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造省工委旧址党性教育基地建设山东重工绿色智造产业城

莱芜区:传承红色基因 创新绿色发展

2021-07-22 作者: 赵国陆 来源: 大众日报
  □ 本报记者 赵国陆

  红色7月,济南市莱芜区的中共山东省工委旧址迎来参观热潮。过去,这里曾扛起全省红色旗帜,播撒革命火种。如今,莱芜区拾起时代接力棒,全力建设山东重工绿色智造产业城,打造“强省会”城市副中心、黄河流域先进制造业中心,走上创新绿色发展的新路子。
红色革命大旗飘扬
  今年5月底,作为建党100周年献礼工程,山东省工委旧址党性教育基地在莱芜区鹁鸽楼村建成开放,成为莱芜区最具人气的红色打卡地之一。旁边的一座石头小院就是省工委书记刘仲莹的故居。“当年,山东省工委就是在这里成立的。”研究莱芜党史近20年的莱芜区委党员教育中心副主任郭纪锋介绍,这条只有几百米的刘家胡同,在白色恐怖时期就有5人入党。现在,文物部门正在对这些红色故居进行保护修缮。刘仲莹的后人还住在鹁鸽楼村,孙媳妇张秀英经常为参观人员义务讲解革命前辈的事迹。儿媳朱茂兰虽已90岁高龄,依然清晰记得老一辈先烈的事迹。
  郭纪锋说,家境富庶的刘仲莹18岁考进济南省立高中,师从“左联”作家胡也频,加入中国共产党,后来被派到老家莱芜开展工作。
据原中共山东省委党史研究室副主任、党史专家丁龙嘉教授介绍,在上世纪二三十年代的白色恐怖中,中共山东省委先后遭到10次严重破坏,一度与中央断了联系。到1933年7月,莱芜县委在第一任书记刘仲莹的领导下,成为全省仅存的几个县级党组织之一。
  与上级失联后,刘仲莹变卖了口镇的家产,多次外出找党。后来与坚持地下斗争的济南市委书记赵健民接上头,携手并肩作战。1935年11月,他们在刘仲莹家秘密开会,决定成立中共山东省工作委员会,由刘仲莹任书记,赵健民任组织部长,鹿省三任宣传部长,黄仲华任农民部长,于一川、陈太平为委员。
  站在省工委旧址党性教育基地展厅内的雕塑群像前,郭纪锋告诉记者:“这一年,刘仲莹24岁,赵健民23岁,黄仲华23岁,于一川24岁,陈太平25岁,年龄最大的鹿省三30岁。一群年轻的革命志士在最艰难的时刻挑起了大梁。”省工委先后派出优秀党员干部到省内多地恢复党组织,积蓄力量坚持隐蔽斗争,直到1936年5月1日中共山东省委重建。
  “省工委为重建山东省委打下了基础,也为后来留下了革命火种。”丁龙嘉表示,1921年春王尽美和邓恩铭创立中共济南早期组织、1935年11月在莱芜建立中共山东省工委,是山东党史上的两大历史关键点。
绿色产业新城崛起
  在这片革命先烈扛起全省红色旗帜的热土上,如今随着区划调整,挺起了高质量发展的脊梁,在“强省会”战略中跑出加速度。
  在莱芜区口镇,一个计划总投资1535亿元、规划总占地30多平方公里的山东重工绿色智造产业城正在迅速崛起。这是济南市投资额第一、项目规模第一、生产产值第一的最大体量项目,引进全球先进的智能制造生产线,打造中国领先、世界一流的高端、智能、绿色重卡生产基地。作为全省新旧动能转换重大项目以及黄河流域先进制造业中心的重要引擎和支撑,全部建成后,可年产整车整机100万辆,实现产值3000亿元,纳税200亿元。
  智能网联重卡总装车间外,刚刚下线的全新一代豪沃重卡、黄河重卡,源源不断地供应全球。这个重工城“头号工程”在去年疫情背景下,仅用280天就建成投产。背后是莱芜人民根植深厚红色沃土的使命担当。为支持重工城项目尽快落地,莱芜区提出以全区之力打赢一场新时期的“莱芜战役”,抽调精兵强将,火线成立指挥部,倒排工期、挂图作战,从发布土地征收公告到摘牌拿地只用了67天,正常要两年建成的110千伏变电站130天竣工……高效推进项目各项手续,在审批速度等方面创造了莱芜区多个第一。济南铁嬴城乡建设有限公司的党员关凯升带领一支小队,用7天完成了20天的工作量,夺回了疫情延误的工期。中铁十四局莱芜项目部的郭涛带领党员突击队春节昼夜施工,不到3个月完成了1369亩土地的场平。截至目前,16个村6870名普通群众为项目建设作出贡献,确保了项目早日落地。
  重工城二期重点工程凯傲智能叉车项目由欧洲第一、全球第二的工业车辆制造商——德国凯傲集团投资建设,计划总投资50亿元,建成全球最高水平的新能源叉车制造中心。一个10万平方米的“超大号”联合厂房已经拔地而起。基建负责人陈伟感叹政府审批的高效快速,12小时内办好全部手续,实现了“拿地即开工”。眼下正全力赶进度,计划9月完成设备安装调试,10月试产。
  重工城这个具有产业链“链主”地位的引领型大项目,预计将带来400多家上下游企业落户。目前已签约进驻高端配套项目16个,计划年内全部开工建设。“红色基因传承到今天,莱芜区正在打造营商环境的标杆和示范。”莱芜区委书记朱云生表示,今天的莱芜正处在区划调整大有可为的战略机遇期,肩负着打造“强省会”城市副中心、黄河流域先进制造业中心的历史重任,比以往任何时候都更需要弘扬“不畏艰难、勇于担当”的革命精神,扛起新时期的使命担当。
  □ 本报记者 赵国陆

  红色7月,济南市莱芜区的中共山东省工委旧址迎来参观热潮。过去,这里曾扛起全省红色旗帜,播撒革命火种。如今,莱芜区拾起时代接力棒,全力建设山东重工绿色智造产业城,打造“强省会”城市副中心、黄河流域先进制造业中心,走上创新绿色发展的新路子。
红色革命大旗飘扬
  今年5月底,作为建党100周年献礼工程,山东省工委旧址党性教育基地在莱芜区鹁鸽楼村建成开放,成为莱芜区最具人气的红色打卡地之一。旁边的一座石头小院就是省工委书记刘仲莹的故居。“当年,山东省工委就是在这里成立的。”研究莱芜党史近20年的莱芜区委党员教育中心副主任郭纪锋介绍,这条只有几百米的刘家胡同,在白色恐怖时期就有5人入党。现在,文物部门正在对这些红色故居进行保护修缮。刘仲莹的后人还住在鹁鸽楼村,孙媳妇张秀英经常为参观人员义务讲解革命前辈的事迹。儿媳朱茂兰虽已90岁高龄,依然清晰记得老一辈先烈的事迹。
  郭纪锋说,家境富庶的刘仲莹18岁考进济南省立高中,师从“左联”作家胡也频,加入中国共产党,后来被派到老家莱芜开展工作。
据原中共山东省委党史研究室副主任、党史专家丁龙嘉教授介绍,在上世纪二三十年代的白色恐怖中,中共山东省委先后遭到10次严重破坏,一度与中央断了联系。到1933年7月,莱芜县委在第一任书记刘仲莹的领导下,成为全省仅存的几个县级党组织之一。
  与上级失联后,刘仲莹变卖了口镇的家产,多次外出找党。后来与坚持地下斗争的济南市委书记赵健民接上头,携手并肩作战。1935年11月,他们在刘仲莹家秘密开会,决定成立中共山东省工作委员会,由刘仲莹任书记,赵健民任组织部长,鹿省三任宣传部长,黄仲华任农民部长,于一川、陈太平为委员。
  站在省工委旧址党性教育基地展厅内的雕塑群像前,郭纪锋告诉记者:“这一年,刘仲莹24岁,赵健民23岁,黄仲华23岁,于一川24岁,陈太平25岁,年龄最大的鹿省三30岁。一群年轻的革命志士在最艰难的时刻挑起了大梁。”省工委先后派出优秀党员干部到省内多地恢复党组织,积蓄力量坚持隐蔽斗争,直到1936年5月1日中共山东省委重建。
  “省工委为重建山东省委打下了基础,也为后来留下了革命火种。”丁龙嘉表示,1921年春王尽美和邓恩铭创立中共济南早期组织、1935年11月在莱芜建立中共山东省工委,是山东党史上的两大历史关键点。
绿色产业新城崛起
  在这片革命先烈扛起全省红色旗帜的热土上,如今随着区划调整,挺起了高质量发展的脊梁,在“强省会”战略中跑出加速度。
  在莱芜区口镇,一个计划总投资1535亿元、规划总占地30多平方公里的山东重工绿色智造产业城正在迅速崛起。这是济南市投资额第一、项目规模第一、生产产值第一的最大体量项目,引进全球先进的智能制造生产线,打造中国领先、世界一流的高端、智能、绿色重卡生产基地。作为全省新旧动能转换重大项目以及黄河流域先进制造业中心的重要引擎和支撑,全部建成后,可年产整车整机100万辆,实现产值3000亿元,纳税200亿元。
  智能网联重卡总装车间外,刚刚下线的全新一代豪沃重卡、黄河重卡,源源不断地供应全球。这个重工城“头号工程”在去年疫情背景下,仅用280天就建成投产。背后是莱芜人民根植深厚红色沃土的使命担当。为支持重工城项目尽快落地,莱芜区提出以全区之力打赢一场新时期的“莱芜战役”,抽调精兵强将,火线成立指挥部,倒排工期、挂图作战,从发布土地征收公告到摘牌拿地只用了67天,正常要两年建成的110千伏变电站130天竣工……高效推进项目各项手续,在审批速度等方面创造了莱芜区多个第一。济南铁嬴城乡建设有限公司的党员关凯升带领一支小队,用7天完成了20天的工作量,夺回了疫情延误的工期。中铁十四局莱芜项目部的郭涛带领党员突击队春节昼夜施工,不到3个月完成了1369亩土地的场平。截至目前,16个村6870名普通群众为项目建设作出贡献,确保了项目早日落地。
  重工城二期重点工程凯傲智能叉车项目由欧洲第一、全球第二的工业车辆制造商——德国凯傲集团投资建设,计划总投资50亿元,建成全球最高水平的新能源叉车制造中心。一个10万平方米的“超大号”联合厂房已经拔地而起。基建负责人陈伟感叹政府审批的高效快速,12小时内办好全部手续,实现了“拿地即开工”。眼下正全力赶进度,计划9月完成设备安装调试,10月试产。
  重工城这个具有产业链“链主”地位的引领型大项目,预计将带来400多家上下游企业落户。目前已签约进驻高端配套项目16个,计划年内全部开工建设。“红色基因传承到今天,莱芜区正在打造营商环境的标杆和示范。”莱芜区委书记朱云生表示,今天的莱芜正处在区划调整大有可为的战略机遇期,肩负着打造“强省会”城市副中心、黄河流域先进制造业中心的历史重任,比以往任何时候都更需要弘扬“不畏艰难、勇于担当”的革命精神,扛起新时期的使命担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