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华军:为海洋工程加道“安全锁”

从理论探索到应用实践,用创新破解海洋工程领域“卡脖子”难题

2021-04-17 作者: 王亚楠 来源: 大众日报
  李华军简介 中国工程院院士,中国海洋大学副校长。长期从事海洋工程领域的科研与教学工作,解决了海洋工程设计理论、安全施工与运维中的系列技术难题,发展了海洋工程安全与防灾技术体系。获国家科技进步奖二等奖3项(均排名1)、省部级科技奖励一等奖6项(均排名1)、何梁何利科学与技术创新奖、光华工程科技奖青年奖。授权发明专利30余项,成果纳入5部国家行业规范标准。
  □ 本报记者 王亚楠

  “这一奖项,名为‘最高’,但我们的工作还远未达到最高,不仅距离我省需求、国家期待、世界顶尖还有不少差距,就是对照心中目标和追求,也有很多未竟之处。”在海洋工程领域躬耕创新近40年,从理论探索到应用实践、不断破解“卡脖子”难题,但在今天获颁2020年度山东省科学技术最高奖时,中国工程院院士、中国海洋大学副校长李华军仍深感诚惶诚恐。在他看来,人类正在加快迈向海洋这一充满未知又丰饶敏感的领域,认识海洋、开发海洋、利用海洋,都亟须海洋工程技术的支撑。获奖是荣誉,更是一份沉甸甸的责任。
用创新响应实践急需
  严酷复杂的环境和海洋环保的红线是海洋工程领域的两大挑战。
  李华军在海工领域崭露头角的第一个项目,是在1999年,他得知我国浅海区域投入开发的第一个年产量超过200万吨的大油田——埕岛油田中心二号平台存在过度振动现象,由于一直找不到原因,管理方甚至考虑要拆除这一价值数亿元的平台。
  李华军根据自己的理论研究进行推导,认为数据有问题,他说服了埕岛油田负责人,允许他带着团队成员登台检测。测得数据后,李华军带领团队分析、建模、试验,成功找到了平台过度振动的原因,给出治理方案,最终只花费1000万元左右就解决了这一难题,避免了数亿元的损失。
  在此基础上,历经10余年的攻关,李华军团队研发形成了新型海洋工程结构设计、安装、检测及修复加固成套技术,大幅提升了海洋资源开发的技术水平。相关成果被纳入3项国家标准及行业规范,获得2004年度国家科技进步奖二等奖。此后,李华军带领团队完成的“海洋工程安全与防灾若干关键技术及应用”“近浅海新型构筑物设计、施工与安全保障关键技术”又先后获得2010年度、2019年度国家科技进步奖二等奖。
为“一带一路”建设助力添彩
  在以色列南部,矗立着该国第二大港口——毗邻地中海的阿什多德港。当时,中方企业在这一港口的防波堤建设中遭遇到挑战,原设计采用基础大开挖换填方案,但这一方案面临施工周期长、工作量大、成本高昂,以及破坏环境等不利因素。
  怎么办?李华军团队结合当地气候条件和海域状况,与项目组合作研发了“海上碎石桩复合地基处理技术与装备”,解决了这一工程难题,项目提前7个月完成,项目方奖励中方1亿元!
  面对“一带一路”建设的重大机遇,李华军团队以“近浅海新型构筑物设计、施工与安全保障关键技术”研究应用为抓手,积极融入“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建设,为沿线国家和地区的海洋工程建设出谋划策,提供战略咨询。
  胡布燃煤电厂属于“一带一路”及“中巴经济走廊”框架下的重要能源项目,该工程直接面向阿拉伯海,施工条件十分恶劣。李华军团队参与项目组,采用“桩顶支撑移动平台桩基施工技术与装备”,消除了恶劣海况对桩基施工进度和精度的影响。
为向海图强打造后备军
  向海图强,建设海洋强国,需要一代代人接力努力。李华军一直坚守着一名教授的本分:培养学生,建设团队。
  截至目前,李华军已培养硕博研究生及博士后100余人,有3人成长为国家杰出青年,1人成长为长江学者特聘教授,2人成长为青年长江学者,为我国海洋事业发展输送了一大批领军人才和骨干力量。同时,还培养锻炼了一支富有创新精神的青年师资队伍。中国海洋大学2003年才创设海洋工程学科,短短十几年,该学科已位列软科全球高校学科排名第16位。
  不久前,李华军牵头申报的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基础科学中心项目“多场多体多尺度耦合及其对海工装备性能与安全的影响机制”(简称海工装备基础科学中心)正式获批实施,据介绍,这是我国海洋工程领域首个、也是山东省唯一一个基础科学中心。李华军希望能团结全国海洋工程界的力量,攻克技术难关,突破产业瓶颈,“放眼中国乃至世界海洋工程领域,还有许多难题亟待解决,还有更多的科技高峰等待我们去攀登。”
  □ 本报记者 王亚楠

  “这一奖项,名为‘最高’,但我们的工作还远未达到最高,不仅距离我省需求、国家期待、世界顶尖还有不少差距,就是对照心中目标和追求,也有很多未竟之处。”在海洋工程领域躬耕创新近40年,从理论探索到应用实践、不断破解“卡脖子”难题,但在今天获颁2020年度山东省科学技术最高奖时,中国工程院院士、中国海洋大学副校长李华军仍深感诚惶诚恐。在他看来,人类正在加快迈向海洋这一充满未知又丰饶敏感的领域,认识海洋、开发海洋、利用海洋,都亟须海洋工程技术的支撑。获奖是荣誉,更是一份沉甸甸的责任。
用创新响应实践急需
  严酷复杂的环境和海洋环保的红线是海洋工程领域的两大挑战。
  李华军在海工领域崭露头角的第一个项目,是在1999年,他得知我国浅海区域投入开发的第一个年产量超过200万吨的大油田——埕岛油田中心二号平台存在过度振动现象,由于一直找不到原因,管理方甚至考虑要拆除这一价值数亿元的平台。
  李华军根据自己的理论研究进行推导,认为数据有问题,他说服了埕岛油田负责人,允许他带着团队成员登台检测。测得数据后,李华军带领团队分析、建模、试验,成功找到了平台过度振动的原因,给出治理方案,最终只花费1000万元左右就解决了这一难题,避免了数亿元的损失。
  在此基础上,历经10余年的攻关,李华军团队研发形成了新型海洋工程结构设计、安装、检测及修复加固成套技术,大幅提升了海洋资源开发的技术水平。相关成果被纳入3项国家标准及行业规范,获得2004年度国家科技进步奖二等奖。此后,李华军带领团队完成的“海洋工程安全与防灾若干关键技术及应用”“近浅海新型构筑物设计、施工与安全保障关键技术”又先后获得2010年度、2019年度国家科技进步奖二等奖。
为“一带一路”建设助力添彩
  在以色列南部,矗立着该国第二大港口——毗邻地中海的阿什多德港。当时,中方企业在这一港口的防波堤建设中遭遇到挑战,原设计采用基础大开挖换填方案,但这一方案面临施工周期长、工作量大、成本高昂,以及破坏环境等不利因素。
  怎么办?李华军团队结合当地气候条件和海域状况,与项目组合作研发了“海上碎石桩复合地基处理技术与装备”,解决了这一工程难题,项目提前7个月完成,项目方奖励中方1亿元!
  面对“一带一路”建设的重大机遇,李华军团队以“近浅海新型构筑物设计、施工与安全保障关键技术”研究应用为抓手,积极融入“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建设,为沿线国家和地区的海洋工程建设出谋划策,提供战略咨询。
  胡布燃煤电厂属于“一带一路”及“中巴经济走廊”框架下的重要能源项目,该工程直接面向阿拉伯海,施工条件十分恶劣。李华军团队参与项目组,采用“桩顶支撑移动平台桩基施工技术与装备”,消除了恶劣海况对桩基施工进度和精度的影响。
为向海图强打造后备军
  向海图强,建设海洋强国,需要一代代人接力努力。李华军一直坚守着一名教授的本分:培养学生,建设团队。
  截至目前,李华军已培养硕博研究生及博士后100余人,有3人成长为国家杰出青年,1人成长为长江学者特聘教授,2人成长为青年长江学者,为我国海洋事业发展输送了一大批领军人才和骨干力量。同时,还培养锻炼了一支富有创新精神的青年师资队伍。中国海洋大学2003年才创设海洋工程学科,短短十几年,该学科已位列软科全球高校学科排名第16位。
  不久前,李华军牵头申报的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基础科学中心项目“多场多体多尺度耦合及其对海工装备性能与安全的影响机制”(简称海工装备基础科学中心)正式获批实施,据介绍,这是我国海洋工程领域首个、也是山东省唯一一个基础科学中心。李华军希望能团结全国海洋工程界的力量,攻克技术难关,突破产业瓶颈,“放眼中国乃至世界海洋工程领域,还有许多难题亟待解决,还有更多的科技高峰等待我们去攀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