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大众日报  >  文化

新词解

2021-09-27 作者: 李梦馨 来源: 大众日报
“佛媛”
  继“拼单名媛”走红后,“名媛”花样不断翻新,“校媛”“雪媛”尚让人眼花缭乱时,“佛媛”又粉墨登场。不禁令人好奇,礼佛、吃斋的僧侣生活是如何跟“名媛”二字挂上钩的?
  释义:顾名思义,指礼佛的“名媛”。特指抖音、小红书等社交平台上以抄经、拜佛、焚香、品茶等生活方式示人,打着“名媛”人设的网红。一个合格的“佛媛”,日常生活是这样的:在别墅或庄园喝个早茶,在出门拜访长辈前出一套护肤流程vlog,抄经书、临字帖、写扇面,弄香玩荷,看看《禅宗语言研究入门》;不管是否逢年过节,都要时不时地去趟寺庙拜佛,以示佛心。“佛媛”的每条视频下,都配备一些“佛言佛语”风格的文案,显出清净无为、高深出尘的格调,让她们在一众网红中显得格外“清新脱俗”。
  近义词:“拼单名媛”,指靠拼单购买奢侈品或奢华服务以借此假装名媛、晒高端生活的人。“雪媛”,以冰雪运动爱好者为人设的“名媛”。
  从“拼单名媛”,到“雪媛”,再到“佛媛”;从高端酒店,到雪场,再到佛堂,变的是“名媛”的名头、演出的背景板,不变的始终是炫耀的心。所谓这媛那媛,不过是一场场被消费主义套牢下的骗局。不过,让人大跌眼镜的是,“佛媛”这次精心选择了一个最出离自己人设的场地,佛门的清静似乎能抹去一些世俗意味,给自己增添些云淡风轻的气质。然而,刻意敞露的名牌logo,靠打玻尿酸塑造的“佛像”,却实实在在地将其中的荒诞暴露无遗。已经被污名化的“媛”与“佛”摆在一起,无疑成了一个具有十足讽刺意味的笑话。
  有专家分析,这些人设本质上都是炫富,用人设包装自己,用豪车、大牌包、好身材和易如反掌的轻松生活来营造出一种奢靡感,一部分被其吸引的观众,对此进行心理投射,将自己的冲动、愿望投射到她们身上。网红借此开始变现,完成套路的闭环。
  “佛媛”成为新的流量密码后,随之而来的便是接广告,卖周边。在这一点上,“佛媛”似乎无师自通,卖化妆品、卖衣服、卖保健品……甚至还有“开过光”的佛珠。看到好处之后,一些与“佛”本毫无关系的博主,也纷纷想沾一沾“佛媛”的光,在灵隐寺、法喜寺、普陀山等“网红地”打卡,轮流拍照当“佛媛”。变现行为使“佛媛”为什么会存在变得不难理解。毕竟,在流量时代,能博得关注才是王道,什么吸引眼球便展示什么,越是“不走寻常路”反倒能“出奇制胜”。但话说回来,“做一天‘佛媛’敲一天钟”终归行不通、走不长,这媛那媛真的可以歇歇了。
“社交牛杂症”
  社交问题,已经成了一种“病”,所谓的“病症”也愈分愈细。当“社交恐惧症”和“社交牛掰症”还不能完美匹配自身“症状”时,“社交牛杂症”便应运而生——
  释义:处于“社交牛掰症”和“社交恐惧症”之间,兼具“社交牛掰症”的放飞自我和“社交恐惧症”的羞赧。独自出门的时候害羞、礼貌、文静,和朋友出门的时候却完全不在意周围人的眼光,甚至能做出一些离谱的事情,在这两种状态间相互切换,来去自如。
  近义词:“社交恐惧症”,从医学上的社交焦虑障碍转化而来的热词,表现为在某些社交情境中不知如何应对,因此害怕社交、刻意与人群保持距离。
  “社交牛掰症”,在公众场合或与陌生人社交时,完全不在意别人的眼光,刻意做出一些尴尬的举动,在人群中自信表演自己的“与众不同”;不管和陌生人还是半熟不熟的人,都能游刃有余地交谈。
  “社交冷漠症”,本身并不害怕社交,能和别人聊起来,但基本不会走心,也不想和别人主动搭话,对别人的事不在乎、不关心,也完全不想让别人知道自己的事。
  人被切割成“社恐”和“社牛”的两极后,这两个词的含义也逐渐有滥用和泛用之嫌。凡在社交上有所不适,都解释为“社恐”;但凡行为稍有出格,就打成“社牛”。用词的泛滥,造成大量的“伪社恐”和“假社牛”的聚集。与其将“社恐”和“社牛”视作一种常态,倒不如将它们看作个别状态的片面套用。在此情况下,似乎更具有灵活性、有更多阐释空间的“社交牛杂症”“社交冷漠症”就出现了。
  某网友的发言很有典型性:“以前觉得自己是‘社交恐惧症’,后来发现自己其实也有点‘社交牛掰症’,现在终于找清楚自己的定位了,我是‘社交牛杂症’兼‘社交冷漠症’。”当代人急于为自己当前的状态寻找一种诠释,在茫然无着的社交困境下证明自己不是孤身一人,从而寻求一种认同。
  光明日报“青年说”曾发起一项网络调查,97%的参与者表示存在回避甚至恐惧社交的现象,2532名网友中仅69人认为自己没有社交问题。虽样本容量有限,但足以说明社交焦虑并非个体困境。至于引发群体性社交焦虑的原因,历来有多种解释:从熟人社会到陌生人社会的变革,独生子女一代的成长困境,以及社交媒体对现实人际交往的替代等等。
  回到“社交牛杂症”,在不同人面前的不同状态,某种程度上也是我们面对周遭环境、条件变化所采取的不同策略,背后也含有信息过载时代社交的高效率化追求。排斥掉无用关系、低效社交,维持好固定的亲密关系,从这个角度看,“社交牛杂症”的孪生姐妹“社交冷漠症”也有异曲同工之处。但不管社交“病”如何演变,“牛杂”也好,“冷漠”也罢,与其花费精力在如何归类上,不如回到问题的核心。人终归还是一种社会性动物,只有达到良好的交往状态,才能真正“药到病除”。          (□记者 李梦馨 整理)
“佛媛”
  继“拼单名媛”走红后,“名媛”花样不断翻新,“校媛”“雪媛”尚让人眼花缭乱时,“佛媛”又粉墨登场。不禁令人好奇,礼佛、吃斋的僧侣生活是如何跟“名媛”二字挂上钩的?
  释义:顾名思义,指礼佛的“名媛”。特指抖音、小红书等社交平台上以抄经、拜佛、焚香、品茶等生活方式示人,打着“名媛”人设的网红。一个合格的“佛媛”,日常生活是这样的:在别墅或庄园喝个早茶,在出门拜访长辈前出一套护肤流程vlog,抄经书、临字帖、写扇面,弄香玩荷,看看《禅宗语言研究入门》;不管是否逢年过节,都要时不时地去趟寺庙拜佛,以示佛心。“佛媛”的每条视频下,都配备一些“佛言佛语”风格的文案,显出清净无为、高深出尘的格调,让她们在一众网红中显得格外“清新脱俗”。
  近义词:“拼单名媛”,指靠拼单购买奢侈品或奢华服务以借此假装名媛、晒高端生活的人。“雪媛”,以冰雪运动爱好者为人设的“名媛”。
  从“拼单名媛”,到“雪媛”,再到“佛媛”;从高端酒店,到雪场,再到佛堂,变的是“名媛”的名头、演出的背景板,不变的始终是炫耀的心。所谓这媛那媛,不过是一场场被消费主义套牢下的骗局。不过,让人大跌眼镜的是,“佛媛”这次精心选择了一个最出离自己人设的场地,佛门的清静似乎能抹去一些世俗意味,给自己增添些云淡风轻的气质。然而,刻意敞露的名牌logo,靠打玻尿酸塑造的“佛像”,却实实在在地将其中的荒诞暴露无遗。已经被污名化的“媛”与“佛”摆在一起,无疑成了一个具有十足讽刺意味的笑话。
  有专家分析,这些人设本质上都是炫富,用人设包装自己,用豪车、大牌包、好身材和易如反掌的轻松生活来营造出一种奢靡感,一部分被其吸引的观众,对此进行心理投射,将自己的冲动、愿望投射到她们身上。网红借此开始变现,完成套路的闭环。
  “佛媛”成为新的流量密码后,随之而来的便是接广告,卖周边。在这一点上,“佛媛”似乎无师自通,卖化妆品、卖衣服、卖保健品……甚至还有“开过光”的佛珠。看到好处之后,一些与“佛”本毫无关系的博主,也纷纷想沾一沾“佛媛”的光,在灵隐寺、法喜寺、普陀山等“网红地”打卡,轮流拍照当“佛媛”。变现行为使“佛媛”为什么会存在变得不难理解。毕竟,在流量时代,能博得关注才是王道,什么吸引眼球便展示什么,越是“不走寻常路”反倒能“出奇制胜”。但话说回来,“做一天‘佛媛’敲一天钟”终归行不通、走不长,这媛那媛真的可以歇歇了。
“社交牛杂症”
  社交问题,已经成了一种“病”,所谓的“病症”也愈分愈细。当“社交恐惧症”和“社交牛掰症”还不能完美匹配自身“症状”时,“社交牛杂症”便应运而生——
  释义:处于“社交牛掰症”和“社交恐惧症”之间,兼具“社交牛掰症”的放飞自我和“社交恐惧症”的羞赧。独自出门的时候害羞、礼貌、文静,和朋友出门的时候却完全不在意周围人的眼光,甚至能做出一些离谱的事情,在这两种状态间相互切换,来去自如。
  近义词:“社交恐惧症”,从医学上的社交焦虑障碍转化而来的热词,表现为在某些社交情境中不知如何应对,因此害怕社交、刻意与人群保持距离。
  “社交牛掰症”,在公众场合或与陌生人社交时,完全不在意别人的眼光,刻意做出一些尴尬的举动,在人群中自信表演自己的“与众不同”;不管和陌生人还是半熟不熟的人,都能游刃有余地交谈。
  “社交冷漠症”,本身并不害怕社交,能和别人聊起来,但基本不会走心,也不想和别人主动搭话,对别人的事不在乎、不关心,也完全不想让别人知道自己的事。
  人被切割成“社恐”和“社牛”的两极后,这两个词的含义也逐渐有滥用和泛用之嫌。凡在社交上有所不适,都解释为“社恐”;但凡行为稍有出格,就打成“社牛”。用词的泛滥,造成大量的“伪社恐”和“假社牛”的聚集。与其将“社恐”和“社牛”视作一种常态,倒不如将它们看作个别状态的片面套用。在此情况下,似乎更具有灵活性、有更多阐释空间的“社交牛杂症”“社交冷漠症”就出现了。
  某网友的发言很有典型性:“以前觉得自己是‘社交恐惧症’,后来发现自己其实也有点‘社交牛掰症’,现在终于找清楚自己的定位了,我是‘社交牛杂症’兼‘社交冷漠症’。”当代人急于为自己当前的状态寻找一种诠释,在茫然无着的社交困境下证明自己不是孤身一人,从而寻求一种认同。
  光明日报“青年说”曾发起一项网络调查,97%的参与者表示存在回避甚至恐惧社交的现象,2532名网友中仅69人认为自己没有社交问题。虽样本容量有限,但足以说明社交焦虑并非个体困境。至于引发群体性社交焦虑的原因,历来有多种解释:从熟人社会到陌生人社会的变革,独生子女一代的成长困境,以及社交媒体对现实人际交往的替代等等。
  回到“社交牛杂症”,在不同人面前的不同状态,某种程度上也是我们面对周遭环境、条件变化所采取的不同策略,背后也含有信息过载时代社交的高效率化追求。排斥掉无用关系、低效社交,维持好固定的亲密关系,从这个角度看,“社交牛杂症”的孪生姐妹“社交冷漠症”也有异曲同工之处。但不管社交“病”如何演变,“牛杂”也好,“冷漠”也罢,与其花费精力在如何归类上,不如回到问题的核心。人终归还是一种社会性动物,只有达到良好的交往状态,才能真正“药到病除”。          (□记者 李梦馨 整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