巨野:将扶贫资金转化为可经营性固定资产

让群众享受可持续性“红利”

2021-04-20 作者: 王兆锋 来源: 大众日报
  □ 本报记者 赵念东 王兆锋
   本报通讯员 蒋晨曦 谢新华

唤醒沉睡的资源
  4月16日,巨野县核桃园镇黄庞庄村民李翠翠像往常一样,骑着电动自行车早早出了门。10分钟左右,她便坐在了位于金山返乡创业园区内艾美服饰生产车间的缝纫机工位上。“我们是按件计工,只要肯干,工资不封顶。这不,上个月我发了5800元。”李翠翠一边忙着手里的活计,一边和记者搭话。
  李翠翠年轻时在外地的服装厂打工,练就不错的缝纫技艺,而结婚后为了照顾孩子和老人,留守家中。“得知这里的服装厂招工,我就报了名,如今挣的钱比以前还多。”李翠翠所在的扶贫车间里,共有近300名和她一样的留守妇女。
  李翠翠等人“身份”的转变,得益于她们工作的金山返乡创业园区的投建,与其他园区不同,它是建立在废旧石子厂、水泥厂等闲置厂房之上。
  核桃园镇山石矿资源丰富,但一度无序开采,生态破坏严重。2015年,核桃园镇封山禁采,关停矿山上所有的开采塘口、粉碎机、石灰窑,其中就包括数十个石子粉碎厂、水泥制造厂、石灰煅烧厂,遗留下一大批闲置厂房,成为村中“沉睡的资源”。
  “为让闲置的村集体资产发挥作用,2019年,镇上通过整合矿山周边长期闲置的厂房以及荒地,收回集体建设用地近300亩,集中优势资源,累计申请扶贫资金2200余万元,与优质企业对接,重点打造了金山返乡创业园项目。”核桃园镇党委委员、副镇长孔连军说,“我们立足本镇实际,筛选优质项目,通过招商引资‘腾笼换鸟’,先后有10个项目进驻园区,其中就包括艾美服饰。”
  扶贫车间的建设,有效增加了项目覆盖村的集体收入,对项目受益村的乡村振兴工作也起到长期的推动作用。“随着扶贫车间运作良好,投资环境优化,以及周边配套设施不断健全,也吸引了大量社会资本的加入,优质项目纷至沓来。艾美服饰东侧正在投建的精密机械加工厂就是其中之一。”孔连军说。
  “腾笼换鸟”解决了产业扶贫用地瓶颈。“建设产业扶贫项目,土地性质是主要制约因素。”巨野县扶贫办主任张天栋说,近年来,巨野县积极克服建设用地少、产业布局难、带动作用小等问题,对接优质项目,在僵尸企业闲置厂区,乡镇、村集体的老厂房、学校旧址等范围内,加大对能够腾出较大面积闲置建设用地的清理力度。“采取由政府进行收购,注入扶贫资金方式,明确资产属性。”张天栋说,规模化项目的进驻,使部分闲置土地得到重新利用,产业扶贫发挥规模带动效应,助力了区域性产业的发展。
撬动的力量有多大
  巨野县麒麟镇南曹村恒业惠生农牧发展有限公司鸭苗孵化车间内,工人们正将一车车种蛋推进孵化箱,在箱内待够28天后,这些种蛋将孵化出鸭苗,一只能卖到5元钱。“这项新建成的鸭苗孵化项目投资1.2亿元,配有500套国内最先进的孵化设备,日孵化能力达60万只,孵化规模列全国鸭苗孵化行业前三名,吸纳了周边村庄闲置劳动力800人就业。”南曹村原党支部书记曹传增介绍。
  “我们村的种鸭养殖及孵化产业开始于2004年,由于没有孵化设备,只能靠电褥子和棉被增温孵化鸭苗,一天最多孵化80枚种蛋。”曹传增说,县扶贫办调研时了解到这一情况后,决定支持这一产业,拨付2万元扶贫资金购置一台孵化机。养殖规模的逐步壮大,吸引了洪江鸭苗孵化厂落户南曹村,企业采取“龙头企业+合作社+基地+农户”的经营模式,通过群众筹资入股方式筹措资金500万元,用于扩大养殖规模,建设占地660余亩的东、北两个养殖基地,种鸭存栏量达到40万只,每年可出栏鸭苗3200多万只,带动600家商品鸭规模养殖户,户均纯收入10万元以上。
  “种鸭基地的不断扩大,促使孵化厂进一步扩大规模、转型升级,升级组建了现在的恒业惠生。”曹传增说,目前,南曹村已发展成为鲁西南地区最大的种鸭养殖孵化一体化产业基地,吸收本村及周边村人员就地就业,人均月工资达到2400元,实现了稳定脱贫。同时,车间年租赁收益100万元,受益覆盖38个村,涉及兜底贫困户160户248人,同时解决了这38个村的“空壳村”问题。
  龙头企业是产业发展的“引擎”。近年来,巨野县将培育龙头企业作为带动产业扶贫的突破口来抓,全力扶持企业做大做强,通过企业发展,带动产业壮大。“我们充分发挥扶贫资金撬动作用,大力推进肉鸭产业发展,培育发展了一批肉鸭扶贫龙头企业,形成了从种鸭养殖到副产品加工一条龙的全产业链条。”张天栋说,贫困群众可以根据家庭实际,在肉鸭产业链条上,或养殖、或就业、或经销、或运输,各谋其位,各受其益。
  “巨野县是全省20个脱贫任务较重的县之一。我们始终将发展产业作为主攻方向,强化产业支撑,以建立产业发展长效机制为目标,尽最大可能地将扶贫资金转化为可经营性固定资产。”巨野县委书记王昌华说,“结合巨野县资源禀赋与经济社会发展状况,完善了产业扶贫项目库,培育了一批特色产业扶贫基地,产业扶贫项目实现全县行政村全覆盖。产业扶贫为巨野县打赢脱贫攻坚战奠定了基础,在巩固脱贫攻坚成果同乡村振兴有效衔接中将会发挥更为重要的作用。”
  □ 本报记者 赵念东 王兆锋
   本报通讯员 蒋晨曦 谢新华

唤醒沉睡的资源
  4月16日,巨野县核桃园镇黄庞庄村民李翠翠像往常一样,骑着电动自行车早早出了门。10分钟左右,她便坐在了位于金山返乡创业园区内艾美服饰生产车间的缝纫机工位上。“我们是按件计工,只要肯干,工资不封顶。这不,上个月我发了5800元。”李翠翠一边忙着手里的活计,一边和记者搭话。
  李翠翠年轻时在外地的服装厂打工,练就不错的缝纫技艺,而结婚后为了照顾孩子和老人,留守家中。“得知这里的服装厂招工,我就报了名,如今挣的钱比以前还多。”李翠翠所在的扶贫车间里,共有近300名和她一样的留守妇女。
  李翠翠等人“身份”的转变,得益于她们工作的金山返乡创业园区的投建,与其他园区不同,它是建立在废旧石子厂、水泥厂等闲置厂房之上。
  核桃园镇山石矿资源丰富,但一度无序开采,生态破坏严重。2015年,核桃园镇封山禁采,关停矿山上所有的开采塘口、粉碎机、石灰窑,其中就包括数十个石子粉碎厂、水泥制造厂、石灰煅烧厂,遗留下一大批闲置厂房,成为村中“沉睡的资源”。
  “为让闲置的村集体资产发挥作用,2019年,镇上通过整合矿山周边长期闲置的厂房以及荒地,收回集体建设用地近300亩,集中优势资源,累计申请扶贫资金2200余万元,与优质企业对接,重点打造了金山返乡创业园项目。”核桃园镇党委委员、副镇长孔连军说,“我们立足本镇实际,筛选优质项目,通过招商引资‘腾笼换鸟’,先后有10个项目进驻园区,其中就包括艾美服饰。”
  扶贫车间的建设,有效增加了项目覆盖村的集体收入,对项目受益村的乡村振兴工作也起到长期的推动作用。“随着扶贫车间运作良好,投资环境优化,以及周边配套设施不断健全,也吸引了大量社会资本的加入,优质项目纷至沓来。艾美服饰东侧正在投建的精密机械加工厂就是其中之一。”孔连军说。
  “腾笼换鸟”解决了产业扶贫用地瓶颈。“建设产业扶贫项目,土地性质是主要制约因素。”巨野县扶贫办主任张天栋说,近年来,巨野县积极克服建设用地少、产业布局难、带动作用小等问题,对接优质项目,在僵尸企业闲置厂区,乡镇、村集体的老厂房、学校旧址等范围内,加大对能够腾出较大面积闲置建设用地的清理力度。“采取由政府进行收购,注入扶贫资金方式,明确资产属性。”张天栋说,规模化项目的进驻,使部分闲置土地得到重新利用,产业扶贫发挥规模带动效应,助力了区域性产业的发展。
撬动的力量有多大
  巨野县麒麟镇南曹村恒业惠生农牧发展有限公司鸭苗孵化车间内,工人们正将一车车种蛋推进孵化箱,在箱内待够28天后,这些种蛋将孵化出鸭苗,一只能卖到5元钱。“这项新建成的鸭苗孵化项目投资1.2亿元,配有500套国内最先进的孵化设备,日孵化能力达60万只,孵化规模列全国鸭苗孵化行业前三名,吸纳了周边村庄闲置劳动力800人就业。”南曹村原党支部书记曹传增介绍。
  “我们村的种鸭养殖及孵化产业开始于2004年,由于没有孵化设备,只能靠电褥子和棉被增温孵化鸭苗,一天最多孵化80枚种蛋。”曹传增说,县扶贫办调研时了解到这一情况后,决定支持这一产业,拨付2万元扶贫资金购置一台孵化机。养殖规模的逐步壮大,吸引了洪江鸭苗孵化厂落户南曹村,企业采取“龙头企业+合作社+基地+农户”的经营模式,通过群众筹资入股方式筹措资金500万元,用于扩大养殖规模,建设占地660余亩的东、北两个养殖基地,种鸭存栏量达到40万只,每年可出栏鸭苗3200多万只,带动600家商品鸭规模养殖户,户均纯收入10万元以上。
  “种鸭基地的不断扩大,促使孵化厂进一步扩大规模、转型升级,升级组建了现在的恒业惠生。”曹传增说,目前,南曹村已发展成为鲁西南地区最大的种鸭养殖孵化一体化产业基地,吸收本村及周边村人员就地就业,人均月工资达到2400元,实现了稳定脱贫。同时,车间年租赁收益100万元,受益覆盖38个村,涉及兜底贫困户160户248人,同时解决了这38个村的“空壳村”问题。
  龙头企业是产业发展的“引擎”。近年来,巨野县将培育龙头企业作为带动产业扶贫的突破口来抓,全力扶持企业做大做强,通过企业发展,带动产业壮大。“我们充分发挥扶贫资金撬动作用,大力推进肉鸭产业发展,培育发展了一批肉鸭扶贫龙头企业,形成了从种鸭养殖到副产品加工一条龙的全产业链条。”张天栋说,贫困群众可以根据家庭实际,在肉鸭产业链条上,或养殖、或就业、或经销、或运输,各谋其位,各受其益。
  “巨野县是全省20个脱贫任务较重的县之一。我们始终将发展产业作为主攻方向,强化产业支撑,以建立产业发展长效机制为目标,尽最大可能地将扶贫资金转化为可经营性固定资产。”巨野县委书记王昌华说,“结合巨野县资源禀赋与经济社会发展状况,完善了产业扶贫项目库,培育了一批特色产业扶贫基地,产业扶贫项目实现全县行政村全覆盖。产业扶贫为巨野县打赢脱贫攻坚战奠定了基础,在巩固脱贫攻坚成果同乡村振兴有效衔接中将会发挥更为重要的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