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大众日报  >  要闻

青岛企业积极援疆,打造马匹培育特色扶贫产业

科技牵引,带动牧民“马”上致富

2021-08-08 作者: 张晓帆 来源: 大众日报
  □ 本报记者 张晓帆
    本报通讯员 刘耀泽

  “我家有5口人,过去全家就靠养土马为生,日子过得很困难。现在养上了从山东来的进口小马驹,一匹马的价格涨了十倍,还不愁销路。”8月4日,新疆伊犁州特克斯县喀拉达拉乡加朗村村民努尔江·阿布力说。
  以前,当地的牧民虽然家家户户养马,但因为传统土马的品种有一定局限,卖不上好价钱。“泰山天山根连根,鲁疆人民心连心”。随着新三板第一“马股”青岛德瑞骏发生物科技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德瑞骏发)的到来,努尔江·阿布力和村民们摆脱了贫困,过上了幸福的生活。
  “国外的纯血马最高能卖到几千万元,我们本土的马相对矮小,跑不快也跳不高,只能卖到几千元。”德瑞骏发董事长邹敬清曾带领山东马术队,代表山东省参加包括全运会在内的全国各类马术比赛,外国马包揽赛场马匹的现象,让他萌生了在“天马”的故乡——新疆伊犁州培育适合马术运动的国产马的想法。
  新疆乡村产业基础薄弱,产业振兴尤为关键。因此,山东援疆把助力乡村产业振兴放在首位。但是,远在新疆的牧民如何能获得优良的种马资源?
  2012年底,德瑞骏发在伊犁州成立控股子公司,并建立研发基地,自主研发了人工授精技术、马诱导排卵技术和胚胎移植技术,能够在中国母马的肚子里,生产国外的良种马。
  万事开头难,在牧民中推广这些技术并不是一件容易事。为了打消他们的顾虑,邹敬清带队在伊犁州先后设立了10个马匹配种站,免费向牧民推广优质马种,并采取订单农业的形式回收小马驹。
  “马匹只能通过杂交选育一代代慢慢地改良,有的马十几代都不能变成纯种。”特克斯县养马大户霍江台·克斯特克拜开始并不相信邹敬清的说法。抱着试试看的态度,他将家中的6匹适龄母马拉到伊犁德瑞骏发公司配种站人工授精,一代就生出了良种马驹,“新出生的小马驹太漂亮了,几个月的小马驹身高就接近生产母马,实在是令人想不到!”霍江台·克斯特克拜激动之情溢于言表。就这样,在当地牧民的宣传下,越来越多的牧民带着马儿来到了配种站。
  通过“高新企业—带动基地—扩大产业—辐射农户”的产业扶贫模式,德瑞骏发在注重“输好血”的同时,更因地制宜地帮助当地牧民增强自身“造血”功能,9年来,已为新疆伊犁州牧民直接升级马匹2000匹以上,间接通过人工授精技术辅导牧民繁育升级马匹约5000匹,帮助当地牧民增收2亿元以上。
  一头抓生产,一头抓销售。德瑞骏发在援疆过程中,更多地发挥市场作用。为了更好地拓展伊犁马销路,今年,德瑞骏发启动了“天马出疆”计划,通过举办赛事、特色旅游、马术表演等方式,把伊犁马引荐至北京、上海等地市场,进一步延长产业链,扩大伊犁马的市场占有率,形成科技繁育、甄选、调训和展销闭环链条,把马产业打造成具有新疆特色的现代化富民产业。
  同时,德瑞骏发聚焦当地急需的乡村振兴专业技术人才,不断加大引进和培养本土人才的力度,使专业人才成为当地马匹繁育的技术骨干。德瑞骏发开展“千人计划”人才培养工作,通过配种站技术人才输出、牧民培训班、校企合作等方式,用三年的时间培养了1000余名本土人才。
  “我有一个愿望:我们新疆的马会越来越美观,越来越实用,逐渐替代进口马,走出新疆,登上国际舞台。”邹敬清期望,通过科技“牵引”,越来越多的伊犁马能够“走出去”,为牧民带来可观的收益。
  □ 本报记者 张晓帆
    本报通讯员 刘耀泽

  “我家有5口人,过去全家就靠养土马为生,日子过得很困难。现在养上了从山东来的进口小马驹,一匹马的价格涨了十倍,还不愁销路。”8月4日,新疆伊犁州特克斯县喀拉达拉乡加朗村村民努尔江·阿布力说。
  以前,当地的牧民虽然家家户户养马,但因为传统土马的品种有一定局限,卖不上好价钱。“泰山天山根连根,鲁疆人民心连心”。随着新三板第一“马股”青岛德瑞骏发生物科技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德瑞骏发)的到来,努尔江·阿布力和村民们摆脱了贫困,过上了幸福的生活。
  “国外的纯血马最高能卖到几千万元,我们本土的马相对矮小,跑不快也跳不高,只能卖到几千元。”德瑞骏发董事长邹敬清曾带领山东马术队,代表山东省参加包括全运会在内的全国各类马术比赛,外国马包揽赛场马匹的现象,让他萌生了在“天马”的故乡——新疆伊犁州培育适合马术运动的国产马的想法。
  新疆乡村产业基础薄弱,产业振兴尤为关键。因此,山东援疆把助力乡村产业振兴放在首位。但是,远在新疆的牧民如何能获得优良的种马资源?
  2012年底,德瑞骏发在伊犁州成立控股子公司,并建立研发基地,自主研发了人工授精技术、马诱导排卵技术和胚胎移植技术,能够在中国母马的肚子里,生产国外的良种马。
  万事开头难,在牧民中推广这些技术并不是一件容易事。为了打消他们的顾虑,邹敬清带队在伊犁州先后设立了10个马匹配种站,免费向牧民推广优质马种,并采取订单农业的形式回收小马驹。
  “马匹只能通过杂交选育一代代慢慢地改良,有的马十几代都不能变成纯种。”特克斯县养马大户霍江台·克斯特克拜开始并不相信邹敬清的说法。抱着试试看的态度,他将家中的6匹适龄母马拉到伊犁德瑞骏发公司配种站人工授精,一代就生出了良种马驹,“新出生的小马驹太漂亮了,几个月的小马驹身高就接近生产母马,实在是令人想不到!”霍江台·克斯特克拜激动之情溢于言表。就这样,在当地牧民的宣传下,越来越多的牧民带着马儿来到了配种站。
  通过“高新企业—带动基地—扩大产业—辐射农户”的产业扶贫模式,德瑞骏发在注重“输好血”的同时,更因地制宜地帮助当地牧民增强自身“造血”功能,9年来,已为新疆伊犁州牧民直接升级马匹2000匹以上,间接通过人工授精技术辅导牧民繁育升级马匹约5000匹,帮助当地牧民增收2亿元以上。
  一头抓生产,一头抓销售。德瑞骏发在援疆过程中,更多地发挥市场作用。为了更好地拓展伊犁马销路,今年,德瑞骏发启动了“天马出疆”计划,通过举办赛事、特色旅游、马术表演等方式,把伊犁马引荐至北京、上海等地市场,进一步延长产业链,扩大伊犁马的市场占有率,形成科技繁育、甄选、调训和展销闭环链条,把马产业打造成具有新疆特色的现代化富民产业。
  同时,德瑞骏发聚焦当地急需的乡村振兴专业技术人才,不断加大引进和培养本土人才的力度,使专业人才成为当地马匹繁育的技术骨干。德瑞骏发开展“千人计划”人才培养工作,通过配种站技术人才输出、牧民培训班、校企合作等方式,用三年的时间培养了1000余名本土人才。
  “我有一个愿望:我们新疆的马会越来越美观,越来越实用,逐渐替代进口马,走出新疆,登上国际舞台。”邹敬清期望,通过科技“牵引”,越来越多的伊犁马能够“走出去”,为牧民带来可观的收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