普高录取比例提高到68%,青岛市教育局——

打好改革攻坚战,办好人民满意教育

2020-12-23 作者: 肖芳 来源: 大众日报
  □本报记者 肖芳

  教育是国之大计。2020年,青岛市紧紧围绕“办人民满意的教育”,加快推进国家级产教融合型城市建设试点、儿童青少年近视防控改革试验区、省级职业教育创新发展示范区、中德职教合作示范区等的建设,全市教育事业保持健康有序发展。在省对市履行教育职责评价中,青岛市获得优秀等次第一名。
努力办好每一所学校
  普通高中录取比例多年来处在较低水平,曾让岛城众多家长感到非常郁闷。青岛市从改革上找出路,迅速推出“分数带”录取、综合高中试点、普职融通培养等创新性举措,同时通过集团化办学等方法,加快普高龙头学校优质资源辐射外溢。短短两年,青岛普通高中计划录取比例提高到68%,实现了普高和职高学位基本满足入学需求,中考后普高比例、高考后高职比例“双提高”,既保证了经济社会发展对各类人才的需求,也满足了群众对高质量高中教育的期待。
  这是青岛通过改革攻坚推进教育扩优提质的一个缩影。今年以来,青岛市教育局坚持问题导向,创新路数打法,下大力气解决群众关心的教育领域热点难点痛点问题:
  在基础设施建设方面,新建改扩建中小学、幼儿园80所,完成209所城镇小区配套幼儿园专项治理任务,普惠园占比达到90%,普惠率比2015年提高18个百分点。
  在优质资源均衡方面,出台推进中小学集团化办学、学前教育联盟办园的指导意见,全市成立了65个优质基础教育集团,全市优质园和薄弱普惠性幼儿园联盟办园参与率达到100%,90%的中小学校达到市定高水平现代化学校标准。
  在招考制度改革方面,实行中小学公办民办学校同步招生;深化中考改革,普通高中计划录取比例提高到68%;在全省率先开展艺术学业水平测试并纳入中考评价;推进综合高中试点,实行普通高中、中职学分互认、学籍互转,让学生有更多机会选择适合自己的教育。
  在引进优质资源方面,引进、批准设立新东方国际双语学校、清华启迪学校、国科大(青岛)附属学校等优质民办学校25所,共吸引社会资金96.6亿元,满足市民多元教育需求。
努力教好每一个学生
  学会一项体育技能、掌握一项艺术才能、精读一本书、记好一篇日记、参加一次劳动、演唱一支歌曲、诵读一首诗词、进行一次演讲、参加一次研学、参与一次志愿服务——这是青岛市创新开展的学生发展“十个一”项目,力求改变教育“长于智、疏于德、弱于体美、缺于劳”的状况。
  青岛还研发100多门线上劳动教育实践课程,率先出版推广《劳动教育(实验)》教材,新认定58处未成年人社会课堂和56处中小学生研学旅行基地,丰富了学生社会实践教育资源。
  这是青岛深化改革人才培育模式的尝试。今年以来,青岛多措并举探索人才培养改革,出台义务教育学段实验学校建设方案和“强基计划”实施方案,确定首批34所市级实验学校。2020年,青岛市春季高考本科达线率比上年提升22个百分点,普通高考本科达线率比上年大幅提升。
  家校合力,也是育人必需。青岛专门印发中小学(幼儿园)家庭教育指导纲要,办好用好“家长大课堂”“家长面对面”“家校合作网”,开办《教子有方》家庭教育访谈节目,推动提升家庭教育水平。
提升群众教育获得感
  今年11月,青岛市教育局印发通知,将学校违规举办或参与举办民办学校等42项行为列入《全市普通中小学办学行为负面清单》,学校违规安排学生参加实习等30项行为列入《全市中等职业学校办学行为负面清单》,对全市中小学校实施负面清单管理制度,为学校办学和教师教学划出红线、亮出底线。
  以此为代表,青岛教育系统党风行风建设持续推进:全市中小学校开展“力戒浮躁、形式、虚假,力行朴实、扎实、真实”大讨论大改进;制定或修改完善师德师风建设、规范招生入学等10个有关制度;建成全省首个民办教育智能管理服务平台,解决民办教育监管难、学生家长维权难问题;出台教师有偿补课及收受礼品礼金等师德失范行为处理办法,营造风清气正的学校风气。
  为回应市民关注,青岛组织开展“倾听民意·回应关切·办好教育”主题活动,设立“分管市长直通车”“局长直通车”民声信箱,定期开展家长、校长、局长见面活动。今年以来,青岛市教育局共受理各类政务服务热线、政务微信等反映问题建议4万余件,全部按期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