搬得出、稳得住、可发展、能致富,滨州高新区小营街道——

滩区迁建“迁”出村民幸福生活

2021-06-08 作者: 程芃芃 来源: 大众日报
  □ 本报记者 程芃芃
   本报通讯员 周小燕 孟海杰

  6月1日一大早,滨州高新区小营街道黄河馨苑小区居民邵锡光把孙子送出门。学校就在小区对面,孩子可以自己上学,这让邵锡光很放心。而70岁的他则可以安享晚年,有时候乘车出去游玩,有时候约几个老友一起喝茶聊天下棋。邵锡光以前住在黄河滩区邵家村,去年9月底才搬到了黄河馨苑小区。“那时候,家到学校有17里路,每天接送孙子上学放学耗时耗力,孩子大人都遭罪。从来没想过,还能过上这么安逸的生活,知足了!”他边说边向棋友们走去。
  因为是黄河滩区村,邵家村常年落后。这里有“3年攒钱、3年筑台、3年盖房”之说,滩区建房,易被河水冲毁,村民不得不把钱都花到盖房上,这样建了冲、冲了建,陷入死循环,居住尚且不能保障,发展更是谈不上。
  2017年,黄河滩区脱贫迁建工作的开展为这里的村民打开了一片新天地。滨州高新区黄河滩区内有小营街道南闫、北闫、戴家、邵家、刘汤等5个村,涉及群众836户2139人。小营街道拿出中心城区黄金地块打造了全省第一个黄河滩区迁建小高层安置小区,在滨州市率先完成协议签订、搬迁入住,签约率、报名率、入住率均达99%以上。黄河馨苑小区就是迁建的安置小区,户户水电暖齐全,可以“拎包入住”。
  小区共有40㎡、80㎡、120㎡三种户型,村民按照每人最低40㎡的安置标准灵活选择。通过整村搬迁,去年9月底,5个村的群众喜迁新居。
  看到这日新月异的变化,邵锡光喜在心头。他家有5口人,分了3套房,一家三代人各有一套。“以前在村里,一下雨屋里就漏雨,吃水靠自己打井,冬天烧炉子,又冷又不方便。到城区17里路,孩子们上学和村民就医都要到城区。现在好了,生活设施一应俱全。孩子们上学就在小区对面,楼下就有超市和诊所。”搬迁后,邵锡光把自家的8亩地以每亩800元的价格流转出去,儿子在滨州市区开了一家电脑维修店,儿媳在附近企业滨州愉悦家纺有限公司上班。
  免去了洪涝之苦,还要摆脱贫穷之困。为解决群众对土地的依赖问题,小营街道结合农村集体产权制度改革,推动整村土地流转,利用沿黄区位优势推广发展林木种植。目前,滩区村已流转土地2360亩。
  “村民”变“居民”,有了新身份的同时,搬迁群众也有了新的增收方式。除了拿到土地流转费,他们还能到附近工厂上班。
  为了帮助他们掌握致富本领,小营街道争取相关部门支持,分期分批聘请专家对村民进行技能培训。此外,利用“春风行动”企业用工招聘活动,同滨州愉悦家纺有限公司等驻地企业对接协商,在安排企业员工招聘时优先照顾,目前已有863名群众顺利就业,真正实现“搬得出、稳得住、可发展、能致富”的目标。
  在邵家村老村盘80多亩土地上,连片的麦田即将迎来收割。小营街道将黄河滩区5个老村拆除复耕土地380亩,由5个村党组织领办农业产业合作社。去年10月,全部拆除复耕完成并播种小麦。滩区群众积极参与到合作社的管理运营中,村集体经济和群众收入都得到提升。
  □ 本报记者 程芃芃
   本报通讯员 周小燕 孟海杰

  6月1日一大早,滨州高新区小营街道黄河馨苑小区居民邵锡光把孙子送出门。学校就在小区对面,孩子可以自己上学,这让邵锡光很放心。而70岁的他则可以安享晚年,有时候乘车出去游玩,有时候约几个老友一起喝茶聊天下棋。邵锡光以前住在黄河滩区邵家村,去年9月底才搬到了黄河馨苑小区。“那时候,家到学校有17里路,每天接送孙子上学放学耗时耗力,孩子大人都遭罪。从来没想过,还能过上这么安逸的生活,知足了!”他边说边向棋友们走去。
  因为是黄河滩区村,邵家村常年落后。这里有“3年攒钱、3年筑台、3年盖房”之说,滩区建房,易被河水冲毁,村民不得不把钱都花到盖房上,这样建了冲、冲了建,陷入死循环,居住尚且不能保障,发展更是谈不上。
  2017年,黄河滩区脱贫迁建工作的开展为这里的村民打开了一片新天地。滨州高新区黄河滩区内有小营街道南闫、北闫、戴家、邵家、刘汤等5个村,涉及群众836户2139人。小营街道拿出中心城区黄金地块打造了全省第一个黄河滩区迁建小高层安置小区,在滨州市率先完成协议签订、搬迁入住,签约率、报名率、入住率均达99%以上。黄河馨苑小区就是迁建的安置小区,户户水电暖齐全,可以“拎包入住”。
  小区共有40㎡、80㎡、120㎡三种户型,村民按照每人最低40㎡的安置标准灵活选择。通过整村搬迁,去年9月底,5个村的群众喜迁新居。
  看到这日新月异的变化,邵锡光喜在心头。他家有5口人,分了3套房,一家三代人各有一套。“以前在村里,一下雨屋里就漏雨,吃水靠自己打井,冬天烧炉子,又冷又不方便。到城区17里路,孩子们上学和村民就医都要到城区。现在好了,生活设施一应俱全。孩子们上学就在小区对面,楼下就有超市和诊所。”搬迁后,邵锡光把自家的8亩地以每亩800元的价格流转出去,儿子在滨州市区开了一家电脑维修店,儿媳在附近企业滨州愉悦家纺有限公司上班。
  免去了洪涝之苦,还要摆脱贫穷之困。为解决群众对土地的依赖问题,小营街道结合农村集体产权制度改革,推动整村土地流转,利用沿黄区位优势推广发展林木种植。目前,滩区村已流转土地2360亩。
  “村民”变“居民”,有了新身份的同时,搬迁群众也有了新的增收方式。除了拿到土地流转费,他们还能到附近工厂上班。
  为了帮助他们掌握致富本领,小营街道争取相关部门支持,分期分批聘请专家对村民进行技能培训。此外,利用“春风行动”企业用工招聘活动,同滨州愉悦家纺有限公司等驻地企业对接协商,在安排企业员工招聘时优先照顾,目前已有863名群众顺利就业,真正实现“搬得出、稳得住、可发展、能致富”的目标。
  在邵家村老村盘80多亩土地上,连片的麦田即将迎来收割。小营街道将黄河滩区5个老村拆除复耕土地380亩,由5个村党组织领办农业产业合作社。去年10月,全部拆除复耕完成并播种小麦。滩区群众积极参与到合作社的管理运营中,村集体经济和群众收入都得到提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