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大众日报 > 周末人物

为什么活着?

2021-01-22 作者: 来源: 大众日报
  □ 本报记者 孟一

  初次听说于娟的事情,是在一本周刊上看到的专访。她的名字后面跟了一大串头衔,什么博士,拿到了什么学位,工作是什么性质之类,并没有太多关注。留下深刻印象的反而是她笑意盈盈的照片,健康、开朗、阳光。
  在《此生未完成》中,于娟不断反思自己的人生,觉得是自己错了。
  为什么活着?是每个人穷极一生在追寻的答案。一场大病,让一直忙着赶路的于娟停下来仔细思考这个问题,并最终得到了她认为正确的答案;同样的,走过60多年光阴的舒平,也在女儿离开后,通过种树找到了属于自己的答案。
  对于娟,对这个一直都善于思考和表达的女孩来说,这个答案似乎来得晚了一些,但她终归还是用最后的时间把她的感受传递给了有需要的人,促人顿悟;对舒平,对这个做惯了女儿口中“富人家臭小姐”的女人来说,这个答案来得并不晚,她不仅在种树、护树的过程中悟出了该如何看待生命、爱和梦想,更在用接下来的人生,竭尽全力地传播这些宝贵的人生体会。
  在笔者看来,公益大使、环保大使等荣誉称号,同样是这个社会赋予舒平的“社会头衔”,如今,已经放下一切的她对此既不抗拒、也不追逐,前路清晰,纵使时间紧迫,依旧可以闲庭信步。
  都说儿女是父母生命的延续,而在舒平身上,我们看到了女儿生命的延续。当她从“背起女儿的梦想”变成了“追逐自己的梦想”,阴阳两隔的母女二人实现了真正意义上的心灵交融。从此安之若素,无畏无惧。
  其实,笔者在6年前就曾采访过初到吴村镇种树的舒平,当时的她整个人形如枯槁,仿佛被抽离了灵魂,只留下一个机械式种树的躯壳,让人不忍心多问,也难于下笔;再访之日,她身体健康,红光满面,说起话来中气十足,眼里带光,即便在零下几度的大山里,也让人觉得暖。再动笔时,没有了陈述旧事的沉重,却感受到了重获新生的快意。
  舒平说,女儿的走,让她通晓了世间情仇,从此再无扰心之事。因为,生命,唯爱与梦想不可辜负。
  说到底,这不是一个关于救赎的故事,因为,在笔者看来,于娟的成才和舒平的教育密切相关,她对孩子的教育恰是当今父母所严重缺失的。她曾在于娟很小的时候说过,“爸妈是你的‘救生圈’,但不是你的‘氧气筒’。我们会在你快要犯错和受到伤害的时候拉住你、保护你,但人生的路,只有自己选择、自己去走。”于娟的生命虽然短暂,但她在时,她的周围,温暖而有光亮,如今,她的母亲亦是如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