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大众日报  >  文化

全球57项重要农业文化遗产,我国有15个,夏津古桑树群是山东省唯一——

好一片桑海

2021-07-24 作者: 张双双 来源: 大众日报
  □ 本报记者 张双双
   本报通讯员 邓美平

  好一片桑海!若非借助当前的航拍设备,很难想象出6000余亩古桑林的样子。见了,便忘不掉:那片绿色的古桑林海之上掀起层层“叶浪”,让人仿佛能嗅见椹果的香甜;偶有裸露的地表,也是稍有起伏的沙丘,连出好看的曲线。
  德州夏津黄河故道古桑树群是一片典型的人文森林,既是黄河流域农桑文化和中国农耕文明的代表,也是“沙海变桑田”的历史见证,2018年4月被联合国粮农组织认定为“全球重要农业文化遗产”。
最盛时期桑林达6万-8万亩
  古桑群历尽风雨,在新时代绿色发展理念的浸润之下,其文化群落和桑树一样,越发枝繁叶茂。如今,珍贵的古桑树中相当部分被划进颐寿园内保护,门口处立有一座精巧的石碑,底座前黑底红字刻着“全球重要农业文化遗产”字样。
  “平原地区保存如此完整的古树群落非常罕见,其价值无法估量。”夏津县文化和旅游局四级调研员李正阔对这片古桑树群甚为痴迷,如数家珍:这一称号概念上等同于世界文化遗产,截至目前,全球共有21个国家57项重要农业文化遗产,包括埃及锡瓦绿洲椰枣生产系统、印度科拉普特农业系统、坦桑尼亚的草原游牧系统和农林复合系统等,我国有云南红河哈尼稻作梯田系统、浙江青田稻鱼共生系统、福建福州茉莉花种植与茶文化系统等15个,夏津古桑树群是山东省唯一。
  “夏津”名称的起源,有两种说法,一是春秋时期“齐晋会盟之要津”,另一说法则传为夏代之黄河渡口。无论哪一论述,其自西汉初年置县至今已有2200余年。
  黄河是哺育中华民族的摇篮,历史上黄河多次流经夏津,又多次改道,每次迁徙后都留有故道遗迹。对夏津影响最大的故道有两条:一是东周黄河故道,二是宋时黄河故道。宋时黄河改道后为这里留下了一片30万亩连绵起伏的沙丘地。当地有“无风三尺土,有风沙满天,关门盖着锅,土饭一起咽”的民谣。
  “为了治理这条狭长的绵亘沙丘,当地人开始种植桑树,这一过程断断续续持续了上千年。”李正阔在研究该段历史时,每每被劳动人民的坚毅所打动。“这是一项伟大的生态建设成就。”
  说到这里不得不提一位功臣——清康熙年间“治沙县令”朱国祥。在清乾隆《夏津县志·名宦》中对于朱国祥的记载全文仅寥寥158字,却集中展现了其勤政爱民功绩:“钱粮不索火耗,词状皆令自拘,征漕悉革陋规,劝农备极勤恳。”“在任六年,兴利除弊,知无不为。至设立新庄,安插流民,给牛种免徭役,另自为甲,其法甚善。修城按庄分工,各定边界,百姓欢呼,如治己事,至今遵焉。”“复升东昌知府,夏民闻之趋迎,几至空市。”
  更多的故事流传在民间,据传朱国祥“巡于邑之东北黄河故道之沙区”,见“地半沙滩,不宜禾稼”,他又了解到,百姓在元、明时期就有植桑的传统,但是并不成规模。后屡议而得“广植草木以祛风而固沙,种桑果兴蚕业而裕财用”,遂“亲绘造林图,择取树种,分区布划,植桑养蚕”;一个创新的方法是“包袱地”:即地之周匝植树,而其中禾稼,“无风沙之害,而得稼穑之获”。经过一段植树热潮,最盛时期当地桑林达到6万-8万亩之多,有“此间树木繁盛,援木攀行二十余里”的记载。
  后人曾自发建造三座“朱公祠”,清雍正时恩县知县陈学海听说当地“先拜朱公,后拜祖宗”,有诗赞曰:“苍椹奠得民安业,处处丰登乐岁畦”。在颐寿园内新建的朱国祥纪念馆记者看到,这里收集保存着旧时使用的桑叶碗、桑木车、桑木扁担、桑木水桶、桑木耧等生产用具。夏津县史志办原主任李宏升说,百姓谁不爱好官,一位好官员常常能改变一方民风,并能影响数百年或更长久。
桑里珍藏的文化遗产
  认为“一棵古树就是一部历史教科书”的散文家梁衡,曾两次到访夏津古桑林,他描述道:“黄河万年流淌,桑林千年不老。伟大的黄河,中华民族的母亲河,给我们提供了自然界的黄土——最充分的劳动材料;勤劳的祖先又对故道里的黄土进行耕作加工,创造了物质财富及与之相应的精神财富。这就是夏津古桑林里所珍藏的文化遗产。”
  在人们植桑缫丝的过程中,古桑林也使得黄河故道曾经蜿蜒的堤坝,被不断压缩、钙化、提纯,向上是桑树茁壮虬劲的枝干,向下是它们发达稠密的根系。站在大自然角度而言,桑群在时间流逝中形成一种独特的生态系统;站在人文角度,则在历史长河铸就了我国的农桑文化。
  李宏升介绍,中国自古以来就以农桑立国,种桑养蚕、缫丝织绸是中国五千年文明历史的重要组成部分。东周至东汉末年,黄河中下游都是我国桑蚕业比较发达的地区。秦汉时期,以农为本,劝课农桑,四五百年间,桑蚕生产发展很快,出现了丝绸之路交往的繁荣。“治理风沙和生产布帛,兼具生态和经济效益的桑树得到了大发展。”
  唐代中后期之后,黄河故道地区桑蚕业遭受战乱严重破坏;但战乱也使桑椹、桑叶的食用药用价值被人们重视。“安史之乱让北方的桑蚕业遭受打击,北宋时期虽有所恢复和发展,但已落后于江南。”李宏升介绍,南宋之后,受棉花栽培逐步扩大,我国桑蚕业整体趋于萎缩;但夏津黄河故道地区由于特殊的生态环境状况,人们进一步对桑树进行改良,果桑种植规模却有所扩大。
  近代战乱频发,本已成规模的夏津黄河故道古桑树群又遭受破坏,而从上世纪末至本世纪初,因棉花效益比较高、种植面积扩大,而桑椹难保鲜,效益不高,古桑树又被大量砍伐,至今仅剩6000余亩。
  李宏升说,“黄河故道古桑树群从‘养蚕缫丝’到‘绵、棉并重’再到‘以棉为主’,从‘叶用桑’到‘果用桑’的转变,也折射出桑文化的兴起与衰弱,具有重要的研究价值。”
桑文化全面渗透“衣食住行”
  闫庙村是夏津古桑树群12个核心村之一,现在已划归为夏津县生态旅游区。村民闫登全有40棵继承自父亲的桑树,“父辈们亲手栽下的桑树,和颐寿园的古桑一样很珍贵,我们关心它们,有没有病虫害,收成咋样,能不能卖个好价钱?”
  每年5月中旬,夏津就会举办“椹果节”,全国各地的游客纷纷前来采摘。但椹果很多都挂在高高的枝头,看着红得发紫的桑椹,用力踮起脚尖也够不到。所以,闫登全和其他果农便晨起“抻包晃椹”,日头东升时已在林间支摊卖椹果。因为晃椹是体力活,老人做起来很吃力。所以每到此时子女往往暂停手中工作,赶回家乡进行收获。“桑树能活很多年,传给我儿子,再传给孙子,这也是留给后代的一点东西。”闫登全从椹果落在布兜上的“哒哒”声中长大,他说自己一直“挺喜欢这声儿”。
  “桑文化与黄河文化,以及当地鼓文化、民俗文化等相互影响,共同构成了历代传承的文化系统,桑文化已渗透到百姓衣食住行的每一个角落。”李正阔介绍,夏津县传统文艺活动主要有架鼓、高跷、旱船、小戏曲(又称“小调子”)、剪纸等。
  初次见张显祯应是5年前,在后屯村他家的小院里,满院花香。当时他正走乡串户搜集夏津当地民间流传的小调,整理成册,以防失传。其中一首就是黄河故道民间小调:千年古树连成片,万亩杂果紧相连,故道的树啊,故道的园,故道的水土养育了俺……
  张显祯是村里文艺社团的发起人,近几年,搜集整理和创作黄河故道民间小调是他的主要工作之一。其创作的快板《植桑》描述的便是朱国祥带领百姓种桑防沙的故事,他还写过很多赞美母亲河的诗歌。他还是一位架鼓技艺高手,“我有一副桑木鼓槌,平时不太舍得用。”4月初,作为县里的文化交流项目,他和后屯村文艺队的几位队员,第三次去往新疆墨玉县传播架鼓技艺。
  夏津的剪纸队伍也不小,在市民活动中心每周都有免费的剪纸课程,往往需“排号”才能上课;德百集团以古桑群为依托建设的旅游项目“椹仙村”里,有为剪纸老师专设的工作室。县剪纸协会会长韩霞也时常带会员们到各学校给孩子们上剪纸课,“夏津剪纸艺人都有桑树主题的作品,其中最为知名的,就是我的老师姜存荣的系列作品。”姜存荣是夏津剪纸非遗传承人,今年75岁,她完成了很多与桑树有关的作品,《全球重要农业文化遗产》《卧龙树》等都备受赞誉,剪刀和刻刀下的桑树叶脉分明,树下母子手摘椹果的形象深入人心。
  马堤吹腔是当地最具特色剧种,也是山东省第一批非物质文化遗产,在夏津县白马湖镇马堤村已有200多年的历史。已年过八十的宋本山曾根据朱国祥的事迹,创作过一部剧本,名为《赤脚县令》。后在县委宣传部、县纪委监委等部门支持下,改编为“马堤吹腔”电影,正计划搬上银幕。
  夏津“椹果诗歌(散文)节”已举办三届,叶延滨、舒婷、欧阳江河、徐刚、廖奔、梁衡等文化名人都曾来到古桑林,创作出大量描写古桑林的优美篇章。德州市作协副主席齐兆全说:“诗歌因为椹果变得甜蜜,椹果因为诗歌而获得生命和永恒。夏津,作为黄河文化的发源地之一,有着取之不尽的人文素材。古桑树,作为鲁西北最高的庄稼,有着写不完的根脉。”
  □ 本报记者 张双双
   本报通讯员 邓美平

  好一片桑海!若非借助当前的航拍设备,很难想象出6000余亩古桑林的样子。见了,便忘不掉:那片绿色的古桑林海之上掀起层层“叶浪”,让人仿佛能嗅见椹果的香甜;偶有裸露的地表,也是稍有起伏的沙丘,连出好看的曲线。
  德州夏津黄河故道古桑树群是一片典型的人文森林,既是黄河流域农桑文化和中国农耕文明的代表,也是“沙海变桑田”的历史见证,2018年4月被联合国粮农组织认定为“全球重要农业文化遗产”。
最盛时期桑林达6万-8万亩
  古桑群历尽风雨,在新时代绿色发展理念的浸润之下,其文化群落和桑树一样,越发枝繁叶茂。如今,珍贵的古桑树中相当部分被划进颐寿园内保护,门口处立有一座精巧的石碑,底座前黑底红字刻着“全球重要农业文化遗产”字样。
  “平原地区保存如此完整的古树群落非常罕见,其价值无法估量。”夏津县文化和旅游局四级调研员李正阔对这片古桑树群甚为痴迷,如数家珍:这一称号概念上等同于世界文化遗产,截至目前,全球共有21个国家57项重要农业文化遗产,包括埃及锡瓦绿洲椰枣生产系统、印度科拉普特农业系统、坦桑尼亚的草原游牧系统和农林复合系统等,我国有云南红河哈尼稻作梯田系统、浙江青田稻鱼共生系统、福建福州茉莉花种植与茶文化系统等15个,夏津古桑树群是山东省唯一。
  “夏津”名称的起源,有两种说法,一是春秋时期“齐晋会盟之要津”,另一说法则传为夏代之黄河渡口。无论哪一论述,其自西汉初年置县至今已有2200余年。
  黄河是哺育中华民族的摇篮,历史上黄河多次流经夏津,又多次改道,每次迁徙后都留有故道遗迹。对夏津影响最大的故道有两条:一是东周黄河故道,二是宋时黄河故道。宋时黄河改道后为这里留下了一片30万亩连绵起伏的沙丘地。当地有“无风三尺土,有风沙满天,关门盖着锅,土饭一起咽”的民谣。
  “为了治理这条狭长的绵亘沙丘,当地人开始种植桑树,这一过程断断续续持续了上千年。”李正阔在研究该段历史时,每每被劳动人民的坚毅所打动。“这是一项伟大的生态建设成就。”
  说到这里不得不提一位功臣——清康熙年间“治沙县令”朱国祥。在清乾隆《夏津县志·名宦》中对于朱国祥的记载全文仅寥寥158字,却集中展现了其勤政爱民功绩:“钱粮不索火耗,词状皆令自拘,征漕悉革陋规,劝农备极勤恳。”“在任六年,兴利除弊,知无不为。至设立新庄,安插流民,给牛种免徭役,另自为甲,其法甚善。修城按庄分工,各定边界,百姓欢呼,如治己事,至今遵焉。”“复升东昌知府,夏民闻之趋迎,几至空市。”
  更多的故事流传在民间,据传朱国祥“巡于邑之东北黄河故道之沙区”,见“地半沙滩,不宜禾稼”,他又了解到,百姓在元、明时期就有植桑的传统,但是并不成规模。后屡议而得“广植草木以祛风而固沙,种桑果兴蚕业而裕财用”,遂“亲绘造林图,择取树种,分区布划,植桑养蚕”;一个创新的方法是“包袱地”:即地之周匝植树,而其中禾稼,“无风沙之害,而得稼穑之获”。经过一段植树热潮,最盛时期当地桑林达到6万-8万亩之多,有“此间树木繁盛,援木攀行二十余里”的记载。
  后人曾自发建造三座“朱公祠”,清雍正时恩县知县陈学海听说当地“先拜朱公,后拜祖宗”,有诗赞曰:“苍椹奠得民安业,处处丰登乐岁畦”。在颐寿园内新建的朱国祥纪念馆记者看到,这里收集保存着旧时使用的桑叶碗、桑木车、桑木扁担、桑木水桶、桑木耧等生产用具。夏津县史志办原主任李宏升说,百姓谁不爱好官,一位好官员常常能改变一方民风,并能影响数百年或更长久。
桑里珍藏的文化遗产
  认为“一棵古树就是一部历史教科书”的散文家梁衡,曾两次到访夏津古桑林,他描述道:“黄河万年流淌,桑林千年不老。伟大的黄河,中华民族的母亲河,给我们提供了自然界的黄土——最充分的劳动材料;勤劳的祖先又对故道里的黄土进行耕作加工,创造了物质财富及与之相应的精神财富。这就是夏津古桑林里所珍藏的文化遗产。”
  在人们植桑缫丝的过程中,古桑林也使得黄河故道曾经蜿蜒的堤坝,被不断压缩、钙化、提纯,向上是桑树茁壮虬劲的枝干,向下是它们发达稠密的根系。站在大自然角度而言,桑群在时间流逝中形成一种独特的生态系统;站在人文角度,则在历史长河铸就了我国的农桑文化。
  李宏升介绍,中国自古以来就以农桑立国,种桑养蚕、缫丝织绸是中国五千年文明历史的重要组成部分。东周至东汉末年,黄河中下游都是我国桑蚕业比较发达的地区。秦汉时期,以农为本,劝课农桑,四五百年间,桑蚕生产发展很快,出现了丝绸之路交往的繁荣。“治理风沙和生产布帛,兼具生态和经济效益的桑树得到了大发展。”
  唐代中后期之后,黄河故道地区桑蚕业遭受战乱严重破坏;但战乱也使桑椹、桑叶的食用药用价值被人们重视。“安史之乱让北方的桑蚕业遭受打击,北宋时期虽有所恢复和发展,但已落后于江南。”李宏升介绍,南宋之后,受棉花栽培逐步扩大,我国桑蚕业整体趋于萎缩;但夏津黄河故道地区由于特殊的生态环境状况,人们进一步对桑树进行改良,果桑种植规模却有所扩大。
  近代战乱频发,本已成规模的夏津黄河故道古桑树群又遭受破坏,而从上世纪末至本世纪初,因棉花效益比较高、种植面积扩大,而桑椹难保鲜,效益不高,古桑树又被大量砍伐,至今仅剩6000余亩。
  李宏升说,“黄河故道古桑树群从‘养蚕缫丝’到‘绵、棉并重’再到‘以棉为主’,从‘叶用桑’到‘果用桑’的转变,也折射出桑文化的兴起与衰弱,具有重要的研究价值。”
桑文化全面渗透“衣食住行”
  闫庙村是夏津古桑树群12个核心村之一,现在已划归为夏津县生态旅游区。村民闫登全有40棵继承自父亲的桑树,“父辈们亲手栽下的桑树,和颐寿园的古桑一样很珍贵,我们关心它们,有没有病虫害,收成咋样,能不能卖个好价钱?”
  每年5月中旬,夏津就会举办“椹果节”,全国各地的游客纷纷前来采摘。但椹果很多都挂在高高的枝头,看着红得发紫的桑椹,用力踮起脚尖也够不到。所以,闫登全和其他果农便晨起“抻包晃椹”,日头东升时已在林间支摊卖椹果。因为晃椹是体力活,老人做起来很吃力。所以每到此时子女往往暂停手中工作,赶回家乡进行收获。“桑树能活很多年,传给我儿子,再传给孙子,这也是留给后代的一点东西。”闫登全从椹果落在布兜上的“哒哒”声中长大,他说自己一直“挺喜欢这声儿”。
  “桑文化与黄河文化,以及当地鼓文化、民俗文化等相互影响,共同构成了历代传承的文化系统,桑文化已渗透到百姓衣食住行的每一个角落。”李正阔介绍,夏津县传统文艺活动主要有架鼓、高跷、旱船、小戏曲(又称“小调子”)、剪纸等。
  初次见张显祯应是5年前,在后屯村他家的小院里,满院花香。当时他正走乡串户搜集夏津当地民间流传的小调,整理成册,以防失传。其中一首就是黄河故道民间小调:千年古树连成片,万亩杂果紧相连,故道的树啊,故道的园,故道的水土养育了俺……
  张显祯是村里文艺社团的发起人,近几年,搜集整理和创作黄河故道民间小调是他的主要工作之一。其创作的快板《植桑》描述的便是朱国祥带领百姓种桑防沙的故事,他还写过很多赞美母亲河的诗歌。他还是一位架鼓技艺高手,“我有一副桑木鼓槌,平时不太舍得用。”4月初,作为县里的文化交流项目,他和后屯村文艺队的几位队员,第三次去往新疆墨玉县传播架鼓技艺。
  夏津的剪纸队伍也不小,在市民活动中心每周都有免费的剪纸课程,往往需“排号”才能上课;德百集团以古桑群为依托建设的旅游项目“椹仙村”里,有为剪纸老师专设的工作室。县剪纸协会会长韩霞也时常带会员们到各学校给孩子们上剪纸课,“夏津剪纸艺人都有桑树主题的作品,其中最为知名的,就是我的老师姜存荣的系列作品。”姜存荣是夏津剪纸非遗传承人,今年75岁,她完成了很多与桑树有关的作品,《全球重要农业文化遗产》《卧龙树》等都备受赞誉,剪刀和刻刀下的桑树叶脉分明,树下母子手摘椹果的形象深入人心。
  马堤吹腔是当地最具特色剧种,也是山东省第一批非物质文化遗产,在夏津县白马湖镇马堤村已有200多年的历史。已年过八十的宋本山曾根据朱国祥的事迹,创作过一部剧本,名为《赤脚县令》。后在县委宣传部、县纪委监委等部门支持下,改编为“马堤吹腔”电影,正计划搬上银幕。
  夏津“椹果诗歌(散文)节”已举办三届,叶延滨、舒婷、欧阳江河、徐刚、廖奔、梁衡等文化名人都曾来到古桑林,创作出大量描写古桑林的优美篇章。德州市作协副主席齐兆全说:“诗歌因为椹果变得甜蜜,椹果因为诗歌而获得生命和永恒。夏津,作为黄河文化的发源地之一,有着取之不尽的人文素材。古桑树,作为鲁西北最高的庄稼,有着写不完的根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