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大众日报 > 要闻

宏观调控要有跨周期的考量

2020-08-03 作者: 盛刚 来源: 大众日报
  □ 盛 刚

  ■逆周期调节更重当下,且调节不当可能埋下隐患。跨周期的宏观调控除了要考虑当下外,还要考虑影响未来发展的更多变量,比如,在经济下行期就不能只一门心思稳增长而不顾及由此可能引起的未来风险。
  应对各方面挑战,熨平经济波动,保持经济发展行稳致远,宏观调控的作用十分重要。7月30日,2020年年中政治局会议召开,作为下半年经济工作的指引,在此次会议有关宏观调控的表述中,首次出现了一个新的提法——完善宏观调控跨周期设计和调节,实现稳增长和防风险长期均衡。
  会议确认上半年“统筹疫情防控和经济社会发展工作取得重大成果”,且“二季度经济增长明显好于预期”。但同时指出,基本面尚未完全修复,“当前经济形势仍然复杂严峻,不稳定性不确定性较大,我们遇到的很多问题是中长期的,必须从持久战的角度加以认识。”
  持久战,对应的关键词是中长期。这次会议,除了研究半年经济,还明确今年10月召开十九届五中全会,十四五规划也将浮出水面。显然,我们要关注的不只是下半年,还有未来5年及更加长远。打持久战,需要有适应疫情的中长期模式,这里既包括战略抉择,也包括调控方式的确定。
  在持久战这一判断的基础上,会议指出要“加快形成以国内大循环为主体、国内国际双循环相互促进的新发展格局”。这是针对当前实际、着眼长远发展的战略性选择,相应地,对于宏观调控也不能只在意短期得失,而要基于这一要求乃至更长久的经济可持续增长的立场,来进行整体思考和设计。简言之,宏观调控要有跨周期的考量。
  经济下行叠加疫情冲击,让人们对逆周期调节已十分熟悉。它其实就是指,在经济周期运行的不同阶段,宏观经济政策应对经济波动的对冲措施,或者刺激以缓解经济下行时的压力,或者通过降温抑制经济过热时的风险。显然,逆周期调节更重当下,且调节不当可能埋下隐患。跨周期的宏观调控除了要考虑当下外,还要考虑影响未来发展的更多变量,比如,在经济下行期就不能只一门心思稳增长而不顾及由此可能引起的未来风险。换句话说,“跨周期调节”既要考虑短期经济波动,更要审视未来经济周期走向。
  当前形势下,中央提出“跨周期调节”,表明伴随疫情防控趋于平稳和经济运行逐步恢复,政策的关注点,已从对冲疫情冲击转向更大周期和背景之下的深刻变化,以及采取何种政策框架来应对影响未来的各种中长期问题。这里面既有房地产、隐性债务、经济结构、人口结构等老问题,也包括疫情、外部环境恶化等新问题。老问题长期存在,新问题不断出现和蔓延,不但给经济运行带来更多不稳定性和不确定性,也令以应对经济短周期波动为主的传统逆周期政策显得捉襟见肘,因此建立和完善一套站位更高、面向缓解中长期问题的宏观调控框架,通过制度化设计保持宏观政策的协同,降低政策的波动性和负面作用,已势在必行。
  “跨周期调节”的提出,虽然淡化了传统“逆周期调控”在中长期问题面前的重要性,但不意味着政策转向,经济恢复期仍需要逆周期政策发力,只是再出现基于经济短周期波动的“大开大合”式的货币宽松或收紧的可能性已很小,更多是基于中长期问题导向和更好服务于中长期战略布局的政策微调。事实上,微调已经开始。对于下半年宏观调控,总体定位已经从“更大的力度”转变为“落地见效”与“协调配合”,具体内容已经从工具运用转变为质量与效率的要求。说到底,宏观调控要更加注重把控力度和取得实效,更好服务于中长期战略布局。
  从中长期考量,双循环+内循环为主大格局,是未来五年的关键词。实现发展规模、速度、质量、结构、效益、安全相统一,是未来五年乃至更长时间内中国经济政策主要考虑的政策目标,也是施行有效宏观政策的重要出发点。在全面把握疫情给全球经济带来的深远影响和充分考量外部环境充满不确定性因素的前提下,牢牢把握扩大内需这个战略基点,将短期宏观调控政策与长期的深化改革结合起来,紧紧围绕结构调整、科技进步和国内需求升级,围绕激发国内各类市场主体活力、促进要素资源有效配置及提高产业链、供应链的稳定性和竞争力综合施策——宏观调控跨周期框架的建立和完善,不但不会伤害传统宏观调控熨平短期经济波动的功能,更是实现稳增长和防风险长期均衡的重要保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