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大众日报  >  文化

用孩童的眼光看自己的过去,看头顶的星空,看眼前的乡土……

《朵朵的星》:以童话的路径看星空

2021-09-25 作者: 李梦馨 来源: 大众日报
  □ 本报记者 李梦馨
  
  人至中年,开始写儿童文学,这样的写作转向在不少作家那里都能看到。对此,作家本人如何解释?
  乔叶,北京老舍文学院专业作家,北京作协副主席。出版小说《最慢的是活着》《认罪书》《藏珠记》、散文集《深夜醒来》《走神》等作品多部。曾获鲁迅文学奖、庄重文文学奖、华语文学传媒大奖、人民文学奖、《小说选刊》年度大奖、北京文学奖等多个文学奖项。
  她在新作《朵朵的星》中尝试给出自己的答案——
  “儿子三四岁的时候,我给他讲故事,一般是看着书讲,有时候卧到床上懒得翻书,我就瞎讲——反正关了灯,还真是瞎讲。再后来,他被我怂恿着,也热烈地掺和进来一起瞎讲。”乔叶说。其中有个故事,有点儿意思,她便信手记下,投给了当时订阅的《妈妈画刊》,居然一投即中,发表在2003年第4期。题目叫《天空旅行记》,写的是一只小蜻蜓想去月亮阿姨家看看,妈妈告诉它,这是很漫长的旅程,会遇到风雨雷电,且只有遇到白云才能休息,也不能好好吃饭……总之很累,很辛苦,很危险。但小蜻蜓坚持说自己能行。当然,故事中的它最终跟着妈妈克服了种种困难,成功抵达了目的地,受到了月亮阿姨的盛情款待。月亮阿姨拿出了许多小星星给小蜻蜓吃:“小星星的味道真不错,甜甜的,酥酥的,香香的,还有一种奶油的味道呢。”
  十几年过去,人到中年,老之将至。原以为自己童心已死,可是近几年,被各种缘由触发着,童心居然又蠢蠢欲动起来,动着动着,就破茧而出。此外,写《朵朵的星》,也是为了她个人的两点纪念:一是纪念朵朵这个名字。朵朵不是乔叶的名字,只因多年前,有个人曾对她说:你长得圆圆的,小名应该叫朵朵。“我很喜欢这个昵称,却从来没有使用的机会,只能以这样的方式过过瘾。”乔叶说。二是纪念那些曾是点心的星星。在朵朵的世界里,它们是人人皆有之物,只是有的亮,有的不亮。
  朵朵的星,又是什么呢?“星星在我的意识里,是既神秘又亲切的。亲切是因为抬头可见,神秘是因为距离我们那么远,看得见摸不着,和世俗日常生活无关,却也因此恰恰更有魅力。”乔叶援引了哲学家康德那句很著名的话——“这世上有两样东西,我一想起来便心生敬畏。那就是我们头顶的星空和我们心中的道德律。”能和道德律相提并论,可见星星意味的精神内涵多么丰富。
  《朵朵的星》的创作,相当于以童话的路径看星空。书中所有人的额头都有一颗星星,有的星星亮着,有的星星不亮。那些星星被点亮的人,有多种象征意义,可以是某种境界的提升,又或者说是慧根的萌发,也可以引申为启智、开蒙,又或是顿悟。相比而言,乔叶更喜欢“开蒙”这个说法,“开蒙”的常规解释,是指儿童开始接受教育。但她觉得这个词其实适用于所有人。“某时某事,我们所有人都有可能‘蒙’着,都需要‘开蒙’。《朵朵的星》里,有很多成人已经一把年纪了,额头的星星却没亮,就是因为还‘蒙’着。”乔叶说。
  近十来年,乔叶的主要精力都放在小说创作上,转向儿童文学,难免会遭遇长期的写作惯性造成的某些不适应。怎样调整?乔叶的办法是把自己想象成一个孩子。“之前会不自觉地采取成人视角,对孩子的言行是一种俯视态度,现在就会蹲下来,尽力让自己和孩子视线平等,这样才有可能真正理解孩子为什么会如此这般,甚至还要比孩子的姿态更低一些,这样看到的层次才有可能更丰富。”乔叶说。这个低,不是低级的幼稚,而是清洗自己,靠近孩子般的单纯和透明,靠近孩子般的神性。写作时,她经常告诫自己:不要太健忘,要记得你也曾经是个孩子;也不要太傲慢,要知道孩子比你认为的要聪明得多。
  自从开始尝试儿童文学创作,乔叶才渐渐明白了一件事,写儿童文学可能还真是成人的事。儿童去写儿童文学固然天真烂漫,却也很容易陷入“只在此山中,云深不知处”的境地。成人固然和儿童有相当的距离,这距离体现在创作中也意味着相当的障碍,却也有其优势:可以让我们更清晰地去观照童年,从而有一个相对而言更为整体性的童年视角。只是写的时候,需要尽力地克服成人世界的某些习气,怀着谦卑之心贴近晶莹童心。也需要尽力挣脱成人世界的僵化和束缚,尽情地放飞最初的想象力。
  责任感当然也是必须要有的,但“寓教于乐”在文学创作中也是一条通用法则。这里的“乐”,是娱乐,是趣味,是有意思。在“乐”中将想要负载的道德内容潜移默化浸润在文本的字里行间,使之“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对于责任感这么严肃的名词而言,可能是更鲜活更生动也更有效的承担方式。如果文本足够优秀,它所表达的和它所提供的阐释空间,甚至可能会远远溢出它的初衷。
  在完成儿童文学文本的自洽之余,乔叶也有意识地加了一些“别的东西”。她说,在为这个作品进行准备的时候,她其实有一些关于乡土的思考。“就我的了解,现在的孩子无论身处城市还是乡村,跟‘土’的关系都越来越陌生。因为家长对教育问题的重视,村里的孩子去镇里上学,镇里的孩子去县里上学,县里的孩子去市里上学,以此类推,留在村里的孩子越来越少,在不久的将来,不知何为乡土,可能会成为一种极其普遍的现象,这让我觉得很遗憾。”
  乔叶认为,农村的“土”或者说“土”的农村,包括和“土”骨肉相连的农民,蕴藏和包含着太多我们民族本性的东西,就精神意义而言,“土”就是我们共同的“地母”,不管你承不承认,你的根就是扎在这块“土”里的。对我们国家来说,这块“土”也有着根本性的意义。当然,虽然主题的指向可以无限宏大,写作的切口却必须尽量微小。所以在《朵朵的星》中,“土”就是朵朵无处不在的朋友,密切地附着在她生活的细节中,也深入地弥漫在她的情感里。
  □ 本报记者 李梦馨
  
  人至中年,开始写儿童文学,这样的写作转向在不少作家那里都能看到。对此,作家本人如何解释?
  乔叶,北京老舍文学院专业作家,北京作协副主席。出版小说《最慢的是活着》《认罪书》《藏珠记》、散文集《深夜醒来》《走神》等作品多部。曾获鲁迅文学奖、庄重文文学奖、华语文学传媒大奖、人民文学奖、《小说选刊》年度大奖、北京文学奖等多个文学奖项。
  她在新作《朵朵的星》中尝试给出自己的答案——
  “儿子三四岁的时候,我给他讲故事,一般是看着书讲,有时候卧到床上懒得翻书,我就瞎讲——反正关了灯,还真是瞎讲。再后来,他被我怂恿着,也热烈地掺和进来一起瞎讲。”乔叶说。其中有个故事,有点儿意思,她便信手记下,投给了当时订阅的《妈妈画刊》,居然一投即中,发表在2003年第4期。题目叫《天空旅行记》,写的是一只小蜻蜓想去月亮阿姨家看看,妈妈告诉它,这是很漫长的旅程,会遇到风雨雷电,且只有遇到白云才能休息,也不能好好吃饭……总之很累,很辛苦,很危险。但小蜻蜓坚持说自己能行。当然,故事中的它最终跟着妈妈克服了种种困难,成功抵达了目的地,受到了月亮阿姨的盛情款待。月亮阿姨拿出了许多小星星给小蜻蜓吃:“小星星的味道真不错,甜甜的,酥酥的,香香的,还有一种奶油的味道呢。”
  十几年过去,人到中年,老之将至。原以为自己童心已死,可是近几年,被各种缘由触发着,童心居然又蠢蠢欲动起来,动着动着,就破茧而出。此外,写《朵朵的星》,也是为了她个人的两点纪念:一是纪念朵朵这个名字。朵朵不是乔叶的名字,只因多年前,有个人曾对她说:你长得圆圆的,小名应该叫朵朵。“我很喜欢这个昵称,却从来没有使用的机会,只能以这样的方式过过瘾。”乔叶说。二是纪念那些曾是点心的星星。在朵朵的世界里,它们是人人皆有之物,只是有的亮,有的不亮。
  朵朵的星,又是什么呢?“星星在我的意识里,是既神秘又亲切的。亲切是因为抬头可见,神秘是因为距离我们那么远,看得见摸不着,和世俗日常生活无关,却也因此恰恰更有魅力。”乔叶援引了哲学家康德那句很著名的话——“这世上有两样东西,我一想起来便心生敬畏。那就是我们头顶的星空和我们心中的道德律。”能和道德律相提并论,可见星星意味的精神内涵多么丰富。
  《朵朵的星》的创作,相当于以童话的路径看星空。书中所有人的额头都有一颗星星,有的星星亮着,有的星星不亮。那些星星被点亮的人,有多种象征意义,可以是某种境界的提升,又或者说是慧根的萌发,也可以引申为启智、开蒙,又或是顿悟。相比而言,乔叶更喜欢“开蒙”这个说法,“开蒙”的常规解释,是指儿童开始接受教育。但她觉得这个词其实适用于所有人。“某时某事,我们所有人都有可能‘蒙’着,都需要‘开蒙’。《朵朵的星》里,有很多成人已经一把年纪了,额头的星星却没亮,就是因为还‘蒙’着。”乔叶说。
  近十来年,乔叶的主要精力都放在小说创作上,转向儿童文学,难免会遭遇长期的写作惯性造成的某些不适应。怎样调整?乔叶的办法是把自己想象成一个孩子。“之前会不自觉地采取成人视角,对孩子的言行是一种俯视态度,现在就会蹲下来,尽力让自己和孩子视线平等,这样才有可能真正理解孩子为什么会如此这般,甚至还要比孩子的姿态更低一些,这样看到的层次才有可能更丰富。”乔叶说。这个低,不是低级的幼稚,而是清洗自己,靠近孩子般的单纯和透明,靠近孩子般的神性。写作时,她经常告诫自己:不要太健忘,要记得你也曾经是个孩子;也不要太傲慢,要知道孩子比你认为的要聪明得多。
  自从开始尝试儿童文学创作,乔叶才渐渐明白了一件事,写儿童文学可能还真是成人的事。儿童去写儿童文学固然天真烂漫,却也很容易陷入“只在此山中,云深不知处”的境地。成人固然和儿童有相当的距离,这距离体现在创作中也意味着相当的障碍,却也有其优势:可以让我们更清晰地去观照童年,从而有一个相对而言更为整体性的童年视角。只是写的时候,需要尽力地克服成人世界的某些习气,怀着谦卑之心贴近晶莹童心。也需要尽力挣脱成人世界的僵化和束缚,尽情地放飞最初的想象力。
  责任感当然也是必须要有的,但“寓教于乐”在文学创作中也是一条通用法则。这里的“乐”,是娱乐,是趣味,是有意思。在“乐”中将想要负载的道德内容潜移默化浸润在文本的字里行间,使之“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对于责任感这么严肃的名词而言,可能是更鲜活更生动也更有效的承担方式。如果文本足够优秀,它所表达的和它所提供的阐释空间,甚至可能会远远溢出它的初衷。
  在完成儿童文学文本的自洽之余,乔叶也有意识地加了一些“别的东西”。她说,在为这个作品进行准备的时候,她其实有一些关于乡土的思考。“就我的了解,现在的孩子无论身处城市还是乡村,跟‘土’的关系都越来越陌生。因为家长对教育问题的重视,村里的孩子去镇里上学,镇里的孩子去县里上学,县里的孩子去市里上学,以此类推,留在村里的孩子越来越少,在不久的将来,不知何为乡土,可能会成为一种极其普遍的现象,这让我觉得很遗憾。”
  乔叶认为,农村的“土”或者说“土”的农村,包括和“土”骨肉相连的农民,蕴藏和包含着太多我们民族本性的东西,就精神意义而言,“土”就是我们共同的“地母”,不管你承不承认,你的根就是扎在这块“土”里的。对我们国家来说,这块“土”也有着根本性的意义。当然,虽然主题的指向可以无限宏大,写作的切口却必须尽量微小。所以在《朵朵的星》中,“土”就是朵朵无处不在的朋友,密切地附着在她生活的细节中,也深入地弥漫在她的情感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