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三五”期间,烟台文旅深度融合发展,多项指标位居全省前列

相互赋能,文旅“潜力股”变“绩优股”

2020-12-16 作者: 来源: 大众日报
  □记者 杨秀萍
  通讯员 黄艳玲 报道
  本报烟台讯 获评国家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示范区,入选首批国家全域旅游示范区创建单位,建成四级公共文化服务设施网络,文旅产业高质量发展实现新跨越……“十三五”期间,烟台文旅发展取得一个又一个突破,印证着“文旅融合”为行业转型发展带来的活力与生机。
  “2019年,全市文化产业实现增加值293.87亿元,居全省第二位;接待游客8689.45万人次,实现旅游消费总额1211.79亿元,均居全省第三位。今年,文化和旅游产业经受住新冠肺炎疫情冲击,加快复苏发展和转型升级。国庆中秋假日期间,全市接待游客655.41万人次,实现旅游收入75.97亿元,同比恢复85.5%和82.51%。”烟台市文化和旅游局局长张祖玲介绍,烟台市委市政府将文化旅游列为全市新旧动能转换八大主导产业重点培育,出台文旅产业发展、全域旅游发展、激发文旅消费、支持五星级酒店建设等系列支持意见,高点定位、高位推进文化旅游高质量发展。
  五年来,烟台市累计完成旅游项目投资过1000亿元,张裕葡萄酒小镇、蓬莱欧乐堡等30多个项目投入运营,目前恒大文旅城、华侨城等85个重点文旅项目全面起势,其中投资过百亿元的在建大项目8个,33个项目列入市级重点项目、占总数的1/6。
  烟台市现代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也迈上新台阶,建成14家文化馆、159个乡镇(街道)综合文化站、6356个村(社区)综合性文化服务中心,14家公共图书馆、31家城市书房,37个博物馆(纪念馆),市、县、乡、村四级公共文化服务设施网络基本实现全覆盖,536个省定、市定扶贫工作重点村文化服务中心100%达标。“十三五”期间全省城乡居民满意度考核中,烟台“文化生活”满意度均居全省前列。2017年至今,投入财政扶持资金1000万元,创作选拔出京剧《烟台解放》、吕剧《西海地下医院》等45部优秀作品,开展基层巡演1100余场,有效推动地方文艺工作繁荣发展。烟台市还放大文化遗产资源丰富优势,扎实推进文物非遗活化传承,在推进优秀传统文化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方面探索“烟台路径”。依托全市37处博物馆、纪念馆成立了烟台市博物馆联盟,“场地联用、品牌联创、活动联办、培训联做、平台联建”,每年开展各类文物展览、公教活动3000余场,接待观众百万人。目前,全市22处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中,作为旅游景区向公众开放的有10余处,占比近60%,让群众在旅游体验中彰显文物资源的独特魅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