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理健康服务解心结

既要事业化,也要产业化

2020-10-28 作者: 肖芳 来源: 大众日报
  □本报记者 肖 芳  
  本报通讯员 裴沁娴
  
  “孩子厌学了,我感觉很焦虑”“高三了,可是我失眠很严重,白天上课没精神”“工作压力太大了,一上班心里就堵得慌”……每一天,瑞阳心语的心理咨询热线和APP上,都会接到各种各样的求助信息,心理咨询师通过热线电话、在线交流、上门疏导等方法,帮助人们打开心结,保持心理健康。
  青岛瑞阳心语心理学应用技术公司(以下简称“瑞阳心语”),是城阳区心理健康服务领域当之无愧的“龙头”,打造了城阳区社会心理服务基地。该企业目前拥有1个综合性服务基地、6个县区级服务中心、8个镇街级工作站、300余个工作室、1个心理装备研发中心和3个心理装备合作生产基地,已为全国十几个城市提供社会心理服务、心理培训、心理咨询等多项业务,服务领域涉及工会、民政、政法、卫生、公安、教育等30多个行业,覆盖60余万人。
  事实上,在心理健康服务这一颇为“冷门”的领域,青岛一直走在全国前列。2019年,青岛市被确定为首批全国社会心理服务体系建设试点城市。城阳区委政法委将社会心理服务体系建设作为“阳光治理”的重要创新内容,坚持体系化推进、源头化治理、社会化发展,着力打造“心服”新高地、“心防”示范城、“心治”共同体,建设更高水平的平安城阳。
  记者在采访中注意到,在城阳区,心理健康服务既是一项民生服务事业,也是一个蓬勃发展的产业。
  说它是一项事业,是因为在推进社会心理服务体系建设方面,城阳区委、区政府下了大力气,取得了很好的成效。城阳区委政法委办公室主任宋晓天介绍,截至目前,城阳区已建成社会心理服务基地1个,区、街道、社区三级社会心理服务中心55个,二级以上综合医疗机构心理咨询门诊、基层医疗机构心理咨询室、学校心理辅导室设置率达到了100%。
  其中,针对低保困难群体,城阳区开展“小桔灯”心理关爱项目:依托瑞阳心语建成阳光心理救助服务体系,在全国率先设立了社会救助心理关爱基地,打造线上线下两个心理救助阵地;对全区低保(特困)对象进行了入户巡访调研,筛选出重点服务对象,派出专业人员上门提供心理健康服务。去年,“小桔灯”获评民政部社会救助创新案例第一名,填补了青岛市在全国社会救助创新实践奖的空白。
  但是,构建社会心理公益服务体系只是第一步,这个体系能否持续、有效地运转下去,则取决于社会心理服务产业的内生驱动力量。“心理学不是主菜,是调味品,可以与各种行业融合,‘心理+’可以创造巨大价值。”对于心理学的产业价值,瑞阳心语创始人、总经理付浩如是理解。他认为,我国心理学发展还缺“产业”这条腿,事业、产业齐头并进,心理健康才会取得更快发展。
  “在青岛这个城市,我们很幸运。瑞阳心语一路走到现在,真的离不开市、区两级政府的支持。”付浩说,由于当前社会对于心理健康的认识不够深入,并且心理健康服务并非中小型企业的必需品,瑞阳心语起初在面向企业的推广过程中吃过不少闭门羹。近年来,在城阳区委政法委的牵头推动下,瑞阳心语才渐渐探索出与工会合作的成功经验。
  据介绍,城阳区总工会与瑞阳心语签订合作协议,把心理健康服务设为职工的普惠项目,城阳区政府投入280余万元购买心理服务,将社会心理服务工作落地到社区、延伸到网格。青岛市总工会也在瑞阳心语挂牌成立青岛市职工心理健康体验训练基地。
  城阳区城阳街道后田社区的“阳光心灵驿站”就是心理健康服务进社区的缩影。该社区以瑞阳心语公司为依托,投资80多万元建成了160平方米的心理健康服务中心,社区居民可以使用设备进行心理测评,瑞阳心语的专业培训师也经常过来举办心理服务培训和心理咨询讲座。“现在大家生活条件好了,吃不愁、穿不愁,住房有保障,但是万一家庭遭遇变故,就很容易造成心理健康问题。在瑞阳心语的专业指导下,我们对社区居民尤其是未成年人和困难群体进行了评估,逐一建立了心理健康档案。社区还成立了‘帮心’志愿者队伍,对有需求的居民提供心理疏导。”后田社区团委书记李静介绍。
  移动互联网、人工智能等新技术的突飞猛进,也为心理学发展赋能。付浩表示,瑞阳心语正依托互联网研发团队,引入大数据、智能物联网、虚拟现实VR等技术,推出智能心理SaaS云平台,打造“移动前端APP、智能物联心理装备、人工智能情绪感知、虚拟现实心理训练、远程可视互动咨询、大数据分析管理”六位一体模式,既可以为民众提供专业的心理健康服务,又可以为心理从业者和机构提供专业的公共服务平台。
  对于心理服务产业的发展前景,付浩充满信心,他给记者算了一笔简单的账:我国有50多万所中小学校,60余万个城乡社区,百人以上企业24万家,如果都按照国家的要求配备心理服务工作站,心理健康产业是千亿市场,有巨大的市场潜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