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大众日报  >  文化

中国的现代自由诗需要发明“焊条”,把它与中国古诗连接起来——

张炜:写诗的事儿还不算完

2021-08-05 作者: 卢昱 来源: 大众日报
  □ 本报记者 卢昱
  
  近日,一场由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主办的“当下与未来的文学之约”文学论坛在济南举行,吸引众多文学爱好者参加。
  有评论家认为,多数作家在抵达个人能企及的写作高峰后,随着年龄渐长,通常自寻一条下山的小路,借着向下的势能写些生活散章什么的。著名作家、诗人张炜却不是这样,他向着雪线以上突破,冲着更峭拔冷峻的地方去,那里放眼远眺时看见的是洗炼、骨感、纯粹的诗。
  在张炜看来,中国的传统诗不可能跟现代自由诗完全隔断,但当代自由诗看不到传统诗那种深厚、长远、明显的传承,翻译诗的味道更为浓重。在新作《不践约书》中,张炜试图将中国传统诗歌与现代自由诗“焊接”起来。“我们中国有生铁焊条,铜和其他的东西也可以焊住,还发明了一种焊条,把塑料和金属也可以接起来。但谁有办法把中国的古诗,跟现代自由诗焊接起来?如果发明了这种焊条,也太伟大了。我就想,中国的现代自由诗需要发明焊条,把它与中国古诗连接起来。我是一个自不量力的人,不停地寻找一种材料,想把它焊接起来。”他说。
  诗歌是张炜终生追求的目标。“大约是二十世纪七十年代初开始写诗的。我一直认为诗是文学的最高形式,而且不分时代和种族,没有什么例外。小说的边界一直在扩大,但诗仍然居于它的核心。”张炜说。
  “不写作的人,无法体会到诗歌中语言的加速度以及坡度。”对张炜来说,诗是一个核心,离这个核心越近,离文学就越近,不可以完全为个人所有,只能一点点无限接近它。
  1972年,张炜在胶东成立了一个诗歌小组,五位成员立志要写诗,成为诗人。少年时代的狂妄和热情,激发着五人疯狂地阅读和写作。近50年过去了,这个诗歌小组的五个人中有的已不在人世;十年前,张炜在海边遇到其中一位诗友,开始并没有认出来。“他只比我大一岁,满脸皱纹,只剩下两颗牙齿。我们没有多少寒暄,他只是握着我的手问我的创作情况。原来他还在坚持写诗,不过我没有见到他发表。他跟我说的一句话,到现在都忘不了,他说:‘写诗的事情还不算完。’他只剩下了两颗牙齿,但文学的事情、诗的事情,仍耿耿于怀。”张炜说,这里哪有什么功利,这就是爱。
  “这样的一种爱,该是生命中多么顽强、多么持久,又是多么迷人的一种力量。有这样一种力量,我们在生活中遇到困惑,遇到挫折,遇到各种各样的不幸,都会有办法解决。这是文学的力量。”张炜说,类似的一种力量在支持自己前行,这是最有意义的事情。
  《不践约书》以诗歌为表现形式,以爱情为呈现线索,但实际上已经超越传统意义上的诗歌概念和边界,作者调动人文、思想、历史、哲学、文学、艺术等综合手段,以所熟识的特定空间为地理背景,叙述内容穿越于古齐国与当今社会,融入悠久的历史文明和以海滨文明为背景的历史文化,以52节长诗的形式完成历史、文化、艺术上的超越。
  有读者认为,《不践约书》中,诸如“贝加尔湖”“两千年的门洞”“苏东坡”“奢华的北宋”“大明湖海右此亭”“大山后面隆隆的雷声”“乡下茅屋”等和日常细节组成了不断涌来的意象链;每一节都有“故事”,作者勾勒出了一本时代之书的毛边,“凹印下的三叶虫之影”“梧桐树上有庄子的凤凰”“炊烟颤颤抖抖然后断绝”之类的诗句频频出现。
  “诗中涉及的历史节点和地理元素等,既是角色自己的,又是他者的独白。一首诗至少拥有三到四个声音,这不仅是结构和呈现的方便,而且是诗的有机组成部分。诗中会有暧昧的声音和内容,这既是天然的诗性,又是朴实的表达,是一种不可消除的声音。多种声音可以看成交响,也可以视为单独的存在。”张炜说,诗人的胸襟、气度、掌控力,会作用于这些声音。“它们一旦出现分解涣散的倾向,就像战争中反叛的部队一样,很危险了。”
  “《不践约书》是一个实践,我未来还要实践,但极有可能失败得一塌糊涂。但我不相信这个方向是错误的。中国古诗从形式的层面上看,它有平仄、有韵脚,你看它加速度的方法,你看它那个词语是多么的整齐,都是七个字五个字甚至四个字,它是那样的。现代自由诗就不是了,几个字就断开,拐弯很复杂,长短不拘。现代自由诗必须这样写,还是我们没有能力继承传统,充分地处理我们的诗句?这里边有好多未解的东西,所以我想处理它们。《不践约书》相对整齐,长不过十三四个字,短不过八个字。我想像古诗一样的整饬,靠平仄和韵脚去加速度,去掌握它的速度、掌握语言的坡度。”张炜说。
  □ 本报记者 卢昱
  
  近日,一场由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主办的“当下与未来的文学之约”文学论坛在济南举行,吸引众多文学爱好者参加。
  有评论家认为,多数作家在抵达个人能企及的写作高峰后,随着年龄渐长,通常自寻一条下山的小路,借着向下的势能写些生活散章什么的。著名作家、诗人张炜却不是这样,他向着雪线以上突破,冲着更峭拔冷峻的地方去,那里放眼远眺时看见的是洗炼、骨感、纯粹的诗。
  在张炜看来,中国的传统诗不可能跟现代自由诗完全隔断,但当代自由诗看不到传统诗那种深厚、长远、明显的传承,翻译诗的味道更为浓重。在新作《不践约书》中,张炜试图将中国传统诗歌与现代自由诗“焊接”起来。“我们中国有生铁焊条,铜和其他的东西也可以焊住,还发明了一种焊条,把塑料和金属也可以接起来。但谁有办法把中国的古诗,跟现代自由诗焊接起来?如果发明了这种焊条,也太伟大了。我就想,中国的现代自由诗需要发明焊条,把它与中国古诗连接起来。我是一个自不量力的人,不停地寻找一种材料,想把它焊接起来。”他说。
  诗歌是张炜终生追求的目标。“大约是二十世纪七十年代初开始写诗的。我一直认为诗是文学的最高形式,而且不分时代和种族,没有什么例外。小说的边界一直在扩大,但诗仍然居于它的核心。”张炜说。
  “不写作的人,无法体会到诗歌中语言的加速度以及坡度。”对张炜来说,诗是一个核心,离这个核心越近,离文学就越近,不可以完全为个人所有,只能一点点无限接近它。
  1972年,张炜在胶东成立了一个诗歌小组,五位成员立志要写诗,成为诗人。少年时代的狂妄和热情,激发着五人疯狂地阅读和写作。近50年过去了,这个诗歌小组的五个人中有的已不在人世;十年前,张炜在海边遇到其中一位诗友,开始并没有认出来。“他只比我大一岁,满脸皱纹,只剩下两颗牙齿。我们没有多少寒暄,他只是握着我的手问我的创作情况。原来他还在坚持写诗,不过我没有见到他发表。他跟我说的一句话,到现在都忘不了,他说:‘写诗的事情还不算完。’他只剩下了两颗牙齿,但文学的事情、诗的事情,仍耿耿于怀。”张炜说,这里哪有什么功利,这就是爱。
  “这样的一种爱,该是生命中多么顽强、多么持久,又是多么迷人的一种力量。有这样一种力量,我们在生活中遇到困惑,遇到挫折,遇到各种各样的不幸,都会有办法解决。这是文学的力量。”张炜说,类似的一种力量在支持自己前行,这是最有意义的事情。
  《不践约书》以诗歌为表现形式,以爱情为呈现线索,但实际上已经超越传统意义上的诗歌概念和边界,作者调动人文、思想、历史、哲学、文学、艺术等综合手段,以所熟识的特定空间为地理背景,叙述内容穿越于古齐国与当今社会,融入悠久的历史文明和以海滨文明为背景的历史文化,以52节长诗的形式完成历史、文化、艺术上的超越。
  有读者认为,《不践约书》中,诸如“贝加尔湖”“两千年的门洞”“苏东坡”“奢华的北宋”“大明湖海右此亭”“大山后面隆隆的雷声”“乡下茅屋”等和日常细节组成了不断涌来的意象链;每一节都有“故事”,作者勾勒出了一本时代之书的毛边,“凹印下的三叶虫之影”“梧桐树上有庄子的凤凰”“炊烟颤颤抖抖然后断绝”之类的诗句频频出现。
  “诗中涉及的历史节点和地理元素等,既是角色自己的,又是他者的独白。一首诗至少拥有三到四个声音,这不仅是结构和呈现的方便,而且是诗的有机组成部分。诗中会有暧昧的声音和内容,这既是天然的诗性,又是朴实的表达,是一种不可消除的声音。多种声音可以看成交响,也可以视为单独的存在。”张炜说,诗人的胸襟、气度、掌控力,会作用于这些声音。“它们一旦出现分解涣散的倾向,就像战争中反叛的部队一样,很危险了。”
  “《不践约书》是一个实践,我未来还要实践,但极有可能失败得一塌糊涂。但我不相信这个方向是错误的。中国古诗从形式的层面上看,它有平仄、有韵脚,你看它加速度的方法,你看它那个词语是多么的整齐,都是七个字五个字甚至四个字,它是那样的。现代自由诗就不是了,几个字就断开,拐弯很复杂,长短不拘。现代自由诗必须这样写,还是我们没有能力继承传统,充分地处理我们的诗句?这里边有好多未解的东西,所以我想处理它们。《不践约书》相对整齐,长不过十三四个字,短不过八个字。我想像古诗一样的整饬,靠平仄和韵脚去加速度,去掌握它的速度、掌握语言的坡度。”张炜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