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大众日报 > 要闻· 热点关注

如何看待社融与M2增速背离

2020-09-15 作者: 盛刚 来源: 大众日报
  ■随着财政资金进一步拨付基建项目,制造业利润改善增加融资需求,未来企业中长期贷款有支撑;服务业的加速放开,也将带来居民短端贷款的进一步恢复。所有这些,都预示国内经济复苏扩张态势将会得到延续
  □ 盛 刚

  9月11日,央行公布8月信贷数据。8月社融增量、新增人民币贷款分别为3.58万亿元和1.28万亿元,皆超预期。但代表广义流动性的M2增速环比降0.3个百分点,连续两个月回落。引人关注之处在于,地方债拉动8月新增社会融资规模创出2018年2月以来新高,而M2增速却回落至今年3月以来新低,社融与M2增速出现了明显背离。
  有道是,“兵马未动,粮草先行”。对经济运行来说,资金就是粮草。经济主体只有先获得融资,整个经营链条才能一步步推进。而M2和社融大致反映了社会资金的供求情况,就像一枚硬币的正反面。社融数据指实体从金融体系获得的资金(新增人民币贷款是其中占比最大的核心项,所以每个月都会重点统计),M2则意味着金融体系对社会的货币投放量,代表央行对社会整体融资的支持。
  那么,该如何看待8月金融数据?
  总体看来,8月金融数据表现不俗,新增人民币贷款和社会融资规模均较7月回暖。虽然M2增速回落,但M1增速上升,M2-M1剪刀差收窄。而且,M2增速仍维持在较高水平,连续六个月保持双位数增长。所有这些都表明货币政策环境仍比较宽松。
  具体分析,先说社融。8月新增社会融资规模3.58万亿元,比上年同期多增1.39万亿元,比上月多增1.89万亿元,同比增13.3%,环比大涨111.8%。8月社融环比、同比均远超市场预期,说明融资需求向好。其中,政府债券放量是带动社融扩张的主要力量,8月社融同比多增1.38万亿,同比多8729亿元,环比多8341亿元,拉动了基建项目上马。另外,从8月PMI可以看出,企业的新订单指数和新出口订单指数在增加,越来越多的企业预期向好考虑增加投资,也意味着整体融资需求边际好转。
  再看人民币贷款。2020年8月新增人民币贷款1.28万亿元,同比多增694亿元,除票据融资和非银贷款形成一定拖累外,其他信贷分项均同比正增长,居民和企业中长期贷款扩张仍是新增信贷的主要支撑,说明结构优化继续。其中居民中长贷新增5571亿元,同比多增1031亿元,指向地产销售景气度较好;居民短贷新增2844亿元,同比多增846亿元,支撑消费修复。8月企业部门中长期贷款同样继续保持高增,当月增加7252亿元,较去年同期多增2967亿元。由于这些钱多用于加大投资和扩大生产,体现监管引导银行加大对制造业和中小微企业中长期贷款投放效果良好,而基建回暖也带来实体经济融资需求改善。
  值得注意的是,尽管8月社融增量超预期,广义货币(M2)却并未与之同步。截至8月末,M2同比增长10.4%,增速比上月末低0.3个百分点,M2增速连续两个月下滑。但狭义货币(M1)同比增长8%,增速连续3个月回升,并创2018年3月以来新高,指向企业流动性持续向好。M2、M1之间的剪刀差也进一步收窄。
  不过要指出的是,M2供应增速偏谨慎,固然和经济向好形势下央行无意进一步扩大放水有关,但M2增速不及预期、且未随社融走强的主要原因,是政府债券发行与财政资金支出不同步。8月虽密集发行了大量政府债券,但相当部分的钱并没有投放而成为放在央行的财政存款。发了债券就会计入社融,可只有财政资金支出才会派生M2。背离因此产生,和趋势性无关。这意味着,未来随着财政支出加快,M2和社融增速之差会逐渐收缩。
  由于7月金融数据的回落,一段时间以来,市场颇为担忧货币政策收缩太快将带来负面影响,但从8月信贷和社融数据来看,信贷环境仍在继续向好。虽然,随着经济逐渐企稳以及防控风险的需要,货币政策有回归常态的必要,但也只是更强调定向而非转向。展望未来,货币政策还将保持流动性合理充裕,并对实体经济构成有力支持。而随着财政资金进一步拨付基建项目,制造业利润改善增加融资需求,未来企业中长期贷款有支撑;服务业的加速放开,也将带来居民短端贷款的进一步恢复。所有这些,都预示国内经济复苏扩张态势将会得到延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