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大众日报 > 综合

围绕中心服务大局

省政协确定三件重点提案

2020-05-16 作者: 魏然 来源: 大众日报
  □ 本报记者 魏然
  
  省政协十二届三次会议以来,政协委员,各民主党派省委、省工商联,有关人民团体和省政协各专门委员会紧紧围绕省委、省政府中心工作和人民群众关心的热点难点问题通过提案建言献策,提出了许多对解决现实问题或宏观决策、长远规划具有重要参考价值的意见建议。
  省政协确定3件提案为省政协十二届三次会议重点提案,由省政协9位副主席采用调研督办、办理协商等形式领办督办,促进提案建议采纳落实。
打通民营经济政策
落地“最后一公里”

  近年来,省委、省政府高度重视民营经济发展,相继制定出台了一系列鼓励和支持民营经济发展的政策措施,民营经济发展活力和创造力不断增强。但仍有企业反映“看到政策,无法享受;看到空间,无法进入;看到机会,无法把握”,有些政策落实不好、效果不明显,企业政策获得感没有达到预期。为此,省工商联提交提案建议:
  加强顶层设计,完善政策制度体系。按照“一个产业大类一个政策”原则重新梳理形成新的大类政策,对存在“五不”情形(不顺应发展趋势、不符合产业规律、不适应现实需要、不具备兑现条件、不明确兑现流程)的条款,一律废止或修正,将最终完善的政策统一归集。根据政策导向划定企业范围,组织专门调研力量,每年进行一次征集政策需求活动,优化政策供给。政策出台后,相关部门必须同步推出配套措施、实施细则,及时做好政策宣传培训和解读。推进产业政策向普惠化、功能性转变,根据企业规模、发展阶段、研发方向等细化政策分类,出台有针对性的多层次的激励政策。
  坚持“数据多跑路”,提高政策落实效率。充分运用山东“政务服务一网通办”总门户平台,组织全省各级政务公开、政务服务内容向全省总门户集中。依托总门户平台设立政策解读咨询互动专区,联动税务、市场监管、工信等部门,汇总形成详细的企业信息数据库,普及企业端APP。加强部门协同协作,推进政务服务事项办理出入口向省总门户平台集中。探索通过大数据技术推进政策与企业精准匹配,实现政策兑现“网上办”“掌上办”,提高政策落实效率,增强企业获得感。
  聚焦发展难题,有效提供要素保障。全面落实减税降费政策,继续清理规范并公开涉企收费项目,规范中间环节和中介组织行为。进一步降低省内港口费用成本。加快落实纾困基金政策,发挥好新旧动能转换基金引导作用。及时兑现省级对企业的奖补,不强制要求市县配套。
  主动靠前服务,优化营商环境。推行“企业吹哨、部门报到”机制,畅通民营企业反映诉求渠道。建立完善企业评议营商环境机制,每年底组织商会协会、民营企业对全省营商环境开展调查,形成全省民营企业评价营商环境报告,为持续优化营商环境提供决策参考。全面推行柔性执法,探索推出环保等领域涉企轻微违规行为“首次不罚”清单,审慎包容执法。
  加强考核监督,倒逼政策落实落地。把民营经济政策落实情况纳入年度考核,吸纳企业测评意见并提高赋分。发挥纪检监察机关、巡视巡察机构、审计部门监督作用,把促进支持民营经济发展政策落实情况,作为实时监督检查内容,及时发现并严肃查处违纪违法行为以及不担当不作为的党员干部,并根据情况向企业反馈、向社会通报。
  提案由省工业和信息化厅、省政府办公厅、省发展改革委、省财政厅、省大数据局、人民银行济南分行承办。
尽快补齐水利设施
建设“短板”

  致公党山东省委调研发现,近年来,我省防涝抗旱形势复杂多变,旱涝并存、旱涝急转常有发生,暴露出我省水利设施建设存在明显“短板”。建议:
  统筹水利设施建设,提升水安全保障能力。一是全力保障供水安全。推动临沂黄山水库、青岛官路水库等保障地区供水安全的水源工程纳入国家“十四五”水利发展规划。力争将南水北调胶东续建工程、南滨海调水工程等重大调引水工程纳入东线二期工程干线实施范围。实施已建水源工程挖潜改造,加大引黄供水力度,优化山东引黄口门联合调度模式。二是尽快提升防洪排涝能力。加大全省骨干河道,尤其是跨市、县河道的系统治理力度,重点对河道进行清淤疏挖、加固堤防,增加河道槽蓄能力。尽快全面组织开展中小水库安全鉴定工作,改善提升田间灌排沟渠、小型水源等基础设施。
  强化要素保障,促进水利设施能力提升。一是合理保障水利设施用地。核实并妥善处理水利基础设施布局和涉水生态空间中的耕地问题,科学划定“三区三线”,处理好水利基础设施与基本农田、生态红线等的关系,保障水利设施建设用地。二是持续保障水利建设资金投入。对沿线人口密集、影响多地供水排水安全的跨市骨干河道,以省级以上资金为主实施干流治理,带动市县开展支流治理。对水库、水闸除险加固等设施建设,分级、分类型确定县级最高出资比例,积极争取将病险水库及水闸除险加固、区域排涝能力建设、山洪灾害防治等公益性水利设施建设纳入地方政府债券范围。
  优化体制机制,提升治理效能。一是完善防汛抗旱指挥调度体制机制。科学清晰界定应急管理、水利等部门职责,解决好应急管理部门的介入时间、抢险队伍指挥调度、与水利专业抢险队伍的配合协调等实际问题。及时修订完善防汛抗旱应急处理指挥流程、应急预案和工作规则,完善各级“防指”应急响应、应急动员、信息发布、物资及救援力量调度等组织指挥功能。二是加强基层防御体系建设。加强基层水旱灾害防御队伍建设,按照定额配足基层水利管理人员,加强水利从业人员培训。加强水旱灾害防御科普知识宣传教育,健全水利风险管控和隐患排查治理双重预防机制,健全群防群控的防汛抗旱工作体系。三是加强技术支撑。设立水旱灾害防御技术支撑单位,开展流域防洪预警、综合调度以及跨流域综合调度技术研究。四是提升工程管护水平。加大财政对水利工程管护的支持力度,拓宽投融资渠道,提速水价改革,以改革促管理。
  提案由省水利厅、省应急厅、省财政厅、省自然资源厅承办。
脱贫既要脱得了还要稳得住
  2020年打赢脱贫攻坚战是必须完成的硬任务。农工党山东省委建议在全面完成脱贫任务的基础上,提前谋划、积极探索,建立解决相对贫困长效机制。
  全面完成脱贫攻坚目标任务。一是全面解决“两不愁三保障”问题。强化义务教育,完善农村学前教育服务网络,精准落实建档立卡贫困家庭学生各学段资助政策。落实好基本医保、大病保险、医疗机构减免、医疗救助、医疗商业补充保险“五重保障”。建立住房安全动态监测机制,对新发生的贫困户住房安全问题,发现一户、解决一户、保障一户。二是加强扶贫对象精准管理。做好脱贫享受政策户、脱贫不享受政策户、即时帮扶贫困户3类人群的动态识别、动态管理,及时将存在返贫风险的一般农户纳入即时帮扶。三是建立稳定增收长效机制。大力实施消费扶贫,拓展贫困地区产品销售渠道。完善土地流转制度,盘活农户资产,增加贫困人口资产性收益。落实好扶贫小额信贷、富民生产贷等金融扶贫政策,破解农户和村集体企业贷款难问题。
  探索推进脱贫攻坚与乡村振兴战略衔接。一是做好规划衔接。规划应遵循乡村建设规律,衔接好市县村镇总体规划,土地利用总体规划以及扶贫搬迁、产业结构调整等专业规划。二是做好机制衔接。借鉴脱贫攻坚成功经验,强化“五级书记”抓乡村振兴的制度保障,尽早研究出台责任落实、组织保障、工作推进、考核评价等方面的实施细则。三是做好项目衔接。积极调整优化农业产业结构和产业布局,将产业扶贫资金和项目纳入乡村产业振兴年度计划,统筹谋划、一体实施。四是做好投入衔接。继续发挥政府投入的主导和主体作用、金融资金的引导协同作用以及社会资金的参与补充作用,加大财政涉农资金统筹整合力度,确保资金投入与提高脱贫质量、巩固脱贫成果、实现乡村振兴相匹配。
  探索建立解决相对贫困的长效机制。一是抓紧制定出台我省解决相对贫困的实施意见。探索研究制定解决相对贫困的体制机制,明确2020年后解决相对贫困的目标任务、扶贫标准、工作对象、政策措施等,研究针对解决相对贫困的帮扶措施,推动减贫战略和工作体系平稳过渡转型。二是制定我省相对贫困标准线,开展相对贫困情况摸底调查,掌握相对贫困人口情况。三是开展解决相对贫困工作试点。在全省选取5-7个县(市、区)试点,重点围绕解决相对贫困的实施框架、明确相对贫困标准、认定识别相对贫困对象、制定行之有效的政策体系等,为全省解决相对贫困探索经验。四是加强部门协作。各有关部门要根据解决相对贫困的方案,各司其职,及时制定针对相对贫困人口的政策措施。
  提案由省扶贫开发办、省发展改革委、省农业农村厅、省教育厅、省卫生健康委、省医保局、省民政厅、山东银保监局、省财政厅承办。