省政协十二届常委会第十九次会议举行大会发言——

为弘扬齐鲁优秀文化建言献策

2021-10-29 作者: 魏然 来源: 大众日报
  □ 本报记者 魏然

  10月27日至28日,省政协十二届常委会第十九次会议在济南召开。围绕“大力弘扬齐鲁优秀文化”,张继民同志代表济宁市政协、王博常委代表九三学社省委会、安利国常委代表民盟界别、于晓怡委员代表对外友好界别、孙凤云常委、韩萌常委作大会发言。
  落实“两个结合” 打造“两创”高地
  张继民同志代表济宁市政协发言时说,新时代新征程,要对标对表习近平总书记“坚持把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国具体实际相结合、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相结合”这一宏大命题,扛起文化强省建设使命担当,当好推进“两个结合”的排头兵、主力军,奋力打造“两创”高地。
  要做好做深理论研究的文章,在系统推进上下功夫,在重点突破上下功夫,在涵养底蕴上下功夫,推进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深度融通。做好做深知行融合的文章,在相互结合中增强优秀传统文化新的时代生命力,塑造“孔子故里”“文化山东”“礼仪山东”“好客山东”时代品牌。做好做深教育内化的文章,构建优秀传统文化社会教育体系,实施优秀传统文化进机关、进家庭、进乡村、进企业、进社区,大力开展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大众普及工作。倾力打造儒学研究全球引领实力,论证建设孔子大学,把尼山世界儒学中心打造成世界文明交流互鉴的高端平台,在世界文明进步中增强话语权引领力。
振兴乡村文化 推动现代化转型
  王博常委代表九三学社省委会发言时说,目前,我省部分农村空心化、老龄化严重,文化建设尤其滞后。抓住了乡村文化振兴这个关键,就抓住了“牛鼻子”,为此建议:
  科学谋划推进,打造乡村文化振兴的“齐鲁样板”。要整体推进“五个振兴”,加强文化建设城乡统筹,提升田园综合体建设文化品位,突出齐鲁文化底蕴,重视农民传统习俗,保护乡土文化。
  推进乡村记忆工程,加强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利用。要定期开展农村文化遗产普查、传统村落普查,加大申报和保护工作力度,建立农村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制度,健全分类保护政策体系,推动发掘、保护、传承和利用。
  强化新时代先进文化引领,推动乡村文化现代化转型。开展新时代先进文化的教育和普及,使“四德工程”在农村落地扎根。以办好“中国农民丰收节”为突破口,引导乡村文化生活充满“仪式感”。打造乡土文化集中展示阵地,弘扬乡贤文化,提升文明乡村建设水平。
弘扬沂蒙精神 传承红色文化
  安利国常委代表民盟界别发言时说,沂蒙精神是中国共产党人精神谱系的重要组成部分,是齐鲁优秀传统文化的时代呈现,是伟大建党精神在齐鲁大地的具体呈现。“我们要深入研究沂蒙精神,阐发精神内涵,形成学用体系。”
  要立足伟大建党精神、齐鲁优秀传统文化、时代先进文化“三位一体”,深入阐释挖掘,提炼升华沂蒙精神内涵。立足传承红色文化,推动沂蒙精神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奏响赓续红色血脉的时代强音。立足讲好红色故事,打造具有新时代特点的文化精品,让红色基因融入血脉。立足“大沂蒙”意识,加大红色文化资源保护和利用,推动文旅深度融合发展。立足区域协同,实行省市统筹,加快推进沂蒙红色文化传承示范区建设。
  推动齐鲁优秀文化走出去 为世界文明交流互鉴贡献力量
  于晓怡委员代表对外友好界别发言时说,推动齐鲁优秀文化走出去,为世界文明交流互鉴贡献力量,既是一个文化大省向世界呈现自信的必然选择,也是新时代建设文化强省的责任与使命,为此建议:
  发挥齐鲁优秀文化独特优势,彰显思想文化、价值观念的独特魅力。要以坚定的文化自信、高度的文化自觉,挖掘儒家思想的丰富滋养,把优秀的文化基因阐释出来,传播出去。
  创新传播手段方法,为弘扬齐鲁优秀文化注入新动力。要大力支持以齐鲁优秀文化为题材的文艺精品创作,加强新媒体特别是自媒体平台规范管理,用海量流量开放的互联网为齐鲁优秀文化传播构建传播场域,打造在世界话语格局中有利发声的人才联合体、海外账号和传播高地。
  构建大文化格局,提高国际文化交流水平和传播能力。文化传播是长期复杂的系统工程,需要党委领导、政府主导、市场运作、社会参与,凝聚同频共振的力量,构建全方位、多层次、宽领域的对外传播格局。
政风政德先行 激活“一池春水”
  孙凤云常委建议,新形势下,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政德政风建设要先行。
  挖掘阐释齐鲁文化良法善治传统,汲取民族文化精髓,增强领导干部涵养政德的使命担当。领导干部要学习立德修身之道,做到明大德、守公德、严私德;学习博大情怀,自觉践行“穷则独善其身,达则兼济天下”的报国情怀;学习敢于担当的精神,学习古代先贤高尚的品格和气节风骨,培养高尚情操。
  抓住“关键少数”,完善工作机制,驰而不息加强干部队伍政德建设。发挥我省政德教育独特优势,将齐鲁优秀文化纳入全省党员干部教育培训规划,作为干部必修课。发挥政德在选人用人中的导向作用,将政德建设纳入考核评价体系,培育良好政治生态。
  以政德促民德,以政风促民风,打造新时代道德高地。建议提升我省“十四五”规划中的“四德”内容,提升善行义举四德榜、厚道鲁商等道德品牌影响力,把“道德高地”建设作为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重要途径。
  打造“文化山东”“美德山东”“诚信山东”“开放山东”
  韩萌常委建议,新形势下,必须大力弘扬齐鲁优秀文化,加快推进文化强省建设。
  充分挖掘齐鲁优秀文化丰富资源,打造“文化山东”。建议尽快成立省文化工作领导机构,全面加强省委对文化事业的领导;适时召开省委文化工作会议,科学谋划文化强省建设,打造新时代文化高地。
  大力提升新时代公民文明素质,打造“美德山东”。要大力弘扬“礼仪之邦”优秀传统,引导人们修身养性;大力弘扬自强不息、敬业乐群、孝老爱亲等传统美德,营造道德文明新气象。
  弘扬齐鲁诚信文化传统,打造“诚信山东”。要建设诚信政府,建设诚信社会,培育诚信公民,营造诚信厚道好风尚。
  虚心学习借鉴其他地区先进文化,打造“开放山东”。齐文化、海洋文化赋予山东开放包容的文化基因,值得深入挖掘阐释,发扬光大。要汲取其他国家和地区文化优点,不断提高对外开放水平,建设更加开放、更有活力、更有魅力的新山东。
  □ 本报记者 魏然

  10月27日至28日,省政协十二届常委会第十九次会议在济南召开。围绕“大力弘扬齐鲁优秀文化”,张继民同志代表济宁市政协、王博常委代表九三学社省委会、安利国常委代表民盟界别、于晓怡委员代表对外友好界别、孙凤云常委、韩萌常委作大会发言。
  落实“两个结合” 打造“两创”高地
  张继民同志代表济宁市政协发言时说,新时代新征程,要对标对表习近平总书记“坚持把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国具体实际相结合、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相结合”这一宏大命题,扛起文化强省建设使命担当,当好推进“两个结合”的排头兵、主力军,奋力打造“两创”高地。
  要做好做深理论研究的文章,在系统推进上下功夫,在重点突破上下功夫,在涵养底蕴上下功夫,推进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深度融通。做好做深知行融合的文章,在相互结合中增强优秀传统文化新的时代生命力,塑造“孔子故里”“文化山东”“礼仪山东”“好客山东”时代品牌。做好做深教育内化的文章,构建优秀传统文化社会教育体系,实施优秀传统文化进机关、进家庭、进乡村、进企业、进社区,大力开展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大众普及工作。倾力打造儒学研究全球引领实力,论证建设孔子大学,把尼山世界儒学中心打造成世界文明交流互鉴的高端平台,在世界文明进步中增强话语权引领力。
振兴乡村文化 推动现代化转型
  王博常委代表九三学社省委会发言时说,目前,我省部分农村空心化、老龄化严重,文化建设尤其滞后。抓住了乡村文化振兴这个关键,就抓住了“牛鼻子”,为此建议:
  科学谋划推进,打造乡村文化振兴的“齐鲁样板”。要整体推进“五个振兴”,加强文化建设城乡统筹,提升田园综合体建设文化品位,突出齐鲁文化底蕴,重视农民传统习俗,保护乡土文化。
  推进乡村记忆工程,加强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利用。要定期开展农村文化遗产普查、传统村落普查,加大申报和保护工作力度,建立农村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制度,健全分类保护政策体系,推动发掘、保护、传承和利用。
  强化新时代先进文化引领,推动乡村文化现代化转型。开展新时代先进文化的教育和普及,使“四德工程”在农村落地扎根。以办好“中国农民丰收节”为突破口,引导乡村文化生活充满“仪式感”。打造乡土文化集中展示阵地,弘扬乡贤文化,提升文明乡村建设水平。
弘扬沂蒙精神 传承红色文化
  安利国常委代表民盟界别发言时说,沂蒙精神是中国共产党人精神谱系的重要组成部分,是齐鲁优秀传统文化的时代呈现,是伟大建党精神在齐鲁大地的具体呈现。“我们要深入研究沂蒙精神,阐发精神内涵,形成学用体系。”
  要立足伟大建党精神、齐鲁优秀传统文化、时代先进文化“三位一体”,深入阐释挖掘,提炼升华沂蒙精神内涵。立足传承红色文化,推动沂蒙精神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奏响赓续红色血脉的时代强音。立足讲好红色故事,打造具有新时代特点的文化精品,让红色基因融入血脉。立足“大沂蒙”意识,加大红色文化资源保护和利用,推动文旅深度融合发展。立足区域协同,实行省市统筹,加快推进沂蒙红色文化传承示范区建设。
  推动齐鲁优秀文化走出去 为世界文明交流互鉴贡献力量
  于晓怡委员代表对外友好界别发言时说,推动齐鲁优秀文化走出去,为世界文明交流互鉴贡献力量,既是一个文化大省向世界呈现自信的必然选择,也是新时代建设文化强省的责任与使命,为此建议:
  发挥齐鲁优秀文化独特优势,彰显思想文化、价值观念的独特魅力。要以坚定的文化自信、高度的文化自觉,挖掘儒家思想的丰富滋养,把优秀的文化基因阐释出来,传播出去。
  创新传播手段方法,为弘扬齐鲁优秀文化注入新动力。要大力支持以齐鲁优秀文化为题材的文艺精品创作,加强新媒体特别是自媒体平台规范管理,用海量流量开放的互联网为齐鲁优秀文化传播构建传播场域,打造在世界话语格局中有利发声的人才联合体、海外账号和传播高地。
  构建大文化格局,提高国际文化交流水平和传播能力。文化传播是长期复杂的系统工程,需要党委领导、政府主导、市场运作、社会参与,凝聚同频共振的力量,构建全方位、多层次、宽领域的对外传播格局。
政风政德先行 激活“一池春水”
  孙凤云常委建议,新形势下,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政德政风建设要先行。
  挖掘阐释齐鲁文化良法善治传统,汲取民族文化精髓,增强领导干部涵养政德的使命担当。领导干部要学习立德修身之道,做到明大德、守公德、严私德;学习博大情怀,自觉践行“穷则独善其身,达则兼济天下”的报国情怀;学习敢于担当的精神,学习古代先贤高尚的品格和气节风骨,培养高尚情操。
  抓住“关键少数”,完善工作机制,驰而不息加强干部队伍政德建设。发挥我省政德教育独特优势,将齐鲁优秀文化纳入全省党员干部教育培训规划,作为干部必修课。发挥政德在选人用人中的导向作用,将政德建设纳入考核评价体系,培育良好政治生态。
  以政德促民德,以政风促民风,打造新时代道德高地。建议提升我省“十四五”规划中的“四德”内容,提升善行义举四德榜、厚道鲁商等道德品牌影响力,把“道德高地”建设作为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重要途径。
  打造“文化山东”“美德山东”“诚信山东”“开放山东”
  韩萌常委建议,新形势下,必须大力弘扬齐鲁优秀文化,加快推进文化强省建设。
  充分挖掘齐鲁优秀文化丰富资源,打造“文化山东”。建议尽快成立省文化工作领导机构,全面加强省委对文化事业的领导;适时召开省委文化工作会议,科学谋划文化强省建设,打造新时代文化高地。
  大力提升新时代公民文明素质,打造“美德山东”。要大力弘扬“礼仪之邦”优秀传统,引导人们修身养性;大力弘扬自强不息、敬业乐群、孝老爱亲等传统美德,营造道德文明新气象。
  弘扬齐鲁诚信文化传统,打造“诚信山东”。要建设诚信政府,建设诚信社会,培育诚信公民,营造诚信厚道好风尚。
  虚心学习借鉴其他地区先进文化,打造“开放山东”。齐文化、海洋文化赋予山东开放包容的文化基因,值得深入挖掘阐释,发扬光大。要汲取其他国家和地区文化优点,不断提高对外开放水平,建设更加开放、更有活力、更有魅力的新山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