寡,
  还有那空巢老人你我他。
  咱们都是重点人群,
  重点保障重点抓……”
  而一氧化碳中毒的主要原因,是取暖方式。
  2019年2月21日,阳谷县十五里园镇朱坊村李某某家中,因烧地暖导致吸入过多一氧化碳中毒,致李某某(男,61岁)等四人死亡。
  11月10日,记者来到朱坊村,64岁的村民李明昌说,他们最早是烧煤球取暖,前些年从外地学会了用地暖,就是在屋里挖坑烧柴火取暖,但是中毒事故发生后,地暖方式被取缔了。他自己家用电取暖,还有的村民用煤炉取暖。
  现在,大义镇有20个村实行了清洁取暖,主要是“电代煤”。在谷庄村,村民谷传祥说,“自己家本来烧的是土暖气,一年要买2吨多煤。现在使用的是2台碳纤维电暖器,有专门的电线线路,老人在家用一台,等孩子回来了用另外一台。”
  朱坊村有600多户1974人,常住人口在500户左右。村党支部书记杨召文说,他们村实行“电代煤”的村民有420户,其他村民购买了20多吨清洁煤,有的是煤球,有的是大蜂窝煤。过去的地暖,已经全部取缔了。
  太河镇地处偏远山区,下辖95个村,位置分散,最远的村离镇政府26公里,无集中供暖和气代煤条件,加之电代煤费用较高,群众使用意愿不强,目前全镇有34个村2000多户实现了空气能电代煤清洁取暖改造。
  防为上——
  根本出路在于提升农村供暖质量

  “古人说,防为上,救次之,戒为下。等有人员伤亡了,我们才受到警示教育,这样的代价太大了。”赵灿说,防一氧化碳中毒,人人有责,这是一个社会责任,从你我做起。
  “上门入户宣传,工作会很慢,但这是没有办法的办法。”赵灿说,预防工作做好了,真能避免一氧化碳中毒。“入户宣传,只能是今儿去了明儿去,勤勤恳恳、认认真真地去跑。村干部有优势,知道谁家里烧炉子谁家不烧炉子,对村里的情况熟。”
  报警器也不是安装之后就万事大吉,镇村干部还要做大量细致的工作。太河镇有村民称,“有一阵报警器天天响,气得我把它摘下来扔出去了。前几天镇上来换电池,又给我安上。”记者发现,大部分村民还没有自己花钱主动更换电池、保证报警器正常工作的意识。
  杨召文说,现在4名村干部,把整个村划成了4个片区,自己负责的片区有八九十户村民。“从20多天前开始,每天晚上8点多吃完饭,自己就跟媳妇一起,到这些村民家里去看看,就算是砸门也得进去看看,再嘱咐嘱咐点炉子的村民。”
  在他负责的片区,有20多户村民点炉子,转下来得一个多小时。“大喇叭喊一喊,村干部跑一跑,预防一氧化碳就不会出事。”杨召文说,细心了,就比较好一点。
  同时,入户检查也面临着难题。一位乡镇负责人说,我们只能是宣传和提醒。有少数村民家里烟囱漏粉漏气了,提醒他们更换新的,但是他们不愿意更换,有的老人还是一个人居住,很难劝说。而且,全镇这么多村民,每天晚上都去检查也不可能。
  “每一个生命都是鲜活的,尤其对于发生过事故的地方来说,党委政府应进行反思,分析漏洞在哪。”山东大学哲学与社会发展学院社会学系教授王忠武认为,防范一氧化碳中毒事件,“精准”二字很重要,应提高镇、村基层治理的科学性精准性,树立起忧患意识,进一步改变过去相对粗放的工作方式,力戒形式主义,针对各家各户的不同情形,作出相应的判断和指导。
  他建议,以政府为主体拿出专项资金,并吸纳部分社会资金,对农村一些困难家庭炉具、烟囱等进行统一替换和改造。
  王忠武说,从长远来看,着力点还在缩小城乡差距,改变城乡二元结构,通过提升农村发展水平,实现城乡公共服务均等化发展。通过集中供暖设施向农村延伸、清洁取暖替代等逐步提升农村供暖质量,使更多乡村居民与城市居民一样享受到优质公共服务,让农村群众温暖、安全过冬!
  □ 本报记者 于新悦 王红军

  冬季来临,随着气温逐渐下降,柴火炉子、煤炭炉子、土暖气等取暖方法纷纷上阵。这些取暖方式如果使用不当,极易导致一氧化碳中毒。记者在多地蹲点探访,看各地如何预防一氧化碳这一“无形杀手”。
  人防——
  一户一户地跑,面对面地讲解

  巨野县大义镇程庄村,一个只有200多人的自然村。11月9日,记者来到这个村时,一位村民说,村里用煤炉取暖的人少了,“自己家用的是空调,只在天气特别冷的时候用”。
  “村里的大喇叭都喊了,预防一氧化碳中毒。”70岁的段大娘说,村里发生过中毒事件,附近村里还发生过电褥子失火的情况,村民们基本上都不用了。
  “现在已进入冬季,特别是近日气温骤然下降,将会有居民用煤炉取暖,但由于部分群众特别是老年人安全意识淡薄,有的不舍得花钱安装烟囱,有的安装烟囱漏风漏气,极易造成一氧化碳中毒……”中午时分,村干部开始利用大喇叭宣传防一氧化碳中毒知识。
  程庄村跟齐庙村同属一个行政村,村党支部书记逯与海说,“每年一入冬就开始排查隐患,通过广播、发放明白纸、入户指导等措施,增强村民防范意识。”
  他说,整个行政村有390多户近1200人,常住人口300户,正在推广清洁取暖,比如以补贴的方式鼓励村民使用暖气机取暖。但是,仍有少部分群众沿用传统煤炭取暖的方式,就需要村里做好宣传工作,这也是年年在做的一项工作。“我们村‘两委’成员,一方面发放宣传页,一方面一户一户地跑,面对面地讲解,让村民认识到一氧化碳的危害。”
  一位村民说,村委会把防止一氧化碳中毒明白纸都贴到家了,他看了之后,把家里原来的旧烟囱拆了重新安装,并且接口处都用胶带封上,在家取暖保证安全。
  “大义镇是人口大镇,全镇大约2.7万户8.7万人,对安全生产尤其是防一氧化碳中毒,是逢会必讲、回回讲。”大义镇镇长王自坤说,他们有着惨痛教训,伤不起了。一是从源头上治理,推广清洁取暖,多用“电代煤”等方式取暖,二是多宣传、多入户排查。
  他说,大义镇形成了镇干部包村、村干部包片包户,无缝隙全覆盖责任机制,并要求对全部群众走访排查到位,填写提报一氧化碳中毒预防排查台账,涵盖重点人群姓名、取暖方式及联系方式,便于随时通知提醒。
  据不全统计,截至目前,大义镇走访排查农户2万多户,排查重点群体456户,发现安全隐患26条,并全部当场整改。12月6日,该镇还对辖区内7家经营场所进行排查,发现安全隐患11条,有8条当场整改。
  巨野县应急管理局应急保障和技术服务中心副主任赵灿说,当地实行领导干部帮包责任制,实行网格化管理,对辖区内居民和生产经营单位加大摸排力度,重点关注孤寡老人、空巢老人、残疾人、留守儿童等人群,各镇街对辖区重点户、重点人围绕燃煤炉、管道、房屋通风、器具等开展隐患排查,针对烟囱漏气、房屋通风不良、燃气具质量不过关等问题督促群众做好设备更换,安全取暖。目前,已发放明白纸17万多份,登门入户排查13万余户,有2900多户居民安装了一氧化碳报警器。
  物防——
  “挤”出资金为各家安上报警器

  12月2日,淄博市淄川区召开关于加快一氧化碳报警器安装工作推进会议。在前期为2.9万多户群众安装了一氧化碳报警器的基础上,要求各镇办、开发区确保春节前安装工作全部完成。
  12月10日,记者来到淄川区太河镇。这是淄川区面积最大、村庄最多的一个镇,地处偏远山区,冬天气温比城区要低不少,村民以烧煤炉取暖为主。
  在太河镇同古坪村,这些天党支部书记孙业开起床后要做的第一件工作,就是去自己负责片区的三十多户村民家中挨个转一圈,主要是检查一氧化碳报警器能否正常工作。
  孙业开入户时随身带着一个手提袋,里面装着小锤子、新的未拆包装的一氧化碳报警器、电池等,遇到报警器故障、电池没电,能顺手维修或更换。
  “婶子,来看看你家报警器。”随孙业开来到独居老人王思会家中,记者看到,炉子安放在客厅靠卧室的墙边,烟囱穿过卧室通到屋外,一氧化碳报警器就安在卧室接近天花板的墙上,离烟囱很近。
  孙业开踮起脚伸手按了一下报警器上的按钮,滴——的一声,上面的显示屏也亮了起来。“这就说明能正常工作。”她说。
  “要是报警器响了该怎么办来着?”孙业开问王思会。
  “一氧化碳到了一定浓度报警器才响。要是响了就把门打开,窗户打开,人出去,等不响了才能再进来。”王思会回答得头头是道。记者注意到,王思会老人家中张贴着《居民防范一氧化碳中毒安全明白纸》,旁边的2021年挂历上也印着如何防范一氧化碳中毒、温暖过冬的常识,是淄川区有关部门统一印制的。
  孙业开说,一进取暖季,镇、村就都召开了相关会议,镇村干部挨门挨户进行安全宣讲,发放了明白纸。
  一圈转下来,孙业开花了近一个小时,这时,村里其他干部也已检查完了自己的片区,几个人到办公室将各自的情况一汇总,随即,孙业开将“同古坪村平安”几个字发送到微信的工作群里。
  “南下册村平安”“南岳阴平安”“纱帽村平安”……在这个名为“太河镇村级工作群”的微信群里,每天早上,95个村的党支部书记都要“报平安”。太河镇采取村民主动报平安和村干部入户看望相结合的方式,使用智能手机的村民每天早上在村民群报送平安,对使用老年机的村民,村“两委”干部每天一早一晚两次到家中查看报警器、煤炉使用情况,并现场对发现的隐患进行整改。各村在确认无意外后,由村书记在镇微信工作群中报平安。
  太河镇副镇长王俊生告诉记者,这是为进一步压实责任,将责任落实到人。“我们每天对各村反馈平安情况进行跟进督导,对未开展入户走访和未及时报送平安的村进行通报批评,并扣除村书记业绩考评分。对工作开展不力的村,由镇纪委介入启动问责程序。”
  去年,淄川区政府出资,统一为各镇免费安装报警器,太河镇共安装了一万多个,对常住户基本实现全覆盖。王俊生介绍,各村留守老人较多,不少老人一到冬季就被子女接到城里过冬,这样的老人家里就不需再安装一氧化碳报警器。
  今年冬季,全镇进行摸排,集中采购了2100余个一氧化碳报警器和1.3万块电池,由镇村干部逐户进行了安装更换。新安装报警器的范围,根据群众意愿,将一些非常住户也纳入进来。王俊生说,这两千多个一氧化碳报警器和一万多块电池共花费了十多万元,都是镇上出资,从各项资金中“挤”出来。
  难点——
  防范中毒,“重点人群”最重要

  据统计,上一个供暖季,聊城市民热线接到群众反映使用清洁型煤炭、燃气取暖发生一氧化碳中毒的问题有210件,其中12月下旬及1月上旬为一氧化碳中毒事件发生较为集中的时段。
  从这些反映内容及部门调查回复结果分析,中毒原因主要有:一是清洁型煤炭取暖中毒,用户取暖设施安装、使用不规范,排烟筒堵塞、用煤量不当等,加之用户室内通风不畅,导致中毒事件发生;二是煤气取暖中毒、报警器故障、漏气时未报警;三是饭店就餐中毒,主要因火锅店木炭燃烧不充分及通风不畅所致。
  在大义镇,王自坤向记者总结了预防中毒的难点:一是老年人生活习惯不好改变,他们烧煤除了取暖还要烧水做饭;二是年龄较大的村民,使用电暖风取暖,有时候怕花钱不舍得用,就偷着用煤,安全排查时很难做到100%发现问题。
  太河镇政府工作人员表示,当地村民收入有限,留守老人居多,今年煤价高企,有些村民买价格便宜的煤烧,质量不好,烟很大,报警器很容易就响。还有一些老人记性不好,做不到每天开窗通风,存在安全隐患。
  不难看出,防范一氧化碳中毒,重点人群最重要。赵灿说,我们在往年发放明白纸、入户宣传的基础上,进一步利用新媒体对群众进行防范一氧化碳中毒知识宣传。“但是,我们利用微信公众号发布相关宣传视频、海报,阅读量只有几千人,没有更好的宣传方式。”
  “讲了不听,这是最令人头疼的事情。”赵灿说,我们探索以群众喜闻乐见的方式进行有效宣传。“我们编排了山东琴书《煤气中毒警钟鸣》,戏一唱就有人听了,尤其是老年人爱听,我们就通过微信群、大喇叭放……”
  截至目前,巨野县已在城区主要路口、镇驻地和634个行政村安装应急广播终端2710套,县镇村三级密切配合,在全县形成应急广播“一张网”。
  城乡接合部是容易疏忽的环节。赵灿说,这里住的大多是外来人口,比单纯的农村复杂,不好发放明白纸,容易形成“盲区”、“灯下黑”。因此,他们就通过各种工作群、环卫群、物业群进行“狂轰乱炸”式推送。
  现在,赵灿又开始排表、准备“赶集”了。“哪里有农村大集,我们就把舞台车开到那儿。”赵灿说,他们拿着各处集市时间表,请来演员,唱山东琴书《煤气中毒警钟鸣》:
  “搞预防要突出四个重点。”
  “哪四点?”
  “重点场所、重点人群、重点时节、重点检查。
  “说得好!”
  “留守儿童残疾和孤寡,
  还有那空巢老人你我他。
  咱们都是重点人群,
  重点保障重点抓……”
  而一氧化碳中毒的主要原因,是取暖方式。
  2019年2月21日,阳谷县十五里园镇朱坊村李某某家中,因烧地暖导致吸入过多一氧化碳中毒,致李某某(男,61岁)等四人死亡。
  11月10日,记者来到朱坊村,64岁的村民李明昌说,他们最早是烧煤球取暖,前些年从外地学会了用地暖,就是在屋里挖坑烧柴火取暖,但是中毒事故发生后,地暖方式被取缔了。他自己家用电取暖,还有的村民用煤炉取暖。
  现在,大义镇有20个村实行了清洁取暖,主要是“电代煤”。在谷庄村,村民谷传祥说,“自己家本来烧的是土暖气,一年要买2吨多煤。现在使用的是2台碳纤维电暖器,有专门的电线线路,老人在家用一台,等孩子回来了用另外一台。”
  朱坊村有600多户1974人,常住人口在500户左右。村党支部书记杨召文说,他们村实行“电代煤”的村民有420户,其他村民购买了20多吨清洁煤,有的是煤球,有的是大蜂窝煤。过去的地暖,已经全部取缔了。
  太河镇地处偏远山区,下辖95个村,位置分散,最远的村离镇政府26公里,无集中供暖和气代煤条件,加之电代煤费用较高,群众使用意愿不强,目前全镇有34个村2000多户实现了空气能电代煤清洁取暖改造。
  防为上——
  根本出路在于提升农村供暖质量

  “古人说,防为上,救次之,戒为下。等有人员伤亡了,我们才受到警示教育,这样的代价太大了。”赵灿说,防一氧化碳中毒,人人有责,这是一个社会责任,从你我做起。
  “上门入户宣传,工作会很慢,但这是没有办法的办法。”赵灿说,预防工作做好了,真能避免一氧化碳中毒。“入户宣传,只能是今儿去了明儿去,勤勤恳恳、认认真真地去跑。村干部有优势,知道谁家里烧炉子谁家不烧炉子,对村里的情况熟。”
  报警器也不是安装之后就万事大吉,镇村干部还要做大量细致的工作。太河镇有村民称,“有一阵报警器天天响,气得我把它摘下来扔出去了。前几天镇上来换电池,又给我安上。”记者发现,大部分村民还没有自己花钱主动更换电池、保证报警器正常工作的意识。
  杨召文说,现在4名村干部,把整个村划成了4个片区,自己负责的片区有八九十户村民。“从20多天前开始,每天晚上8点多吃完饭,自己就跟媳妇一起,到这些村民家里去看看,就算是砸门也得进去看看,再嘱咐嘱咐点炉子的村民。”
  在他负责的片区,有20多户村民点炉子,转下来得一个多小时。“大喇叭喊一喊,村干部跑一跑,预防一氧化碳就不会出事。”杨召文说,细心了,就比较好一点。
  同时,入户检查也面临着难题。一位乡镇负责人说,我们只能是宣传和提醒。有少数村民家里烟囱漏粉漏气了,提醒他们更换新的,但是他们不愿意更换,有的老人还是一个人居住,很难劝说。而且,全镇这么多村民,每天晚上都去检查也不可能。
  “每一个生命都是鲜活的,尤其对于发生过事故的地方来说,党委政府应进行反思,分析漏洞在哪。”山东大学哲学与社会发展学院社会学系教授王忠武认为,防范一氧化碳中毒事件,“精准”二字很重要,应提高镇、村基层治理的科学性精准性,树立起忧患意识,进一步改变过去相对粗放的工作方式,力戒形式主义,针对各家各户的不同情形,作出相应的判断和指导。
  他建议,以政府为主体拿出专项资金,并吸纳部分社会资金,对农村一些困难家庭炉具、烟囱等进行统一替换和改造。
  王忠武说,从长远来看,着力点还在缩小城乡差距,改变城乡二元结构,通过提升农村发展水平,实现城乡公共服务均等化发展。通过集中供暖设施向农村延伸、清洁取暖替代等逐步提升农村供暖质量,使更多乡村居民与城市居民一样享受到优质公共服务,让农村群众温暖、安全过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