依托金控集团特色优势打造脱贫攻坚创新模式

鲁信集团“第一书记”的扶贫实践

2020-10-22 作者: 来源: 大众日报
  第一书记发挥“火车头”作用抓党建、促脱贫,是山东推动农村扶贫开发的重要举措,也是党员干部联系群众、服务群众的创新实践。
  在广袤的黄河冲积平原上,有这样一批“鲁信人”,他们用脚丈量土地,用心倾听民意,带领“老乡”改造环境,发展生产,拓展合作,在脱贫攻坚的战场上不断开辟通往美好生活的坦途,用真情书写着时代新篇章……他们就是山东省鲁信投资控股集团有限公司(下称“鲁信集团”)派驻菏泽市曹县孙老家镇、苏集镇、普连集镇的第一书记。
  近年来,鲁信集团紧紧围绕国家精准扶贫战略,精心选派第一书记深入我省西南重点贫困地区,充分发挥自身金融业务优势,以资金扶持项目、以自有资源创新多种模式促进脱贫振兴,推动产业、教育等领域同步发展,开拓出精准扶贫新模式。自2015年起,鲁信集团共选派三批第一书记工作队,帮包上述3镇共9个村,累计筹集帮扶资金6000多万元。
  9月中旬,笔者实地走访了这9个村,深入了解鲁信集团第一书记工作队的扶贫实践。
  
  
三个村,一盘棋
  “晴天一身土,下雨两脚泥”是多数人记忆中农村生活的常态,但在普连集镇李楼寨村、甄楼村、钟口村3个第一书记帮包村,这样的情况已是“过去时”。
  在李楼寨村村头,一下车,柏油路在阳光下散发出的特有味道就裹挟着热气扑面而来。这条1100米长、10米宽的马路联通村子的东大门,两侧每隔50米一个的太阳能路灯在晚上能组成灯带。除了柏油马路,村子里各个胡同也都已经完成了硬化,2到3.5米宽的水泥硬化路一直通到村民家门口,真正打通了村民出行的“最后一米”。
  焕然一新的村貌,归功于赵金涛、齐乃鑫、路利以及驻村工作队员戴卓群组成的鲁信集团第三批第一书记工作队发起的“户户通”工程。该工程在3个帮包村共修建了246条道路,总里程约20公里,总面积约54600平方米,铺设沥青道路9100平方米,总投资540余万元。
  “为方便管理,这200多条硬化路我们每一条都设定了编号,依据编号绘制了村庄整体布局图,现在就算随便说个号码,我们几个都能知道对应的位置。”赵金涛告诉笔者,“户户通”工程实施以来,第一书记工作队将3个帮包村的工程统一规划、统一管理,工作队里每个人都对工作有全盘的了解。因为一直都在现场亲自盯施工、盯进度,久而久之,他们都有了听编号识路的“本能反应”。
  “四个书记一个村,一个书记三个村”是鲁信集团第一书记工作队独有的工作模式。作为一个有机整体,第一书记工作队对外代表鲁信集团形象,对内则合理分工、密切配合,小团队作战,秉承“分工不分家、分村不分人”的工作方针。他们将3个村看作“一盘棋”,项目共同研究、方案集思广益、工作协同配合,确保扶贫路上不让一个村掉队。
  孙老家镇李集村有着朝天椒种植的传统,但因为分散种植、不成体系等,发展一直不温不火。2015年,由王庆民、王端欣、张涛组成的鲁信集团第一批第一书记工作队到达后,组织村民组建了朝天椒种植合作社,流转300亩土地种植朝天椒。当年每户种植户便实现3万多元净收入。同时,工作队对3个村统一部署,实施朝天椒全产业链扶贫项目。除了李集村,还在林后村、蔡庄村同步建设了朝天椒烘干车间与腌制车间,让3个村达到了“同频共振”。3个帮包村加工的朝天椒产品不仅内销国内湘鄂渝川等省市,还外销日韩等地。且整个产业链可帮助解决60余名贫困人员的工作问题,每人月收入3000元左右。
  在开展扶贫工作的过程中,这种协同搭配、全局统筹的工作模式往往能够给帮包村带来“1+1+1>3”的效果,不仅为第一书记工作队各类项目的施行提供多重保障,避免资源浪费,也很大程度发挥出了鲁信集团在项目管理运作方面的专业优势。
  在项目招标和实施的过程中,鲁信集团第一书记工作队坚持精细化管理,采取分别报价与总体报价结合等多种方式,做好前期市场价格摸底工作,实现了以最优惠价格获得更加优良的产品和服务。同时,协调施工方同等条件下优先使用村内劳动力,达到了进一步降低工时成本和确保建设质量的双重效果。在财务报销上,工作队建立“两级会签”制度,严格规范财务报销。第一级会签,不论是哪个村的项目,全部由工作队集体审核签字;第二级会签,由乡镇财务会签小组进行审核。“两级会签”后,再交由财政部门进一步履行报账手续,最大程度保证资金安全。
  除了将帮包村看作“一盘棋”,目前鲁信集团在第一书记和脱贫攻坚工作方面,已经形成了集团党委统筹领导、第一书记具体落实、集团上下全员参与的整体帮扶工作格局。工作队身在扶贫第一线,背后则有来自整个集团在资金、项目、规划以及党建活动等方面的倾力支持。集团直接给予资金支持的力度之大、各级领导深入帮包村的频次之高,在当地各派驻单位中名列前茅。
因地制宜,“第六产业”促脱贫
  贫困群众脱贫的基础牢固不牢固、返贫的概率有多大,是扶贫工作中必须重点考虑的问题。农村居民以种植业为主,受自然环境及市场波动影响明显。所以,发展产业是扶贫工作中最直接有效的办法,也是增强贫困地区造血功能、帮助群众就地就业的长远之计。
  鲁信集团第一书记工作队因地制宜,在充分利用好后方单位每年捐赠200万元帮扶资金的基础上,创新围绕“第一+第二+第三”产业即发展“第六产业”的模式开展精准扶贫,在产业项目上大做文章。
  9月15日下午,走在自家的田垄上,清风吹来,李楼寨村村民郭玉宝脸上满是喜悦。他是当地的黑小麦种植大户,创办了曹县三宝种植专业合作社,带动周边4个乡镇13个村的农民种植黑小麦3000多亩,年产黑小麦200万公斤。未来,他将引进一套黑小麦加工设备,通过加工以后,利润能翻近10倍。“这多亏了第一书记们啊。”郭玉宝感激地说。
  32年来,郭玉宝一直醉心于黑小麦的培育与推广。虽然规模庞大,但一直以来,受旧有观念影响,他只是单纯地对黑小麦原粮、种子进行买卖经营,利润微薄,处于产业链最低端,产品附加值基本为零。
  为帮助郭玉宝转变发展理念,实现产业升级,鲁信集团第一书记工作队几乎踏破了他家的“门槛”。了解到郭玉宝缺乏资金购买设备、又很难贷款的难处后,他们联系到了鲁信集团权属三级单位金鼎租赁有限公司。通过第一书记工作队的“牵线搭桥”,该公司利用设备直租模式,计划为郭玉宝购买一套价值35万元的黑小麦加工设备,只需分3年将款项付清即可。
  “一斤黑小麦成本1块7,能卖到1块9,只赚两毛钱;但加工出来的面粉一斤能卖到4块,赚两块多。”在厂房里,郭玉宝掰着手指头算起了经济账,“现在是万事俱备,只欠设备了。”
  同时,第一书记工作队还计划帮助郭玉宝打通电商、直播等线上销售渠道。一旦加工设备就绪,郭玉宝的合作社就可以形成集育种、种植、推广、加工、销售为一体的黑小麦全产业链,创造更多就业岗位,带动更多村民脱贫致富。
  第一书记的挂职期一般在两年左右,就怕“人走茶凉”。精准扶贫需要的不仅仅是给予资金的“输血”,鲁信集团考虑更多的是如何提高帮包村的经济“造血”能力,使他们即使在帮扶工作结束后,也能源源不断地自力更生,实现真正的脱贫。为保证产业脱贫的可持续性,鲁信集团第一书记工作队积极寻找地方产业规划与本村资源禀赋、村民意愿的结合点,确保项目选择符合群众需求。
  9月16日上午,在苏集镇苏集村村口的木制品加工厂内,工人们正进行木制品零件的加工。他们都是周边村落的村民,以妇女为主,年龄最高的有60多岁。“赶上忙的时候,这里工人能到100多个,每个人一个月能赚3000块左右。”加工厂老板王娟介绍。
  这家木制加工厂占地近2500平方米,是鲁信集团刘同城、訾涌、王超组成的第二批第一书记工作队的“作品”。2017年初,他们3人赴曹县苏集镇苏集村、赵庄村、邵庄村担任第一书记。
  “当时我在隔壁村开厂子,但是那边既没有路,车间又小,很早我就想搬出去。”王娟告诉笔者,她本是苏集村人,一直都想回乡创业,第一书记工作队听说她另谋厂址的打算后,专门在苏集村协调资源帮助她建设了厂房。
  因为是本村人,王娟受到了村民欢迎,争先报名到厂里工作。“这里老板我认识,人挺好。”村民孟素芹笑得大方,“工作不仅待遇好,中午还管饭,从家里骑车10分钟就到了,多方便。”
  虽然第一书记工作队早已返回,但这一木制品加工厂依然在“发光发热”,不仅每年能纳税100多万元,还给村集体带来了大量收入,解决了周边许多村民的就业问题。
扶贫必扶智,用教育斩断贫困链条
  夕阳下的彩虹操场五彩斑斓,戴红领巾的学生在操场上追逐打闹,远处是一个二层教学楼,教学设备一应俱全。这是笔者在钟口村钟口小学看到的景象。而在一年前,这里的教学环境还特别差,孩子们的体育场地还是上世纪八九十年代建的土操场,教学资源还非常匮乏,6个教室没有几个具备多媒体教学功能。
  教育是贫瘠土地的希望。2019年8月,鲁信集团第一书记工作队协调15.5万元对钟口小学操场进行改造,打造综合性多功能操场。今年5月,又协调鲁信集团捐款25万元,对钟口小学、李楼寨小学等进行全面升级,工程完工后大大改善了学校教育教学环境。
  治贫先治愚,扶贫必扶智。除了产业扶贫以外,要想阻止贫困现象代际传递,必须要向贫困地区输送教育资源。
  鲁信集团将教育扶贫作为斩断贫困链条的最根本方式,除开展爱心捐书捐款捐物活动之外,还设立了鲁信公益·励志奖学金。该奖学金是鲁信集团利用自身业务优势,以公益信托的形式出资本金150万元设立并长期存续的留本型奖学金,每年收益用于奖励鲁信集团第一书记帮包村当年被高等院校录取本、专科学生,旨在以此形成教育帮扶长效机制,激励学生继续深造、成长成才。自2017年设立以来,已有300多名帮包村学生受益,近4年累计发放奖学金92.2万元。
  针对帮包村贫困学生初、高中毕业后无学可上或生计没有着落的现状,鲁信集团也拿出了对策。该集团联合山东技师学院、山东工业技师学院,专门设立了订单式定向培养班次“鲁信天一班”。实行3+2(三年学习、两年实习)、1+1(一年学习、一年实习)教学模式,学生入校学习免收学费,学习期间可到鲁信天一印务公司实习,毕业后直接入职上班。自2018年设立以来,“鲁信天一班”已先后招收初中、高中毕业生100余人,真正解决了他们的生计与出路问题。
  除了物质上支持,鲁信集团更注重在精神上帮助青少年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通过扶志让学生从内心自发成长。该集团先后多次组织贫困地区学生到济南与员工座谈交流,通过“一对一”结对子的形式对学生进行重点帮扶,还邀请他们到山东大学、鲁信影城等地参观交流,帮助他们开阔视野,增强信心。
  “鲁信集团的教育扶贫让孩子们的教育有了保障,这才是真正的未来与希望,它的益处不是资金能够衡量的。虽然第一书记帮扶任务有结束时间,但是鲁信集团与帮包村的联系永远不会结束。”普连集镇党委副书记、镇长翟元亮说。
帮包村桥梁项目施工
在曹县开展脱贫振兴暨励志助学公益捐助活动
鲁信义工赴帮包村慰问困难群众
鲁信集团捐建帮包村文化广场
鲁信集团第一书记送戏下乡
鲁信集团第一书记扶贫车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