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大众日报 > 要闻

“黑天鹅”阴影下,市场信心从哪里来?

2021-01-04 作者: 齐淮东 来源: 大众日报
  □ 齐淮东

  辞旧迎新,股票市场给了个大“红包”。2020年12月31日,沪深两市全线飘红,上证指数收于3473.07点,创年内收盘价新高,全年上涨13.87%;深证成指年内大涨38.73%,创业板指数涨幅高达64.96%。
  2020年一路走来,殊为不易,每一只“黑天鹅”的出现,都足以“惊起一滩鸥鹭”。而这一年,尽管“黑天鹅”事件频现,中国股市却表现不俗,有分析师认为,相较于常年的牛短熊长,此番可能走出一个珍贵的“慢牛”行情。
  新冠肺炎疫情的全球蔓延可谓多年来最大的“黑天鹅”。受此影响,去年3月9日全球金融市场遭遇“黑色星期一”,美国股市创8个交易日内四次熔断的历史纪录,道琼斯指数相比2月份的高点跌超三分之一。
  起伏的年线清晰地显示,2020年中国股市经历了两次“深蹲”:第一次是2月3日,春节后第一个交易日,下跌9%左右。彼时,正是中国新冠疫情暴发、武汉封城、全国近乎“停摆”的艰难时刻;第二次是3月19日,受全球金融市场暴跌影响,沪指连日阴跌后出现2646.81的全年最低点。
  其实相较国外,沪深股指这两次跌幅并不大,且旋即开启回升之旅。从全年看,这两个低点恰为投资者挖出两个“黄金坑”,于附近买入者获利可观。新浪财经的调查显示,年收益20%以上的股民近1/3。
  投资股市,重在投资未来,很大程度上“投”出的是信心。中国证券登记结算有限责任公司发布的数据显示,去年初至10月末,累计新增1487万境内股票市场投资者,比上年全年还多了163万,每月新增投资者数量连续8个月突破100万。
  面对百年来最严重的传染病大流行、影响超出2008年国际金融危机的世界经济衰退以及中美贸易摩擦等诸多“黑天鹅”事件,中国市场的信心从哪里来?
  信心来自“中国战疫”的斐然战绩——1个多月初步遏制疫情蔓延,2个月左右将本土每日新增病例控制在个位数,3个月左右取得武汉保卫战、湖北保卫战的决定性成果,进而夺取了全国抗疫斗争重大战略成果。“十一”前后,青岛因境外因素偶发本土病例,只用了5天时间就完成了1000万人次的核酸检测,结果无一呈阳性,创造了令国际惊叹的“中国速度”“青岛速度”。
  信心来自疫情防控和经济社会发展的统筹协调。疫情之初,国内企业大面积停产,外资企业也没能幸免,像32家在华韩资线束企业的停工,就影响到韩国汽车业的正常生产。去年2月5日,韩方通过我驻韩国使馆反映了此事,省委主要领导立即作出指示,要求全力协助其早日复工复产。省商务厅牵头成立专班,对全省重点外贸、外资企业复工事宜进行全面部署,建立省、市、企业“点对点”跟踪推进工作机制,并实施日调度制度,解决从帮助企业员工返岗到协调解决企业复工过程中遇到的所有难题。韩国产业通商资源部部长专门致信感谢,商务部推广山东经验。至去年2月17日,山东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复工率以79.4%位居全国首位;3月中旬,复工率近100%。
  信心更来自对中国经济的长期看好。随着“六稳”“六保”等政策措施的持续发力,国内主要经济数据渐次“转正”。2020年12月23日,世界银行发布2020年12月期《中国经济简报》,把中国经济年增速由此前的1.6%上调至2%,是全球唯一实现正增长的主要经济体,并预测2021年中国经济增速可能回升至7.9%。中央经济会议明确,宏观政策要保持连续性、稳定性、可持续性,不急转弯。在全球不稳定性、不确定性突出的当下,中国经济让国内外投资者吃下“定心丸”。去年11月,外资大举增持A股近600亿元,创年内月度外资流入新高。
  从企业层面看,大批优质上市公司顶住疫情等压力,内拓市场,外填订单,在弥补上半年损失的同时,补强全产业链,嵌入新供应链,为构建新发展格局开了个好头。综观三季报,A股主板单季净利润同比增速由负转正,中小板与创业板增速维持历史高位。
  证券市场不仅创造了较好的投资回报,还有力支持了实体经济,金融与实体之间的良性循环充分显现。交银施罗德基金统计显示,前三季度,上交所、深交所分列全球各地交易所新股融资排名第一和第五位。
  “信心比黄金更重要”。有世界上最齐全的产业门类作基础,有纾困促强、相对宽松且不会“急转弯”的资金面作支撑,以及从上到下扩大内需、升级消费、畅通国内国际“双循环”力度的加大,中国市场行稳致远,在来势汹汹的“黑天鹅”面前,不退反进也就不难理解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