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大众日报 > 文化

相较于电影、电视剧等艺术形式,纪录片可长可短,形式灵活,使其可以在短视频流行的当下“异军突起”——

今天你“记录”了么?

2020-07-09 作者: 齐静 来源: 大众日报
  □ 本报记者 齐静

  近日,由国家文物局和央视共同策划实施的系列纪录片《如果国宝会说话》第三季落下帷幕。自6月13日开播以来,第三季节目延续了前两季的好口碑,在豆瓣上保持着9.5分的超高评价。“《如果国宝会说话》等纪录片能持续走红,既离不开制作者的大胆创新、匠心独运,也离不开我们这个以‘记录’为潮流的时代背景。可以说,纪录片再次走进公众视野,是时代发展的必然产物。”曲阜师范大学传媒学院院长胡凡刚说。
“我手拍我心”
  时下,你可能经常会见到这样一种场景:无论是在餐厅或商场,总有人拿手机对着各类产品左拍右拍,口中念念有词。对此,千万不要大惊小怪,因为这已成为年轻人表达自我的一种方式。他们会将拍摄内容进行剪辑,然后上传到微博、抖音等社交媒体平台,展示日常生活中发生的事情。这种视频也被称为视频博客(英文简写Vlog)。
  视频博客起源于国外视频平台网站YouTube。2012年,YouTube美妆博主詹姆因为不愿重复回答网友提问,录制了一条碎碎念式的问答视频,没想到意外火了,自此视频博客开始在社交网络蔓延。许多年轻人开始拿起手机拍下生活,并上传到社交平台,以此表达自我。由于视频博客多以第一人称为视角,其某些方面的特点与“第一人称纪录片”的特点不谋而合,所以大家也将它认定为一种“新的纪录片形式”。
  “纪录片是以真实生活为创作素材,以真人真事为表现对象,以展现真实来引发人们思考。在智能手机尚未普及的年代,人们对于纪录片有种天然的陌生感,认为它要由专业人士就某一主题进行采录,并要通过复杂加工才能呈现。而现在,大家只要拿着手机就能记录日常生活,这让纪录片这一艺术形式被越来越多人所理解与接受。”胡凡刚说,公众对视频博客等纪实类视频的熟悉及喜爱,助推了我国各类型纪录片的快速发展。
  因为坚持制作并上传送外卖时拍摄的视频,一位名叫吴君的外卖小哥在哔哩哔哩(B站)拥有17.5万粉丝。“在Vlog里,吴君会将送外卖时遇到的趣事记录下来,也会向大家展示其他外卖小哥的生活状态,我觉得这是我认识外卖小哥的最好渠道之一。”青岛大学文学院大三学生赵森说。赵森将吴君拍摄的视频视为一种“生活纪录片”,而每次看完吴君的视频,他还会搜索观看其他有关外卖行业的“专业纪录片”,“两者视角不一样,算是一种补充。”
  除了“我手拍我心”的日渐流行,纪实类视频的“简短”特点,也是颇受大众追捧的原因之一。《2019年中国网络视听发展研究报告》显示,截至2018年12月,我国网民规模达到8.29亿,其中短视频用户规模6.48亿,网民使用率为78.2%,同比上升了4.1个百分点,成为仅次于即时通讯的第二大应用类型。相较于电影、电视剧等艺术形式,纪录片可长可短,形式灵活,使其可以在短视频流行的当下“异军突起”。
  “无论何种艺术形式,流行起来的首要前提是大众的充分认知,而后才是认可与认同。近年来,从《我在故宫修文物》到《人间世》再到《人生一串》,一系列纪录片的火爆背后是大众关注视角的转变,大家开始愿意关注发生在身边的、具有纪实性的视频作品,而不仅是虚构类的影视作品。”胡凡刚告诉记者,如今,纪录片的定义正在不断被刷新,除视频博客外,广告纪录片、微纪录片等新形式“纪录片”同样层出不穷。纪录片的内容也从历史、科学、军事等传统范围,走进美食、旅游、宠物、科普等新领域。
“网感”带来更多可能
  2016年1月,一部名为《我在故宫修文物》的纪录片在央视播出。当时反响平平,但一个月后,这部纪录片却意外在网络走红。在B站上,《我在故宫修文物》的点击量接近200万,弹幕数超过6万条,一度成为热点话题。同年12月,这部电视纪录片被翻拍成纪录电影,在院线上映。“对于纪录片,2016年更像是一个里程碑。从《舌尖上的中国》到《我在故宫修文物》,纪录片的发展趋势又有了一种新的变化——大家意识到互联网上不仅存在潜力巨大的受众,也存在着种类更多的玩法,许多新式的、更具网感的纪录片开始横空出世。”曾参加多部纪录片拍摄的独立制片人林子轩说。
  林子轩告诉记者,随着互联网的快速发展以及年轻人对纪录片的“再发现”,这种艺术形式不再仅限于小众人群。一组数据也印证了林子轩的看法。《中国纪录片发展研究报告2020》显示,我国纪录片产业规模从2009年的5亿元起步,逐步进入高速发展期,十多年间增长了12倍。其中,2019年中国纪录片生产总投入为50.36亿元,年生产总值约66.6亿元,均比上一年有所增长。
  “面对纪录片的广阔市场,从2017年开始,各大网络视频平台开始针对各自纪录片频道的用户情况进行调整,大力引进国外优质纪录片。但同时,这也造成他们在独家版权上抢夺激烈,造成了巨大的版权压力。”林子轩说,引进国外纪录片动辄就要几千万元,而视频平台仅靠广告无法盈利,这使得其纪录片频道的运营成本高,盈利困难。在这种背景下,网络视频平台开始尝试自制纪录片,一方面可以有效避免同质化竞争,以差异化赢得更多用户,另一方面可以通过版权出售、反向输出电视等渠道获得更多利润空间。
  2017年末,B站首次宣布推出纪录片的“寻找计划”,为纪录片人提供资金扶持、平台运营、商业开发等全方位的帮助,在纪录片领域从单一的播出平台变成了联合出品方和版权购买者。2018年,腾讯视频提出了全新的“泛纪录片”思路,与国内外顶级制作团队合作,在推动传统纪录片品类焕发新意同时,打开更年轻鲜活的“生活方式”与“潮流文化”新品类。面向更年轻的网络视频用户,由网络视频平台生产并发布,纪录片由此迎来一次新生。
  “如果说过去的纪录片更像专题片的话,那么时下流行的互联网纪录片更接地气,与大众生活、兴趣点更为接近。”纪录片爱好者黄岩曾参与了《我在故宫修文物》纪录电影众筹,他认为“时长变短、电影式画面、‘网红产品’植入等,是互联网纪录片带给传统纪录片的新思路。”面对中草药这个古老的话题,纪录片《本草中华》团队把颇受年轻人喜欢的网红产品“崂山百花蛇草水”纳入其中,还引用了很多武侠小说中的草药。“这种年轻化、流行化的视角,让纪录片拍摄呈现出难得的‘时尚’与‘网感’。”黄岩说。
纪录片要有品牌意识
  如果你经常观看国外纪录片,会发现他们在有意识地打造纪录片品牌。从美国探索频道的野外生存系列到日本NHK电视台的世界文博系列,再到英国BBC的科普系列,大家对这些纪录片的认知早已跳出单个作品,而走向更深层的文化品牌。由于这些创作团队成功构建了多种纪录片系列,其自身品牌也具备了较大商业价值。
  实际上,中国纪录片长期被认为更具宣传性,而非商业化作品。制作纪录片难以获得经济效益,这让制作团队低估甚至忽视了纪录片的品牌价值。而随着《舌尖上的中国》系列纪录片的走红,中国纪录片缺乏品牌的局面才有了较大改观。据《舌尖上的中国》导演陈晓卿回忆,《舌尖上的中国》突然走红,创造了2亿多元的商业利益,随后推出的《舌尖上的中国2》仅广告费收入就达8000万元,这些让他重新意识到纪录片的品牌价值。此后,国内纪录片创作团队也开始有意识地塑造品牌。如围绕文博主题,《如果国宝会说话》目光跨越八千年,将分四季讲述100件文物的背后故事;围绕“风味”主题,腾讯视频陆续推出《风味人间》、《风味实验室》以及《风味原产地》系列纪录片……
  “尽管业界已经意识到品牌的巨大价值,但当前国内纪录片整体的创作品质还难以保证,无法形成持续的影响力。”中国传媒大学中国纪录片研究中心教师李宁说,一个产业想持续发展,离不开不断成长的人才,尤其是在纪录片观众趋向年轻化的背景下,加快对年轻纪录片人才的培养培训是当务之急。“目前,我国纪录片人才培养偏重于视听技术培养,对纪录片制作整体把握能力仍有欠缺。提升学生整体能力,关键要让他们去实践、去操作。”
  近年来,为鼓励广大创作者进行纪录片创作,国家也出台了一系列政策措施给予支持。2018年,国家广播电视总局推出“记录新时代”纪录片创作传播工程。该工程规划从2018年到2022年,确定100部重点纪录片选题,扶持记录新时代、阐释新思想、反映新成就、呈现新气象的优秀纪录片项目,同时开展中国梦短纪录片创作,每年扶持30名纪录片导演和爱好者,创作30部反映中国人奋斗故事、展现中国人精神风貌的现实题材短纪录片。
  “现在,越来越多纪录片取得了流量与口碑上的双丰收,再加上利好政策不断出台,纪录片迎来了最好的时代。”林子轩说。纪录片创作者不用再为资金、平台等操心,唯一要做的就是创作更多优质作品,让纪录片更长久地发展下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