刚果(布)华人华侨商会秘书长迟成峰——

在非洲见证“汉语热”

2021-09-26 作者: 李欣苁 李亚平 来源: 大众日报
  “完全可以说,这里掀起了‘中国热’‘汉语热’。”隔着7小时时差、10000多公里的距离,迟成峰的这句话在记者眼前描绘出了中非文化交流的火热景象。
  2007年,36岁的迟成峰所在的非亚公司分包了刚果(布)的一号路工程,他因此出国,在非洲一待就是14年。初到之时,语言是最大的障碍。转机出现在2012年,马利安·恩古瓦比大学与济南大学合作,开展汉语推广活动。
  “一年多后,会说中文的人就多了,我们招建筑工、技术工,方便了太多。现在公司有20多个本地员工。”中国企业还在当地开展技能培训。“现在中小企业基本实现了技术员工本地化,节约了大量成本。”迟成峰说。
  迟成峰告诉记者,刚到非洲时,他们遵从当地的习俗,每周发一次工资,往往工资发下去工人就找不到了,工人会把钱花完再回来。“我们渐渐引导他们,发下工资来,拿三分之一给妻子、三分之一孝敬父母,剩下的存起来。现在跟着我们干了五年以上的工人,基本都在当地买房了。”
(□ 本报记者 李欣苁 李亚平)
  “完全可以说,这里掀起了‘中国热’‘汉语热’。”隔着7小时时差、10000多公里的距离,迟成峰的这句话在记者眼前描绘出了中非文化交流的火热景象。
  2007年,36岁的迟成峰所在的非亚公司分包了刚果(布)的一号路工程,他因此出国,在非洲一待就是14年。初到之时,语言是最大的障碍。转机出现在2012年,马利安·恩古瓦比大学与济南大学合作,开展汉语推广活动。
  “一年多后,会说中文的人就多了,我们招建筑工、技术工,方便了太多。现在公司有20多个本地员工。”中国企业还在当地开展技能培训。“现在中小企业基本实现了技术员工本地化,节约了大量成本。”迟成峰说。
  迟成峰告诉记者,刚到非洲时,他们遵从当地的习俗,每周发一次工资,往往工资发下去工人就找不到了,工人会把钱花完再回来。“我们渐渐引导他们,发下工资来,拿三分之一给妻子、三分之一孝敬父母,剩下的存起来。现在跟着我们干了五年以上的工人,基本都在当地买房了。”
(□ 本报记者 李欣苁 李亚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