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大众日报  >  周末人物

李伟刚:向世界讲好山东海洋故事

2021-08-27 作者: 肖芳 来源: 大众日报
  □ 本报记者 肖芳

  海边有个东西,名叫“土肉”,三国吴人沈莹在《临海水土异物志》中有记载,大意为:黑色,如小儿臂大,长约五寸,中间有腹部,没有嘴巴和眼睛,有三十只脚,可以烤着吃。
  这到底是什么东西?
  清朝嘉庆年间,栖霞人郝懿行一番考证后认为,“土肉”就是海参。他还拿起海参反复观察,认定前人沈莹犯了个错误:海参其实没有脚,只是背部长着二三十个像钉子一样的肉刺。
  除了海参,进士出身的郝懿行还从经学、训诂学角度,进行了八带鱼、偏口鱼等几十种海产名称和俗称的考证,然后辑录成《记海错》。海错,就是许多海产的意思。这是迄今发现的古代山东唯一一部专门辨识海洋生物的专著。
  今年6月,作为山东海洋文化丛书之一,《清嘉庆郝懿行<记海错>译注》由中国海洋大学出版社出版。该书主编之一是青岛城市学院(原青岛理工大学琴岛学院)外语系副主任、副教授李伟刚。
  这已不是李伟刚出版的第一部史志译注著作。虽执教外语系,但李伟刚对中国传统文化有着浓厚的兴趣,这两年更潜心研究山东海洋文化。除《记海错》译注,这个暑假,李伟刚开始了对《山东海疆图记》的译注工作。这部成书于清朝乾隆年间的著作,保存了明清时期有关山东海疆、海防的重要史料。
  2003年,李伟刚大学毕业后成为一名英语教师。任教几年,他编著、主编了多部英语学习类著作,担任全国商务英语等级考试专家委员会委员、全国外经贸从业资格考试专家委员会委员等职务。
  青岛市城阳区惜福镇古代隶属不其县,留下了郑玄与康成书院、童恢与童真宫等历史传说。2009年,学校开始对不其山脉的人文历史进行挖掘。热衷于传统文化研究的李伟刚,成为该项目的主要负责人。
  李伟刚自费购买大量书籍,穿梭于青岛各种大小图书馆、省图书馆和国家图书馆,翻阅了《后汉书》《齐民要术》等正史,以及《莱州府志》《即墨县志》《崂山志》等地方志,从近百种史志书籍中寻找相关只言片语。他走遍了惜福镇社区,积累了大量历史资料,并义务帮助当地近20个社区完成了村史修订。
  2010年,由李伟刚编辑的《琴院文脉》出版,成为惜福镇第一部历史文化资料汇编。2015年,李伟刚以惜福镇傅家埠社区“童真宫”为主题申报的山东省高等学校人文社科研究规划课题“鉴史问廉——东汉循吏童恢研究”获批,2016年底新书出版;2017年,李伟刚以惜福镇书院社区“康成书院”为主题申报的山东省高等学校人文社科研究规划课题“鉴史问儒——东汉康成书院研究”获批,2018年底新书出版。后来,李伟刚又受邀主编了《城阳印记》《城阳史迹》等地方历史文化书籍。
  “进行史志研究,得静得下心来,耐得住寂寞。”李伟刚说,前期的资料收集过程往往是漫长甚至曲折的。“刚开始进行研究时,听说别人那里有藏书想去拜读,人家不相信我,没少吃闭门羹。”
  2016年,李伟刚应邀整理民国时期周宗颐的《劳山太清宫志》。他千方百计买到了这本书的1987年版本,但遗憾的是,该版本将原著部分文言文译成了现代汉语,且删除了部分内容。听说青岛一位书友手里有这本书的1962年版本,李伟刚经由朋友推荐,与对方取得了联系。征得书友对书拍照的许可后,李伟刚于某天下午登门拜访。没想到对方却临时变卦,强调不能拍照,只能抄录。于是,从当天下午4点到次日凌晨4点,李伟刚在书友家中伏案完成了近6万字的全本手抄,几乎一刻未休。对方早上醒来看到这份抄录非常惊讶,李伟刚则怕他再改变主意,匆忙起身致谢告别。
  事后李伟刚得知,原来那位书友见他太年轻,担心是“沽名钓誉之辈”,才临时变卦。后来,两人成为忘年交。
  “十几年来,我的业余时间都用来进行文化研究。有人说我傻,可我感觉很幸福。”李伟刚说。曾在不其山下筑庐讲学的东汉经学家郑玄曾说,自己毕生追求,是“但念述先圣之元意,思整百家之不齐”,即访贤求学、遍注群经。李伟刚说,自己对于史志研究也是“乐在其中、乐此不疲”。
  当然,身为新时代高校教师、置身融媒传播时代,李伟刚并不想做埋首故纸堆的“老学究”。他希望通过动画片、微视频、文化创意等更加活泼的形式,吸引更多人了解历史、传承文化。
  他根据自己的研究,录制了《循吏童恢》短视频,讲述两千年不倒的清官是怎样炼成的,被评为“山东省基层理论宣讲优秀理论宣讲微视频”,本人入选青岛市宣讲人才库。他还与城阳区城阳街道等合作,制作6分钟动画短片《法显入不其》,讲述高僧法显周游归来传经布道的故事,在城阳区第十八届市民节短视频大赛中荣获一等奖。
  “史志研究是个小圈子,但做好了也可以很‘大众’。”李伟刚表示,《记海错》出版后,他正和山东易华录信息技术有限公司合作开发周边文创产品,比如以书中海洋生物为主角的趣味动画、动漫作品,依靠VR、AR等技术手段实现互动体验的“无水”海底世界等。他还计划将山东丰富的海洋历史文化翻译成英文,向世界讲好山东海洋故事。
  □ 本报记者 肖芳

  海边有个东西,名叫“土肉”,三国吴人沈莹在《临海水土异物志》中有记载,大意为:黑色,如小儿臂大,长约五寸,中间有腹部,没有嘴巴和眼睛,有三十只脚,可以烤着吃。
  这到底是什么东西?
  清朝嘉庆年间,栖霞人郝懿行一番考证后认为,“土肉”就是海参。他还拿起海参反复观察,认定前人沈莹犯了个错误:海参其实没有脚,只是背部长着二三十个像钉子一样的肉刺。
  除了海参,进士出身的郝懿行还从经学、训诂学角度,进行了八带鱼、偏口鱼等几十种海产名称和俗称的考证,然后辑录成《记海错》。海错,就是许多海产的意思。这是迄今发现的古代山东唯一一部专门辨识海洋生物的专著。
  今年6月,作为山东海洋文化丛书之一,《清嘉庆郝懿行<记海错>译注》由中国海洋大学出版社出版。该书主编之一是青岛城市学院(原青岛理工大学琴岛学院)外语系副主任、副教授李伟刚。
  这已不是李伟刚出版的第一部史志译注著作。虽执教外语系,但李伟刚对中国传统文化有着浓厚的兴趣,这两年更潜心研究山东海洋文化。除《记海错》译注,这个暑假,李伟刚开始了对《山东海疆图记》的译注工作。这部成书于清朝乾隆年间的著作,保存了明清时期有关山东海疆、海防的重要史料。
  2003年,李伟刚大学毕业后成为一名英语教师。任教几年,他编著、主编了多部英语学习类著作,担任全国商务英语等级考试专家委员会委员、全国外经贸从业资格考试专家委员会委员等职务。
  青岛市城阳区惜福镇古代隶属不其县,留下了郑玄与康成书院、童恢与童真宫等历史传说。2009年,学校开始对不其山脉的人文历史进行挖掘。热衷于传统文化研究的李伟刚,成为该项目的主要负责人。
  李伟刚自费购买大量书籍,穿梭于青岛各种大小图书馆、省图书馆和国家图书馆,翻阅了《后汉书》《齐民要术》等正史,以及《莱州府志》《即墨县志》《崂山志》等地方志,从近百种史志书籍中寻找相关只言片语。他走遍了惜福镇社区,积累了大量历史资料,并义务帮助当地近20个社区完成了村史修订。
  2010年,由李伟刚编辑的《琴院文脉》出版,成为惜福镇第一部历史文化资料汇编。2015年,李伟刚以惜福镇傅家埠社区“童真宫”为主题申报的山东省高等学校人文社科研究规划课题“鉴史问廉——东汉循吏童恢研究”获批,2016年底新书出版;2017年,李伟刚以惜福镇书院社区“康成书院”为主题申报的山东省高等学校人文社科研究规划课题“鉴史问儒——东汉康成书院研究”获批,2018年底新书出版。后来,李伟刚又受邀主编了《城阳印记》《城阳史迹》等地方历史文化书籍。
  “进行史志研究,得静得下心来,耐得住寂寞。”李伟刚说,前期的资料收集过程往往是漫长甚至曲折的。“刚开始进行研究时,听说别人那里有藏书想去拜读,人家不相信我,没少吃闭门羹。”
  2016年,李伟刚应邀整理民国时期周宗颐的《劳山太清宫志》。他千方百计买到了这本书的1987年版本,但遗憾的是,该版本将原著部分文言文译成了现代汉语,且删除了部分内容。听说青岛一位书友手里有这本书的1962年版本,李伟刚经由朋友推荐,与对方取得了联系。征得书友对书拍照的许可后,李伟刚于某天下午登门拜访。没想到对方却临时变卦,强调不能拍照,只能抄录。于是,从当天下午4点到次日凌晨4点,李伟刚在书友家中伏案完成了近6万字的全本手抄,几乎一刻未休。对方早上醒来看到这份抄录非常惊讶,李伟刚则怕他再改变主意,匆忙起身致谢告别。
  事后李伟刚得知,原来那位书友见他太年轻,担心是“沽名钓誉之辈”,才临时变卦。后来,两人成为忘年交。
  “十几年来,我的业余时间都用来进行文化研究。有人说我傻,可我感觉很幸福。”李伟刚说。曾在不其山下筑庐讲学的东汉经学家郑玄曾说,自己毕生追求,是“但念述先圣之元意,思整百家之不齐”,即访贤求学、遍注群经。李伟刚说,自己对于史志研究也是“乐在其中、乐此不疲”。
  当然,身为新时代高校教师、置身融媒传播时代,李伟刚并不想做埋首故纸堆的“老学究”。他希望通过动画片、微视频、文化创意等更加活泼的形式,吸引更多人了解历史、传承文化。
  他根据自己的研究,录制了《循吏童恢》短视频,讲述两千年不倒的清官是怎样炼成的,被评为“山东省基层理论宣讲优秀理论宣讲微视频”,本人入选青岛市宣讲人才库。他还与城阳区城阳街道等合作,制作6分钟动画短片《法显入不其》,讲述高僧法显周游归来传经布道的故事,在城阳区第十八届市民节短视频大赛中荣获一等奖。
  “史志研究是个小圈子,但做好了也可以很‘大众’。”李伟刚表示,《记海错》出版后,他正和山东易华录信息技术有限公司合作开发周边文创产品,比如以书中海洋生物为主角的趣味动画、动漫作品,依靠VR、AR等技术手段实现互动体验的“无水”海底世界等。他还计划将山东丰富的海洋历史文化翻译成英文,向世界讲好山东海洋故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