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大众日报  >  要闻

山东省委在京机构人员工委打造流动党员管理新模式——

1.6万名流动党员在京“安家”“发光”

2021-08-28 作者: 张春晓 来源: 大众日报
  □ 本报记者 张春晓
    大众报业记者 姜雪颖

  讲党史,谈感悟,话初心。党史学习教育开展以来,山东省委在京机构人员工委积极创新党史学习教育载体,团结带领1.6万名山东在京流动党员,沉下心来学党史、扑下身子办实事。
  让党史学习教育覆盖到每一名流动党员,是省委在京机构人员工委不断加强流动党员管理服务的一个缩影。在省委、省政府的坚强领导下,省委在京机构人员工委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大力实施强基工程、铸魂工程、关爱工程、先锋工程“四项工程”,不断提升在京流动党员党组织的政治领导力、思想引领力、群众组织力、社会号召力。
夯实组织基础——
在京流动党员
全部纳入组织覆盖

  “作为一名流动党员,过去参加组织生活需要返回老家,很折腾。”在北京从事酒店行业的乐陵市市中街道驻京流动党员党支部书记王孟说,得益于乐陵市驻京流动党员党委构建“流出地+区域+行业”3类流动党员党组织,如今参与组织生活,可以有三个选择。
  “党员工作生活在哪里,党组织就覆盖到哪里。”省委在京机构人员工委根据流动党员的群体特点,指导各市在党支部设置中本着方便党员参加组织生活的原则,打破流出地行政区划限制,探索按行业、工作区域灵活设置。截至目前,山东省共成立在京流动党员党组织765个,其中,党委127个,党总支21个,党支部617个,将在京流动党员全部纳入组织覆盖。
  “成立在京流动党员党组织,使我们流动党员的心凝聚到了一起。”东营市东营区北京蓝海西直门店党支部书记张新铸说。
  此外,省委在京机构人员工委主动与北京市委组织部对接,协调落实双向共管责任,目前各级在京流动党员党组织已与北京市有关方面建立结对共建点126个,开展各类共建活动505次。
强化党员教育——
凝心铸魂激发强劲红色动力

  牢牢把握流动党员党组织的政治属性,省委在京机构人员工委坚持以政治建设为统领,以思想建设为根本,集中培训和日常教育相结合,先后组织了一系列涵盖主题党课、征文演讲、文艺创作等内容的党组织活动,引导广大流动党员牢记党员身份,增强党性意识。
  适应流动党员分布广、居住散等特点,省委在京机构人员工委大力推动互联网+党建模式,与省委组织部党员教育中心联合开发“灯塔-党建在线流动党员信息化管理系统”,目前,该系统正在淄博市、滨州市在京流动党员中开展试点工作,下一步将在全省范围内的在京流动党员中全面铺开,让流动党员通过该系统随时“回家”,及时“补课”。
  创新教育形式,疫情防控期间,省委在京机构人员工委通过线上直播的方式,聘请中央党校、社会科学院的知名专家、教授上党课,邀请山东在京流动党员优秀代表分享经验与故事,为流动党员提供不打烊的学习“加油站”。各市在京流动党员党委也积极组织党员参加线上学习,参与方式更加灵活。
  在抓实教育铸魂的同时,省委在京机构人员工委紧紧围绕“服务型”党组织建设,努力打造在京流动党员和务工群众之“家”。目前,已聘请135名法律服务志愿者,组建在京流动党员和务工人员法律服务志愿者团队。各市发挥各自优势,打造淄博“齐航卡”、东营“京东携手赢”、滨州“渤海红雁”等特色党建品牌。
搭建广阔舞台——
干事创业有载体
奉献家乡有作为

  2020年,新冠肺炎疫情突如其来,省委在京机构人员工委发出爱心捐款倡议,山东各级在京流动党员党组织、广大流动党员迅速行动起来,捐款捐物达1000万元。在疫情防控最吃劲的时候,省委在京机构人员工委统一指挥,16市在京流动党员党委相继组建工作专班,投入人力、车辆,24小时闭环转运由北京口岸入境赴鲁人员,共计接转3756人。
  针对山东在京流动党员人数众多、高端人才集中等优势,省委在京机构人员工委积极搭建平台载体,为充分发挥党员模范作用提供舞台。目前,全省各级在京流动党员党组织共建立“双招双引”工作站50余个,越来越多的流动党员响应号召回乡投资、任职。济南市章丘区在京流动党员党委副书记景华,时常鼓励流动党员利用自身优势回乡创业,而他本人带头在章丘区投资了4亿元,建设田园综合体项目。
  不仅如此,为抢抓北京非首都职能转移带来的发展机遇,省委在京机构人员工委积极作为,围绕山东新旧动能转换需求,加强与央企、科研院所、高等院校、世界500强企业、在京企业商协会等常态化联系,为山东引进了一大批高精尖项目和高端人才。
  经过不懈努力,山东在京流动党员党组织建设已初步形成了“组织建设全覆盖、思想教育有成效、干事创业有载体、奉献家乡有作为”的工作格局。“下一步,将认真落实全面从严治党要求,以党的政治建设为统领,抓牢思想教育,抓实组织建设,抓好重点工作,着力打造流动党员党建工作品牌,全面提升在京流动党员党组织建设质量,全力服务新时代现代化强省建设。”省委在京机构人员工委书记任海涛说。
  □ 本报记者 张春晓
    大众报业记者 姜雪颖

  讲党史,谈感悟,话初心。党史学习教育开展以来,山东省委在京机构人员工委积极创新党史学习教育载体,团结带领1.6万名山东在京流动党员,沉下心来学党史、扑下身子办实事。
  让党史学习教育覆盖到每一名流动党员,是省委在京机构人员工委不断加强流动党员管理服务的一个缩影。在省委、省政府的坚强领导下,省委在京机构人员工委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大力实施强基工程、铸魂工程、关爱工程、先锋工程“四项工程”,不断提升在京流动党员党组织的政治领导力、思想引领力、群众组织力、社会号召力。
夯实组织基础——
在京流动党员
全部纳入组织覆盖

  “作为一名流动党员,过去参加组织生活需要返回老家,很折腾。”在北京从事酒店行业的乐陵市市中街道驻京流动党员党支部书记王孟说,得益于乐陵市驻京流动党员党委构建“流出地+区域+行业”3类流动党员党组织,如今参与组织生活,可以有三个选择。
  “党员工作生活在哪里,党组织就覆盖到哪里。”省委在京机构人员工委根据流动党员的群体特点,指导各市在党支部设置中本着方便党员参加组织生活的原则,打破流出地行政区划限制,探索按行业、工作区域灵活设置。截至目前,山东省共成立在京流动党员党组织765个,其中,党委127个,党总支21个,党支部617个,将在京流动党员全部纳入组织覆盖。
  “成立在京流动党员党组织,使我们流动党员的心凝聚到了一起。”东营市东营区北京蓝海西直门店党支部书记张新铸说。
  此外,省委在京机构人员工委主动与北京市委组织部对接,协调落实双向共管责任,目前各级在京流动党员党组织已与北京市有关方面建立结对共建点126个,开展各类共建活动505次。
强化党员教育——
凝心铸魂激发强劲红色动力

  牢牢把握流动党员党组织的政治属性,省委在京机构人员工委坚持以政治建设为统领,以思想建设为根本,集中培训和日常教育相结合,先后组织了一系列涵盖主题党课、征文演讲、文艺创作等内容的党组织活动,引导广大流动党员牢记党员身份,增强党性意识。
  适应流动党员分布广、居住散等特点,省委在京机构人员工委大力推动互联网+党建模式,与省委组织部党员教育中心联合开发“灯塔-党建在线流动党员信息化管理系统”,目前,该系统正在淄博市、滨州市在京流动党员中开展试点工作,下一步将在全省范围内的在京流动党员中全面铺开,让流动党员通过该系统随时“回家”,及时“补课”。
  创新教育形式,疫情防控期间,省委在京机构人员工委通过线上直播的方式,聘请中央党校、社会科学院的知名专家、教授上党课,邀请山东在京流动党员优秀代表分享经验与故事,为流动党员提供不打烊的学习“加油站”。各市在京流动党员党委也积极组织党员参加线上学习,参与方式更加灵活。
  在抓实教育铸魂的同时,省委在京机构人员工委紧紧围绕“服务型”党组织建设,努力打造在京流动党员和务工群众之“家”。目前,已聘请135名法律服务志愿者,组建在京流动党员和务工人员法律服务志愿者团队。各市发挥各自优势,打造淄博“齐航卡”、东营“京东携手赢”、滨州“渤海红雁”等特色党建品牌。
搭建广阔舞台——
干事创业有载体
奉献家乡有作为

  2020年,新冠肺炎疫情突如其来,省委在京机构人员工委发出爱心捐款倡议,山东各级在京流动党员党组织、广大流动党员迅速行动起来,捐款捐物达1000万元。在疫情防控最吃劲的时候,省委在京机构人员工委统一指挥,16市在京流动党员党委相继组建工作专班,投入人力、车辆,24小时闭环转运由北京口岸入境赴鲁人员,共计接转3756人。
  针对山东在京流动党员人数众多、高端人才集中等优势,省委在京机构人员工委积极搭建平台载体,为充分发挥党员模范作用提供舞台。目前,全省各级在京流动党员党组织共建立“双招双引”工作站50余个,越来越多的流动党员响应号召回乡投资、任职。济南市章丘区在京流动党员党委副书记景华,时常鼓励流动党员利用自身优势回乡创业,而他本人带头在章丘区投资了4亿元,建设田园综合体项目。
  不仅如此,为抢抓北京非首都职能转移带来的发展机遇,省委在京机构人员工委积极作为,围绕山东新旧动能转换需求,加强与央企、科研院所、高等院校、世界500强企业、在京企业商协会等常态化联系,为山东引进了一大批高精尖项目和高端人才。
  经过不懈努力,山东在京流动党员党组织建设已初步形成了“组织建设全覆盖、思想教育有成效、干事创业有载体、奉献家乡有作为”的工作格局。“下一步,将认真落实全面从严治党要求,以党的政治建设为统领,抓牢思想教育,抓实组织建设,抓好重点工作,着力打造流动党员党建工作品牌,全面提升在京流动党员党组织建设质量,全力服务新时代现代化强省建设。”省委在京机构人员工委书记任海涛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