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大众日报 > 时事

受命于关键时刻是幸福 是机遇 更是责任

2020-09-29 作者: 来源: 大众日报
  水是生命之源、生产之要、生态之基。南水北调工程是实现我国水资源优化配置、促进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保障和改善民生的重大战略性基础设施。东、中线一期工程建成运行以来,发挥了巨大的经济、社会和生态效益。山东段工程历经11年艰苦奋战,于2013年11月15日正式通水,至今已顺利完成7个年度调水任务。在工程建设、运行、管护的历程中,山东南水北调人充分发挥团结拼搏、砥砺奉献的精神,涌现出很多可歌可颂的感人故事。
  即日起,本报推出“我亲历的南水北调”专栏,再现南水北调人和他们背后的精彩故事。
  亲历者简介
  孙义福,2002年12月至2008年2月,任职山东省水利厅副厅长。2008年2月至2013年2月,任职山东省水利厅副厅长、党组副书记,山东省南水北调局党委书记、局长。
  
  建设南水北调工程是党中央、国务院为实现我国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作出的重大战略决策,是一项造福当代、惠及后人的宏伟事业,全国关注,举世瞩目。“受命于关键时刻,是一种幸福,一种机遇,一种缘分,同时也是一份重大的责任。”说起亲身经历,孙义福感慨道。
  
  重点难点不断突破
  干群合力铺就工程建设大道
  南水北调东线工程是一项从根本上解决山东省水资源短缺的特大型基础设施,关系到防洪安全、供水安全、粮食安全、经济安全、生态安全乃至国家安全。“在南水北调工作的6年时间里,我作为山东段工程建设管理的带头人,在调水体制机制、内部管理和制度建设、征地迁占工作、加强现场管理等方面不断探索创新,紧紧围绕工程建设管理的中心任务,落实责任,团结一致,奋力拼搏,在原来良好的基础上,各项工作都取得了显著成绩。”回忆工程建设岁月,孙义福的话充满了深情。
  征地迁占工作是政府工作的一大重点、难点与焦点。南水北调山东一期工程永久征地10万多亩,临时占地5.2万多亩,涉及15个市;配套工程永久征地8万多亩,涉及13个市,可说不止是千家万户。在这个过程中,既要按时完成征迁,为工程建设铺好路,又要做好群众工作,确保社会稳定,这其中的每一步都饱含着征迁干部的满腔热忱和被征迁群众的巨大贡献。为了顺利推进征迁,层层落实责任制,还建立了督导、通报、挂牌督办、应急处置等制度,从省到市县乡村,形成完整的管理体系等。为了最大程度地保护群众利益,积极争取国家提高征地补偿标准,亩产值从1200元提高到近1800元,补偿倍数从10倍提高到16倍,开工以来没有发生一起影响严重的群体性事件。也正是因为干群齐心和无私奉献,才为南水北调工程建设铺就了一条平坦的建设大道。
  南水北调山东段工程战线长,涉及面广,工程量大,要求高,现场管理尤为重要。根据建设需要,山东省南水北调局在每个工程都派驻现场建设管理机构,保障工程建设顺利实施,并为后期运行管理打下基础。除了项目法人、现场建管、设计、管理、施工单位要积极联系对接、沟通协商外,当地政府和村级组织是最主要的因素。在施工中,经常会产生一些可预料和不可预料的问题与矛盾,阻工、停工乃至打砸抢都出现过。由于国家批复初设较晚,必须压缩工期,建立倒逼机制,“以日保旬,以旬保月,以月保季,以季保年”,施工时间非常紧张,更容不得经常阻工、停工。对此,沿线各地加大了管理力度,建立了一系列制度,出台了《关于自建项目现场建管机构的若干管理规定》,理顺了现场管理机制,明确了现场建管机构职能,在项目建设管理费使用、征地迁占工作等方面赋予其更大的现场处置权和机动权,促使现场有关问题的及时解决,加快了工程建设进度。
  
  创新实施“治用保”
  解流域治污“世界第一难”
  南水北调工程“关键在治污、重点在治污、难点在治污”,2002年东线工程启动时,调水沿线水质污染十分严重,南四湖、东平湖均为劣五类水,按照国家南水北调治污规划,调水干线要达到三类水质目标,需削减污染负荷绝对量80%以上,治污难度举世罕见,被视为流域治污“世界第一难”。
  要调水必须先治污!如何立足地区发展实际,既改善环境质量,又保证地方经济发展和社会稳定,是山东流域治污需要破解的难题。置之绝地而后生。山东省坚持把环境保护作为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重要着力点,以资源环境承载能力为基础,实施全国最严格的环境管理制度。在南四湖所在的济宁市,68家企业被列为重点治理对象。据不完全统计,“十一五”期间,山东省沿线9市共拒批和缓批高耗能、高污染企业510多家,涉及投资近190亿元。
  山东省还创造性地实施了“治用保”流域治污体系——“治”,即污染治理,实施全过程污染防治,引导和督促排污单位达到常见鱼类稳定生长的治污水平。“用”即循环利用,构建企业和区域再生水循环利用体系,努力减少废水排放。“保”,即生态保护,建设人工湿地和生态河道,构建沿河环湖大生态带,努力提升流域环境承载力。一“用”一“保”减的是污染负荷,增的是环境承载力,更有效缓解了发展中地区的治污压力。截至目前,仅山东南水北调沿线就建成21个再生水截蓄导用工程,年可消化中水两亿多立方米。《山东省南水北调工程沿线区域水污染防治条例》于2007年1月1日正式实施,在国内首次以地方立法的形式,对南水北调工程沿线区域的水污染防治,规范了具有针对性的政策和措施,把“治用保”并举的流域污染综合治理思路上升为法律规定。 
  “壮士断臂”铁腕治污,成效显著,南四湖流域53条河流,10年前要找1条有鱼的河很难,而现在要找1条没有鱼的河同样很难,多年未见的小银鱼、毛刀鱼等对水质要求很高的鱼类重现湖中。南四湖的巨变,正是山东省水环境脱胎换骨大逆转的缩影。到2012年底,山东南水北调沿线水质已基本达到三类水质,创造了时代的奇迹,同时把全省治污带动、提前了15年。就在去年6月,南水北调东线一期北延应急试通水山东段工作圆满结束,实现了向华北地区河北、天津供水,不但为下一步应急供水做好了准备,也从侧面肯定了东线治污十余年成就。
  
  自主创新打破国际垄断
  “管养分离”开拓管护新局面
  山东省南水北调一直把加快工程进度,节约工程投资,保证工程质量作为立足点,紧密结合工程建设及管理需要开展科研工作。充分利用新材料、新设备、新工艺、新方法、新成果,走出了一条科研—开发—产品—市场—科研的路子。
  东线穿黄河工程是东线实现向鲁北及河北、天津供水的关键性咽喉工程。位于地下70米深的穿黄隧洞总长585.38米,所穿过的岩层存在多条断层和大量裂隙,黄河水、裂隙水、岩溶水三水相通,施工地质条件极其复杂,施工技术难度大。建设者凝聚智慧,积极探索,通过不断创新和改进,攻克多项技术难题,最终历经7.87公里工程建设,实现了长江水与黄河水的“立交”,延续“江水不犯河水”的千古传说。
  山东省南水北调局自主研制的“大型渠道混凝土机械化衬砌成型技术与设备”项目打破了欧美渠道衬砌设备长期垄断国际市场的局面,实现我国大型渠道衬砌设备零的突破,产生了巨大的经济效益与社会效益:节约占地3000亩,减少土石方开挖400余万立方米,节约资金1.6亿元,对加快工程进度、保证工程质量发挥了巨大作用,确保了济平干渠工程按期完成。
  作为跨行政区域、跨流域的调水工程,南水北调的建设管理体制和运行机制的研究是一个非常重大的课题,不仅对山东,而且对整个南水北调工程都具有现实意义和长远意义。由于山东南水北调工程率先开工,在管理体制和运行机制方面创造了许多“第一”。济平干渠建成通水后,在国家尚未明确管理模式的情况下,山东省组建了济平干渠工程管理局,设上下游两个管理处和13个管理站,运行管理走“管养分离”的路子,通过成立养护公司来解决养护人员的人事管理、工程维护及工程的开发经营问题。并在此基础上,提出适合山东省实际的南水北调工程运行管理方案,为工程完工后运行管理提供技术支持。
  孙义福最后说道:“南水北调工程的建设过程艰苦,对各个参建单位来说都可以用‘炼狱’来形容。身为山东南水北调负责人的这些年,何其有幸,能和这些年龄经历各异、但同样优秀的同志并肩作战,见证工程从施工建设到建成运行,见证沿线各级政府和人民群众对南水北调的热切期盼和大力支持。南水北调工程的成功,靠的是大家对南水北调事业的热爱、靠的是广大建设者的无私奉献和顽强拼搏,靠的是各级政府和有关部门单位的密切协同、大力配合和鼎力支持。能够参与这项利国利民的伟大事业、世界上规模最大的调水工程建设,我从内心感到无比荣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